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運動員不再少數,可大部分的全能運動員,實力也無法做到林凱這麽頂尖。
不敢確定,但發自內心的,胡教練卻也希望自己的徒弟林凱是天選之子,是全能運動員。
知子莫若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胡教練當然希望林凱可以是最棒的,同時也知道林凱內心的渴望。
站在自己的起跑器前,經過了兩輪四百米項目的比賽,林凱也算是有所熟悉四百米項目比賽的基本節奏。
對於節奏的把控無非就是全力跑動。
要說什麽真真正正的節奏,實際上林凱作為八百米項目運動員,也是絲毫不差的。
起跑器,其實林凱並不陌生,反正也多次有多接觸,但要讓林凱精通這玩意,短時間估計也不太行。
蹲下,踩在起跑器的踏板上,起跑器的擺放和前後腳踏板的位置,林凱也是按照舒服的原則來。
畢竟什麽一腳半之類的,林凱發現行不通,根本就不舒服,舒展不開來,就更別提自己個人想要多麽出色的發揮。
蹲在起跑器上的林凱微微仰頭,看著眼前赤紅色的跑道,以及人頭攢動的觀眾。
深唿一口氣,已經做好了準備,戰鬥的準備。
先把四百米項目決賽拿下,再拚盡全力拿下八百米項目決賽。
最好的結果就是拿兩個項目決賽的冠軍迴家,當然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選手們都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身體已經是做好了最後的環節,安靜的低頭,俯身在起跑器上,等待發號施令。
“各就位!”
“預備!”
“啪——”
槍響的那一刻,選手之間的一瞬間發力,選手蹬離起跑器開始跑動。
有了一兩次的經驗之後,林凱的起跑技術已經表現的相對稀爛。
當然林凱也表示其實這些都沒有什麽大不了。
反正自己需要儀仗的一並非是起跑銜接加速跑這個環節。
要知道四百米項目運動員,起跑銜接加速度的實力普遍要強於八百米項目運動員。
另外自己起跑器的使用,本身就是弱項,也算是打消了林凱的念頭。
起跑的優勢,自然也讓郭鍾澤占據了微弱的優勢。
本身位居第四的位置,郭鍾澤表示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視野,去觀察到其他選手的一個大概的位置。
這種大概的輪廓,郭鍾澤熟悉四百米項目,也可以做到相對精準的判斷。
埋頭跑動的林凱可不敢在這個環節節約體力。
在這個環節節約體力,實際上就等同於找死。
加速度不夠專注,後續導致的必然是跑動速度跟不上其他選手的節奏。
第一個彎道一百米,也根本就看不出來任何端倪。
隻是胡教練還是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了郭鍾澤領先於其他選手的趨勢。
有郭鍾澤領先其他選手的趨勢倒也正常,畢竟和其他選手相比,在賽前郭鍾澤奪得四百米項目冠軍的概率是最高的。
嘴上和心裏都是誠實的,都希望林凱奪得四百米項目冠軍。
要知道十有八九林凱會全力以赴,既然都選擇全力以赴,倒不如保佑林凱發揮出超群的實力。
跑動當中的林凱當然是察覺不到自己的變化。
能做到的就是快點把自身的跑動速度給跑起來。
抬頭,林凱依舊不能給予自己位置一個有效的判斷。
當然林凱也沒有和四百米項目一樣誤判,明白自己可以不領先,也絕對不會落後。
時刻關注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其他選手的位置,這本就是林凱一直以來所養成的習慣。
彎道中的選手,可能也就林凱獨自一人最分辨不出來自己所處的位置。
這就是貿然選擇踏入一個項目的魯莽代價。
隻是林凱顯然認為自己可以接受這個代價。
畢竟林凱表示自己的實力擺在這裏,總不至於自己這樣身體素質的運動員還會被暴打到灰頭苦臉。
觀眾席上可見不少觀眾對林凱的歡唿,林凱的粉絲還是不少的。
這些都不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當下的比賽。
彎道一百米,對於一名普通人而言,當然是不短的距離,甚至還有些難受。
可這些是運動員,不過十來秒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進入到第一個直道一百米,林凱已經沒有什麽閑工夫去觀察郭鍾澤的位置。
畢竟郭鍾澤大概率已經領先了自己,眼前就可以瞧見郭鍾澤的身影。
實力超乎自己的想象,以為林凱很強,現在看來減脂就是超乎尋常的強。
不愧為本場四百米項目決賽當中最大的威脅,果然是名不虛傳。
八百米項目決賽,是之後的事情,如今站在跑道上跑動,林凱根本就沒有想過保留自身的體力。
沒有人不渴望冠軍,包括林凱也在內。
一次大膽的冒險,跑進四百米項目決賽,就證明林凱成功了。
沒有,是的,林凱做到了,至少已經了林凱在四百米項目上麵的潛力。
無論是什麽時候,都不可否認林凱的潛力。
助教徐蔡沒有任何意外,一切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
作為青少年,徐蔡難免比胡教練和林凱有更多的話題,也更加容易比胡教練接受這個神話。
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林凱身上發生,徐蔡覺得並不是不存在的。
但可能胡教練有點兒接受不了。
比賽已經過去了兩百米,僅剩下一半的距離。
對於觀眾席上麵唿喊林凱稱唿的觀眾,也始終對林凱抱有信心,要知道林凱的八百米項目實力擺在這裏。
觀眾對項目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當然林凱自己確實在用盡全力,希望自己可以跑出自己理想的水平。
依舊沒有使用素質點,可能是林凱僅剩不多的倔強。
將素質點花費在這種地方,妥妥的讓林凱覺得不值得。
另外林凱也需要驗證一個事實,也就是奪冠之後為什麽僅剩兩點素質點的疑惑。
如果這一次依舊還是兩點素質點的發放,林凱就知道了其實可以真的因為某種原因,而導致隻發放兩點素質點。
內心還是祈求田徑係統單純的出了一次錯誤。
不敢確定,但發自內心的,胡教練卻也希望自己的徒弟林凱是天選之子,是全能運動員。
知子莫若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胡教練當然希望林凱可以是最棒的,同時也知道林凱內心的渴望。
站在自己的起跑器前,經過了兩輪四百米項目的比賽,林凱也算是有所熟悉四百米項目比賽的基本節奏。
對於節奏的把控無非就是全力跑動。
要說什麽真真正正的節奏,實際上林凱作為八百米項目運動員,也是絲毫不差的。
起跑器,其實林凱並不陌生,反正也多次有多接觸,但要讓林凱精通這玩意,短時間估計也不太行。
蹲下,踩在起跑器的踏板上,起跑器的擺放和前後腳踏板的位置,林凱也是按照舒服的原則來。
畢竟什麽一腳半之類的,林凱發現行不通,根本就不舒服,舒展不開來,就更別提自己個人想要多麽出色的發揮。
蹲在起跑器上的林凱微微仰頭,看著眼前赤紅色的跑道,以及人頭攢動的觀眾。
深唿一口氣,已經做好了準備,戰鬥的準備。
先把四百米項目決賽拿下,再拚盡全力拿下八百米項目決賽。
最好的結果就是拿兩個項目決賽的冠軍迴家,當然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選手們都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身體已經是做好了最後的環節,安靜的低頭,俯身在起跑器上,等待發號施令。
“各就位!”
“預備!”
“啪——”
槍響的那一刻,選手之間的一瞬間發力,選手蹬離起跑器開始跑動。
有了一兩次的經驗之後,林凱的起跑技術已經表現的相對稀爛。
當然林凱也表示其實這些都沒有什麽大不了。
反正自己需要儀仗的一並非是起跑銜接加速跑這個環節。
要知道四百米項目運動員,起跑銜接加速度的實力普遍要強於八百米項目運動員。
另外自己起跑器的使用,本身就是弱項,也算是打消了林凱的念頭。
起跑的優勢,自然也讓郭鍾澤占據了微弱的優勢。
本身位居第四的位置,郭鍾澤表示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視野,去觀察到其他選手的一個大概的位置。
這種大概的輪廓,郭鍾澤熟悉四百米項目,也可以做到相對精準的判斷。
埋頭跑動的林凱可不敢在這個環節節約體力。
在這個環節節約體力,實際上就等同於找死。
加速度不夠專注,後續導致的必然是跑動速度跟不上其他選手的節奏。
第一個彎道一百米,也根本就看不出來任何端倪。
隻是胡教練還是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了郭鍾澤領先於其他選手的趨勢。
有郭鍾澤領先其他選手的趨勢倒也正常,畢竟和其他選手相比,在賽前郭鍾澤奪得四百米項目冠軍的概率是最高的。
嘴上和心裏都是誠實的,都希望林凱奪得四百米項目冠軍。
要知道十有八九林凱會全力以赴,既然都選擇全力以赴,倒不如保佑林凱發揮出超群的實力。
跑動當中的林凱當然是察覺不到自己的變化。
能做到的就是快點把自身的跑動速度給跑起來。
抬頭,林凱依舊不能給予自己位置一個有效的判斷。
當然林凱也沒有和四百米項目一樣誤判,明白自己可以不領先,也絕對不會落後。
時刻關注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其他選手的位置,這本就是林凱一直以來所養成的習慣。
彎道中的選手,可能也就林凱獨自一人最分辨不出來自己所處的位置。
這就是貿然選擇踏入一個項目的魯莽代價。
隻是林凱顯然認為自己可以接受這個代價。
畢竟林凱表示自己的實力擺在這裏,總不至於自己這樣身體素質的運動員還會被暴打到灰頭苦臉。
觀眾席上可見不少觀眾對林凱的歡唿,林凱的粉絲還是不少的。
這些都不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當下的比賽。
彎道一百米,對於一名普通人而言,當然是不短的距離,甚至還有些難受。
可這些是運動員,不過十來秒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進入到第一個直道一百米,林凱已經沒有什麽閑工夫去觀察郭鍾澤的位置。
畢竟郭鍾澤大概率已經領先了自己,眼前就可以瞧見郭鍾澤的身影。
實力超乎自己的想象,以為林凱很強,現在看來減脂就是超乎尋常的強。
不愧為本場四百米項目決賽當中最大的威脅,果然是名不虛傳。
八百米項目決賽,是之後的事情,如今站在跑道上跑動,林凱根本就沒有想過保留自身的體力。
沒有人不渴望冠軍,包括林凱也在內。
一次大膽的冒險,跑進四百米項目決賽,就證明林凱成功了。
沒有,是的,林凱做到了,至少已經了林凱在四百米項目上麵的潛力。
無論是什麽時候,都不可否認林凱的潛力。
助教徐蔡沒有任何意外,一切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
作為青少年,徐蔡難免比胡教練和林凱有更多的話題,也更加容易比胡教練接受這個神話。
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林凱身上發生,徐蔡覺得並不是不存在的。
但可能胡教練有點兒接受不了。
比賽已經過去了兩百米,僅剩下一半的距離。
對於觀眾席上麵唿喊林凱稱唿的觀眾,也始終對林凱抱有信心,要知道林凱的八百米項目實力擺在這裏。
觀眾對項目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當然林凱自己確實在用盡全力,希望自己可以跑出自己理想的水平。
依舊沒有使用素質點,可能是林凱僅剩不多的倔強。
將素質點花費在這種地方,妥妥的讓林凱覺得不值得。
另外林凱也需要驗證一個事實,也就是奪冠之後為什麽僅剩兩點素質點的疑惑。
如果這一次依舊還是兩點素質點的發放,林凱就知道了其實可以真的因為某種原因,而導致隻發放兩點素質點。
內心還是祈求田徑係統單純的出了一次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