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保持著夠快的速度和跑動節奏,就可以成為田徑場上最閃耀的焦點。


    沒有搶道環節,也沒有並道環節,和八百米項目相比,四百米項目有著截然不同的規則。


    正是這樣的規則,也賦予了四百米項目區別於八百米項目,與眾不同的魅力。


    其實大家都懂得,在失去了優勢的林凱,沒有了自己所熟悉的搶道環節和並道緩解,一定程度上也等同於老虎被拔掉了兩顆牙。


    其最後的結果,就是林凱的實力無法十成十的發揮出來。


    起跑即是彎道,彎道中的林凱,位於第一道,視野的狹隘,隻能讓林凱埋頭於眼下的跑動。


    再者加速跑階段,確實本就在埋頭加速。


    加速度提升起來,後續才能事半功倍。


    長期比賽的自信,林凱並沒有因此而緊張和慌亂。


    沒有自己熟悉的搶跑環節和並道環節,林凱依舊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


    八根跑道,每一根跑道上都有各自的選手,宛如八道不同顏色的極光,圍繞著田徑場轉動。


    彎道中的林凱緩緩抬頭,逐漸直立身體,目光放在眼下的跑動當中。


    林凱是清楚的,有過第一次參加四百米項目比賽的經驗,林凱也不像是第一次一般不知所以,也知道四百米的前兩百米是根本看不出任何名堂的。


    可能觀眾席上的觀眾還可以看出些許的大概情況。


    隻是身在局中不知局,林凱在參加比賽,又怎麽可以看出比賽的關鍵。


    繼續提升自己的速度,四百米項目比八百米項目足足少了一半,林凱需要用更快的速度來代償體力。


    自己並不需要那麽多的體力,大部分的體力需要轉化為速度,跑動的速度才是在四百米項目比賽當中占據更大的比例。


    快節奏,四百米項目相對於四百米項目,更加講究快,而並非是持久。


    足足少了一半的距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縮減到更短。


    單單提及林凱上次自己參加四百米項目成績46秒左右,也就意味著每一百米,自己就需要跑進11秒5以內,要不然四百米項目成績將會跌到46秒開外。


    一百米項目11秒5以內的成績,也就是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水平,可林凱足足需要堅持這樣的速度四百米。


    五十米匆匆,林凱身體重心想著圈中心傾斜,外手臂擺臂幅度大,內手臂擺臂幅度小,這些基本的彎道技巧,林凱早就了懷於胸。


    郭鍾澤看得到林凱,可林凱看不到郭鍾澤,其實也蠻正常的,位於第四道的郭鍾澤,跑動視野可謂是極佳,至於林凱的第一道用糟糕兩個字形容也不為過。


    當然彎道之間造成的位置上和距離上的差異,讓選手都在各自不同的位置跑動。


    前三百米,郭鍾澤可能都看不到林凱的身影,可能得在最後一百米。


    自然郭鍾澤透過眼鏡中一雙眼睛,帶著堅毅的眼神。看書溂


    心無雜念,去用心,用全力跑動自己當前的節奏。


    四百米項目當然不可能是一頭莽下去,人的體力終究是有限的,就算是林凱這類八百米項目運動員,也不敢直言一頭莽到底。


    一百米的距離,從頭到尾的全力以赴,在後程都無法避免速度下滑,更何況是一直保持速度。


    林凱是自己認可的強勢對手,但這並不代表自己會擔心輸給林凱,郭鍾澤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心。


    至於其他選手,郭鍾澤知道,實力還要在林凱之下,既然如此,對自己的威脅,甚至還不如林凱帶給自己的威脅大。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林凱一開始就好似是有種出道即巔峰的錯覺,僅僅隻是第一次參加四百米項目比賽,實力就僅在郭鍾澤之下。


    威脅是肉眼可見的,再者林凱也並非是出道即巔峰,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更何況是相當理智的郭鍾澤。


    一百米過去,第一個直道一百米,林凱無法對自己的位置做出合理的判斷。


    距離之間的差距,沒有直觀的體現,哪怕林凱還是下意識看向自己的右邊選手的位置,也依舊無濟於事。


    專心於眼下的跑動,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直道一百米,林凱可沒有奢望直道一百米和其他選手拉開差距。


    彎道快才是真的快,直道誰不會加速啊!


    自己和其他選手的分界點,應該劃分在第二個彎道一百米,以及最後一百米直道。


    大步流星的跑法,也讓林凱給人一種始終輕鬆的感覺。


    輕盈且具備了一定的爆發力,對觀眾而言,具有不錯的觀賞性。


    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源於林凱的跑步姿勢確實美觀。


    這還得多虧了胡教練的要求苛刻,要不然還真的是沒有這麽美觀的跑步姿勢。


    都是在背後不斷修改跑步姿勢的成果。


    左腿右腿,邁出左腿之後,繼而交接到右腿,如此循環,簡單的動作,體現的是在四百米當中,人類的極限。


    兩百米都過去了,助教徐蔡卻在觀眾席上吞咽口水,你以為徐蔡這是在看到某個大美女了。


    實際上徐蔡看林凱的比賽看到緊張,緊張到吞咽口水。


    兩百米過去,第二個彎道一百米,隻剩下了比賽的一半。


    觀眾席的徐蔡也不敢貿然的下定論,其一是因為徐蔡不能準確判斷田徑場上的局勢和選手之間的位置。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比賽並非八百米項目,而是四百米項目。


    換作八百米項目,徐蔡覺得自己可以閉上眼睛下定論,當然四百米項目,徐蔡也願意相信林凱。


    這就是默契,我懂你的實力,你懂我的自信。


    彎道快才是真的快,林凱當然得體現出自己的快。


    前麵兩百米都過去了,還剩下的兩百米,林凱覺得自己很有必要讓其他選手感受到壓力和威脅。


    最關鍵的也許就是郭鍾澤,郭鍾澤恐怕一直覺得自己是獵人。


    可如果真的玩過獵人和獵物的遊戲,也就清楚,獵人和獵物的身份,隨時都會轉換。


    誰是獵人,而誰又是獵物,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跑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作小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作小林並收藏短跑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