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大戰在即
特工穿成農家女,自帶空間很兇悍 作者:S肉肉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學武神情肅穆,語氣堅定地高聲喊道。
一旁的趙三見此情形,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生怕自己落於人後。
於是他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去,同樣雙膝跪地,朗聲說道。
“陛下莫憂,我雖然能力微末卻也願意全力以赴,協助陛下重振朝綱,恢複山河!”
就在這一刻,方才還彼此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兄弟二人,終於放下了心頭的成見與芥蒂,對視一眼之後,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畢竟在這關乎國家存亡、民族興衰的大是大非麵前,個人的恩怨情仇又算得了什麽呢?
不過,這種事,憑借他們幾人一腔熱血還是不夠的。
如今他們的力量不弱,正麵硬剛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他們想了個辦法,利用歌謠將太子的惡行,傳播出去。
次日,上京城內外竟然流傳起一首歌謠,孩童們口口相傳,迅速向著其他城市擴散。
太子心狠手又辣啊,
弑父奪位太可怕啊。
天理不容遭人罵啊,
遲早要把惡果嚐啊。
身為皇宮中即將登上皇位之人,消息自然靈通無比,對於那不知從何處傳來的流言蜚語,他也是早有耳聞。
當得知這等肆意傳播的歌謠,這位自認為自己定然是未來的天子頓時怒不可遏,氣得他當場下達命令:若再有誰敢信口胡言,立刻斬首示眾!
然而,盡管他已如此嚴厲地警告眾人,但欲蓋彌彰之下,那首神秘的歌謠反而愈加令人深信不疑。
那些原本堅信當今聖上已然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的名門望族和世家大族,如今心中對支持太子一事也開始產生動搖。
畢竟,倘若那歌謠所傳之事屬實,而他們卻盲目地站在了太子一方,一旦押錯寶,選錯隊伍,其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在這般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世家大族紛紛選擇明哲保身,一個個都如烏龜般縮進自家府邸之中,緊閉大門,不敢輕易露頭。
眼見此景,太子更是氣急敗壞,隻見他猛地一揮衣袖,將擺放在桌案上象征著無上皇權的龍袍狠狠地打落在地,並憤怒地咆哮道。
“這幫見風使舵的無恥之徒!竟敢公然違抗本宮旨意,拒絕入宮與我共商登基大事,簡直是膽大包天,無法無天!”
雖說此時此刻,他名義上仍隻是太子而已,但實際上,他早已迫不及待地以“朕”自居。
隻因一切皆按原定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著,三日之後,便是先皇駕崩的國喪之時,屆時,他定要憑借自身手段,迫使這群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以及肱股之臣們全心全意地支持自己順利登基稱帝。
唯有如此這般行事,方可令普天之下的眾人皆心悅誠服,他所坐的皇位方能安穩無虞。
待其登上大位之後,整個國度亦會全然處於自身之掌控之中。
即便那個令人憎惡至極、手握半數空間之力的女人,屆時亦難以再與己抗衡分毫。
此刻,那位太子麵色陰沉似水,滿臉皆是兇狠暴戾之色。
突然間,他轉頭對著身側的風君沐沉聲說道。
“阿沐啊,那幫家夥莫非覺得藏頭露尾便能安然無恙不成?你且速速持著朕的手諭前去,責令他們家族裏的族長即刻入宮覲見!若有膽敢違抗者,格殺勿論!”
從太子口中吐出的話語,盡是冷酷無情且充斥著濃烈殺伐之氣的字眼。
然而與此同時,他那隻粗壯有力的大手卻輕柔地在風君沐白皙嬌嫩的麵龐上緩緩摩挲滑動著,此般舉動著實顯得親昵無比。
麵對太子這番親昵之舉,風君沐並未刻意躲閃避讓,但他的神情間卻不見絲毫喜悅之情,語調甚至略顯生硬地迴應道。
“哼,我還當太子殿下已然覓得新歡佳人,怕是早將我忘卻於腦後了呢。”
要知道,風君沐可是自始至終便追隨在太子身旁之人,加之兩人之間還有那麽一層特殊的關係存在,故而他倆之間向來都是親密無間、不分彼此的。
太子那狹長而深邃的眼眸之中,極快地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耐之色,但他城府極深,瞬息之間便將這份情緒隱匿得無影無蹤。
相反,隻見他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然後緩緩地貼近了風君沐那張俊美的臉龐些許距離。
\"崔清遠?哼,那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子怎能與你相提並論!你盡管把心放到肚子裏便是,待到本太子成功登基稱帝之日,定不會虧待於你。\"
太子壓低聲音,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誘惑和承諾。
\"況且,此次若不是因為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橫插一手,壞了本太子擒拿那人弟弟的周密計劃,本太子豈會輕易放過他!\"
說到此處,太子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縷狠厲之色。
果不其然,經過太子這般溫言軟語的安撫之後,原本縈繞在風君沐周身的那股不悅之氣猶如晨霧遇到陽光一般迅速消散開來。
此刻的他,變得無比溫順,恭恭敬敬地點頭應道。
“屬下明白,多謝太子殿下抬愛。屬下定當竭盡全力為太子殿下效犬馬之勞!\"
言罷,風君沐便轉身朝著門外走去,準備替太子處理事務。
然而,就在他轉身離去的那一刹那,太子臉上那刻意偽裝出的溫和笑意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飾的深深厭惡之情。
可惜的是,已經轉過身去的風君沐對此卻是渾然不覺。
另一方麵,那些原本就收到了風君墨親自書寫的密信的藩王諸侯們,起初對於是否要響應風君墨的號召還心存疑慮。
但此時此刻,再加上從上京傳出來的那首神秘歌謠四處流傳,更是讓這些人心神動搖、搖擺不定。
終於,無論是那些真正心懷忠君報國之誌的忠臣良將,還是妄圖趁著局勢混亂之際大撈一把好處的野心家們,都紛紛率領著自己麾下的精兵強將,浩浩蕩蕩地向著上京進發而來。
一旁的趙三見此情形,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生怕自己落於人後。
於是他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去,同樣雙膝跪地,朗聲說道。
“陛下莫憂,我雖然能力微末卻也願意全力以赴,協助陛下重振朝綱,恢複山河!”
就在這一刻,方才還彼此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兄弟二人,終於放下了心頭的成見與芥蒂,對視一眼之後,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畢竟在這關乎國家存亡、民族興衰的大是大非麵前,個人的恩怨情仇又算得了什麽呢?
不過,這種事,憑借他們幾人一腔熱血還是不夠的。
如今他們的力量不弱,正麵硬剛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他們想了個辦法,利用歌謠將太子的惡行,傳播出去。
次日,上京城內外竟然流傳起一首歌謠,孩童們口口相傳,迅速向著其他城市擴散。
太子心狠手又辣啊,
弑父奪位太可怕啊。
天理不容遭人罵啊,
遲早要把惡果嚐啊。
身為皇宮中即將登上皇位之人,消息自然靈通無比,對於那不知從何處傳來的流言蜚語,他也是早有耳聞。
當得知這等肆意傳播的歌謠,這位自認為自己定然是未來的天子頓時怒不可遏,氣得他當場下達命令:若再有誰敢信口胡言,立刻斬首示眾!
然而,盡管他已如此嚴厲地警告眾人,但欲蓋彌彰之下,那首神秘的歌謠反而愈加令人深信不疑。
那些原本堅信當今聖上已然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的名門望族和世家大族,如今心中對支持太子一事也開始產生動搖。
畢竟,倘若那歌謠所傳之事屬實,而他們卻盲目地站在了太子一方,一旦押錯寶,選錯隊伍,其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在這般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世家大族紛紛選擇明哲保身,一個個都如烏龜般縮進自家府邸之中,緊閉大門,不敢輕易露頭。
眼見此景,太子更是氣急敗壞,隻見他猛地一揮衣袖,將擺放在桌案上象征著無上皇權的龍袍狠狠地打落在地,並憤怒地咆哮道。
“這幫見風使舵的無恥之徒!竟敢公然違抗本宮旨意,拒絕入宮與我共商登基大事,簡直是膽大包天,無法無天!”
雖說此時此刻,他名義上仍隻是太子而已,但實際上,他早已迫不及待地以“朕”自居。
隻因一切皆按原定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著,三日之後,便是先皇駕崩的國喪之時,屆時,他定要憑借自身手段,迫使這群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以及肱股之臣們全心全意地支持自己順利登基稱帝。
唯有如此這般行事,方可令普天之下的眾人皆心悅誠服,他所坐的皇位方能安穩無虞。
待其登上大位之後,整個國度亦會全然處於自身之掌控之中。
即便那個令人憎惡至極、手握半數空間之力的女人,屆時亦難以再與己抗衡分毫。
此刻,那位太子麵色陰沉似水,滿臉皆是兇狠暴戾之色。
突然間,他轉頭對著身側的風君沐沉聲說道。
“阿沐啊,那幫家夥莫非覺得藏頭露尾便能安然無恙不成?你且速速持著朕的手諭前去,責令他們家族裏的族長即刻入宮覲見!若有膽敢違抗者,格殺勿論!”
從太子口中吐出的話語,盡是冷酷無情且充斥著濃烈殺伐之氣的字眼。
然而與此同時,他那隻粗壯有力的大手卻輕柔地在風君沐白皙嬌嫩的麵龐上緩緩摩挲滑動著,此般舉動著實顯得親昵無比。
麵對太子這番親昵之舉,風君沐並未刻意躲閃避讓,但他的神情間卻不見絲毫喜悅之情,語調甚至略顯生硬地迴應道。
“哼,我還當太子殿下已然覓得新歡佳人,怕是早將我忘卻於腦後了呢。”
要知道,風君沐可是自始至終便追隨在太子身旁之人,加之兩人之間還有那麽一層特殊的關係存在,故而他倆之間向來都是親密無間、不分彼此的。
太子那狹長而深邃的眼眸之中,極快地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耐之色,但他城府極深,瞬息之間便將這份情緒隱匿得無影無蹤。
相反,隻見他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然後緩緩地貼近了風君沐那張俊美的臉龐些許距離。
\"崔清遠?哼,那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子怎能與你相提並論!你盡管把心放到肚子裏便是,待到本太子成功登基稱帝之日,定不會虧待於你。\"
太子壓低聲音,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誘惑和承諾。
\"況且,此次若不是因為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橫插一手,壞了本太子擒拿那人弟弟的周密計劃,本太子豈會輕易放過他!\"
說到此處,太子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縷狠厲之色。
果不其然,經過太子這般溫言軟語的安撫之後,原本縈繞在風君沐周身的那股不悅之氣猶如晨霧遇到陽光一般迅速消散開來。
此刻的他,變得無比溫順,恭恭敬敬地點頭應道。
“屬下明白,多謝太子殿下抬愛。屬下定當竭盡全力為太子殿下效犬馬之勞!\"
言罷,風君沐便轉身朝著門外走去,準備替太子處理事務。
然而,就在他轉身離去的那一刹那,太子臉上那刻意偽裝出的溫和笑意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飾的深深厭惡之情。
可惜的是,已經轉過身去的風君沐對此卻是渾然不覺。
另一方麵,那些原本就收到了風君墨親自書寫的密信的藩王諸侯們,起初對於是否要響應風君墨的號召還心存疑慮。
但此時此刻,再加上從上京傳出來的那首神秘歌謠四處流傳,更是讓這些人心神動搖、搖擺不定。
終於,無論是那些真正心懷忠君報國之誌的忠臣良將,還是妄圖趁著局勢混亂之際大撈一把好處的野心家們,都紛紛率領著自己麾下的精兵強將,浩浩蕩蕩地向著上京進發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