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此地,連周聖也不知道究竟哪些地方有機關,哪裏的棺槨中會起兇。
他那守陵人係統就像是失效了一般,自從來到這裏,始終沒有發出任何提示或響動。
就好像此地不是一處墓穴,不歸守陵係統管轄一樣。
當然,係統商店的道具和技能還能夠照常使用,係統並不是真的失效。
不過由於這種異常的狀況,周聖一直在懷疑這裏到底是不是墓穴。
難道當真是因為那位齊將軍在曆史上籍籍無名,所以他的墓沒有什麽守護的價值嗎?
無論究竟是哪種情況,周聖現在就跟其他探險者一樣,隻能憑借自己的一身本領去探索未知領域,沒有什麽外掛可以借用。
他還是第一次站在這種位置上,仿佛立場調轉一般,這種破解機關、尋找道路、探索方位的任務,還是第一次落在周聖的頭上。
所以對他來說,這裏定然是他遇到過最危險的陵墓。
畢竟,在其他的墓穴中,守陵人可是能一手遮天的存在!
就算是當初埋葬神靈的那座陵寢,周聖都還有弑神者留下的劍光可以借用。
當然,這個“危險”指的是陵墓本身,不包含同在陵墓中的其他人或非人帶來的危險。
小張聽到他這麽說,神情明顯變得緊張幾分。
他有些猶豫的說道:“那,我們將火光熄滅後,在這種幽暗的地下,就會徹底失去視覺,真的不會遇到其他危險嗎?”
雖然柳如煙提出她可以以身試險,不過在場所有人都已自覺排除這個方案。
他們雖然身手沒有柳如煙厲害,反應能力也不如他,但是他們仍舊擁有屬於男人的擔當!
周聖說道:“既然此地已經出現感光的機關,那麽很可能還會有下一個感光機關。熄滅所有光,反而是更安全的選擇。”
周聖作為守陵人,雖然是第一次站在探索者的立場下墓,但他見過的機關和設計一點也不比其他人少。
他的經驗足夠讓他自己安然無虞的在墓中穿梭好幾個來迴。
然而在沒有外掛的幫助下,他能保證的安全也僅限於他自己。
麵對未知,周聖無法保證能在各種突發情況下護其他遊客周全,所以,他才不得不用裝神弄鬼的方法,千方百計阻止其他人下墓。
說起“盜墓”的經驗,他可能稍有些欠缺。但是論阻止別人進入這種事,周聖做起來自然十分得心應手。
柳如煙先前雖然沒有跟周聖有言語上的交流,卻十分默契的理解了周聖的意圖,一直在默默配合於他。
而現在,柳如煙自然也一樣聽從周聖的指揮和安排,既然周聖決定用熄滅燭光這種方式,柳如煙便毫不猶豫的相信他。
對於柳如煙來說,哪怕周聖當真判斷失誤,害了她,她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於是,六個人排成一列縱隊,抓住同一根繩子避免走散。
這迴,打頭陣的變為周聖。
周聖選擇熄滅燭光的原因,自然是因為他在黑暗中同樣能看清事物,黑暗不會對他的行動造成阻礙。
他一邊往前走著,一邊向後望去。
身後不遠處,一雙在黑暗中分外明亮的豎瞳,正不緊不慢的跟著他們。
正是變成貓咪形態下的琉璃。
周聖順著甬道走了約有五十米的距離,土牆左右兩邊的浮雕已經消失。
這也意味著他們通過這種方法,成功度過了這道機關。
可就在這時,周聖突然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似乎有什麽東西,從四麵八方的土地下麵,正飛速向他們靠近!
在寂靜的黑暗之中,這聲音分外清晰,其他幾人也能清楚聽到。
小張不禁慌張的問道:“有……有什麽東西在靠近我們?”
“沒事的,安靜!”周聖的聲音就像定海神針一般,立即讓眾人緊張的情緒被撫平不少。
此刻,那東西已經從地下探出頭來,周聖已經看清,它的模樣狀似蠍子,頭前有兩個大大的鉗子。
不過身體卻比一般的蠍子更為壯碩一些,通體褐紅色。
蠍子們似乎是在地下挖穿了一個能容納他們通過的小洞,此刻正順著洞口魚貫而出!
在周聖周圍,一共有三個洞口,分別在十點、十二點和三點方向。
周聖反應極快,在看清洞口時,就已經以最快的速度將它們堵上。不過仍然有十多隻小蠍子已經爬到它們身前。
周聖剛想抬手將它們消滅,突然刮來來一陣強勁的風,席卷著所有小蠍子,將它們一掃而空。
熄滅光的另一個好處便是如此。柳如煙和周聖出手時不需要再顧及被別人看見。
剛才搶先一步將蠍子吹飛的,自然是柳如煙。
看來,柳如煙對風之一脈的能力已經有了初步掌握,但是仍然缺乏更精準的控製力。
比如剛才,她隻是想卷走小蠍子,卻讓不少淩亂的氣流刮過眾人的麵頰,因此再一次引起眾人的恐慌
教授不解的問道:“這密不透風的地下,怎麽會有風?”
“可能是我們快要走到開闊地帶,甬道前後通氣,由於氣壓差形成了氣流。”周聖隨口解釋道。
他總不能說,這裏有人會控風,剛才是她起的風吧。
“原來如此,我們已經向下走了許久,高度不同導致的氣壓差異確實有可能引起空氣流動。”
原本周聖還擔心自己編的借口會不會有漏洞,沒想到教授倒是幫他圓了這番解釋。篳趣閣
不過找到科學的解釋後,幾人心中再次安定下來。
周聖沒敢在此地停留,而是加快了步伐,帶著眾人穿過這一片區域。
畢竟,那蠍子能夠在地下打洞,周聖很難將他們一直堵住。
眼下周聖堵住了蠍子的三個出口,地下的蠍子們很可能會另辟蹊徑,打出另一條通道爬出來。所以周聖不敢在這個是非之地久留。
剛才小蠍子出現的地方,比先前的甬道要更為寬闊一些,整體呈弧形,就像葫蘆的腹腔一樣。
而現在,他們已經步入葫蘆的脖頸處,甬道逐漸收窄。
他那守陵人係統就像是失效了一般,自從來到這裏,始終沒有發出任何提示或響動。
就好像此地不是一處墓穴,不歸守陵係統管轄一樣。
當然,係統商店的道具和技能還能夠照常使用,係統並不是真的失效。
不過由於這種異常的狀況,周聖一直在懷疑這裏到底是不是墓穴。
難道當真是因為那位齊將軍在曆史上籍籍無名,所以他的墓沒有什麽守護的價值嗎?
無論究竟是哪種情況,周聖現在就跟其他探險者一樣,隻能憑借自己的一身本領去探索未知領域,沒有什麽外掛可以借用。
他還是第一次站在這種位置上,仿佛立場調轉一般,這種破解機關、尋找道路、探索方位的任務,還是第一次落在周聖的頭上。
所以對他來說,這裏定然是他遇到過最危險的陵墓。
畢竟,在其他的墓穴中,守陵人可是能一手遮天的存在!
就算是當初埋葬神靈的那座陵寢,周聖都還有弑神者留下的劍光可以借用。
當然,這個“危險”指的是陵墓本身,不包含同在陵墓中的其他人或非人帶來的危險。
小張聽到他這麽說,神情明顯變得緊張幾分。
他有些猶豫的說道:“那,我們將火光熄滅後,在這種幽暗的地下,就會徹底失去視覺,真的不會遇到其他危險嗎?”
雖然柳如煙提出她可以以身試險,不過在場所有人都已自覺排除這個方案。
他們雖然身手沒有柳如煙厲害,反應能力也不如他,但是他們仍舊擁有屬於男人的擔當!
周聖說道:“既然此地已經出現感光的機關,那麽很可能還會有下一個感光機關。熄滅所有光,反而是更安全的選擇。”
周聖作為守陵人,雖然是第一次站在探索者的立場下墓,但他見過的機關和設計一點也不比其他人少。
他的經驗足夠讓他自己安然無虞的在墓中穿梭好幾個來迴。
然而在沒有外掛的幫助下,他能保證的安全也僅限於他自己。
麵對未知,周聖無法保證能在各種突發情況下護其他遊客周全,所以,他才不得不用裝神弄鬼的方法,千方百計阻止其他人下墓。
說起“盜墓”的經驗,他可能稍有些欠缺。但是論阻止別人進入這種事,周聖做起來自然十分得心應手。
柳如煙先前雖然沒有跟周聖有言語上的交流,卻十分默契的理解了周聖的意圖,一直在默默配合於他。
而現在,柳如煙自然也一樣聽從周聖的指揮和安排,既然周聖決定用熄滅燭光這種方式,柳如煙便毫不猶豫的相信他。
對於柳如煙來說,哪怕周聖當真判斷失誤,害了她,她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於是,六個人排成一列縱隊,抓住同一根繩子避免走散。
這迴,打頭陣的變為周聖。
周聖選擇熄滅燭光的原因,自然是因為他在黑暗中同樣能看清事物,黑暗不會對他的行動造成阻礙。
他一邊往前走著,一邊向後望去。
身後不遠處,一雙在黑暗中分外明亮的豎瞳,正不緊不慢的跟著他們。
正是變成貓咪形態下的琉璃。
周聖順著甬道走了約有五十米的距離,土牆左右兩邊的浮雕已經消失。
這也意味著他們通過這種方法,成功度過了這道機關。
可就在這時,周聖突然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似乎有什麽東西,從四麵八方的土地下麵,正飛速向他們靠近!
在寂靜的黑暗之中,這聲音分外清晰,其他幾人也能清楚聽到。
小張不禁慌張的問道:“有……有什麽東西在靠近我們?”
“沒事的,安靜!”周聖的聲音就像定海神針一般,立即讓眾人緊張的情緒被撫平不少。
此刻,那東西已經從地下探出頭來,周聖已經看清,它的模樣狀似蠍子,頭前有兩個大大的鉗子。
不過身體卻比一般的蠍子更為壯碩一些,通體褐紅色。
蠍子們似乎是在地下挖穿了一個能容納他們通過的小洞,此刻正順著洞口魚貫而出!
在周聖周圍,一共有三個洞口,分別在十點、十二點和三點方向。
周聖反應極快,在看清洞口時,就已經以最快的速度將它們堵上。不過仍然有十多隻小蠍子已經爬到它們身前。
周聖剛想抬手將它們消滅,突然刮來來一陣強勁的風,席卷著所有小蠍子,將它們一掃而空。
熄滅光的另一個好處便是如此。柳如煙和周聖出手時不需要再顧及被別人看見。
剛才搶先一步將蠍子吹飛的,自然是柳如煙。
看來,柳如煙對風之一脈的能力已經有了初步掌握,但是仍然缺乏更精準的控製力。
比如剛才,她隻是想卷走小蠍子,卻讓不少淩亂的氣流刮過眾人的麵頰,因此再一次引起眾人的恐慌
教授不解的問道:“這密不透風的地下,怎麽會有風?”
“可能是我們快要走到開闊地帶,甬道前後通氣,由於氣壓差形成了氣流。”周聖隨口解釋道。
他總不能說,這裏有人會控風,剛才是她起的風吧。
“原來如此,我們已經向下走了許久,高度不同導致的氣壓差異確實有可能引起空氣流動。”
原本周聖還擔心自己編的借口會不會有漏洞,沒想到教授倒是幫他圓了這番解釋。篳趣閣
不過找到科學的解釋後,幾人心中再次安定下來。
周聖沒敢在此地停留,而是加快了步伐,帶著眾人穿過這一片區域。
畢竟,那蠍子能夠在地下打洞,周聖很難將他們一直堵住。
眼下周聖堵住了蠍子的三個出口,地下的蠍子們很可能會另辟蹊徑,打出另一條通道爬出來。所以周聖不敢在這個是非之地久留。
剛才小蠍子出現的地方,比先前的甬道要更為寬闊一些,整體呈弧形,就像葫蘆的腹腔一樣。
而現在,他們已經步入葫蘆的脖頸處,甬道逐漸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