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圈四百米節奏,胡思微可以跑出51秒上下,陳忠勳可以跑出54秒上下,二者之間相差了至少三秒的差距。


    所以林凱才會說陳忠勳的第一圈四百米節奏不慢,但在這一組八百米項目決賽當中,也算不上快。


    就連林凱自己都可以跑出比陳忠勳更快的第一圈四百米。


    並道環節開始,外道七位選手,在外道第一的陳忠勳帶領下,順著標誌桶朝著第一道湧來。


    可林凱卻也無比心安,不為什麽,隻是因為林凱察覺到了陳忠勳的節奏慢了一籌。


    既然慢了一籌,除非是刻意的提升速度,要不然就隻能是被迫屈居第三,這是最好的結果。


    不過林凱認為陳忠勳應該也不會這麽做,田徑場上,在八百米項目決賽麵前,大部分選手都是理性的。


    除了少部分個別選手,做不到理性。


    並道沒有想象中的會好似一把殺豬刀,再次分割選手的位置,觀眾倒是有些興致乏乏。


    大部分的觀眾都期待跌宕起伏的整局比賽。


    第一圈四百米的節奏,產生了明確的界限,將陳忠勳劃分在了第二名開外。


    進入第一個直道一百米,跑在第一的依舊是胡思微,跑在第二的也依舊是林凱,並沒有發生變化。


    而外道第一的陳忠勳則是順位到了第三名。


    無奈之舉,陳忠勳不可能因為當前的局勢,而刻意的改變自己的第一圈四百米節奏,自然也隻能被迫位居第三。


    眼前第二名的林凱,總讓陳忠勳有種想要一下子將其超越的衝動。


    可幻想也必須照進現實,現實告訴陳忠勳,自己不能著急,得循環漸進。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自己太心急,最終隻會打亂自己原有的節奏。


    跑在第二的林凱,當然也知道自己身後的是陳忠勳。


    擔心不擔心陳忠勳趕超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林凱也不慫,畢竟自己的實力,自己比誰都要清楚。


    距離北金大學組織的友誼賽不知道過去了多久,自己早就不再是當時的林凱,實力也遠非當初能夠相提並論。


    跑在第一的胡思微,則是覺得身後的選手估摸著有些實力,緊緊跟在自己的身後,實力基本上不差。


    沒有了林凱的火上加油,胡思微認為跑個52秒到53秒之間的區間即可。


    可以更快,但林凱有自己個人的考慮,更快是有前提的,需要消耗更多的體力,倒不如將體力留在最後的衝刺階段。


    胡思微,林凱自己還是想要試上一試。


    沒有什麽不可能,未嚐不可一試。


    匆匆過去的三百米,陳忠勳一直和林凱保持著三米的距離,也一直默默的潛伏,在等待著適合自己出手的時機。


    跑在第一的胡思微,潛意識的認為這場比賽對自己大抵是沒有什麽壓力,但理智在告訴胡思微自己,還是要對選手保持該有的警惕。


    觀眾席上的觀眾驚歎於田徑場上運動員們矯健的身姿,同時也希望比賽可以更加激情一些。


    胡教練則是在觀眾人群中,才想著這次自己徒弟林凱可以跑個第幾名。


    第三名應該是問題不大,第二名好像也問題不大,也就是第一名有點兒懸。


    跑動當中的林凱,可是一直緊緊跟在胡思微的身後。


    “叮叮叮……”


    敲鈴聲響起,第一圈四百米過去。


    “53秒。”


    進入第二圈四百米,根本就由不得林凱想超越的事情,自己眼前的第一名胡思微,就開始提速。


    夠猛,也符合胡思微實力的身份,而林凱就是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緊緊跟上胡思微的速度,既然胡思微選擇提速,林凱也毫不示弱。


    反倒是苦了第三名的陳忠勳,逐漸發現事情似乎並非如同自己聯想的那般發展。


    而且陳忠勳發掘事情的不對勁之後,也暗自糟糕,林凱的實力,可能和自己直覺猜想的一樣,有所進步了。


    至於進步了多少,陳忠勳暫時也不敢貿然下定論。


    隻是陳忠勳現在還有事情要做,那就是盡量的追上第二名林凱的腳步。


    被拉開距離可以理解,可要是被拉開太大的距離,這就屬實是無法理解了。


    在盡量跟住林凱的節奏,而林凱在盡量跟住第一名胡思微的節奏。


    至於其他選手,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影響。


    田徑場上的選手,身在局中不知局。


    擁有了上帝視角,且作為教練的胡教練,便可以對大局來一個真真切切的講述。


    基本上沒有選手可以幸免,都陷入第一名胡思微的節奏當中。


    大家都不得不跟住胡思微的節奏。


    當然打破節奏的做法很簡單粗暴,比胡思微更強。


    要是沒有比胡思微更強,那麽基本上是無解。


    除非你刻意的去一味貫徹自己的節奏。


    進入彎道,彎道快才是真的快,可林凱也沒有貿然自作主張。


    為時過早,林凱知道自己的體力,好像和自己原來想的有些出路。


    直道一百米,林凱也沒有任何作為。


    隻剩下了最後兩百米,位居第一的胡思微開始衝刺了。


    與此同時,林凱也在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再不抓緊,可就沒有機會了。


    發力,林凱開始發力,對胡思微發起挑戰,第一次挑戰,也隻有這麽一次挑戰。


    位居第三的陳忠勳,卻明顯感受到了,自己似乎實力還是不如林凱。


    因為林凱的衝刺速度,頗讓陳忠勳吃驚,自認為的進步,此刻在林凱的麵前,似乎頗有點狗屁不是的難受滋味。


    衝刺當中的林凱,現在也越發可以體會到其中的差距。


    被胡思微拉開的三米差距,自己努力去衝刺,試圖追趕,但這一切好像都無能為力。


    到達了這樣的高度,分毫的差距,都會無限放大。


    這就是運動員和運動員之間天賦的上限。


    咬緊牙關,林凱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胡思微的背影。


    隻要還沒有衝過終點線,自己就還有機會。


    有心無力,在林凱身後的陳忠勳,全身都使不上力氣。


    明顯這就是體力消耗殆盡的體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跑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作小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作小林並收藏短跑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