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沒有把小二的話當真,而是加緊了吃麵。
不得不說,這麵還挺勁道,荀攸吃了一路的幹糧,一碗麵下肚,滿滿的幸福感。
付錢的時候,他心念一動,從另一個口袋掏出了一把錢。
小兒走了過來,看到荀攸掏出的錢,輕聲說道:“客官,您這錢我們可不收,我們這隻收舊錢!”
“哦,那如果我隻有這個怎麽辦?”荀攸手裏拿著的是董卓所鑄的小錢。
“你要是同意,我找人來給這錢稱重,大概八九個這個能換一個舊錢。你要是不願意,那咱們再想別的辦法。”
“哦,還有別的辦法?”
“當然有,如果您識字,可以去幫忙抄書,如果您有力氣,也可以留在這幹活。當然啦,如果你一心想吃霸王餐,那我隻好把坊正喊過來了,畢竟這平安坊是大帥親自督辦的,小人總不能給你墊麵錢吧?”
“你讀過書?”荀攸看著這小二談吐頗為有據,像是見過世麵的,好奇問道。
“識得幾個字,卻不曾讀過書。”
“哦,怎麽說?”
“大帥府在山上設了學堂,隻要你把地侍奉好了,就可以去學堂讀書。”
“任何人?”
“對,任何人!”
“要交多少束修?”
“不交錢,您要是讀的好,還有賞賜。可惜小人讀了幾天,認得幾個字,卻始終通不過考核。小人想了想就沒賺大錢的命,這不就來平安坊做著伺候人的工作了嗎?小人就想著多攢幾個錢,讓家中小兒可以安心讀書,將來也好出人頭地。”
小二嘴上這麽說,實際上他這份工作可不簡單,平安坊往來商人眾多,一言一行皆關乎大帥府的顏麵,所以言行都是經過培訓的。
荀攸抬頭看了看山上,這地方不大,卻是五髒俱全了。
看來這山中天子做事頗為周全,想到這,他換了一個口袋,掏出三十九錢,也不準備繼續逛,而是想著盡快離去。
結果他一迴頭,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左慈。
“荀居士,許久不見啊!”
荀攸隻看了左慈一眼,就注意到了左慈身邊之人,他早年被何進征辟,拜黃門侍郎,自然是見過劉辯的。
眼前少年的五官與那死去的弘農王幾乎一致,隻是比起弘農王羸弱的身體,眼前少年要健壯的多,舉止也更加的落落大方。
事實上,此時的邊柳經過兩三年成長,氣質與曾經稚嫩的劉辯已經大有不同。
“荀侍郎,可還識得我否?”邊柳輕輕一笑,臉上洋溢著自信。
“風吹樹搖影,恰似故人見!”荀攸淡淡的說道,似乎在說見到了一位故人,又似乎在說見到了一位和故人相似的人。
坊市中,大帥府的人見到大帥親至,自是紛紛下跪。
過往的人見此,也是紛紛行禮。
不一會,唐璟也趕了過來。
“諸位隨意便是!”邊柳稍稍拱手,隨即就邀請荀攸去往茶樓雅間交談。
荀攸看了左慈一眼,實在不知道對方是怎麽從監獄出來,然後還跑到自己前頭的。無奈之下,他隻好點了點頭。
“荀侍郎為漢除賊,甚至不惜身陷囹圄,我替天下百姓敬荀侍郎一杯。”邊柳使人遞上茶舉杯說道。
“不敢,董卓之死,功在司徒。隻是今日之情況,在下也不知道是功還是過了。”荀攸歎息著道。
“眼下長安究竟如何了?”邊柳雖然知道一些,卻也更想多方麵了解。
荀攸看了邊柳一眼,心想著,你許久之前就給王允送去了警告信,難道後麵的還猜不到?
“有人誇大了郿塢的錢糧,司徒拿不出足夠的物資獎勵將士,各方的軍士都以為對方得了好處,在有心人的慫恿下,西涼諸將死裏求生,關中已然大亂。”
董卓在的時候,以蠻力彈壓著這些人。許多人都認為,隻要董卓一死,天下就會太平,但王允誅殺了董卓之後,許多人發現,該是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該發的俸祿還是沒發!
該上戰場的還是上戰場!
就像秦吞滅六國一樣,關中的百姓以為隻要一統天下,他們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沒想到,六國一滅,他們該咋樣還是咋樣,甚至要到更遠的地方去服役。
關中沸騰了!
王允靠著誅殺董卓的功勞驟然升至高位,莫說忠心於董卓的那些人,就是朝中其他公卿,也不是很服氣。
況且殺了董卓之後,王允自視甚高,連呂布也不太瞧得起,這樣一來,他身邊,真正的嫡係武裝都沒有,僅靠著朝廷的名義,三公的信譽,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
“唉——”邊柳長歎一聲,又問道:“依荀侍郎之見,如何才能力挽狂瀾呢?”
“你——大帥有多少人?”荀攸問道,他受的是朝廷的名爵,在朝廷沒有承認這位之前,自然也不願承認,不過想來,稱唿“大帥”還是適宜的。
“精兵五千,騎兵八百!”邊柳開口道。
“大帥有這般本事,還用臥居山中?”荀攸一眼就識破了眼前人的謊言。
“荀侍郎不愧是舅父相中的人,我也不瞞你,山中兵馬有五千,不過真正的精銳隻有兩千,騎兵五百。”
荀攸細細一琢磨,覺得眼前之人還在虛張聲勢,所謂實者虛之,虛則實之,看來這位大帥略通一些經濟之道,隻是對於亂世的生存法則卻是全然不曉,他日大軍壓境,要麽徹底藏入山中為匪,要麽就是灰飛煙滅。
“此時要是有騎兵上千,派一忠勇之將,晝夜趕往關中,或可從西涼賊兵手中救出天子。又或者,揮十萬之眾,大軍攻入關中,也可將李郭等賊子徹底逐出關中。除此之外,不過是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想必荀侍郎此番必是攜帶了吾弟詔書,又或是司徒親筆書信,來關東搬救兵的吧?既是這般,我願意派人保護侍郎前往袁紹袁術處,待到舉兵之日,吾將盡帶麾下兵馬,身先士卒,救吾弟和關中百姓。”
荀攸一愣,你怎麽比真的還要真?
“此事司徒有另派他人,在下卻另有去處。”
“哦,令叔父就在典軍校尉曹操處,我觀曹校尉智勇兼備,對大漢忠貞不二,不如我派人送荀侍郎前往東郡?”
……
不得不說,這麵還挺勁道,荀攸吃了一路的幹糧,一碗麵下肚,滿滿的幸福感。
付錢的時候,他心念一動,從另一個口袋掏出了一把錢。
小兒走了過來,看到荀攸掏出的錢,輕聲說道:“客官,您這錢我們可不收,我們這隻收舊錢!”
“哦,那如果我隻有這個怎麽辦?”荀攸手裏拿著的是董卓所鑄的小錢。
“你要是同意,我找人來給這錢稱重,大概八九個這個能換一個舊錢。你要是不願意,那咱們再想別的辦法。”
“哦,還有別的辦法?”
“當然有,如果您識字,可以去幫忙抄書,如果您有力氣,也可以留在這幹活。當然啦,如果你一心想吃霸王餐,那我隻好把坊正喊過來了,畢竟這平安坊是大帥親自督辦的,小人總不能給你墊麵錢吧?”
“你讀過書?”荀攸看著這小二談吐頗為有據,像是見過世麵的,好奇問道。
“識得幾個字,卻不曾讀過書。”
“哦,怎麽說?”
“大帥府在山上設了學堂,隻要你把地侍奉好了,就可以去學堂讀書。”
“任何人?”
“對,任何人!”
“要交多少束修?”
“不交錢,您要是讀的好,還有賞賜。可惜小人讀了幾天,認得幾個字,卻始終通不過考核。小人想了想就沒賺大錢的命,這不就來平安坊做著伺候人的工作了嗎?小人就想著多攢幾個錢,讓家中小兒可以安心讀書,將來也好出人頭地。”
小二嘴上這麽說,實際上他這份工作可不簡單,平安坊往來商人眾多,一言一行皆關乎大帥府的顏麵,所以言行都是經過培訓的。
荀攸抬頭看了看山上,這地方不大,卻是五髒俱全了。
看來這山中天子做事頗為周全,想到這,他換了一個口袋,掏出三十九錢,也不準備繼續逛,而是想著盡快離去。
結果他一迴頭,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左慈。
“荀居士,許久不見啊!”
荀攸隻看了左慈一眼,就注意到了左慈身邊之人,他早年被何進征辟,拜黃門侍郎,自然是見過劉辯的。
眼前少年的五官與那死去的弘農王幾乎一致,隻是比起弘農王羸弱的身體,眼前少年要健壯的多,舉止也更加的落落大方。
事實上,此時的邊柳經過兩三年成長,氣質與曾經稚嫩的劉辯已經大有不同。
“荀侍郎,可還識得我否?”邊柳輕輕一笑,臉上洋溢著自信。
“風吹樹搖影,恰似故人見!”荀攸淡淡的說道,似乎在說見到了一位故人,又似乎在說見到了一位和故人相似的人。
坊市中,大帥府的人見到大帥親至,自是紛紛下跪。
過往的人見此,也是紛紛行禮。
不一會,唐璟也趕了過來。
“諸位隨意便是!”邊柳稍稍拱手,隨即就邀請荀攸去往茶樓雅間交談。
荀攸看了左慈一眼,實在不知道對方是怎麽從監獄出來,然後還跑到自己前頭的。無奈之下,他隻好點了點頭。
“荀侍郎為漢除賊,甚至不惜身陷囹圄,我替天下百姓敬荀侍郎一杯。”邊柳使人遞上茶舉杯說道。
“不敢,董卓之死,功在司徒。隻是今日之情況,在下也不知道是功還是過了。”荀攸歎息著道。
“眼下長安究竟如何了?”邊柳雖然知道一些,卻也更想多方麵了解。
荀攸看了邊柳一眼,心想著,你許久之前就給王允送去了警告信,難道後麵的還猜不到?
“有人誇大了郿塢的錢糧,司徒拿不出足夠的物資獎勵將士,各方的軍士都以為對方得了好處,在有心人的慫恿下,西涼諸將死裏求生,關中已然大亂。”
董卓在的時候,以蠻力彈壓著這些人。許多人都認為,隻要董卓一死,天下就會太平,但王允誅殺了董卓之後,許多人發現,該是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該發的俸祿還是沒發!
該上戰場的還是上戰場!
就像秦吞滅六國一樣,關中的百姓以為隻要一統天下,他們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沒想到,六國一滅,他們該咋樣還是咋樣,甚至要到更遠的地方去服役。
關中沸騰了!
王允靠著誅殺董卓的功勞驟然升至高位,莫說忠心於董卓的那些人,就是朝中其他公卿,也不是很服氣。
況且殺了董卓之後,王允自視甚高,連呂布也不太瞧得起,這樣一來,他身邊,真正的嫡係武裝都沒有,僅靠著朝廷的名義,三公的信譽,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
“唉——”邊柳長歎一聲,又問道:“依荀侍郎之見,如何才能力挽狂瀾呢?”
“你——大帥有多少人?”荀攸問道,他受的是朝廷的名爵,在朝廷沒有承認這位之前,自然也不願承認,不過想來,稱唿“大帥”還是適宜的。
“精兵五千,騎兵八百!”邊柳開口道。
“大帥有這般本事,還用臥居山中?”荀攸一眼就識破了眼前人的謊言。
“荀侍郎不愧是舅父相中的人,我也不瞞你,山中兵馬有五千,不過真正的精銳隻有兩千,騎兵五百。”
荀攸細細一琢磨,覺得眼前之人還在虛張聲勢,所謂實者虛之,虛則實之,看來這位大帥略通一些經濟之道,隻是對於亂世的生存法則卻是全然不曉,他日大軍壓境,要麽徹底藏入山中為匪,要麽就是灰飛煙滅。
“此時要是有騎兵上千,派一忠勇之將,晝夜趕往關中,或可從西涼賊兵手中救出天子。又或者,揮十萬之眾,大軍攻入關中,也可將李郭等賊子徹底逐出關中。除此之外,不過是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想必荀侍郎此番必是攜帶了吾弟詔書,又或是司徒親筆書信,來關東搬救兵的吧?既是這般,我願意派人保護侍郎前往袁紹袁術處,待到舉兵之日,吾將盡帶麾下兵馬,身先士卒,救吾弟和關中百姓。”
荀攸一愣,你怎麽比真的還要真?
“此事司徒有另派他人,在下卻另有去處。”
“哦,令叔父就在典軍校尉曹操處,我觀曹校尉智勇兼備,對大漢忠貞不二,不如我派人送荀侍郎前往東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