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修不同的道


    江知途鎮守瀾山鎮的港口區,冷修陽也負責起瀾山鎮這邊的巡邏隊。午大狼和屠夫成為了瀾山鎮護衛隊的隊長,負責鎮區的鎮守和防衛。


    冷玉暖繼續跟隨穀驂馳在山穀之中修行。


    去年從流民之中招募來的豪傑之中,經過考察期和幾場大戰之後,幾人也都脫穎而出,有的接手了幾個村落的生產、建設、和鎮守工作,有的則去當護衛隊的小隊長。


    關九侗、黃北過、嚴大車、白興文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的小隊長,大部分都是從群蛙島投靠過來的人裏,選拔出來的,帖狙、齊木爾、康無尾、辰企潮、朱小壁等人,就是群蛙島來的。


    群蛙島提供的《蛤蟆功》,還屬於是中等的武道功法,在征得他們同意之後,也在白石鎮之中挑選少年開始修習。


    張銘舒原本還想修煉冷家的《冷月劍》,可惜自身似乎有什麽條件不符合,練了一段時間都沒有入門,才得不得放棄。


    靈植師老陸和老羅也都收了弟子,悉心傳授一身的本事。不過,在白石鎮之中,有修煉資質的孩子都非常搶手。


    最後還是張銘舒做主,給幾個有水係或者木係親和天賦的孩子,還有他們的家人做思想工作之後,他們才終於收到徒弟。


    根本就沒有辦法像學堂那邊和護衛隊那邊一樣,大規模進行教導。其中最優秀的兩個孩子,還被送去穀驂馳那邊學習了。


    以前的天地是在逐漸走向末法,所以各種資質是越來越不明顯的。甚至於修行資質與凡人之間的分界也是越來越模糊,一些其實可以算作是有修行資質的人,按照原本的測試方法,居然是發掘不出來的。


    所以也導致很多人錯失了進入修行界的機會。


    在修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道宗之前都是在逐步減少收徒的數量的,並且將資質的要求不斷提高。


    直到近一年來,才重新鼓勵各個道觀自己去收徒。雖然沒有明說什麽,不過這個暗示,能懂的,應該都領悟到了。


    葉海崖經過兩年的積澱,重新去衝擊考試,終於是晉升【舉人境】了。而蕭拾遺依然還是【舉人境】的修為,不過也是有進步的。


    他這兩年也沒有急於去衝擊下一個大的境界。下一階段的【進士境】,不是那麽好突破的。每年的名額都十分有限,去年甚至一個名額都沒有放出來,那些已經做好準備的舉人們,都不得不浪費多一年的時間了。


    舉人能借到的力量還是十分有限的。


    張銘舒也是經常抽時間到學堂聽他們兩人給小孩們講課的。


    尤其是一些關鍵的內容,他甚至需要私底下再去請教,不過還是沒能入門。


    依然是一個什麽都不會的【學生境】學子而已。學宮的體係之下,【學生境】就是開始學習,識字,跟著先生誦讀書籍、經典等。


    多聽、多練、多記。


    隻有通過了第一次科考之後,成為【秀才境】的書生,才算是正式進入了學宮的體係,可以借用到一點書籍、文字、書畫、經典等的力量。


    一般的操作是,多年練習某一篇前人留下的經典作品,使用自身的才氣加持,想符師製符那樣,將其抄寫下來,在戰鬥或者需要的場景,使用出來,配合誦讀,用自身的才氣引動文章,才能激發出效果來。


    而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媒介而已,關鍵還是通過這一套操作,從學宮之中借力相應的力量。


    例如有求雨的祭文,有守護的文章,有攻擊的詩詞,都是前人開創出來,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形式,並且在學宮內留下了烙印。後輩學子,隻需要通過對應的文字和歌頌吟詠,或唱或舞或書寫,將體內的才氣加持進去。


    就像是道宗的符籙或者陣法一樣,激活了相應的效果,接引到學宮內的力量,最後,才變成了下雨、刮風、治病、防禦、或者攻擊等實際的效果。


    繞了一大圈,效率肯定是不如武夫的拳頭直接的。但是放大出的效果,也肯定是武夫所不能比擬的。


    而在學宮體係之後,才成熟的道宗體係,效率更高,戰鬥手段更加直接。直接將天地間的規則,參悟成法術來使用。又直接將法術固化成符籙、陣法、和法器。


    都是對於天地大道的理解,學宮更趨向於參悟到之後,用自己的理念進行改造,讓天地大道為人服務。而道宗則隻是參悟,學習,模仿,不強求去更改大道,有一些是順勢而為的理念。


    學來了什麽樣的手段,用到哪裏去都可以啊。例如同樣的下雨的效果,學宮更趨向於修改大道的底層規則,而道宗的修士,就盯著底層,這塊地,需要下雨了,我們就利用法術來一場雨就好了。


    天地大道是什麽樣子的,還是原來的樣子吧。


    所以,當年是道宗替換掉了學宮。


    武夫的體係就直接得多了,自己不斷強化自身的力量和體魄,再強化速度等各方麵的能力。然後去與野獸妖怪搏殺,打出一個可以生存的空間。至於天和地是什麽樣的,有什麽關係呢?


    水勢太大了,就躲到山上去啊。沒有吃的就換一塊地啊。敵人太強就逃跑啊。天氣太冷就挖個山洞,躲起來啊,學會生火啊,從熱血的妖物身上學習啊。


    不斷改變的是自己的身體。


    張銘舒與蕭拾遺經常夜談到天亮。白石鎮內,暫時也就崇笠、穀驂馳和蕭拾遺的學問比較高。


    穀驂馳是術業有專攻。崇笠基本都是被傾天監從小灌輸的,她自己也是在不斷的實踐與理解的過程裏。


    隻有蕭拾遺,是自己一路走來,不斷總結,不斷成長來的。他以前在先生門下學習的時候,也是比較自尊自強與自卑的,家境讓他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跟同窗一起踏青采風,吟詩作畫。


    老師門下學生眾多,也不會有那麽多時間來給他解惑。他隻能自己不斷去書裏求索。


    不過張銘舒覺得他總結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對於天地的理解,以及不同體係之間的差異,也是深入淺出的分析,讓張銘舒覺得很透徹。


    【舉人境】的才氣比秀才的時候更多,有的人在晉升的時候,也能舉行夜視的天賦能力。對於學宮力量與規則的理解,也會更進一步。


    張銘舒如果隻用自己才銅皮鐵骨境的武夫戰力,來對戰葉海崖的話,兩人已經可以打個半斤八兩了。畢竟葉海崖對於舉人境的力量,還沒有徹底掌握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仙命書:家族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烽茫閉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烽茫閉路並收藏玄仙命書:家族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