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晉國六卿三軍總算講完了。既然三軍成立了,晉國國內的改革也順利推行,留給晉文公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年國君的時間不多了。
晉文公同誌,你總得去江湖走走了吧?
是應該去江湖走走了,此時的他正看著春秋江湖形勢羊皮地圖呢。
很顯然,此時的中原一帶有些亂。
首先是原來的諸侯之長、春秋首霸齊國亂了。齊桓公死後,諸子爭位,把好端端的一個齊國給折騰得傷痕累累,此時的齊國國君是齊孝公。
想起齊國,晉文公感歎不已,曾經那麽強大的一個國家,甚至自己不遠千裏前去投奔。到了齊國自己居然“樂不思晉”,如果不是狐偃、趙衰等人將自己強行帶離,此時的自己正好陷在齊國內亂中!
必須吸取齊國的教訓!齊國之傷,在於兒子們一個個太厲害。
齊桓公啊齊桓公,曾經你以這些牛氣衝天的兒子為傲。你卻不知,這些牛氣衝天的兒子們在你死後大打出手,將齊國霸業給生生打掉了啊。
在晉國國內,隻留下世子即可,自己全身心地培養世子。其他的兒子,管你是嫡生的還是庶出的,一律都到國外去呆著吧。
這一條,必須作為晉國的國策定下來!
晉國不是屬於你們的,是屬於世子的,誰也別來眼饞世子。
何時有需要,你們再迴來吧。於是,除了世子晉歡,晉文公將所有的兒子都安排去了國外。
一個國家由強轉弱,或者由弱轉強,看來如同三歲孩童的臉,剛剛還在笑,一轉眼便哭了。齊國是這樣,宋國呢,也是這樣。
宋國顯然還沒有從與楚爭霸落敗中恢複過來,此時的宋國可謂是殘廢了。
想當年齊桓公將維持中原秩序、繼續尊王攘夷的光榮任務交給宋襄公,全世界人們都以為從此宋國將成為新一任中原霸主,誰想楚國一棍子掄來,宋國便被打殘了。
宋楚泓水之役,宋軍大敗,公族子弟大部分戰死,宋襄公身負重傷最後不治身亡。
想起自己流亡至宋國時,深受宋國禮遇,此恩得記,此恩得報啊。
晉文公暗下決心:隻要宋國有難,晉國必定傾力而助!
楚國也是對自己極度友好的國家,想當年楚王送了那麽多禮物給自己,還一個勁地挽留自己。如果不是楚國令尹成得臣如同一隻老虎般總想吃了自己,自己說不定還真會在楚國留下來,至少會呆一段時間。
現在的楚國,強大到無邊啊。想當年齊桓公在世時,齊國聯合八國討伐楚國,都沒沾到任何便宜。
再到後來,泓水一戰,楚國三下五除二便將當時被認為中原最強大的宋國給打得北鬥轉南。
看來,楚國這頭大熊千萬惹不得,不但惹不得,還要想辦法與楚國鞏固友好關係。
晉文公決定,與楚國友好相處,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與楚國起衝突。
那個遙遠的北地諸侯燕國,貌似與晉國是風牛馬不相及,一邊呆著去吧。
倒是魯國,這是一個特殊的諸侯,主要就特殊在與周王室關係密切。貌似周王室需要點什麽,基本是通過魯國來中轉的。
魯國是一個最講周禮的諸侯國,盡量別與魯國交惡,否則會壞了晉國名聲的。
但貌似最近魯國與齊國又鬧起了矛盾。唉,隨便你們鬧吧,隻要不影響到寡人的晉國就是。
必須注意的是,魯國貌似與楚國結了盟。看來,齊國有得好受了,楚國一定會去幫魯國的。
接下來便是鄭國、衛國、曹國這三國。哼,沒想到寡人會迴到晉國當上國君吧?
這三個國家,現在都跟著楚國在混,但終歸是跟著混而已。想當年自己經過這三國,不是被拒絕進城,便是被羞辱,這口惡氣遲早得出。
晉文公決定,接下來晉軍有所動作的話,應該是在這幾個國家身上開開刀。
還有陳國、蔡國、徐國、莒國、滕國等等,現在貌似都是跟著楚國的。
楚國厲害啊,隨著楚國在泓水之戰大敗宋國後,楚國儼然便是天下諸侯之長了。
看來,要打仗的話,那便需要打個大仗,而且是打殘一個強國,那便可以快速稱霸了。
但晉國看來沒有資格打一個所謂的大仗,畢竟自己擔任晉國國君才兩三年時間,晉國還需要實力上的積累。
周王室是不需要多理會的,有用時理一理即可。此時的周王室基本是沒什麽用了,基本是不需要自己去理會了。反正自己通過勤王得到了四邑,夠滿足了。
不過,如果周王室再出一次內亂,那咱晉國當然得出手,到時估計仍舊是土地的賞賜。那請您天子再亂一次?
晉文公想到這裏,不禁自己都笑了:王室內亂怎麽可能說來便來呢?
想當年晉國第一次勤是公元前771年,第二次勤王則是過了一百多年。算了算了,丟棄幻想圖點實際的吧。
秦國現在與晉國那是如漆如膠,繼續保持好這種同誌加兄弟的關係即可。
哦,對了,自己欠了秦國不少人情。除了自己是受秦國之恩才成功迴國繼位外,關鍵是這一次自己存了私心,阻止了秦國參與勤王,大把的好處全都歸了晉國。
估計秦國人是很不高興的。得想辦法補償一下秦國了,晉文公想著。
晉文公同誌,你總得去江湖走走了吧?
是應該去江湖走走了,此時的他正看著春秋江湖形勢羊皮地圖呢。
很顯然,此時的中原一帶有些亂。
首先是原來的諸侯之長、春秋首霸齊國亂了。齊桓公死後,諸子爭位,把好端端的一個齊國給折騰得傷痕累累,此時的齊國國君是齊孝公。
想起齊國,晉文公感歎不已,曾經那麽強大的一個國家,甚至自己不遠千裏前去投奔。到了齊國自己居然“樂不思晉”,如果不是狐偃、趙衰等人將自己強行帶離,此時的自己正好陷在齊國內亂中!
必須吸取齊國的教訓!齊國之傷,在於兒子們一個個太厲害。
齊桓公啊齊桓公,曾經你以這些牛氣衝天的兒子為傲。你卻不知,這些牛氣衝天的兒子們在你死後大打出手,將齊國霸業給生生打掉了啊。
在晉國國內,隻留下世子即可,自己全身心地培養世子。其他的兒子,管你是嫡生的還是庶出的,一律都到國外去呆著吧。
這一條,必須作為晉國的國策定下來!
晉國不是屬於你們的,是屬於世子的,誰也別來眼饞世子。
何時有需要,你們再迴來吧。於是,除了世子晉歡,晉文公將所有的兒子都安排去了國外。
一個國家由強轉弱,或者由弱轉強,看來如同三歲孩童的臉,剛剛還在笑,一轉眼便哭了。齊國是這樣,宋國呢,也是這樣。
宋國顯然還沒有從與楚爭霸落敗中恢複過來,此時的宋國可謂是殘廢了。
想當年齊桓公將維持中原秩序、繼續尊王攘夷的光榮任務交給宋襄公,全世界人們都以為從此宋國將成為新一任中原霸主,誰想楚國一棍子掄來,宋國便被打殘了。
宋楚泓水之役,宋軍大敗,公族子弟大部分戰死,宋襄公身負重傷最後不治身亡。
想起自己流亡至宋國時,深受宋國禮遇,此恩得記,此恩得報啊。
晉文公暗下決心:隻要宋國有難,晉國必定傾力而助!
楚國也是對自己極度友好的國家,想當年楚王送了那麽多禮物給自己,還一個勁地挽留自己。如果不是楚國令尹成得臣如同一隻老虎般總想吃了自己,自己說不定還真會在楚國留下來,至少會呆一段時間。
現在的楚國,強大到無邊啊。想當年齊桓公在世時,齊國聯合八國討伐楚國,都沒沾到任何便宜。
再到後來,泓水一戰,楚國三下五除二便將當時被認為中原最強大的宋國給打得北鬥轉南。
看來,楚國這頭大熊千萬惹不得,不但惹不得,還要想辦法與楚國鞏固友好關係。
晉文公決定,與楚國友好相處,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與楚國起衝突。
那個遙遠的北地諸侯燕國,貌似與晉國是風牛馬不相及,一邊呆著去吧。
倒是魯國,這是一個特殊的諸侯,主要就特殊在與周王室關係密切。貌似周王室需要點什麽,基本是通過魯國來中轉的。
魯國是一個最講周禮的諸侯國,盡量別與魯國交惡,否則會壞了晉國名聲的。
但貌似最近魯國與齊國又鬧起了矛盾。唉,隨便你們鬧吧,隻要不影響到寡人的晉國就是。
必須注意的是,魯國貌似與楚國結了盟。看來,齊國有得好受了,楚國一定會去幫魯國的。
接下來便是鄭國、衛國、曹國這三國。哼,沒想到寡人會迴到晉國當上國君吧?
這三個國家,現在都跟著楚國在混,但終歸是跟著混而已。想當年自己經過這三國,不是被拒絕進城,便是被羞辱,這口惡氣遲早得出。
晉文公決定,接下來晉軍有所動作的話,應該是在這幾個國家身上開開刀。
還有陳國、蔡國、徐國、莒國、滕國等等,現在貌似都是跟著楚國的。
楚國厲害啊,隨著楚國在泓水之戰大敗宋國後,楚國儼然便是天下諸侯之長了。
看來,要打仗的話,那便需要打個大仗,而且是打殘一個強國,那便可以快速稱霸了。
但晉國看來沒有資格打一個所謂的大仗,畢竟自己擔任晉國國君才兩三年時間,晉國還需要實力上的積累。
周王室是不需要多理會的,有用時理一理即可。此時的周王室基本是沒什麽用了,基本是不需要自己去理會了。反正自己通過勤王得到了四邑,夠滿足了。
不過,如果周王室再出一次內亂,那咱晉國當然得出手,到時估計仍舊是土地的賞賜。那請您天子再亂一次?
晉文公想到這裏,不禁自己都笑了:王室內亂怎麽可能說來便來呢?
想當年晉國第一次勤是公元前771年,第二次勤王則是過了一百多年。算了算了,丟棄幻想圖點實際的吧。
秦國現在與晉國那是如漆如膠,繼續保持好這種同誌加兄弟的關係即可。
哦,對了,自己欠了秦國不少人情。除了自己是受秦國之恩才成功迴國繼位外,關鍵是這一次自己存了私心,阻止了秦國參與勤王,大把的好處全都歸了晉國。
估計秦國人是很不高興的。得想辦法補償一下秦國了,晉文公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