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柳帶著郭嘉穿過來時的山道,向著山脊的背麵走去,接著又一連下了幾個坡,郭嘉遠遠就能聽到流水的聲音。


    這裏竟然單獨建了一座寨門,每個小山頭都有甲士駐守,這守備的力量絲毫不亞於大帥所住的地方。


    “大帥!”


    瘦猴正在值守,見大帥走來,連忙行禮。


    “沒有差錯吧?”


    “沒有!”


    “我進去看看!”邊柳說道,瘦猴連忙讓開一條道。


    “大帥,這裏是?”郭嘉感到好奇。


    “進去看看就知道了,走!”邊柳擺手道。


    往裏走,郭嘉就看到沿路挖了好幾個池子,裏麵泡著許多樹皮,竹子,破布……


    對於浸泡脫膠,郭嘉並不陌生,就連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將一些桑麻的枝杆浸泡在水裏,長時間後再暴曬,曬幹之後趕夜路時可以當火把用。


    如果加入草木灰,青石灰等,更可以加快這個流程。


    “大帥這是要造紙?”郭嘉問道。


    邊柳點了點頭,詢問道:“奉孝可知道紙張是怎麽來的?”


    “古人刻石記事,可這代價未免大了些,後來人們就發現了木板、竹簡,可這也不方便,要說最適合攜帶,自然是絹布、獸皮、可這二者珍貴,若非珍貴典籍,除了皇室又有誰用得起?人們見這絹布是由絲織而成,便想那桑麻同樣有細小纖細之絲,於是便采用水煮搗碾的工藝將其搗成漿,再倒入篾篋,然後經過碾壓晾曬漂白等工藝。後來尚方令蔡侯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材料,紙張質量得以改進,這就是現在我們常見的紙。”


    “奉孝果然博才!”邊柳稱讚道。


    紙張的出現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積累,而不是某人某時突然出現的。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事已開於上古,而使漢、晉時人擅名記者,何其陋哉!


    郭嘉聽到邊柳的稱讚並沒有高興,而是說道:“隻是如今,這破布漁網,價值也不菲,而且山中獲得艱難,大帥若依此術造紙恐怕成本不菲。若僅僅隻為山中所用,恐怕還不如采購來的便宜。”


    事實上,邊柳寄托的自然不是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而是後世《天工開物》上所記載的竹紙。


    此時北方的氣候仍適合竹子大量生長,而此時也正是新竹大量生長的時候。


    因此,邊柳已經下令,大量砍伐新竹,截成5到7尺長,就地挖塘,引水浸泡。


    按照《天工開物》所說,這個過程需要一百天。所以邊柳也不閑著,而是讓郭興帶人先用桑麻破布實驗流程。


    郭嘉跟隨著邊柳往裏走,竹屋內修建了床榻大小的紙槽,邊上擺放著一個細竹絲編成的篩網,大小正好和紙槽相當。


    “傳統的造紙之法,是將紙漿倒入木竹製成的小型模具中,然後將其脫水碾壓。而此處研製的造紙之術,最關鍵的一環便是抄紙簾。”邊柳指著篩網說道。


    這時,剛好郭興從烘紙房趕了過來,邊柳便讓其示範給郭嘉看。


    郭興也沒有指揮旁人,而是親自上陣,抬著紙簾的一頭,另一個熟練紙匠抬著另一頭,將紙簾伸入水中,蕩起紙漿收入簾中。


    紙簾抬起的時候,水重新流迴紙槽。郭興抬著紙簾將其翻麵,然後扣在一旁的木板上,讓紙張落下。


    “這樣一次可以疊積上百張,然後用木板摁壓將水分榨幹,之後將其一張張揭起,送入烘紙房,就可以得到一張張白紙了。”郭興向郭嘉演示道。


    “有無成品?”邊柳詢問道。


    “大帥這邊請!”


    在郭興的引導下,幾人穿過揭紙房,烘紙房就看到了一些撒放還有成堆的白紙。


    邊柳上前又用手撫摸了一下,又用手指撚了撚。


    “這邊這些是幾個熟練的抄紙簾工作的,紙張厚度十分勻稱;這邊這一小堆,是我親自操作的,力度沒有把控好!所以紙張的厚度差異很大。”郭興說道。


    邊柳點了點頭,“沒事,我安排你來這裏,可不是讓你做具體的事的,而是讓你記述具體的比例,和思考如何精進工藝,你能切實參與,加深認識,已經讓我十分滿意了。”


    邊柳毫不吝嗇在公開場合對下屬的讚美,他接著說道:“我給你的隻是配方和工藝圖紙,你要結合實際,不斷的積累經驗。”


    郭嘉也上手道,然後陳讚,“這些紙已經絲毫不亞於我所見到的最好的紙了!”


    “恩公有所不知,這些是我們挑出來的上品,後麵還擺著著許多失敗品,劣質品。”


    “之前就說過,你們以表字相稱,現在你也是替大帥工作了,以後就更不能叫我恩公了。”郭嘉說道。


    “公共場合,理當如此!”不等郭興開口,邊柳便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卻之不恭了!”郭興拱手道。


    “失敗是成功之母!說實在的,你們能有這份成果已經讓我很滿意了。不過也不能固步自封,我要的是你們造出更好、更廉價的紙!”


    “臣遵命!”


    邊柳想了想,決定一試這紙書寫如何,於是又讓人拿來筆墨。


    郭嘉也好奇大帥會寫什麽,於是親自為其磨墨。


    邊柳稍一思考,便在紙上寫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妙,妙不可言!”郭嘉稱讚道。


    “臣謹遵大帥之命!”郭興更是連忙上前將這墨寶收起,準備作為醒世格言。


    “這紙薄而不透,墨跡凝而不散,確實不錯!”


    “臣堅信用大帥新給的配方一定可以造出更好更便宜的紙!”郭興趕忙說道。


    “好,到時候本帥可就指望這紙賣出去給大家發俸祿,順帶著改善夥食了。”


    “臣遵命!”


    “你要記得,這事不僅自己要做好保密工作,也好督促好其他匠人。等到事成後,尚方令一職,非你莫屬。”


    尚方令,少府下屬官員,掌上手工作禦刀劍諸好器物,六百石。後世杜撰的“尚方寶劍”,多由於此。


    天子一言,重於九鼎。郭興連忙叩拜。


    片刻後,邊柳帶著郭嘉離開。


    “大帥,既然此地如此機密,何必帶臣來這裏呢?”


    “本帥對奉孝信之任之,與奉孝這般大才相比,紙張之利,不過小事罷了!”邊柳就是要展示給郭嘉,自己對他身邊的人都敢托付大事,更何況他?


    “臣必竭忠盡智,助大帥成就大事!”


    “奉孝快快請起!”


    此一番,如同魚水相會。


    片刻後,郭嘉跟在邊柳後,心想:大帥手裏拿著這一堆粗糙的廢紙是要幹嘛?


    邊柳則是滿心歡喜,這些紙雖然硬了點,不過搓一搓,揉一揉,應該還能用!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