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盾對狐射姑調停了潞國和魯國關係非常滿意,但除了潞國之狄外,還有其他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那麽多的少數民族武裝。


    這些人高興便來中原搶掠一把,不高興也會來中原搶掠一把,咱晉國又不是救火隊,怎麽可能到處為各諸侯東奔西忙去救火?


    必須一攬子解決問題!


    趙盾代表晉國,發出了各中原諸侯聯合起來互救的號召。


    這個號召必須要在某個正式國際會議上提出,於是趙盾立即發出會議通知,通知齊國、宋國、衛國、陳國、魯國等國,於公元前620年8月赴扈地參加國際會議。


    扈地,今河南省安陽市新鄉市原陽縣原武鎮西北。列國諸侯哪敢怠慢?


    齊昭公、衛成公、宋昭公、鄭穆公、許昭公、曹共公等見晉國盟主召喚,全部放下手頭重要和不重要的活,提前趕到扈地等候。


    中原諸侯盟主晉國君晉靈公也到會了,因為這是諸侯會盟,必須國君親自參加。


    但晉靈公當時才6周歲,仍舊是一個晚上睡覺都要尿床的小屁孩,哪裏主持得了這樣重要的國際會議?


    於是,中軍元帥趙盾代表晉靈公主持了這次盟會。這就是說,晉國的一名執政大夫,居然召集了各國諸侯國君舉行會盟。


    雖然趙盾最後一個在盟書上簽字,但一國大夫主盟列國諸侯,這可是曆史性的。


    因為根據周禮,隻有天子才可以召集諸侯國君舉行會盟,各諸侯國也可以互相邀請舉行會盟。


    但晉國作為一個諸侯國,卻由卿大夫召集諸侯國君舉行會盟,在實踐上已經把晉國的卿大夫等同於各國諸侯。


    有人要說,晉靈公現在是一個小屁孩,怎麽召集?


    按照周禮,既然你是小屁孩不宜召集,那便等著你長大後,或者通過周天子召集。


    就是這個禮。


    所以我們總聽說春秋時期便是禮崩樂壞的時期,晉國、楚國、秦國等國就是不斷在破壞禮製中得到強盛,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但在當時,晉國此舉是嚴重違反禮製的。


    當時的中原諸侯,最堅守周禮的是魯國。天下之禮皆在魯,魯國,這個由創立周禮的周公旦所創立的山東諸侯,是全世界尊王守禮的榜樣。


    所以,當時的魯國國君魯文公聽說趙盾居然召集列國諸侯開會,心裏便犯嘀咕了:這不合禮啊。


    魯文公糾結了,去還是不去呢?


    據說,會盟的核心內容是各諸侯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戎狄武裝侵犯,魯國剛受到了潞狄侵犯,靠著晉國從中斡旋才得以解除危機,於情當然得參加。


    但晉國違反周禮,搞什麽大夫會盟諸侯,於理不能參加啊。


    魯國人糾結了幾天,最終魯文公跺跺腳,守什麽周禮哦,得罪了晉國可不是鬧著玩的,還是先去參會吧。


    反正失禮的不是咱魯國,是晉國。以後史官記錄此事被追究責任,你晉國是主要責任,是主犯,咱魯國是次要責任,是從犯。


    再說,聽說大家都去了,咱快去吧。


    但就是這麽糾結了幾天,結果魯文公趕到扈地時已經遲到了。


    趙盾心裏窩火,心想本就是因為你魯國人被潞狄欺負,才讓本帥想到召開這樣一個會議,結果你卻遲到。


    敢情你是對本帥以卿大夫身份召集諸侯會盟有意見?不尊重我晉國,當然得給你點顏色看看。


    當然,在扈地的主要任務是大家趕快完成盟會。會盟,其實便是正式國際會議,大家達成互相結盟的決議。


    在春秋時代,國與國之間召開會議,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那樣簡單與隨便,程序很複雜,而且非常有講究,搞不好便是對別國的不尊重,導致外交糾紛甚至國家之間的戰爭。


    會盟是當時達成一致意見的最高形式。


    會盟時,先在會盟地一個大坑,然後當場宰殺牛羊馬各一頭作為犧牲,割下其左耳,用一個專用的器皿接犧牲品左耳之血,將犧牲品推到坑裏。


    再大家輪流各添一添左耳之血,在盟書上簽字畫押。最後將盟書也埋進坑裏,代表已經得到神靈的證實,這場盟會是合法有效的。


    當然盟書還有一個副本,每個參與會盟的國家都有一份。


    犧牲品裏最主要的是牛,誰割牛耳則代表誰是盟主。一般是主持會議的國家代表負責割牛耳,這便是所謂的執牛耳。


    當然盟會的核心內容還是所達成的一致意見什麽。這次扈地會盟執牛耳的當然是趙盾,最終的決議便是與會各國要在晉國的領導下,團結起來,一致對敵。


    這個敵便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這些少數民族部落。具體便是一國受到了侵犯,各國都要主動前去救援。


    從扈地會盟迴來後,趙盾把矛頭對準了魯國。


    原因很簡單,你魯國人居然在咱晉國召開的國際重要會議上遲到,嚴重違反相關紀律,不給予相應的處分,那以後各諸侯國相繼效仿怎麽辦?


    按狐射姑的說法,趙盾是夏日之日,這個夏日之日此時便發威了。


    趙盾有意討伐魯國,但下軍大夫郤缺建議趙盾不應討伐魯國,最多派人去責問一下魯國即可。


    郤缺,我們已經多次提到過他了,他為中華成語文化貢獻了“相敬如賓”成語。


    郤缺在晉襄公時代的箕地之戰中俘獲了白狄首領,從而被晉襄公提拔為卿級大夫。


    這個時候,郤缺雖然擁有了卿大夫的級別,但職務上仍舊是一個下軍大夫,相當於在級別上是晉國六卿領導班子的候補人選。


    郤缺在晉國的春秋風雲裏是一位大牛人,很快,他的時代即將來臨。


    在郤缺的時代來臨前,他還要通過自己的表現來取得晉國上下的認可。比如這一次,他便認為不宜討伐魯國。


    趙盾知道郤缺是一位德才兼備文武全材的幹材賢臣,便專門請他來趙府喝茶。


    喝茶是形式,關鍵是趙盾需要詳細聽取郤缺的建議,關於魯國此次遲到該如何處分的建議。


    郤缺有話直說,他對趙盾道:“元帥,得高度重視我們晉國目前麵臨的國際形勢。秦國肯定是要來侵犯晉國的,我們晉國防備的重點必須是在西線。


    楚國現在國內雖亂,但已經有了重新北上的意圖。楚國北上中原,就是為了與我們晉國爭霸。


    雖然他們不敢輕易跟我們開戰,但隨便征伐哪個諸侯國,我們晉國就得分兵去救。


    這必然使晉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窘地。此外,戎狄武裝屢屢進犯中原,無論是晉國還是其他諸侯國,都深受其害。


    雖然,您為了大局而不拘小節,召集了扈地會盟。但各諸侯國之間矛盾重重,這個會盟精神真正要落地,最終還得靠我們晉國出麵組織聯軍,晉國耗不起到處救火。”


    趙盾連連點頭稱是,他呷了一口茶,問郤缺:“大夫所言甚是,本帥確實難以顧全,不知大夫有何妙策?”


    郤缺略一思索,答道:“下官以為,恩威並舉。”


    “恩威並舉?”趙盾道,“本帥知道因威應該並舉,但說說容易做到難呐。”


    郤缺道:“下官認為,戰略思路是我們對秦國、楚國和戎狄應全麵立威為主,而對中原諸侯應該撫慰。


    具體來講就是對秦楚挑釁和戎狄侵犯,應該堅決予以打擊。但對中原諸侯,我們多行善事,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給予他們的需求,以此來真正收服他們。


    當然,對於背叛晉國的,我們也一定要出兵教訓。


    古人雲,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勿使壞。元帥作為晉國柱國之臣,下官希望元帥要致力於恩威並舉,尤其是注重德行啊。”


    趙盾聽得心花怒放,對啊,魯國犯這麽一丁點小錯誤,難道還需要出大兵去教訓討伐?


    “大夫之言,令本帥茅塞頓開,請大夫講具體點。”趙盾非常謙虛,繼續向郤缺討教。


    郤缺見趙盾如此不恥下問,心中也很高興,心想晉國有趙盾這樣的人才為中軍元帥,實乃晉國之大幸也。


    他也不再保留,將具體對策講了出來:“這次魯國犯錯,不追究不行,但不能追究過度。


    下官以為,派一名大夫前去魯國質問,並要求魯侯派人來晉國認錯即可。


    此外還有衛國。衛國前些年與我們晉國結了些怨仇,這是先君文公、襄公時期的曆史遺留問題。


    我國曾出兵討伐衛國,侵占了衛國的匡邑和戚邑,但衛國是很想我們晉國搞好關係的。


    所以,下官認為,不如將這些土地都歸還給衛國,這樣衛國便對會我們死心塌地。”


    趙盾連連點頭,他又想到了鄭國,曾經鄭國跟著楚國混,城濮大戰晉國大勝楚國後,晉國教訓了鄭國,將鄭國自申地至虎牢的土地都侵占了。


    鄭國現在是絕對的親晉,國君鄭穆公還是由晉文公親自扶持當上鄭國國君的。


    如果把鄭國的這塊地盤還給鄭國,那鄭國還不對晉國死心塌地?


    趙盾笑著對郤缺道:“大夫所言,本帥是勝讀十年書哇。對了,剛才大夫提到勸之以九歌,請大夫不吝賜教,何為九歌?”


    郤缺恭恭敬敬答道:“古人所謂的九歌,意思就是九種功德應該以歌頌之,這便是九歌。


    九種功德,即三事六府之功。


    三事,指德行正、善祭祀、富民生;六府,指金、木、水、火、土、穀。


    這三事和六府,無論三事哪一事做到了,或者六府哪一府順利了,都是值得歌頌的,這便是德和禮。


    這也就是下官建議元帥注重德禮,多做讓天下諸侯和晉國國人民眾歌頌您的事。”


    趙盾聽後萬分感慨,難怪前六卿之一的胥臣在先君襄公麵前強力推薦,這位郤缺果然是位大才啊。這樣的人,當然得委以重用!


    現在,手頭上可以讓諸侯歌頌的德禮不是現成擺在那裏嗎?


    於是,趙盾命令,派大夫解揚出使衛國,將原屬於衛國的匡邑和戚邑還給衛國。


    然後再出使鄭國,將原屬於鄭國的自申邑至虎牢一片土地還給鄭國。


    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無償的、立即的、全部的還給他們!


    衛、鄭兩國哪裏想到這等好事?


    這不就是天上掉了大餡餅麽?趕快一把接住,然後到處頌揚趙盾的功德!


    對魯國呢?


    公元前619年冬天,趙盾處理了一些緊急事務後,專門搞了一個恩威並舉的動作。


    先是放出風去,說是魯國於去年8月份的扈地會盟遲到,晉國將要出兵討伐。


    這令各國諸侯也受到很大的驚嚇,看來今後對晉國的命令一定要服從啊。


    魯國非常緊張,立即派公族大夫公子遂帶厚禮出使晉國。


    趙盾熱情接見了公子遂,對魯國予以口頭批評教育後,再與公子遂重新結盟,最後是迴了厚重的禮物給公子遂。


    公子遂是魯國重臣,他在與趙盾的交流中,知道晉國目前最擔憂的是戎狄對中原各國的侵犯。


    因為趙盾對他說,據各種情報反映,離魯國不遠的戎狄伊部落、雒部落正在謀劃侵犯魯國,魯國應該作好準備。


    公子遂本來是心中惴惴不安,擔心此次出使晉國將受到極大的羞辱,沒想到堂堂晉國中軍元帥趙盾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而且還免費提供如此重要情報。


    公子遂迴去後對趙盾之德是大加褒揚,並及時采取措施,主動出使伊、雒之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威之以武,終於使伊、雒之戎放棄對魯國的進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