“臣對練兵之道知之甚少,卻也知道但凡能做到令行禁止的都是一等一的強兵。大帥的軍隊列隊整齊,軍容完備,已初具強軍之容了。”徐庶點評道。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
而這萬變卻不是亂變,如何準確的下達指令,又如何讓軍士準確的按照指令行動,這才是“令行禁止”的關鍵。
平時的訓練都是為了讓士卒熟悉這個流程,形成下意識的反射。
聞言,眾人皆頷首。
這時衛茲又說道:“《荀子議兵篇》中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
大帥的兵馬雖以初具強軍之容,可是裝備上總還是差了些。”
除了從袁絳那繳獲的三百具鎧甲,邊柳從原先張遼的騎兵還有李旦的人馬中繼承了將近兩百副甲胄,而這段時期,大帥府麾下的煉鐵坊隻著手打造了五百套刀劍。
受製於技術和材料,並未有甲胄補充。
郭嘉這時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帥府已經采購生鐵兩萬斤,在西南的烏金峰上也探明了一處鐵礦,不過仍需要時日。”
談話間,十支隊伍皆已走完陣型,邊柳心中已有了判別,不過結果要等到各項比武都結束之後再宣布。
接下來就是比武環節。
相比於群體演武,隻有門內人看出門道,比武環節就要顯得直觀許多,現場的唿聲也更為的響亮。
其中單人項目是最多的,有近身搏鬥,短兵器,長兵器,還有比箭。
而三人團體賽和五人團體賽各隻一項。
比賽分成多個場地同時進行,而邊柳顯然更關注團體賽這邊。
團體賽在狹長的山道上進行,兩邊的矮坡上各插一麵旗幟,獲勝的方式以獲得對方的旗幟優先,其次是將對方全部人都幹掉。雙方的比賽人員胸前身後各係有一塊布,雙方的武器前皆綁了沾著墨水的布球,凡是身前胸後中墨者,皆視為死亡。
幾支隊伍顯然都為比賽準備了秘密武器,程咬金身穿甲胄帶著四名隊員上陣,其中兩人共同舉著一根枯竹,節密枝堅。
狼筅兵。
邊柳見狀,想到了戚家軍中的鴛鴦陣。
“這次的團體對抗賽,勝利必須是我們的!”程咬金大喊著,他猜到李元霸那個大個子一定會參加單人賽,以李元霸的體型在擂台上,可謂是占足了便宜,所以程咬金早就下定主意,要以團體賽取勝。
“靠,斧頭,你這不是耍無賴嗎?”正所謂冤家路窄,程咬金一上來就遇到了緱伯。
看到竹節伸出的密枝,緱伯就感覺是遇到了一隻刺蝟。
“兄弟們,跟我衝,上前近戰!”緱伯舉著盾牌,衝在了最前麵。
“緱伯,不要白費力了,這可是我研究了許久的完美陣容。”程咬金大叫道,就在緱伯頂著竹枝的橫掃衝到前麵時,因為防止眼睛受傷,所以緱伯身子一直躲在盾牌後麵,就在他露頭的時候,程咬金已經一矛刺了過來,正中他的胸口。
“我呸!”緱伯見自己如此輕易落敗,直接一口唾沫丟了過去。
“你他娘的,死了還敢呸我!”
“誰說死了就不能呸你?”
兩人大眼瞪著小眼,誰都不服。
讓邊上琢磨陣型的邊柳直搖頭。
這時候,郭嘉開口道:“用竹子做武器倒是新奇,朝廷的大軍甲械齊備,大抵是不會這麽做的。我倒是聽說,當初跟隨張角造反的,因為黃巾賊眾多是普通人,隨手的武器中就有一部分是竹子。”
郭嘉意有所指。
邊柳沉思了一會說道:“奉孝覺得這竹矛有無可取之處?”
“竹子本身堅韌,若缺乏鋼鐵,倒是不錯的武器。不過若是遇到了朝廷重兵,還是不如的。一來枝節過重,所以長度未免能比過普通長矛。二來竹子的殺傷力終究不如鋼鐵,若是用斬馬劍,很容易將竹子伸出的一部分斬斷,然後近身斬首。
當然,如果我們能將其改進,器首加上槍頭,細枝部分用精鐵打造,或許適用性會更強一些。”
郭嘉點評著,最後又加了一句,“這都是臣的臆測,一件武器的具體效果,還得看實戰。”
邊柳點了點頭,戚家軍廣泛使用狼筅是為了對抗倭寇的短刀,在以長矛為主的漢末,狼筅能起到的效果會低許多。若是前端過於複雜, 靈活性就會不如長矛,而且不適用於長途攜帶,不過若是用在防守,倒是不錯的利器。
邊柳思考的工夫,程咬金又打敗了李侯派出的五人隊,不過很顯然,李侯專門培養的弓箭手顯然不適合這種團體賽,他們最拿手的弓箭無法在比賽中使出,很快就敗下陣來。
不過與此同時,單人比箭已經分出了勝負,毫不意外是李侯奪魁,至於第二名,則是張遼麾下一員,也是精通騎射之人。
團體賽中,除了程咬金的隊伍大放異彩外,還有就是魏延率領的五人隊。
他們一手持有圓形藤盾,一手持有內刃短刀,個個身手不凡,比武之時慣用短刀前端勾出對方的長矛,然後快速近身。
“我聽說這藤盾是南人特有的防禦武器,荊楚之地不僅取材方便,而且對於劈刺都有很強的防禦性,最重要的是,比起尋常盾牌,輕巧了不少。”郭嘉說道。
“郭居士說的不錯,不僅有藤盾,南蠻之地還有將藤蔓製成盔甲,穿著在身,可謂是悍勇非常。我看這魏延,身上殺氣倒是重了些,很有蠻人作風。”左慈點評道,隨即又把打聽到魏延與馬如風打賭的事情說了遍。
“賽場同戰場,雖然同袍之間不宜痛下殺手,可也不能當成兒戲,我看這魏延倒是硬漢。”郭嘉說道。
邊柳沒有置評,對於魏延這位青史有名的善戰者,邊柳自然寄予了厚望,不過眼下魏延在馬如風麾下,邊柳不會額外插手。
上位者必須考慮屬下的威望,幹預過多,會讓屬下失去威信,而給自己帶來的也隻有處理不完的雜事。
……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
而這萬變卻不是亂變,如何準確的下達指令,又如何讓軍士準確的按照指令行動,這才是“令行禁止”的關鍵。
平時的訓練都是為了讓士卒熟悉這個流程,形成下意識的反射。
聞言,眾人皆頷首。
這時衛茲又說道:“《荀子議兵篇》中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
大帥的兵馬雖以初具強軍之容,可是裝備上總還是差了些。”
除了從袁絳那繳獲的三百具鎧甲,邊柳從原先張遼的騎兵還有李旦的人馬中繼承了將近兩百副甲胄,而這段時期,大帥府麾下的煉鐵坊隻著手打造了五百套刀劍。
受製於技術和材料,並未有甲胄補充。
郭嘉這時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帥府已經采購生鐵兩萬斤,在西南的烏金峰上也探明了一處鐵礦,不過仍需要時日。”
談話間,十支隊伍皆已走完陣型,邊柳心中已有了判別,不過結果要等到各項比武都結束之後再宣布。
接下來就是比武環節。
相比於群體演武,隻有門內人看出門道,比武環節就要顯得直觀許多,現場的唿聲也更為的響亮。
其中單人項目是最多的,有近身搏鬥,短兵器,長兵器,還有比箭。
而三人團體賽和五人團體賽各隻一項。
比賽分成多個場地同時進行,而邊柳顯然更關注團體賽這邊。
團體賽在狹長的山道上進行,兩邊的矮坡上各插一麵旗幟,獲勝的方式以獲得對方的旗幟優先,其次是將對方全部人都幹掉。雙方的比賽人員胸前身後各係有一塊布,雙方的武器前皆綁了沾著墨水的布球,凡是身前胸後中墨者,皆視為死亡。
幾支隊伍顯然都為比賽準備了秘密武器,程咬金身穿甲胄帶著四名隊員上陣,其中兩人共同舉著一根枯竹,節密枝堅。
狼筅兵。
邊柳見狀,想到了戚家軍中的鴛鴦陣。
“這次的團體對抗賽,勝利必須是我們的!”程咬金大喊著,他猜到李元霸那個大個子一定會參加單人賽,以李元霸的體型在擂台上,可謂是占足了便宜,所以程咬金早就下定主意,要以團體賽取勝。
“靠,斧頭,你這不是耍無賴嗎?”正所謂冤家路窄,程咬金一上來就遇到了緱伯。
看到竹節伸出的密枝,緱伯就感覺是遇到了一隻刺蝟。
“兄弟們,跟我衝,上前近戰!”緱伯舉著盾牌,衝在了最前麵。
“緱伯,不要白費力了,這可是我研究了許久的完美陣容。”程咬金大叫道,就在緱伯頂著竹枝的橫掃衝到前麵時,因為防止眼睛受傷,所以緱伯身子一直躲在盾牌後麵,就在他露頭的時候,程咬金已經一矛刺了過來,正中他的胸口。
“我呸!”緱伯見自己如此輕易落敗,直接一口唾沫丟了過去。
“你他娘的,死了還敢呸我!”
“誰說死了就不能呸你?”
兩人大眼瞪著小眼,誰都不服。
讓邊上琢磨陣型的邊柳直搖頭。
這時候,郭嘉開口道:“用竹子做武器倒是新奇,朝廷的大軍甲械齊備,大抵是不會這麽做的。我倒是聽說,當初跟隨張角造反的,因為黃巾賊眾多是普通人,隨手的武器中就有一部分是竹子。”
郭嘉意有所指。
邊柳沉思了一會說道:“奉孝覺得這竹矛有無可取之處?”
“竹子本身堅韌,若缺乏鋼鐵,倒是不錯的武器。不過若是遇到了朝廷重兵,還是不如的。一來枝節過重,所以長度未免能比過普通長矛。二來竹子的殺傷力終究不如鋼鐵,若是用斬馬劍,很容易將竹子伸出的一部分斬斷,然後近身斬首。
當然,如果我們能將其改進,器首加上槍頭,細枝部分用精鐵打造,或許適用性會更強一些。”
郭嘉點評著,最後又加了一句,“這都是臣的臆測,一件武器的具體效果,還得看實戰。”
邊柳點了點頭,戚家軍廣泛使用狼筅是為了對抗倭寇的短刀,在以長矛為主的漢末,狼筅能起到的效果會低許多。若是前端過於複雜, 靈活性就會不如長矛,而且不適用於長途攜帶,不過若是用在防守,倒是不錯的利器。
邊柳思考的工夫,程咬金又打敗了李侯派出的五人隊,不過很顯然,李侯專門培養的弓箭手顯然不適合這種團體賽,他們最拿手的弓箭無法在比賽中使出,很快就敗下陣來。
不過與此同時,單人比箭已經分出了勝負,毫不意外是李侯奪魁,至於第二名,則是張遼麾下一員,也是精通騎射之人。
團體賽中,除了程咬金的隊伍大放異彩外,還有就是魏延率領的五人隊。
他們一手持有圓形藤盾,一手持有內刃短刀,個個身手不凡,比武之時慣用短刀前端勾出對方的長矛,然後快速近身。
“我聽說這藤盾是南人特有的防禦武器,荊楚之地不僅取材方便,而且對於劈刺都有很強的防禦性,最重要的是,比起尋常盾牌,輕巧了不少。”郭嘉說道。
“郭居士說的不錯,不僅有藤盾,南蠻之地還有將藤蔓製成盔甲,穿著在身,可謂是悍勇非常。我看這魏延,身上殺氣倒是重了些,很有蠻人作風。”左慈點評道,隨即又把打聽到魏延與馬如風打賭的事情說了遍。
“賽場同戰場,雖然同袍之間不宜痛下殺手,可也不能當成兒戲,我看這魏延倒是硬漢。”郭嘉說道。
邊柳沒有置評,對於魏延這位青史有名的善戰者,邊柳自然寄予了厚望,不過眼下魏延在馬如風麾下,邊柳不會額外插手。
上位者必須考慮屬下的威望,幹預過多,會讓屬下失去威信,而給自己帶來的也隻有處理不完的雜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