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帥,準備委任臣為何職?”


    郭嘉起身後,立馬就問道。


    此時的郭嘉有理想,有學識,可認為也有幾分真才實學,自然希望被重用。當然,他也知道自己才二十出頭,驟然躍升高位自然是不可能了。


    曹操拿下東郡之後,身邊才人異士驟增,其中不乏世家傑出子弟,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並非易事,這也是郭嘉離開曹操的原因之一。


    邊柳見郭嘉一來就詢問活計,自然也是十分欣喜。


    邊柳去後山挖地既不是閑著,也不是做戲給山民看,更不是還想再進步,實在是用腦過度,做點勞力活放空一下大腦。


    “實不相瞞,我身邊暫時適合奉孝的職位有三個。”


    邊柳拉著郭嘉坐下說道。


    “此時距離李傕退去還不足一月,可謂是百廢俱興。這第一件事便是為流亡百姓登籍造戶,分田授地,爭取在入夏之前將能種的地方都種上,這可是重中之重。我有意設立嵩山令一職,官職大小嗎,大抵相當於縣令。”


    郭嘉眉頭一皺,並不是覺得官職大小,而是他生性灑脫,要他勤勤懇懇,每日埋頭於案牘之中,實在是折磨。


    “敢問大帥,如今這山中有多少人?”


    “緱氏城周邊原有百姓五六萬,隻是逃難之時,百姓多有死於刀兵,又有逃亡未知之地。如今本帥麾下人口約有萬人。截止昨日,登記造戶者有六千七百八十二人,其中男子三千九百八十五人,其中成年男丁一千六百七十三人;女子兩千七百九十七人,其中成年女子兩千一百一十二人。”


    郭嘉一聽,很快就察覺成年男丁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想到先前的大敗,又覺得比例正常。


    邊柳則繼續說道:“這幾日包括接下來,每日都會有千餘百姓登記造冊,而這洛陽東南綿延千裏大山,流亡百姓何止十萬眾,每天千人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所以這也是我希望奉孝擔任嵩山令的原因。”


    郭嘉聽完,沒有表態,而是詢問道:“不知陛下,這第二個職位又是啥?”


    “這第二個嗎,相對輕鬆一些,不過也是重中之重。我剛剛提到登籍造冊,之所以進度如此緩慢,就是因為識字之人太少,奉孝少年閉門讀書,學識自當不凡。


    如今大帥府剛剛成立,本帥有意仿照尚書六曹,建立六部,分別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六部為常設部門,但輕重有所不同,值此用人之計,朕又單獨開設教育部、宣傳部等諸多部門。我希望奉孝能擔任教育部尚書,廣開民智,教書育人。”


    郭嘉看著眼前這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人,從皇帝之名改稱大元帥,他就明白,此人之誌絕不在小。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麽,無非是稅收體製和官僚體製。


    而現在,這個男人同時對著兩套體製下手了。


    漢朝一直實行的是內外廷製度。


    光武帝之前,朝中有大司馬,諸將軍執掌內廷,為皇帝出謀劃策;外朝三公九卿負責執行。


    光武帝之後,看似執掌執掌大權的是三公九卿這些外廷大員,但實際上,內廷又多了尚書台。


    但看眼前這位大帥,似乎是要親自執掌這些職能部門,委任官吏了。


    郭嘉沒有感到害怕,反而覺得跟著這樣一位有魄力的主公,實在是太刺激了!


    隻是,要他給百姓掃盲,這不是郭嘉的追求啊!


    不等郭嘉發問,邊柳繼續開口了,“這第三個,可能是最適合奉孝的。”


    “敢問大帥,第三個職位是何職?”


    “大帥府戰略規劃部參謀。”


    郭嘉一愣,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個職位。


    畢竟,謀士隻是職業,而不是職位。包括軍師,本意也隻是在軍事上,可以擔任主帥老師,為主帥解疑答惑的人,並不是正式官職。


    軍師祭酒是曹操發明的;


    而諸葛亮的軍師中郎將,是劉備發明的。


    “顧名思義呢,就是以後要打誰,往哪打,怎麽打,都要經過這個戰略規劃部率先討論做出方案,而參謀就是這個做方案的人。”


    郭嘉一聽,這就是他苦苦追尋的職位啊!


    一時間仿佛將遇明主,竟有些感激涕零。


    “臣選第三個!”


    “你先等我說完,”邊柳擺了擺手,“你剛才也聽我說了,我這山上,成年男丁也才兩千人不到,也別指望能養什麽大軍了。所以呢,我暫時也沒有動兵的考慮,這個戰略規劃部呢,現在也沒什麽人。”


    “大帥手下有多少兵?”


    “認真來說呢,不到五百人!”


    邊柳說是五百人,其實脫產的隻有兩百餘人。其中大半是張遼的人,當日張遼率領三百來騎支援,折損了近半。


    後來邊柳便把這一百來人,連同逃出來的百餘人組成了一支新的軍隊,仍由張遼統領。


    其下又分成四個大隊,每日派出一支大隊保護來往洛陽潁川的行商士子,一支負責巡邏,另外兩支保持訓練,彼此輪流。


    “如今天下大亂,各諸侯都在大力發展軍隊,唯有大帥輕軍隊,重躬耕,單是這份勇氣,就讓臣敬佩不已。”


    邊柳搖了搖頭,“不是我不想發展軍隊,而是無論人口,還是錢糧都不允許我這麽做。”


    邊柳之所以敢這麽做,一來是考慮到他占據天子之名,東麵的諸侯暫時不會對他動手;二來李傕這次退去,下一次再要動手至少得兩三個月後,而那時關中定然已經生變。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畢竟在山上,有天險可以憑借。


    “臣選擇第三個,請為——大帥府戰略規劃部參謀!”郭嘉硬是想了一下,才說出這麽個拗口的名字。


    雖然前兩者位高權重,但是郭嘉自然知道,眼前天子既然設立了這個部門,就不會是無心之舉,再說諸功之中,軍功最顯,這天下遲早是要打下來的。


    先選個閑職,再近距離了解一下這位大帥的作為,不久之後,定然有大顯身手的時候。


    郭嘉剛剛說完,就見眼前大帥一邊搖頭,一邊說道:“我說的這三個職位不是給奉孝選得,而是讓奉孝一並擔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