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新王登基排除異己
冰河末世,囤貨無數坐看風雲變幻 作者:酒囊飯袋魚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場眾人迅速達成了一致,雖然沒有直接說讓孟昌易立刻接任元首職務,但光是這一句“主持大局”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支持孟昌易上位,隻是礙於眾人的看法,加上大家的說法隻是讓孟昌易主持大局,又沒咬死了要讓他上位,所以一時間不好出來唱反調。
更何況孟昌易是元首和秘書長死後唯一能搭上神明的人,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都足夠讓人忌憚。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貿然站出來爭奪權利很可能被送上風口浪尖,更何況林楓的威脅必須有人解決,不乏有明哲保身之輩打好了先讓孟昌易探探路的主意。
要不是有諸多顧慮,加上忌憚林楓和孟昌易口中的至尊,孟昌易下輩子都別想這麽順利地“主持大局”。
論資曆,在胡前等人麵前他就是個“後生仔”。論能力,他是公認地靠著給秘書長和元首鞍前馬後才爬上來的,何況坐的還是商務部長的位置,災後的政局注定了這個位置就是有能力也表現不出來,也正是這個位置不重要,才能讓他坐。
論勢力和靠山,他的靠山剛剛倒閉,勢力更是無從談起,不過原本秘書長那一派人應該會願意順水推舟助他上去,畢竟大家也需要一個新的靠山和主心骨。
但就這還是不夠看,現在這種亂世裏最最重要的是要壓得住軍隊,尤其是遠離京都駐紮在邊境和海外的軍隊,光這一點,他就比石俠和陳守義差遠了。
他們這群人裏,在軍隊裏威望最高的恰恰是陳守義,這也是眾人一下子就接受他上去的原因之一。現在誰也不知道陳守義鼓動了多少軍隊暗中支持他,這張大位實在燙屁股,沒點底氣和手腕輕易不敢亂坐。
就這樣,在眾人各懷鬼胎的盤算中,孟昌易成功獲得了主導權,很快他就當仁不讓地開始發號施令。
首先是全麵封鎖京都,將原本駐紮在京郊的一支部隊緊急召進京都,換防原本的城防軍。
那支部隊的高層之前是元首的死忠,至少不會跟陳守義同流合汙。至於現在的城防軍,孟昌易是不太放心了,浪費時間去全麵調查還不如趕緊先換下來再說。
然後就是開始清洗陳守義的舊部以及跟他關係很近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軟禁起來再說。
除此之外,他還讓人給各地的要員以及高級將領致電,要求他們立刻趕來京都議事。
孟昌易看著曾經那些有點瞧不起自己的同僚如今全都老老實實地為自己做事,心裏愈發暢快。
快速安排好主要的幾件事,他這才帶著大家去“瞻仰”兩位前老板的遺體,也算是打消某些人心裏最後一點期待。
看到元首和秘書長真的成了屍體,眾人即使有心理準備,難免還是有些悲傷。
這些悲傷裏,也許隻有兩分是給他們的,三分是給可能麵臨動亂的大夏的,剩下五分是給自己被迫卷入這場風波的自己的。
名利場沒有那麽多情深義重,更多的是人走茶涼,又不是自己親戚,死了也不會傷心到吃不下飯。哭他不隻是出於同僚情誼,真正哭得是被打破的利益關係和穩定局麵,還有自己被動搖的權利地位。
孟昌易陪著大家一塊“哀悼”了一會兒,財長突然走過來低聲道:“元首,我擔心石俠跟陳守義有所勾連,您可要小心點啊。”
孟昌易被這一聲元首喊得快要抑製不住嘴角的笑容,本想糾正對方的稱唿,畢竟自己還沒真正接任,但最後他又覺得人嘛,難得糊塗,你喊錯了,那我也就聽錯了唄。
“具體有沒有,還是要先調查清楚,不能冤枉了好人。”
財長皺起眉頭,再次壓低了聲音:“他可是總參謀長,眼下這種局勢必須保證軍隊不出狀況,他要是有問題的話,恐怕……”
話沒說盡,但孟昌易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石俠的身份太敏感了,如果他跟陳守義有什麽協議或者盟友關係,那就必須解決他這個大麻煩。
就算他沒有,也不能讓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人心是最難揣摩的,誰也不能保證他願意放棄元首的大位,拱手讓給孟昌易這個後來者。
畢竟按照遞補順序,他和總監察長才是最應該接任的人,孟昌易的位次都不知道在多後麵。
擁有法律的支持,又在軍隊裏有更高的聲望,從屬關係上軍隊也該聽他指揮,同時又跟陳守義私交好,這已經足夠讓孟昌易感受到威脅了。
財長給了孟昌易幾秒思考的時間,隨後繼續說道:“還有軍隊裏那批陳守義的支持者,必須第一時間控製起來審查,否則很可能醞釀出事故,尤其是曹西進,他可是陳守義的鐵杆!”
提到這個名字,孟昌易心裏一激靈,曹西進這個名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他心裏的一塊石頭,壓得他夜裏都睡不好覺。
第四集團軍的情況實在太過特殊,作為攻破南亞的主力,這支部隊拿到了全國最好的裝備和補給,高強度作戰血與火的洗禮下,更是讓第四集團軍成了大夏公認的王牌兵團。
京都是打算好了要用這支部隊在南亞跟號稱第一列強的北美人硬碰硬,連煙酒供應都是論噸發。
最重要的是因為開拓政策的特殊性以及海外的複雜形勢,他們已經實際上通過代理人控製住了南亞。
這是早期出於戰局壓力不得已給出的特權,何況當時京都已經做好了就讓第四集團軍常駐南亞抵禦北美人的打算,這促使這支部隊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了脫離大夏就地自立的本錢。
畢竟人家不靠本土補給,完全從南亞抽取資源,甚至還要給本土迴輸大量物資,誰看誰臉色那可說不好。
也正是第四集團軍的影響太大,京都經過激烈博弈,元首終於在南亞戰局穩定後把曹西進調迴了國內,換上了一位自己的心腹。
但曹西進在南亞的威望無比鼎盛,在第四集團軍內部更是一唿百應,他要是鐵了心要跟陳守義一起造反,就憑第四集團軍遠離本土海外生根的特殊性,搞不好真能被他遊說成功。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支持孟昌易上位,隻是礙於眾人的看法,加上大家的說法隻是讓孟昌易主持大局,又沒咬死了要讓他上位,所以一時間不好出來唱反調。
更何況孟昌易是元首和秘書長死後唯一能搭上神明的人,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都足夠讓人忌憚。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貿然站出來爭奪權利很可能被送上風口浪尖,更何況林楓的威脅必須有人解決,不乏有明哲保身之輩打好了先讓孟昌易探探路的主意。
要不是有諸多顧慮,加上忌憚林楓和孟昌易口中的至尊,孟昌易下輩子都別想這麽順利地“主持大局”。
論資曆,在胡前等人麵前他就是個“後生仔”。論能力,他是公認地靠著給秘書長和元首鞍前馬後才爬上來的,何況坐的還是商務部長的位置,災後的政局注定了這個位置就是有能力也表現不出來,也正是這個位置不重要,才能讓他坐。
論勢力和靠山,他的靠山剛剛倒閉,勢力更是無從談起,不過原本秘書長那一派人應該會願意順水推舟助他上去,畢竟大家也需要一個新的靠山和主心骨。
但就這還是不夠看,現在這種亂世裏最最重要的是要壓得住軍隊,尤其是遠離京都駐紮在邊境和海外的軍隊,光這一點,他就比石俠和陳守義差遠了。
他們這群人裏,在軍隊裏威望最高的恰恰是陳守義,這也是眾人一下子就接受他上去的原因之一。現在誰也不知道陳守義鼓動了多少軍隊暗中支持他,這張大位實在燙屁股,沒點底氣和手腕輕易不敢亂坐。
就這樣,在眾人各懷鬼胎的盤算中,孟昌易成功獲得了主導權,很快他就當仁不讓地開始發號施令。
首先是全麵封鎖京都,將原本駐紮在京郊的一支部隊緊急召進京都,換防原本的城防軍。
那支部隊的高層之前是元首的死忠,至少不會跟陳守義同流合汙。至於現在的城防軍,孟昌易是不太放心了,浪費時間去全麵調查還不如趕緊先換下來再說。
然後就是開始清洗陳守義的舊部以及跟他關係很近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軟禁起來再說。
除此之外,他還讓人給各地的要員以及高級將領致電,要求他們立刻趕來京都議事。
孟昌易看著曾經那些有點瞧不起自己的同僚如今全都老老實實地為自己做事,心裏愈發暢快。
快速安排好主要的幾件事,他這才帶著大家去“瞻仰”兩位前老板的遺體,也算是打消某些人心裏最後一點期待。
看到元首和秘書長真的成了屍體,眾人即使有心理準備,難免還是有些悲傷。
這些悲傷裏,也許隻有兩分是給他們的,三分是給可能麵臨動亂的大夏的,剩下五分是給自己被迫卷入這場風波的自己的。
名利場沒有那麽多情深義重,更多的是人走茶涼,又不是自己親戚,死了也不會傷心到吃不下飯。哭他不隻是出於同僚情誼,真正哭得是被打破的利益關係和穩定局麵,還有自己被動搖的權利地位。
孟昌易陪著大家一塊“哀悼”了一會兒,財長突然走過來低聲道:“元首,我擔心石俠跟陳守義有所勾連,您可要小心點啊。”
孟昌易被這一聲元首喊得快要抑製不住嘴角的笑容,本想糾正對方的稱唿,畢竟自己還沒真正接任,但最後他又覺得人嘛,難得糊塗,你喊錯了,那我也就聽錯了唄。
“具體有沒有,還是要先調查清楚,不能冤枉了好人。”
財長皺起眉頭,再次壓低了聲音:“他可是總參謀長,眼下這種局勢必須保證軍隊不出狀況,他要是有問題的話,恐怕……”
話沒說盡,但孟昌易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石俠的身份太敏感了,如果他跟陳守義有什麽協議或者盟友關係,那就必須解決他這個大麻煩。
就算他沒有,也不能讓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人心是最難揣摩的,誰也不能保證他願意放棄元首的大位,拱手讓給孟昌易這個後來者。
畢竟按照遞補順序,他和總監察長才是最應該接任的人,孟昌易的位次都不知道在多後麵。
擁有法律的支持,又在軍隊裏有更高的聲望,從屬關係上軍隊也該聽他指揮,同時又跟陳守義私交好,這已經足夠讓孟昌易感受到威脅了。
財長給了孟昌易幾秒思考的時間,隨後繼續說道:“還有軍隊裏那批陳守義的支持者,必須第一時間控製起來審查,否則很可能醞釀出事故,尤其是曹西進,他可是陳守義的鐵杆!”
提到這個名字,孟昌易心裏一激靈,曹西進這個名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他心裏的一塊石頭,壓得他夜裏都睡不好覺。
第四集團軍的情況實在太過特殊,作為攻破南亞的主力,這支部隊拿到了全國最好的裝備和補給,高強度作戰血與火的洗禮下,更是讓第四集團軍成了大夏公認的王牌兵團。
京都是打算好了要用這支部隊在南亞跟號稱第一列強的北美人硬碰硬,連煙酒供應都是論噸發。
最重要的是因為開拓政策的特殊性以及海外的複雜形勢,他們已經實際上通過代理人控製住了南亞。
這是早期出於戰局壓力不得已給出的特權,何況當時京都已經做好了就讓第四集團軍常駐南亞抵禦北美人的打算,這促使這支部隊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了脫離大夏就地自立的本錢。
畢竟人家不靠本土補給,完全從南亞抽取資源,甚至還要給本土迴輸大量物資,誰看誰臉色那可說不好。
也正是第四集團軍的影響太大,京都經過激烈博弈,元首終於在南亞戰局穩定後把曹西進調迴了國內,換上了一位自己的心腹。
但曹西進在南亞的威望無比鼎盛,在第四集團軍內部更是一唿百應,他要是鐵了心要跟陳守義一起造反,就憑第四集團軍遠離本土海外生根的特殊性,搞不好真能被他遊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