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抵達長安的時候,董卓已經被呂布殺死。


    之後,王允迅速向各官署送達赦免詔書。


    聞聽董卓喪命的消息後,士兵高唿萬歲,百姓載歌載舞。


    此時已經入夏,董卓陳屍街頭,體肥出油,守屍吏以火點燃肚臍,竟然“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由此還誕生了一種酷刑,叫做點天燈。


    之後,董卓的屍體更是袁氏舊臣挫骨揚灰。


    左慈走在街頭,看到許多人都把值錢的東西拿去換了酒肉,然後在街頭慶賀,他歎息一聲:“難怪大帥要我趕來關中,這短暫的繁華下,怕是會有更危險的事情要發生了。”


    說罷,左慈便向宮城趕去。


    沿途還聽說王允派遣皇甫嵩前往攻打郿塢的事情,聽說郿塢中珍藏有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錦綺繢縠紈素奇玩,積如丘山。


    所有人言語中都相信,王允一定會把董卓搶奪去的財物還給他們。困擾天下的大惡魔死了,天下馬上就要太平了。


    ……


    漢長安城中有八街九陌,交通便利,街衢洞達,衢路平正,正相經緯。城門通往城內的每條大街皆\"披三條之廣路\",可同時並行12輛馬車。


    雖然東漢以洛陽為都城,但長安依舊為西京,天子常有巡幸。


    其主要有二宮,東宮名為長樂宮,漢初,劉邦改建秦興樂宮而成;


    西宮名為未央宮,未央,夜未到中央子時之意,意在提醒帝王要勤政,是華夏曆史上最有名的宮殿之一。


    漢長安宮


    如今的漢獻帝便於未央宮內在王允的輔佐下處理政事。


    此時城內多有巡邏的衛士,靠近宮門位置,衛士數量更是多了數倍,戒備森嚴。左慈在稟明身份後,很快就被衛士帶入宮內。


    未央宮宮城四麵各辟一門,宮內有40多座建築,除前殿外,還有溫室、淩室、織室、曝室、天祿閣等。


    左慈看著一棟棟雄偉的建築,接連歎息。


    “東麵來的道人,沒見過這麽大的宮城吧?”公車衛士麵帶譏諷的說道。


    “老道是在歎息,此地恐怕也要如同洛陽一般,焚於戰火了。”


    “危言聳聽,再敢多嘴,我饒不了你。”公車衛士害怕道人的話傳到朝廷公卿耳中,遷怒於他,連忙嗬斥道。


    很快,左慈便被帶領著來到大殿上。


    少年天子高坐龍椅之上,四周金碧輝煌,堂皇大氣。


    而階前為首之人則是王允,如今朝中大小事務皆有他做主。


    相比於董卓,王允要慈眉善目一眼,而且也不會威逼天子,最多陳述一番道理使得天子順從他的意見。更重要的是,王允沒有董卓那麽大的欲望,不會夜宿皇宮。


    “老道奉靖難安民大元帥之命,前來拜見天子,及誅殺董卓的諸位功臣。”左慈開口道。


    天子紋絲不動,王允則是嘴角輕揚,嘲笑著說道:“靖難安民大元帥,好大的名頭,隻是我大漢何曾有過這個官職?”


    “先帝之前,又何曾有過無上將軍呢?始皇之前,又何曾有過皇帝呢?”左慈開口道。


    “山野道人,膽子倒是不小,若不是看你一把白須,便聽你詆毀先帝,老夫就要將你下大獄。”王允見來人不恭,當即嗬斥道,隨即又詢問,“你此來所為何事?莫不是你家主人自知身份暴露,所以特地來請罪?”


    蔡邕迴到長安後,很快就被董卓下了詔獄,所以消息並沒有從他口中流傳出來。


    不過邊柳當日在緱氏應對蔡邕,見證者眾多,後來更是傳出流言不少,長安城內的公卿多有聽說,並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如今蔡邕已經被放了出來,不過天子聽聞蔡邕描述後,並沒有表態。


    而王允心中早有計量,若是緱氏附近山中的“劉辯”自證冒認,聲明是為了對付董卓的權宜之計,他倒是願意看在對方吸引董卓目光有功的份上,封他一個小官。


    除此之外,他想以“劉辯”的身份自居,王允是堅決不會接受的,他根本不會去探查“劉辯”的真實身份。


    外麵出現一個天子?


    那他手中天子的分量就會大大降低,這會對他接下來安定天下十分的不利。


    “老道現在已經不是山野道人了,而是大元帥親封的大禹廟廟祝。”左慈開口解釋道,“至於我所來的目的,是為了傳達一封信!”


    左慈來之前已經被搜過身,此時他的信件也被人遞到了王允麵前。


    “我家大帥說,如今董卓方死,無論是東麵還是西麵,戰端都沒有停止,人心不定,王司徒有大功於漢室,但值此危難之際,還是希望王司徒能夠以寬容為本,赦免一切不可赦之人。”


    王允本還以為東邊那個是因為先前險些死於李傕賈詡之手,寫信來要自己處死這二人為其出氣呢!沒有想到,居然是來為這些人求情的!


    近來為這些人求情的不知凡凡,有說他們兵馬在手希望自己慎重的,也有希望自己寬宏大量饒他們一次的。


    求情的人越多,王允就越是憤怒。


    自古隻有恩出於上的,豈有他還沒做出決定,這些人紛紛跳出來做好人的?


    “陛下,這事您怎麽看?”王允轉頭詢問劉協。


    劉協麵無表情的搖了搖頭。


    “那陛下,您覺得懷王還活著嗎?”


    懷王,便是劉協給劉辯的諡號。


    王允這個問法,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


    “朕不知道。”


    “既然如此,陛下召其入朝如何?由陛下和文武百官,親自分辨其真假如何?”


    劉協見狀點了點頭。


    “迴去告訴你家主人,叫他快馬加鞭立刻趕來長安,如今董卓已死,他若真是懷王,這裏沒有人敢傷害他。”


    王允的話很明白,如果他不來,那就不是死去的劉辯了。


    眾人同樣也沒有意見,因為他們身邊的是劉協,而且劉協年幼,更適合他們展現才華,治理出一個泱泱大漢出來。


    “那信中的事情,老道該怎麽迴複呢?”


    “一派胡言,小兒之見!”


    王允說著,當場就把書信給銷毀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