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不加速,更待何時!


    全力發起自身的衝刺,林凱表示自己無懼身後的選手。


    第二名選手根本不可能追上自己的腳步。


    對此林凱有自己個人的自信心。


    觀眾席上的觀眾情緒也由此變得激動起來。


    腎上腺素飆升,八百米項目比賽當中的最後兩百米才是最精彩的。


    大步流星,林凱向來在田徑場上以實力服人。


    最後兩百米的距離,實際上林凱自己也並不輕鬆,體力也快要接近消耗,隻是沒有其他選手那般誇張,不至於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可視覺上的效果,卻給觀眾看來,林凱依舊輕鬆,依舊有體力。


    當然能夠看到林凱的表情,才會發現根本不是如此。


    和其他選手一樣,在最後二百米的距離,林凱也在竭盡全力。


    隻不過林凱做到了,拉開和其他選手之間的巨大差距,這就是二者之間的顯著區別。


    位居第二的選手早就已經是筋疲力竭,整個人都是硬著頭皮,咬緊牙關在衝刺。


    沒有體力靠毅力,怎麽可能不衝刺,不衝刺身後的選手難道就不會衝刺嗎?


    想要穩住第二的位置,最起碼也得頂住自己身後這些選手的壓力。


    哪怕是第二名,也並非大家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至於第一名林凱,第二名反正是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差距太大的情況下,隻會讓人升起一絲絲的退卻之意。


    退意如潮,反正位居第二的選手是沒有和林凱競爭第一的意思。


    終點的位置看似僅僅隻剩下二百米不到的距離,但其實卻遠比前麵的六百米距離還要艱難。


    想必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困難模式。


    身後不止一道頻繁的腳步聲,不由得讓位居第二的選手強行咬牙加快自己的腳步。


    辛辛苦苦堅持了六百多米的第二名,總不可能如此輕易地就拱手讓人。


    作為運動員,可沒有這種作風。


    熟悉的距離感在不斷拉近,林凱的內心告訴自己,自己需要的冠軍還不夠多,自己的冠軍之路才剛剛開始。


    堪堪過去五十米,彎道過半,進入最後一百米直道還有不短的距離。


    可對某些體力不支的選手而言,已經算得上是一種煎熬。


    第一圈四百米,林凱的表現讓bobtimmons滿意,可第二圈四百米減速太明顯了,完全不符合第一圈四百米所應該有的速度。


    當然這可能就是體質上的差異,這個bobtimmons完全也可以理解。


    畢竟體質上的差異必然是存在的,你不可能說他人和人的體質一模一樣,或者是說種族和種族的體質一模一樣。


    當然就不存在這樣的說法,最準確的說法應該就是人和人的體質存在著差異。


    華夏泱泱大國,在耐力和爆發力方麵,可能確實和黑人有所欠缺。


    但並不代表不能再其他地方彌補。


    隻要上限夠高,後天的彌補完全也可以做到。看書溂


    隻是這種可能性很低,但可能性很低不代表沒有可能性。


    率先進入最後一百米直道,林凱整個人都似乎散發著一種光芒,這便是屬於第一名獨有的矚目。


    觀眾少部分林凱的粉絲為林凱呐喊。


    不少的觀眾也被林凱的實力所折服。


    最後一百米直道,林凱的速度看似越來越快,實際上隻是其他選手在衝刺,速度卻在不受控製的不斷下滑。


    體力不支,肌肉酸痛,唿吸困難,各種阻礙繼續跑動的負麵因素在影響著全力衝刺的選手。


    這其中肯定也包括林凱在內,唿吸沉重,便口鼻並用唿吸,試圖給自己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發力供氧。


    擺動自己的手臂,蹬抬自己的大腿,林凱咬緊牙關,眼睛已經眯起來了,身體帶來的疼痛和疲勞都實在是太難受了。


    觀眾席上的bobtimmons,作為世界頂尖水平的教練,當然是名不虛傳,而不是徒有其表。


    徒有其表的教練永遠存在,但bobtimmons作為教練,可是真材實料的。


    九十米,八十米,七十米,六十米,距離在不斷的縮短,而林凱也快要逼近自己的極限。


    去突破自己的極限,是林凱所希望做的事情,也在竭力做的事情。


    1分46秒01,是自己跑出來的,但絕對不會是自己的極限。


    自己肯定可以跑出更快,八百米的距離自己可能花費更少的時間。


    位居第二的選手已經變成了第三,身後的選手將其趕超。


    而變成了第三名的選手怎麽可能甘心,也想著在僅剩的距離奪迴屬於自己的第二。


    不過這些都幹涉不到林凱,第一梯隊的林凱,和其他選手統一為第二梯隊,已經是兩個世界參賽的選手。


    看似無力迴天,除非能夠出現什麽奇跡。


    要不然斷然不可能撼動此刻林凱第一的位置。


    但凡換作其他選手跑在第一,拉開這些選手這麽大的距離,這些選手都不服氣跑在第二名。


    隻可惜這位第一名是林凱,這讓其他選手連和林凱比較的鬥誌都不怎麽強烈。


    名頭太盛也是一個煩惱,對於林凱而言。


    畢竟這也讓林凱在國內的比賽幾乎沒啥壓力,沒有壓力也就意味著沒有動力。


    若有巨大的壓力在林凱身上,林凱可能會爆發出身體更大的潛力,可以跑出更快的速度,更容易突破自己的極限。


    最後的三十米,林凱在全力以赴,每一步都格外艱難,但依舊在負重前行。


    衝刺,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林凱整個人都感受到了放鬆,之前的壓力和負擔都一掃而空,僅存的便是自己結束了這一場比賽。


    想當然結局和勝負已定,剩下的就交給電子技術設備。


    反正在衝過終點線之後,林凱不會給自己多餘的負擔,有的隻是對自己比賽成績緊張和期待。


    慢步來迴走動,林凱緩解自己身體帶來的負麵影響,肌肉酸痛,喉嚨好似被火燒,後腿肌乳酸堆積的酸爽,這些都讓林凱疼痛難耐。


    林凱衝過終點線之後,其他選手卻還在終點線前苦苦掙紮,這就是林凱和其他選手之間的差距。


    差距是顯著的,觀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跑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作小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作小林並收藏短跑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