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想了一會說道:“大帥,我覺得袁紹若來,對我們利遠大於弊!”


    聞聽此言,邊柳十分的高興,倒不是為郭嘉的智慧,而是他用了“我們”這個詞!


    “哦,奉孝試言之!”


    “喏!”郭嘉拱手道:“袁紹遣使,或文或武,大帥心係百姓,定然不會被區區幾句言語給動搖心智;若是派遣武將,轘轅百峰千山,沒有十萬大軍恐怕奈何不了我等,而袁紹若是真派出十萬大軍,恐怕連冀州都保不住。而且——”


    郭嘉說到這停頓了一下,邊柳心領神會。


    世人一定會對他的身份有所懷疑,但是袁家四世三公,袁紹名滿天下,他派人來“請”天子,就是對天子身份最好的肯定。


    退一萬步來講,袁紹派人來,也可以將天下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權力這種東西,要麽來自於自身的力量,要麽來自於他人的認可。


    東漢兩百年裏,京都也不過七八萬軍隊,單靠力量是無法維持住十三州之地的,所以還得依靠百姓的敬畏之心。


    邊柳這邊,也需要提醒一下天下人,他還活著,而且活的好好的。


    “而且袁紹兵精糧足,既然來了,恐不能空手而來吧?”邊柳接過話茬。


    “大帥說的極是,如今袁紹實力,遠非我們可比,可我們要給他找麻煩,卻也不是難事,單單給公孫瓚送去一份大義,就夠他吃一壺的了。


    袁紹此番派人,索要之物,除了人,大帥大可以大方給他,然後他總得大方的進貢一些錢糧不是?”


    袁紹此時要說糧食富裕也沒有達到,邊柳甚至聽說,他和公孫瓚對戰的時候缺乏糧食,結果大軍采食桑葚為食。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時袁紹但凡從指甲縫裏流出一點,都夠邊柳這麽點人吃的了。


    “奉孝覺得袁紹此番若是派兵,會出多少人?”


    “千人以上,但絕不超過兩千!”郭嘉堅定的說道。


    邊柳點了點頭,然後讓人去通知張遼。


    “那奉孝覺得,袁紹想要什麽,我們又能從他手裏得到多少呢?”


    “袁紹已經得到了冀州牧,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大將軍一職,除此之外,就是一封討伐不臣的詔書。


    至於錢糧呢,我建議大帥向袁紹索取糧草十萬石。”


    “哦,袁紹拿的出來?”


    “當然拿不出來,到時候大帥就可以趁機索要別的了。冀州地大物博,才學之士眾多,留在袁紹手中隻是浪費,若能跟隨大帥,可謂是良禽得遇良木,良臣得遇明主!”


    “哈哈哈哈!”邊柳不由得笑了出來,“奉孝啊奉孝,你才如此年紀,怎麽這般奸詐,句句都說到本帥的心裏去了呢?想來冀州才人眾多,也無出奉孝之右者。”


    “多謝大帥誇獎!不過冀州才學之士眾多,田豐沮授審配等皆勝臣數倍!”


    “本帥斷斷不信!”邊柳擺了擺手,他自然知道這是文人的謙虛之詞。不過這幾人還真與郭嘉各有所長,當然,郭嘉所說的這些人, 袁紹是斷斷不會放任離開的。


    郭嘉隻當是大帥對他的褒獎,也沒有辯駁,接著邊柳又詢問了一些唐璟在鄴城的見聞,一是城市治理,探查一下袁紹的治政;二是百姓的衣食,了解袁紹麾下百姓的現狀。其中也稍稍關心了下皇後的情況,表現出了劉辯該有的樣子。


    聽到唐璟的說辭,邊柳心想著,其實袁紹也不容易,河北現在這個爛攤子,袁紹也得收拾好久,曆史上,袁紹剛剛平定河北,就被逼與曹操官渡決戰。


    有人說,袁紹但凡隻聽一人的就可以大破曹操。可事實上的情況是,袁紹無論聽誰的都大概率失敗,是因為他身邊的不是一群謀士,而是一方方勢力代表,內部不和,他前腳剛剛出征,後腳就有人唱衰。這表明無論他怎麽做,內部都有人掣肘,如此,又怎麽能輕易取得勝利呢?


    袁紹的做法看似每個人的都聽一點,實際上,則是在中和各方麵的勢力,勉強維持內部沒有分裂。


    相比起來,曹操前期雖然下手狠辣,可是壯士斷腕,內部權力卻緊緊抓在手裏。雖然表麵實力不如袁紹,但是勝在短小精悍。


    不過邊柳可沒有可憐袁紹的意思,聽到唐璟說鄴城世家子弟衣著華麗,百姓卻衣不遮體時,他忿忿的說道:“袁紹自持四世三公,空有仁愛之名,卻不知體恤百姓,驕縱士族,欺壓百姓,這樣的人注定會失敗。”


    郭嘉是跟隨荀彧去過鄴城的,他附和道:“袁紹好虛名,隻重視繁文縟節,是非混淆,政失於寬,總有累世之資,也很快便會油盡燈枯。”


    邊柳心想,難道郭嘉這麽快就要弄出“君有十勝,紹有十敗”了?


    就在這時,張遼匆匆趕到。


    “末將張遼,拜見大帥!”


    “文遠請起,都說了平日相見,無需如此大禮!”邊柳示意道。


    張遼麵色一鬆,沒有多言,起身後便問道:“不知大帥召臣,可是有仗要打?”


    “張將軍真乃絕世勇將也,恐怕是些許日子沒有出手,手癢難耐了吧?”郭嘉笑著說道。


    張遼知道郭嘉雖然年輕,卻深得大帥信任,於是連忙說道:“先生客氣了!”


    接著,邊柳便把袁紹可能派兵的消息告訴張遼。


    “大帥是說兩千人?”


    “最多兩千人!本帥此次招文遠來,就是想問問,如何退敵?”


    “末將請命為大帥斬其首,降其部卒!”


    “張將軍,軍中無戲言啊!如今將軍手下不過兩百人,整個大帥府連同大帥在內能作戰的也不到一千,這斬將奪旗可非易事!”郭嘉提醒道。


    “敢問先生,袁紹的軍隊比之董卓麾下飛熊軍如何?”


    “雖然我沒有見過董卓的飛熊軍,但料想,定然不是袁紹的軍隊可以比擬的。”


    張遼聞言,對著邊柳拱手道:“末將願立下軍令狀,若不能盡誅來犯之敵,甘當軍法。”


    “哈哈哈!”邊柳大笑,看著郭嘉說道:“奉孝初來乍到,想必還不知道文遠衝鋒陷陣之英勇,文遠麾下健兒個個與之情同手足,無一不是以一當十之人,袁紹的人遠道而來,區區兩千,還真不是文遠二百人的對手!”


    接著邊柳話頭一轉又說道:“不過此番我們與袁紹還不宜成為死敵,我們要做的是以最小的代價讓他知難而退,而不是將他們全部打殺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