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天子尚存,此漢室之幸,亦將軍之幸!將軍當立即發兵前往緱氏迎天子歸於河北,厲兵秣馬,以求他日掃除賊寇,還師京都!”逢紀大聲恭賀道。


    袁紹之所以要擁立劉虞稱帝,目的就是為了占據大義。


    因為亂世之中,人人都知道軍隊的重要性。


    可是,如何能讓自己發展軍隊,而不允許別人發展呢?


    又或者說,如何讓自己的軍隊是合法的,別人的軍隊則是非法的?


    這就需要皇帝的任命了!


    眼下,劉虞或是真心不想稱帝,或是識破了袁紹的詭計。袁紹要想出兵,那就要自己站在最前麵,與其他盟友撕破最後的臉皮。


    可是,以朝廷的名義收複土地,和以自己的名義一寸一寸打下土地,這難度顯然是不同的。


    而這新收到的信件,無疑是給了袁紹另一個選擇。


    就在袁紹遲疑的時候,逢紀再次說道:“當初董卓欲行廢立之事時,隻有明公與盧公秉忠直言,如今天子既然還活著,明公自然是他最信任的人。將軍,此時萬萬不可猶豫啊!”


    “不不,此事容我三思!”袁紹攔住逢紀,和準備開口的荀諶,手執書信獨自走入後帳。


    逢紀和荀諶對視一眼,皆感到一股無奈。


    這時候,身後一位將軍說道:“二位先生,這天子有什麽好的,依我看,我們現在兵強馬壯,就應該勸將軍自己——”


    此人話說到一半,就被逢紀、荀諶瞪的不敢繼續往下。


    其餘人口中“就是就是”的言語也逐漸輕了下去。


    片刻後,袁紹單獨召見了逢紀和荀諶。


    袁紹一臉為難的對兩人說道:“不是我不想出兵,若緱氏住的真是天子,我就是赴湯蹈火也要將天子從龍潭虎穴中救出來。可是,我就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頭來隻是一場空,迎迴一個假天子,紹一人為天下人恥笑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對皇室敬畏之心蕩然無存。”


    袁紹並不擔心緱氏的天子是假的,他擔心的是,這天子假的太離譜,一下子就被人識破了。


    “既然如此,那明公何不先派人一探究竟呢?”荀諶說道。


    “友若的意思是?”


    “明公,那唐瑁隻是一介文人,如何能救得天子,又如何能拿下轘轅關?此中原委我們一無所知,我們若是貿然派兵,且不說容易糟了董賊的埋伏,便是那唐瑁身邊之人,又豈會容我們將天子救走?”


    “友若之言有理,那唐瑁身為天子嶽丈,卻暗藏天子一年之久,其中定然包藏不可告人之密。為避免再現外戚幹政之事,明公宜洞悉內情而後有所圖為。”逢紀附和道。


    袁紹也點了點頭,對手下兩位謀士之言頗為讚同。


    隻是,這種探查內情的事情該派誰去呢?


    “此中真相繁雜,來往途中又多有董賊大軍盤旋,故而,此去之人必須要膽大心細,智勇兼備!”袁紹說道。


    “諶願往!”荀諶請命道。


    逢紀也跟著拱手。


    袁紹一把抓著荀諶的手說道:“友若為我圖謀大局,我是片刻離不得啊!”


    說著,另一隻手又抓著逢紀,“冀州之事更是當前之重,元圖亦不能分身。”


    “既然如此,在下推薦一人。”荀諶拱手道。


    “誰?”


    “舍弟荀彧!”


    ……


    畢圭苑,靈帝時所建,位於洛陽宣平門外。


    董卓為了逼迫天子、公卿西遷長安,焚燒了大量皇宮、廟宇、官舍、民宅,而他則是棲息畢圭苑內,謀劃對抗東麵的敵人。


    在袁紹收到書信之前,董卓已經得知轘轅關失守的消息。


    轘轅關是洛陽八關之一,東南門戶,其軍事地位不言而喻。


    不過,就和衛茲所分析的那樣,在未知敵人是誰,敵軍有多少的情況,董卓並沒有貿然出兵。


    而此時,已有不少閑言碎語傳到洛陽諸縣,說占據轘轅關的乃是死去的弘農王,曾經的天子,不久之後,王師就要揮師洛陽,直取董賊首級!


    聞聽此言,董卓勃然大怒。


    李儒跪倒在地,言辭懇切的說道:“明公,儒以全家上下三十餘口保證,弘農王確已身死,絕無生還可能。此必是賊子假借劉辯之名,行討伐明公之實,還望明公明鑒啊!”


    “文優快快請起!”董卓連忙上前攙扶,然後說道:“此小兒之計,安能瞞得過我?”


    “明公聖斷!”隨著董卓的地位一點點提高,威嚴也愈發旺盛,若是董卓對李儒有一絲懷疑,覺得他辦事不利,或者幹脆私底下放了劉辯,那他頭上這顆腦袋可就要倒計時了。


    “隻是這些,文優怎麽看?”


    董卓把一遝奏章丟在李儒麵前。


    全都是朝廷大臣的一些諫書。


    董卓蓄意殺害劉辯,自然不能堂而皇之行事,對外乃是因病暴斃。


    因此,這些臣子現在紛紛上書,有的書弘農王未死乃是垂天之幸,董公身為丞相,理當速速迎迴弘農王;而有的則是聰明多了,他們表示死人怎麽可能複活呢?所以願意替相國一探究竟。


    “明公,他們為朝廷探查真相是假,想要借機離開洛陽是真!明公萬不可放他們離去!”李儒趕忙說道。


    董卓輕蔑的說道:“關東豎儒,以為咱西涼無智乎?早晚砍了他們腦袋!”


    說完,看向李儒說道:“我有意派兵剿滅了這群亂賊,文優以為如何?”


    “假冒皇親,罪在不赦,明公當以朝廷之名昭告天下,再討伐之!”李儒的意思是,殺幾個亂臣賊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天下人相信劉辯還活著。東南麵的那個必須是假的。


    “嗯!”董卓點了點頭,隻是又犯愁的說道:“南麵傳來消息,說孫堅敗而不散。上次我派徐榮出兵潁川,豫州刺史孔伷受驚嚇而病死,袁紹表奏孫堅為豫州刺史,南蠻子這下更是賣力了。”


    “不過是手下敗將而已,在下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明公!”


    “哦,有何好消息?”


    “當初帶頭反抗明公的東郡太守橋瑁不久前也被劉岱所殺!”


    “哈哈哈!這群烏合之眾,哪裏用得著本相國親自出馬!”董卓難得聽到一個好消息,頓時大為快意。


    “而且,我聽說,橋瑁之所以和劉岱爆發衝突,是因為糧草的事情。想必因為糧草,他們接下來的衝突會更加之多。”


    “哈哈哈,這多虧了文優的堅壁清野之計,此時哪怕他們出兵洛陽,也得不到一絲補給!咱家囤積了大量的錢糧,又有關中作為補給,進可攻,退可守,可無憂矣!”


    “都是明公聖心明斷,籌謀在前,儒不敢居功!”


    “一會下去,你立刻把孔伷和橋瑁的死告訴一眾大臣,讓他們都和咱家一樣高興!”


    “喏!”


    ……


    ps:發兩張勢力圖,已經同步到書圈了~


    洛陽周邊


    兗州及附近州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