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這俸祿為什麽由兩部分組成?”張遼率先詢問道。


    “很好,這正是我要說的。以後軍隊的俸祿有職俸和爵俸兩部分組成。


    以能定職,以功定爵。


    職位就是我先前所講的屯長軍侯司馬這些。


    而爵位分為士尉校將四級,每級又分為上中下三等。


    將士入伍滿一年可為士,以後每兩年可以晉升一級,分別為少士,中士,上士;


    尉士每三年晉升一級。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從入伍升為上尉,總共需要十六年,如果有立功,足可以縮短這個時間。”


    無論是爵位還是良好晉升體係,都能刺激兵士的榮譽感。


    事實上,漢承秦製,同樣有軍功爵製,不過這個製度傳承四百年,已經名存實亡。


    但朝中軍隊,一樣有等級區分。


    按照與皇帝的遠近分別稱為:郎——衛——士卒。


    皇帝的貼身衛隊,或者說禁衛軍,是由光祿勳(郎中令)領導的三郎部隊,分別由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率領。如果出行的話,還要有羽林郎和虎賁郎保護。


    張遼的騎都尉,就是天子出行時,幫天子統帥羽林騎的。


    除了騎都尉,還有奉車都尉——掌禦乘輿車;駙馬都尉——掌駙馬。


    奉車都尉和駙馬都尉都是離皇帝特別近的人,曹魏之後多由皇帝的女婿掌駙馬,所以後來也就有了“娶了公主當駙馬”的說法。


    郎的地位比較高,如皇甫嵩、盧植、朱儁、董卓等都是以中郎將的的身份率領精銳大軍出征的。中郎將的尊貴程度雖然比朝廷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等開府將軍要低,但比一般雜號將軍是要高的。


    而郎之後,則是——衛。


    衛的掌管者就是九卿之一的衛尉。


    衛尉手下有公車司馬令、南宮衛士令、北宮衛士令,還有洛陽城宮掖門的七個宮門司馬。


    相比於三郎部隊實際聽從皇帝的命令,衛尉對宮衛軍的掌控要強許多,所以,衛尉的實際權力比光祿勳要大。


    東漢衛士編製有所縮減,數量少於三郎部隊,而且職能也逐漸轉化為維護京城治安,類似於警察。


    當然,同樣參與維護京城治安的還有執金吾(通“禦”),相當於是二把手。


    郎、衛之後,才是士卒。


    西漢為北軍八營,東漢簡化為五營,即北軍五校。


    屯騎營:漢人騎兵為主傳統騎兵兼中軍指揮核心;


    越騎營:歸附越人騎兵為主輕騎兵;


    步兵營:西北材官為主傳統騎兵。


    長水營:長水宣曲胡騎,重騎兵。


    射聲營:輕裝弓弩兵。


    郎—衛—士卒三級體製,便是一種競爭激勵製度,同時,三者相互製約,更可以保護皇帝的安全。


    當然,其實還有比禁衛軍離皇帝更近的——黃門侍郎。


    秦漢時,宮門多刷成黃色,故而稱為黃門。


    黃門侍郎,便是侍奉在皇帝身邊的,也是“郎”的一種,這些人多是文武兼備,不僅要隨時解答皇帝的一些疑惑,也要具備一定的武力。後來宦官專權,黃門侍郎逐漸由正常人被宦官取代。


    其中還有中黃門冗從仆射,居則宿衛,直守門戶;出則騎從,夾乘輿車,可以說是武裝宦官。


    大漢四百年的傳承,對於各項安全措施已經考慮的很完善,但完善的同時也代表冗長繁雜,許多條款都是為了保證官僚子弟繼續入仕而設置的。


    現在起事之初,必須一切從簡,讓將士看到晉升的希望,從而激發他們的作戰積極性。


    十六年看似很短,但在如今亂世,能曆經大戰而存活十六年的,要麽就是驚才絕世之輩,要麽就是氣運滔天之人。成為上尉一點都不過分。


    而再往上,校這一級,就不能靠資曆提升了,必須要戰功,而且是紮實的戰功。


    在邊柳的預估中,以後,伍長、什長這一級別的長官由士擔任;


    隊長、屯長由尉官擔任;


    軍侯、司馬由校官擔任;


    裨將、將軍自然是由將官擔任。


    當然,如果有大才者,職位可以破格提拔,而勳爵不可輕賜。這也是二者分開,俸祿也分成兩部分的原因。


    ……


    “程咬金!”


    “末將在!”


    “狄青!”


    “末將在!”


    “緱文謙、李元霸、李侯!”


    “末將在!”三人齊應道。


    “為表你五人先前之功,授你們中尉軍銜。”


    “多謝大帥!”


    “好啦,你們且退下商議組建部曲之事,十五日之後,本帥希望看到你們帶著本部兵馬軍容齊整的站在本帥麵前!”


    “喏!”


    五人對視一眼,既存了彼此商量之心,又有爭個長短之意。


    五人離開後,邊柳又拿出幾張圖紙,遞給眾人。


    “這是軍裝?”衛茲詢問道。


    邊柳點了點頭,“正是,這次我根據舊式軍甲進行修改的,最主要的便是增添了袖章。我之所以設立將校尉士四級,除了鼓勵將士英勇作戰之餘,還有就是讓他們在戰場上能夠區分上下級。


    文遠慣會打勝仗,可知道戰場一旦失利,潰退,最重要的是什麽?”


    “是重整秩序!”張遼稍作思考便說道。


    “沒有錯,戰場之上,相互廝殺,除非實力太過懸殊,否則,死亡人數一般不會超過三分之一。一旦一方折損過多,就會潰敗。而潰敗之後,如何重整秩序?一旦兵離開將,或者主將死亡他們又該誰的?如果我們在袖章上劃分出將校尉士四級,將士們根據袖章就可以找到主心骨,然後迴歸大部隊,這樣甚至可以反敗為勝。”


    “大帥高見!”張遼自然知道這不是影響勝負的關鍵,但戰場的勝利就是這樣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累積起來的。


    “所謂多謀者勝,少謀者不勝,大帥之思量,著實讓我等敬佩。”衛茲也說道。


    “先生折煞我了,真要打仗,還得要先生這樣的人為我管理糧草,奉孝為我籌謀,更少不了文遠這樣的衝鋒陷陣之士。”


    三人自然連稱不敢。


    “隻是,若要製作統一的軍裝,即便大帥已經除去了耗資巨大的部分,恐怕我們還是承擔不起這個費用。”


    “這是自然,所以,我還需要一位生財有道之人,還有這個!”


    邊柳看向了唐璟,然後又拍了拍桌上的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