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素質點,林凱可以非常確定,相當肯定的保證,自己可真的是真真切切的沒有使用過素質點。
怎麽自己一看自己腦海當中的田徑係統,卻發現素質點僅有兩點,而並非是林凱所預想的三點。
智商:64
速度:80
耐力:81
力量:65
柔韌:69
素質點:2
難道田徑係統出錯了?
升起這個念頭,林凱又覺得多多少少有些許的不大可能。
係統和重生,林凱都可以接受,係統出錯,林凱覺得總不至於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妥妥的不至於,準確的應該從其他方麵找出問題的關鍵。
反正最後的最後,林凱也沒找出所謂問題的關鍵,這讓林凱覺得自己的情緒都莫名的悶悶不樂。
當然為了不影響比賽的正常發揮,林凱還是需要強行調整自己個人的狀態。
至於胡教練又再次緊張起來。
本以為接下來國內的賽事,林凱參加也根本不當迴事,沒啥好緊張的。
可是多出了林凱自己想的餿主意,也不一定是餿主意,隻是這個主意真的不能讓胡教練個人心安。
無可奈何,胡教練隻希望可以通過這一次的教訓,來讓林凱打消去兼顧其他項目的念頭。
本身作為運動員,專心一個項目,就已經算得上足夠疲憊了。
想不到這個兼顧,足以讓本來很強的專項變得成績不夠理想。
又不是所謂是全能運動員,胡教練是不讚成林凱的念頭,甚至覺得荒唐。
好像遠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有更大的難度。
四百米項目預賽和八百米項目預賽二者之間,時間僅僅隻有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林凱的第一念頭便是這樣對體力的分配有很大的要求。
要知道預賽倒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可林凱擔心的是決賽。
最起碼林凱這點自信還是有的,不能保證自己兩個項目都奪冠,但至少兩個項目都晉級到決賽,林凱還是有把握的。
先是進行四百米項目預賽,林凱清楚自己得適當的保留體力。
這也將會是林凱第一次在項目比賽上麵進行合理的分配體力,也是第一次在一場賽區主辦方當中參加兩個項目的比賽。
四百米項目預賽,林凱表示自己順順腿的同時,也需要去適應一下體力的分配。
用最恰當的體力,去晉級比賽。
觀眾席上的胡教練一臉緊張,助教徐蔡想笑,卻迫於胡教練的威嚴,強忍住笑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胡教練等同於徐蔡的老師,徐蔡總不至於去笑自己的老師。
實際上徐蔡確實不太能夠理解,胡教練有什麽好擔心的。
哪怕林凱失敗了,沒有在四百米項目當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以及在八百米項目上也出現了糟糕的失誤,其實都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最起碼林凱也算是一次大膽且冒險的嚐試。
有了這一次的失敗以後,對以後的生涯應該也是有些幫助的。
實際上胡教練單純就是太過擔心林凱,才導致胡教練完全看不清楚現在的局勢。
反倒是助教徐蔡可以清晰的看出這種局勢。
比賽開始前的最後時間,林凱在調整自己的狀態。
事先有所了解,林凱對國內四百米項目運動員的實力一個大概的概念。
要知道當前全國四百米項目記錄,還是45秒25,徐自宙在2001年5月24日,日本大阪的第三屆東亞運動會所創造。
這個成績,也就是國際健將水平,當然卻也超出了一部分國際健將水平。
相比八百米項目,國內的四百米項目還是要稍稍強於八百米項目的。
“嗶嗶嗶——”
田徑場內響起哨聲,示意選手站在各自的起跑線前。
四百米項目,和八百米項目,有著很大的區別。
不單單少了一圈四百米這麽簡單,也沒有了林凱所熟悉的搶道環節和並道環節。
更多的是林凱陌生的規則。
八根跑道,八位選手,各自處於不同彎道的位置。
處於第七道的林凱,踩在陌生的起跑器上,林凱表示想要從起跑銜接加速跑當中,占據優勢,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原因也非常簡單,林凱對於起跑器的使用,等同於初學者。
蹲下身子,林凱其實內心也莫名忐忑,八百米項目可沒有起跑器的使用。
當然這次就不是去察覺別人的節奏。
更多的是去保持自己的節奏,林凱自認為保持自己的節奏,這一點自己熟悉。
但又可能稱之為不熟悉,林凱熟悉的是八百米項目節奏,而不是四百米項目節奏。
“各就位!”
“預備!”
“啪——”
沒有技巧可言,有的都是身體素質,林凱盡量的讓自己的身體發力,帶動腿部蹬抬,讓自己可以有一個更快的加速度。
敏銳的觀察到自己徒弟林凱的起跑銜接加速跑,明天要慢了其他七位選手半拍。
這就是跨項目的代價,至少起跑方麵,你並不能占據到任何優勢。
處於劣勢的地方,你需要在其他方麵爭取到優勢。
埋頭跑動的林凱,清楚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提升自己的速度。
一圈,短短的一圈四百米,而不是有兩圈四百米,沒有時間給自己做充足的調整。
待到林凱感覺自己跑動速度不慢,抬起頭之時,卻發現選手之間的位置,根本就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每一條跑道都有著彎道之間的距離誤差,林凱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處於領先。
不敢確定的林凱,也隻能先加快自己跑動的節奏,盡量的讓自己的跑動速度得以提升。
心裏沒底,林凱還是盡可能的先跑出自己的優勢。
至於自己的節奏,林凱都拋於腦後。
可能在比賽的事後,林凱才會記起自己好像還有賽前說得跑出自己個人的節奏。
完全陌生的對手,完全陌生的規則,但林凱卻也感受到了體力分配的輕鬆。
和八百米項目而言,足足少了四百米,也就意味著林凱自己個人的壓力真的減低了不少。
彎道一百米在雙腿的跑動下結束,來到了第一個直道一百米。
怎麽自己一看自己腦海當中的田徑係統,卻發現素質點僅有兩點,而並非是林凱所預想的三點。
智商:64
速度:80
耐力:81
力量:65
柔韌:69
素質點:2
難道田徑係統出錯了?
升起這個念頭,林凱又覺得多多少少有些許的不大可能。
係統和重生,林凱都可以接受,係統出錯,林凱覺得總不至於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妥妥的不至於,準確的應該從其他方麵找出問題的關鍵。
反正最後的最後,林凱也沒找出所謂問題的關鍵,這讓林凱覺得自己的情緒都莫名的悶悶不樂。
當然為了不影響比賽的正常發揮,林凱還是需要強行調整自己個人的狀態。
至於胡教練又再次緊張起來。
本以為接下來國內的賽事,林凱參加也根本不當迴事,沒啥好緊張的。
可是多出了林凱自己想的餿主意,也不一定是餿主意,隻是這個主意真的不能讓胡教練個人心安。
無可奈何,胡教練隻希望可以通過這一次的教訓,來讓林凱打消去兼顧其他項目的念頭。
本身作為運動員,專心一個項目,就已經算得上足夠疲憊了。
想不到這個兼顧,足以讓本來很強的專項變得成績不夠理想。
又不是所謂是全能運動員,胡教練是不讚成林凱的念頭,甚至覺得荒唐。
好像遠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有更大的難度。
四百米項目預賽和八百米項目預賽二者之間,時間僅僅隻有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林凱的第一念頭便是這樣對體力的分配有很大的要求。
要知道預賽倒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可林凱擔心的是決賽。
最起碼林凱這點自信還是有的,不能保證自己兩個項目都奪冠,但至少兩個項目都晉級到決賽,林凱還是有把握的。
先是進行四百米項目預賽,林凱清楚自己得適當的保留體力。
這也將會是林凱第一次在項目比賽上麵進行合理的分配體力,也是第一次在一場賽區主辦方當中參加兩個項目的比賽。
四百米項目預賽,林凱表示自己順順腿的同時,也需要去適應一下體力的分配。
用最恰當的體力,去晉級比賽。
觀眾席上的胡教練一臉緊張,助教徐蔡想笑,卻迫於胡教練的威嚴,強忍住笑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胡教練等同於徐蔡的老師,徐蔡總不至於去笑自己的老師。
實際上徐蔡確實不太能夠理解,胡教練有什麽好擔心的。
哪怕林凱失敗了,沒有在四百米項目當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以及在八百米項目上也出現了糟糕的失誤,其實都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最起碼林凱也算是一次大膽且冒險的嚐試。
有了這一次的失敗以後,對以後的生涯應該也是有些幫助的。
實際上胡教練單純就是太過擔心林凱,才導致胡教練完全看不清楚現在的局勢。
反倒是助教徐蔡可以清晰的看出這種局勢。
比賽開始前的最後時間,林凱在調整自己的狀態。
事先有所了解,林凱對國內四百米項目運動員的實力一個大概的概念。
要知道當前全國四百米項目記錄,還是45秒25,徐自宙在2001年5月24日,日本大阪的第三屆東亞運動會所創造。
這個成績,也就是國際健將水平,當然卻也超出了一部分國際健將水平。
相比八百米項目,國內的四百米項目還是要稍稍強於八百米項目的。
“嗶嗶嗶——”
田徑場內響起哨聲,示意選手站在各自的起跑線前。
四百米項目,和八百米項目,有著很大的區別。
不單單少了一圈四百米這麽簡單,也沒有了林凱所熟悉的搶道環節和並道環節。
更多的是林凱陌生的規則。
八根跑道,八位選手,各自處於不同彎道的位置。
處於第七道的林凱,踩在陌生的起跑器上,林凱表示想要從起跑銜接加速跑當中,占據優勢,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原因也非常簡單,林凱對於起跑器的使用,等同於初學者。
蹲下身子,林凱其實內心也莫名忐忑,八百米項目可沒有起跑器的使用。
當然這次就不是去察覺別人的節奏。
更多的是去保持自己的節奏,林凱自認為保持自己的節奏,這一點自己熟悉。
但又可能稱之為不熟悉,林凱熟悉的是八百米項目節奏,而不是四百米項目節奏。
“各就位!”
“預備!”
“啪——”
沒有技巧可言,有的都是身體素質,林凱盡量的讓自己的身體發力,帶動腿部蹬抬,讓自己可以有一個更快的加速度。
敏銳的觀察到自己徒弟林凱的起跑銜接加速跑,明天要慢了其他七位選手半拍。
這就是跨項目的代價,至少起跑方麵,你並不能占據到任何優勢。
處於劣勢的地方,你需要在其他方麵爭取到優勢。
埋頭跑動的林凱,清楚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提升自己的速度。
一圈,短短的一圈四百米,而不是有兩圈四百米,沒有時間給自己做充足的調整。
待到林凱感覺自己跑動速度不慢,抬起頭之時,卻發現選手之間的位置,根本就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每一條跑道都有著彎道之間的距離誤差,林凱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處於領先。
不敢確定的林凱,也隻能先加快自己跑動的節奏,盡量的讓自己的跑動速度得以提升。
心裏沒底,林凱還是盡可能的先跑出自己的優勢。
至於自己的節奏,林凱都拋於腦後。
可能在比賽的事後,林凱才會記起自己好像還有賽前說得跑出自己個人的節奏。
完全陌生的對手,完全陌生的規則,但林凱卻也感受到了體力分配的輕鬆。
和八百米項目而言,足足少了四百米,也就意味著林凱自己個人的壓力真的減低了不少。
彎道一百米在雙腿的跑動下結束,來到了第一個直道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