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李旦原先在穀水穀口設伏,但後來卻發現敵人在北麵接連出沒,李旦便以為敵方主力去了孟津關。


    可事實上,在北麵出現的隻是疑兵,敵軍主力仍在穀水河穀裏麵。


    李旦在孟津關的勝利是對方故意露出的破綻。


    西涼兵主力在衝出穀水口後,並沒有從背後去包抄,南北夾擊李旦,而是徑直往東,直至緱氏。


    李旦想到自己中計,而對方的真實目標是緱氏的天子,於是帶領大軍緊急追趕。


    而這又中了對方奸計,西涼軍其實根本沒有趕往緱氏,而是中途設伏,反過來以逸待勞包圍了李旦。


    李旦麾下騎兵隻有兩百多人,在洛水附近的河穀,平原之地如何抵擋得住西涼鐵騎的衝殺?


    於是隻能想辦法突圍,但西涼軍似乎是得到了董卓的嚴令,要將假天子的兵馬斬盡殺絕,所以李旦往哪邊突圍,包圍圈就跟到哪邊。


    李旦隻能將麾下騎兵派出,往東求救,可是成功突圍者寥寥,而突圍後能順利抵達緱氏者就更少了。


    先前救迴來的報信人就是最早突圍出來的,他衝出包圍的時候,看到西涼騎兵已經殺入軍陣當中,甚至李旦的營旗都已經倒下,他以為大勢已去,加上長途奔波,疲勞過度,有些渾渾噩噩,就說出了李旦已死的結論。


    聽到這個消息,馬如風更加確信李旦還活著。


    “你們馬上去把李旭給我找迴來,就說他兄長還活著,我們必須馬上去救他。”馬如風大喊道。


    門口守衛的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說道:“二郎已經去救了。”


    “他怎麽去救,往哪裏去救?你們以為帶著一群人四處亂跑就可以救迴來人嗎?”邊柳當即怒斥道。


    “怎麽不可以,凡是有大軍經過的地方必然有痕跡,順著痕跡總能找到李校尉他們!”


    “你放屁!”邊柳怒了,“李校尉有四千人,敵軍隻多不少,加上雙方運輸糧草的隊伍,現在洛陽周邊至少集聚了兩萬人,這雙方你來我往,彼此穿插,往哪不是痕跡?你們這樣子去找,隻會把自己送到敵人嘴裏!”


    邊柳的話至少聽起來很有道理。


    “朕是皇帝,現在朕要你們把路讓開!”


    “聽到沒有?”


    “對不住了,陛下,二郎下過嚴令,沒有他的命令,我們不能放你們任何一人出去!”


    “沒錯,如果我們放你離開,不僅是我們本人,連我們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幾人說著,又用武器攔住了門。


    邊柳和馬如風迴到屋內。


    “陛下知道往哪裏去見我大哥對不對?”馬如風催促道。


    “我當然知道,但是我為什麽要告訴你?”


    “你不是一向都說我大哥對你有救命之恩的嗎?”


    “是的,因為這份恩情,所以我凡事都遵從他的意願,而且也不會主動去加害他,難道這還不夠嗎?反而是你,雖然看樣子,你試探我的那些話都是李校尉吩咐你說的,可是這麽多次,難道每一次都是嗎?李旦能有今日,手握天子至為關鍵。當初他身邊隻有七人,現在你隨便找幾個人帶我離開,去東麵找一個太守縣令投靠,取得的成就未必會弱於現在的李旦?你難道不心動嗎?


    還有,我每一次都說對李旦沒有異心。你也肯定每次都這麽迴複李旦,難道李旦就不擔心你與我真的串通了,然後敷衍他嗎?”


    一連串的發問,讓馬如風有些發愣。


    李旦真的沒有懷疑過他嗎?


    沉默許久後,馬如風才說道:“大哥是不會懷疑我的,即便真的懷疑我,我也要去救他。你可能不知道,我五歲的時候差點葬身狼口,是李旦救了我。後來他十歲的時候,和家人吵翻了,自不量力想要去外麵闖蕩,他偷了一匹馬逃走,遇到馬匪,是我救了他,我和他合力殺了一個兇悍的馬匪,那時起,我們就結拜了!”


    馬如風說著,跪倒在地,“所以,如果你知道怎麽救,拜托你告訴我,陛下!”


    說完,馬如風叩倒在地。


    “你起來吧!”邊柳默默說道,然後從桌子上撿了一些道具,蹲在馬如風旁邊。


    “你看這,這是洛陽城,這是我們所在的地方,這裏是洛水。”邊柳用石硯、毛筆、竹簡在地上擺放著。


    “按照報信人的說話,李校尉是在洛陽往迴趕的路上遇到了埋伏,所以肯定是在洛陽的東南麵。如果他沿著洛水河穀走,那裏一路坦途,沒有任何屏障可以依靠,定然是無法擺脫西涼騎兵的。他隻有一路往南,借助大石嶺(萬安山)北側的山石掩護,才有可能轉危為安。所以我們要救,隻能往這個方向去救。”


    “可是,如果他沒有想到呢?”


    “那就沒有救的必要了,他必死無疑!”


    “快,快去告訴李旭,往大石嶺北側一路尋過去!”馬如風衝到門口說道。


    馬如風再迴頭,卻見邊柳搖了搖頭,“單是這樣還是無法救出李校尉的,他帶走的四千人幾乎都是精兵強將,緱氏的兩千人可以說是駐守的,也可以說是被挑剩下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手下沒有騎兵,哪怕找到了李校尉,也不過是多了一些人被包圍而已。”


    “那怎麽辦?”


    “我們必須依靠援軍,李校尉和唐公之前不是商量去請袁紹相助了嗎?雖然很無奈,但是我必須說,現在,我們得知道援軍在哪裏。”


    “這事,恐怕現在隻有唐瑁知道。”


    “是啊,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本來李校尉中伏,靠我們上下同心,是有希望度過的,但是現在,沒有希望了。


    而且,還有更讓我擔心的。李旭現在一股腦的衝了出去,很可能死在他哥的前麵,而西涼軍一旦獲知緱氏的虛實,我們也很危險了。”


    “陛下告訴我這些,一定是有解決的辦法對嗎?”


    “你以為我是神嗎?”


    邊柳的反問讓馬如風一愣,他仔細想想:


    邊柳第一次展露不凡,是在莊外冒險救下了李仇;


    第二次他雖然沒有親眼看到,卻也聽說了,那就是在唐瑁的壽宴上,解決了徐榮突臨的危局;


    至於第三次,則是在麵對蔡邕的時候。


    似乎每次最危險的時候,眼前的假天子都能展現不凡。


    “我沒有解決的辦法,可若是你願意真心聽我一次,我可以陪你賭一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