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斧頭直率的話引得眾人一番歡笑。
“我覺得斧頭的話說的非常不錯,打戰之前一定要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師出有名,他們先劫掠我們,而我們是反擊,這就是大義所在。”邊柳開口道。
“對,俺就是這個意思!”斧頭瞪了笑得最猖狂的緱伯一眼,然後順著大帥的話說道。
緱伯憋住笑,斧頭哪能想到這個,就算他真想到了也是蒙著的。
緱伯見斧頭瞪著他,趕緊把頭埋到懷裏去,正當他得意時,大帥就點名到他了。
“我,我讚同斧頭的觀點!”
噗!
這下子換斧頭笑了。
見邊柳仍盯著自己,緱伯又憋出一句:“不過我記得二牛彎和野狼彎並不是最近的,或許我們更應該從近到遠一點點打過去?”
“很好,這在兵法上,可以說是遠交近攻,逐步推進!得一寸土地便可以鞏固一寸土地。”
見得到大帥稱讚,緱伯得意的瞅了斧頭一眼,後者嫌棄的頭朝向一邊。
緊接著,邊柳又詢問到青,顯然,邊柳接連詢問兩人,讓青已有所準備。
“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派人打探一下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一來山路複雜,如果不知道具體的路,很可能會徒勞無功,甚至會遭遇埋伏,而如果不知道他們逃走的方向,那即便得勝了,也趕不上他們,我們一走,他們又迴來了!”
“很好,這就涉及到具體的策略了!凡大戰之前必須派出斥候哨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瘦猴,你也說說你的意見!”邊柳誇完青又看向下一位。
“對付山賊,必須進山作戰,這樣騎兵能起到的效果就小了,而且重甲和長劍並不適合山地作戰,如果可以的話,接下來訓練兵卒,應該朝著輕甲、弓箭、鉤鐮做一些專門訓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能考慮到裝備上的事情,說明想的足夠細了,不過具體適合山地作戰的裝備武器,你可以先讓鐵匠打出幾把模型出來,如果經過檢查,確實合用,我們再大規模打造。 ”
“喏!”
“鐵牛,你呢,你有什麽想法?”
鐵牛和斧頭差不多,都是不善於思考的人,雖然他排在最後,可是覺得能說的,都被別人說了,皺著眉頭想了許久,愣是沒想到有啥補充的。
隻好說道:“大帥讓俺怎麽做俺就怎麽做,隻要讓俺衝到最前麵就行了!”
經過眾人一番發言,此時大家也都嚴肅了起來,沒人說笑了。
“你看,這不也是意見嗎?你的話語裏我至少聽出了兩點:第一,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作戰計劃出來之前,大家要集思廣益,但作戰計劃出來之後,哪怕你不讚同,你也要堅持做下去。第二,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場之上,隻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大家都是跟我出生入死過的,以後還會遇到更大的危險。如果你們怕了,趁早和我說,我給你門兩塊地,也能保你們安度餘生。可要是在戰場上貪生怕死,本帥記得你們的恩情,本帥的軍法卻不記得。”
“他奶奶的,俺最瞧不起的就是臨陣脫逃的人!”斧頭開口道。
“就是,下次斧頭要是敢臨陣脫逃,不用等軍法,我先砍了他。”緱伯說道。
“呸!”
“大帥麵前,你敢呸我?”
……
“好啦好啦,奉孝,你是大帥府目前唯一的軍事參謀,你把他們的意見總結一下,然後說說你的意見。”
“總的來說就是要知己知彼。於己,治軍要嚴,作戰要勇;於敵,要找到敵之要害,一擊斃命。
大帥如今已有三萬之眾,既然要剿滅山賊,就應該快準狠。臣建議,大帥應該率先發兵野牛彎和二牛彎,隻要拿下這兩處,其餘六處定可不戰而勝,或逃或降,轘轅道以東皆可納入大帥治下。反而,我們剿滅一處,其殘寇必定逃亡野牛彎和二牛彎,我們不能做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事情。”
“這兩處有三千人,好對付嗎?”唐璟問道。
“這隻是他們山上的人數,事實上,並不是能參與作戰的人數,否則,他們早就占據縣城了,又何必盤旋山中呢?如今大帥麾下有三萬人,尚且隻能養活千餘兵馬,他們不通律法,不知耕種,能溫飽的人數恐怕不到十分之一。我們擔心他們,但其實他們更怕我們,否則,他們為何隻是小股侵擾,而不敢大舉來犯呢?再者,他們彼此間相互欺壓,互相掠奪,這樣又能發揮出多大的實力呢?”郭嘉自信的說道,接著又詢問張遼,“張將軍,正常一支軍隊折損達到多少便會喪失戰鬥力?”
“軍隊的數量越大,能經受住的折損率也就越低。像那黃巾號稱百萬之眾,可戰場之上,折損人數隻要達到百分之一,就會潰敗,落荒而逃。而朝廷的大軍也隻能經受的住三個點到五個點。若是純粹良家子組成的精兵,最多經受得住的折損也不過兩成,一旦折損達到這個數,軍隊士氣就會迅速下降,達到三成恐怕將士就隻有潰逃之心了。”張遼身經百戰,對這些早已熟稔於心。
郭嘉點了點頭說道:“如今亂世,山賊是征剿不完的,大帥的目的,也不是殺人,而是將野蠻重歸於治。隻要我們能直入腹心,斬殺賊首,定可將其降服。再將這些人打散分入各個山頭,其中精銳者納入麾下,這樣,我們的實力就可進一步加強。”
郭嘉的分析,讓眾人內心一震。
衛茲則是說道:“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先禮後兵呢?先派人進山招降他們,一來可以打探虛實,二來也可以瓦解他們戰心。隻要他們內部出現分歧,我們就可以事半功倍。”
“先生此言大善!”邊柳說道,那我們具體的對敵方略就製定好了,“先禮後兵,然後擒賊勤王。接下來,商討的就是練兵一事。”
……
斧頭直率的話引得眾人一番歡笑。
“我覺得斧頭的話說的非常不錯,打戰之前一定要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師出有名,他們先劫掠我們,而我們是反擊,這就是大義所在。”邊柳開口道。
“對,俺就是這個意思!”斧頭瞪了笑得最猖狂的緱伯一眼,然後順著大帥的話說道。
緱伯憋住笑,斧頭哪能想到這個,就算他真想到了也是蒙著的。
緱伯見斧頭瞪著他,趕緊把頭埋到懷裏去,正當他得意時,大帥就點名到他了。
“我,我讚同斧頭的觀點!”
噗!
這下子換斧頭笑了。
見邊柳仍盯著自己,緱伯又憋出一句:“不過我記得二牛彎和野狼彎並不是最近的,或許我們更應該從近到遠一點點打過去?”
“很好,這在兵法上,可以說是遠交近攻,逐步推進!得一寸土地便可以鞏固一寸土地。”
見得到大帥稱讚,緱伯得意的瞅了斧頭一眼,後者嫌棄的頭朝向一邊。
緊接著,邊柳又詢問到青,顯然,邊柳接連詢問兩人,讓青已有所準備。
“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派人打探一下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一來山路複雜,如果不知道具體的路,很可能會徒勞無功,甚至會遭遇埋伏,而如果不知道他們逃走的方向,那即便得勝了,也趕不上他們,我們一走,他們又迴來了!”
“很好,這就涉及到具體的策略了!凡大戰之前必須派出斥候哨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瘦猴,你也說說你的意見!”邊柳誇完青又看向下一位。
“對付山賊,必須進山作戰,這樣騎兵能起到的效果就小了,而且重甲和長劍並不適合山地作戰,如果可以的話,接下來訓練兵卒,應該朝著輕甲、弓箭、鉤鐮做一些專門訓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能考慮到裝備上的事情,說明想的足夠細了,不過具體適合山地作戰的裝備武器,你可以先讓鐵匠打出幾把模型出來,如果經過檢查,確實合用,我們再大規模打造。 ”
“喏!”
“鐵牛,你呢,你有什麽想法?”
鐵牛和斧頭差不多,都是不善於思考的人,雖然他排在最後,可是覺得能說的,都被別人說了,皺著眉頭想了許久,愣是沒想到有啥補充的。
隻好說道:“大帥讓俺怎麽做俺就怎麽做,隻要讓俺衝到最前麵就行了!”
經過眾人一番發言,此時大家也都嚴肅了起來,沒人說笑了。
“你看,這不也是意見嗎?你的話語裏我至少聽出了兩點:第一,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作戰計劃出來之前,大家要集思廣益,但作戰計劃出來之後,哪怕你不讚同,你也要堅持做下去。第二,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場之上,隻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大家都是跟我出生入死過的,以後還會遇到更大的危險。如果你們怕了,趁早和我說,我給你門兩塊地,也能保你們安度餘生。可要是在戰場上貪生怕死,本帥記得你們的恩情,本帥的軍法卻不記得。”
“他奶奶的,俺最瞧不起的就是臨陣脫逃的人!”斧頭開口道。
“就是,下次斧頭要是敢臨陣脫逃,不用等軍法,我先砍了他。”緱伯說道。
“呸!”
“大帥麵前,你敢呸我?”
……
“好啦好啦,奉孝,你是大帥府目前唯一的軍事參謀,你把他們的意見總結一下,然後說說你的意見。”
“總的來說就是要知己知彼。於己,治軍要嚴,作戰要勇;於敵,要找到敵之要害,一擊斃命。
大帥如今已有三萬之眾,既然要剿滅山賊,就應該快準狠。臣建議,大帥應該率先發兵野牛彎和二牛彎,隻要拿下這兩處,其餘六處定可不戰而勝,或逃或降,轘轅道以東皆可納入大帥治下。反而,我們剿滅一處,其殘寇必定逃亡野牛彎和二牛彎,我們不能做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事情。”
“這兩處有三千人,好對付嗎?”唐璟問道。
“這隻是他們山上的人數,事實上,並不是能參與作戰的人數,否則,他們早就占據縣城了,又何必盤旋山中呢?如今大帥麾下有三萬人,尚且隻能養活千餘兵馬,他們不通律法,不知耕種,能溫飽的人數恐怕不到十分之一。我們擔心他們,但其實他們更怕我們,否則,他們為何隻是小股侵擾,而不敢大舉來犯呢?再者,他們彼此間相互欺壓,互相掠奪,這樣又能發揮出多大的實力呢?”郭嘉自信的說道,接著又詢問張遼,“張將軍,正常一支軍隊折損達到多少便會喪失戰鬥力?”
“軍隊的數量越大,能經受住的折損率也就越低。像那黃巾號稱百萬之眾,可戰場之上,折損人數隻要達到百分之一,就會潰敗,落荒而逃。而朝廷的大軍也隻能經受的住三個點到五個點。若是純粹良家子組成的精兵,最多經受得住的折損也不過兩成,一旦折損達到這個數,軍隊士氣就會迅速下降,達到三成恐怕將士就隻有潰逃之心了。”張遼身經百戰,對這些早已熟稔於心。
郭嘉點了點頭說道:“如今亂世,山賊是征剿不完的,大帥的目的,也不是殺人,而是將野蠻重歸於治。隻要我們能直入腹心,斬殺賊首,定可將其降服。再將這些人打散分入各個山頭,其中精銳者納入麾下,這樣,我們的實力就可進一步加強。”
郭嘉的分析,讓眾人內心一震。
衛茲則是說道:“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先禮後兵呢?先派人進山招降他們,一來可以打探虛實,二來也可以瓦解他們戰心。隻要他們內部出現分歧,我們就可以事半功倍。”
“先生此言大善!”邊柳說道,那我們具體的對敵方略就製定好了,“先禮後兵,然後擒賊勤王。接下來,商討的就是練兵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