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晉國的大史官叫董狐,這是一位不畏強權的正直史官,他在史書上認認真真記下了“趙盾弑其君”這五個字!


    然後,董狐將記錄本恭恭敬敬地呈給趙盾看。


    趙盾一看,我勒個去,怎麽說我趙盾弑君啊,人明明是趙穿所殺的好不好?


    趙盾當場便跳起了大腳,他衝著董狐就發火了:“您作為史官,怎麽可以罔顧事實啊!


    是國君要殺老夫,哪裏是老夫要弑君啊?


    殺國君的人是趙穿,當時老夫已經流亡了啊。人都沒在場,怎麽說是老夫弑君?快改過來!”


    董狐嚴肅道:“作為史官,記史不能隻看表麵,而要看到內在的深層次的東西。


    確實,國君是趙穿殺的。但如果沒有您的指使,趙穿敢弑君嗎?


    您可能會說沒有指使過趙穿,那您作為執政大夫,怎麽不立即殺了趙穿?


    再則,您雖然流亡了,但您根本沒出過國境,您一直呆在晉國。


    隻要您仍舊在晉國,那您仍舊是中軍元帥,仍舊是執政大夫,就得為國君之死負責。


    既然您不肯緝拿兇手,那隻能說明國君是您指使殺害的。”


    趙盾頓時語塞。


    是啊,自己作為中軍元帥,按理應該立即將趙穿緝拿歸案,依法懲處!


    但自己下得了這手嗎?


    趙穿是為了自己才犯弑君之罪的啊。


    顯然,董狐給趙盾出了一道世紀難題:要麽殺了趙穿,要麽將罪名攬到自己頭上!


    趙盾又氣又急,但最終卻是無可奈何。


    名聲固然重要,而且是永遠記在曆史上的弑君之罪!


    但趙穿也很重要,如果自己殺了趙穿,那自己就是有負趙穿,作為趙氏家族宗主,非但不保護重要族人,反而殺了保護自己的重要族人!


    那今後在自己的趙氏家族內部,可能會引發無窮無盡的矛盾和內鬥。


    在晉國這樣的國家裏,家族不穩定便意味著災難!


    趙盾終於歎了一口氣,道:“我之懷矣,子詒伊戚!這便是在說老夫啊。”


    什麽意思?


    趙盾這話源於詩經,意思就是因為自己有太多的依戀,所以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趙盾當時選擇逃亡,但他實在舍不得離開晉國,結果趙穿殺了晉靈公時,趙盾還滯留在國境內。


    趙盾的最終決定是保全趙穿,而讓自己背負起弑君之惡名!


    他隻是嗟歎不已,並沒有強迫董狐修改記錄。


    就這樣,趙盾弑君這事就被曆史給定了性並記錄了下來。


    讀史至此,不由感慨趙盾的心胸開闊。要知道,當時的趙盾可謂是權勢通天,他完全可以強令董狐修改記錄。


    但他沒有,單從這一點看,趙盾可稱為良臣!


    大約50年後,公元前548年,東方大國齊國也發生了權臣弑君事件。


    當時的上卿崔杼弑殺了國君齊莊公,齊國太史記錄“崔杼弑其君”。


    崔杼不幹了,他命令太史必須修改記錄,太史不改,於是太史被殺。


    新任太史是其弟,繼續記錄“崔杼弑其君”,繼續被殺。


    然後是太史的三弟出場,繼續被殺。


    輪到四弟,這是太史最後一個兄弟了,而後麵太史家裏的子侄輩們都一個個輪流排著隊!


    殺人,那是你權臣的權力。


    但直筆記史,那是我太史的責任!


    我們在講齊國風雲時把這一段故事講得很具體,崔杼一連殺了三位太史,三位太史都是同一家的兄弟們。


    然後這一家子的子侄們都來了,最後是太史家族的小宗南史氏也帶著全家人來了!


    他們來做什麽?


    他們來扞衛太史的尊嚴!


    崔杼弑國君這是不爭的事實,太史手頭握的雖然不是刀而是筆。


    但這支筆,是最剛直的筆,事實是怎樣的,記錄必須怎樣!


    董狐是幸運的,他沒有遇到齊國崔杼這樣的惡臣,而是趙盾這樣的良臣。


    所以,他不但能夠記錄下晉靈公被弑的詳細事實,還給後代史官樹立了一個榜樣。


    後來,孔子也稱讚董狐,說他“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這便是董狐直筆的典故,意思是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可以說是開創了中國古代史官直筆記史傳統的先河。


    董狐直筆,開創了史官如實記錄曆史的先河,而後來齊國的太史一家為直筆付出了慘烈的代價,但足以震撼中國曆史。


    史官,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職業呢?


    太史,是中國曆史上很古老的一個官職,自夏代以來便有此職。


    在春秋時期,太史官的主要職責就是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同時還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


    太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的職位,到春秋時期,已經形成了“君舉必書”的製度,即國君的一切都要被記錄下來。


    於是,史官也有了具體的分類。


    據說國家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其中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國之誌,內史掌書君命,外史掌書出使,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所以史官的工作還是很具體的,但不管是何種史官,有一件事是絕對不能隨便的,那便是如實記錄史事。


    一般太史官這個職位,是世襲的。


    父親去世前把職位交給自己的兒子時,往往會要求兒子一定要做到四個字:太史直筆!


    太史直筆,就是如實記錄曆史,就是不論在什麽樣的情況下,史事是怎樣的,就必須客觀如實記錄。


    這需要太史官必須不畏強權甚至不惜犧牲!


    在中國的曆史上,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史官。


    如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當時作為漢朝的太史令,寧可得罪漢武帝,遭受最令男人恥辱和痛苦的宮刑,也要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


    在晉國這位記錄了趙盾弑君的史官董狐之前,中國曆史還有一位著名的史官,也是董狐的祖先,西周初期的辛甲!


    辛甲,商末周初年史官,原來是商紂王帝辛時期的史官。


    商紂王帝辛是一個相當有作為的商王,但正因為他取得了很多業績,所以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到後來驕傲自滿恣意妄為。


    商紂王更因為寵信妃子妲己後,變得荒淫暴虐,被認為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暴君。


    辛甲多次勸諫,據說向紂王進言七十五次之多,但紂王不聽。


    辛甲失望了,於是投奔西周,受到周王重用,任周太史,受封於長子,即今山西高官子縣。


    辛甲他在太史任內,倡導百官“官箴王闕”,以針砭國君缺失為己任。


    據說,與辛甲相關的最重要的箴言便是《虞人之箴》。


    虞人,是當時管理田獵的官員稱謂。《虞人之箴》就是管理田獵的官員向帝王提出的諫言。


    “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


    在帝夷羿,冒於原獸,忘其國國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於夏家。獸臣司原,敢告仆夫。”


    這是一個叫司原的虞人對國君的勸諫,大致意思就是大禹時代,劃國家為九州,九州水陸相通,讓百姓有所居而樂,畜禽有草食而繁殖,人獸和諧相處,良性循環,這就是德政。


    到後來,後羿弑君奪位,卻貪戀漁獵,不理國政,過度使用武力,從而損害國家根本。


    所以,臣鬥膽勸誡國君不要這樣。


    《虞人之箴》的曆史地位很高,這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辛甲作為史官,經常給君王提類似的建議,其根本理念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叫什麽?


    這就是道,天道的道,而辛甲也就奠定了其在道家思想上的地位。


    辛甲受封於長子,後來長子成了晉國的城邑。辛甲的後代世襲了封邑,董狐正是其直係後代。


    有人說董狐出自姬姓,這個值得懷疑。


    因為辛甲本是商王朝太史,能夠在商王朝擔任太史這樣重要官職的,一般應該是商朝王族中人,商王為子姓,故有可能辛甲應為子姓。


    所以董狐,應是子姓。


    那到了董狐時為何成了以董為氏呢?


    這與太史的具體工作職責有關。


    因為太史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董督典籍。


    董督在中國古代是很常見的一個詞,董督典籍,就是掌管、監督典籍的意思。


    董的本義是鼎董,這是一種比蒲草細小的草,指監督管理,後指主管、統帥等。


    我們現在最常見的一個詞“董事長”,就是源於此意,指一家公司裏的管事的最高領導。


    有一個成語“不知薡董”,說是連薡董草都不認識,比喻愚昧無知。


    關於姓氏淵源,一般有這麽幾種:帝王君主賜氏,以原故國名為氏,以封邑為氏,以官職為氏,以某個著名祖先的字為氏等。


    還有便是以從事工作的具體職責為氏,比如董督典籍作為太史的重要職責,其後人便以董為氏。


    這便是董狐之董氏來源,到這個時候,已經成為晉國一大家族了。


    這也是中華姓氏文化中董姓的淵源之一,源於子姓。


    董姓的另外一個淵源則是源於己姓。黃帝後裔己叔安在夏王朝時被封於飂,即在今河南唐河縣一帶。


    飂叔安有一個兒子擅長養龍,專門為帝舜馴養龍,被帝舜任為豢龍氏,賜姓為董,封之於鬷川,即今山東定陶縣。


    其後裔就以董為氏,成為董姓淵源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