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以德報恩
特工穿成農家女,自帶空間很兇悍 作者:S肉肉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一刻,他原本一直緊繃著的心弦終於得以稍稍鬆弛開來。
畢竟此刻正在課堂之上專心聽講的他,冷不丁地被老嬤嬤匆匆帶走,要說心裏一點都不害怕那絕對是假話。
盡管他並不清楚太後為何會如此突兀地想要召見自己,但他心裏也很明白,麵對這樣的旨意,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拒絕的權力可言。
因此,即便是在這一路行來的途中,他的心中始終充斥著害怕與緊張的情緒,然而即便如此,他也絲毫未曾忘卻應當遵循的各種禮數規矩。
待到走到殿前,他恭恭敬敬地雙膝跪地,垂首施禮道。
“國子監學子趙希謙拜見太後娘娘。”
而當太後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叫謙兒的孩子的時候,她的內心深處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訝異之情。
因為眼前這個孩童看上去頂多也就隻有五六歲的模樣罷了,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人兒,居然能夠成功考入那聲名遠揚的國子監之中!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啊。
需知,此次國子監雖向外招收學生,但那些考官可是出了名的嚴厲苛刻,想要成功考入其中成為一名學子簡直難如登天,更別提能夠榮獲前三甲這般優異的成績了!
然而,就在此時,當眾人看到謙兒時,皆不禁眼前一亮。
隻見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氣質,且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言行舉止鬆弛有度,對待他人更是禮貌有加。
見到此景,她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暗暗思忖起來。
靜淑盡管流落於民間多年,但不得不說,她著實很會教養孩子啊!
其大女兒不僅口齒伶俐,而且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如今再看這小兒子,更是才華橫溢、令人讚歎不已。
想到此處,太後心中甚至萌生出這樣一種念頭——即便日後靜淑未能靜嫻尋到認祖歸宗,憑借著她自身出色的教子能力以及兩個孩子所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卓越才能,他們一家人未來的日子想必也定會過得幸福美滿吧。
“好好好!快些走上前來,讓哀家仔細端詳端詳,聽你娘親還有姐姐將你誇讚得如同花兒一般美麗,哀家倒真想親眼見識見識究竟是怎樣一個出色的孩子。”
太後滿臉笑容地說道。
雖說謙兒年齡尚幼,但他的心智卻遠比同齡的普通孩童更為成熟穩重。
尤其是當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母親和姐姐竟能與尊貴無比的太後並肩而坐時,內心深處固然感到十分驚詫,但表麵上依舊表現得沉著冷靜、毫不慌張。
隻見他恭恭敬敬地向前邁了幾步,動作規範、儀態大方,宛如一位經過嚴格訓練的世家子弟。
太後坐在鳳椅之上,目光慈祥地落在麵前那個年紀尚小、卻渾身散發著濃濃書卷氣息的孩子身上。
越看越是喜愛,就如同尋常百姓家中的老奶奶看著自家疼愛的孫兒一般,滿心歡喜。
隻見太後不停地將精致可口的糕點往謙兒手中塞去,嘴裏還念叨著。
“謙兒真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呀,哀家打心眼裏喜歡。日後可得常常進宮來陪哀家解解悶喲!”
說著,太後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起來。
與此同時,太後轉過頭來,對著站在一旁的高氏微笑著誇讚道。
“瞧瞧你家裏的這兩個孩子,模樣俊俏不說,性格也如此討人歡心,由此可見呐,你在養育子女方麵確實有著獨到之處呢!”
聽到太後這番讚揚之詞,高氏趕忙躬身行禮謝恩,並謙遜地迴應道。
“承蒙太後娘娘謬讚,我隻是盡到為人母的本分罷了。”
這時,太後像是想起了什麽有趣的事情,略帶嗔怪地瞄了一眼旁邊的將軍夫人,佯裝生氣地說道。
“哎呀,再看看你姐姐家的那三個小子,簡直就是三隻頑皮的毛猴子嘛!自小就沒個消停的時候,這不,年紀輕輕的就跟著他們爹爹跑到軍營裏去闖蕩啦!”
說完,太後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對於那三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感到有些無奈。
而將軍夫人聽了太後的話後,不但沒有出言辯駁,反而十分認同地點了點頭。
要知道,她膝下的確育有三子,但如今這三個孩子全都不在身旁,而是跟隨其父親一同投身軍旅生涯之中。
想到這裏,將軍夫人不禁輕歎一聲。
“唉……太後娘娘所言極是啊,相比之下,還是咱家謙兒這般乖巧聽話更為惹人憐愛,可千萬別學他那三個表哥,整天隻曉得耍弄刀槍棍棒,活脫脫一群粗魯之人。”
謙兒果真是趙希悅的親弟弟,那頭腦轉動之快令人驚歎不已!
如今,連他都已經清楚地了解到母親那不為人知的身世之謎,太後對母親可謂愧疚滿滿。
更何況此時此刻,太後正興致勃勃、情緒高漲著呢,又怎會將自己的恩師遺忘於腦後?
隻見謙兒麵帶微笑,恭恭敬敬地對著太後來了一句。
“太後娘娘,實不相瞞,謙兒從前也是頗為調皮搗蛋的主兒,但好在有我的恩師耐心教導,才讓我學會了這般禮數周全。”
說罷,他還不忘微微欠身行禮。
一旁的趙希悅見狀,心中暗自欣喜,同時也向弟弟投去一個充滿讚賞之意的目光。
她心裏跟明鏡似的,一眼便瞧出弟弟此舉乃是有意借助太後之手來抬高孔先生的地位。
畢竟,孔先生對待謙兒可謂是盡心盡力、傾囊相授,這一點毫無疑問。
而謙兒呢,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身為姐姐的她,理所當然得助其一臂之力啦。
於是乎,趙希悅也佯裝漫不經心地附和道。
“可不是嘛,孔先生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當真是位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隻可惜呀,他早年因某些緣故遭家族驅逐除名,時至今日,也不過隻是個默默無聞的鄉野先生而已,如此才華橫溢之人竟落得這般下場,著實是暴殄天物,令人惋惜呐!”
說著還故意惋惜的微微搖著頭,口中歎息。
畢竟此刻正在課堂之上專心聽講的他,冷不丁地被老嬤嬤匆匆帶走,要說心裏一點都不害怕那絕對是假話。
盡管他並不清楚太後為何會如此突兀地想要召見自己,但他心裏也很明白,麵對這樣的旨意,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拒絕的權力可言。
因此,即便是在這一路行來的途中,他的心中始終充斥著害怕與緊張的情緒,然而即便如此,他也絲毫未曾忘卻應當遵循的各種禮數規矩。
待到走到殿前,他恭恭敬敬地雙膝跪地,垂首施禮道。
“國子監學子趙希謙拜見太後娘娘。”
而當太後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叫謙兒的孩子的時候,她的內心深處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訝異之情。
因為眼前這個孩童看上去頂多也就隻有五六歲的模樣罷了,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人兒,居然能夠成功考入那聲名遠揚的國子監之中!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啊。
需知,此次國子監雖向外招收學生,但那些考官可是出了名的嚴厲苛刻,想要成功考入其中成為一名學子簡直難如登天,更別提能夠榮獲前三甲這般優異的成績了!
然而,就在此時,當眾人看到謙兒時,皆不禁眼前一亮。
隻見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氣質,且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言行舉止鬆弛有度,對待他人更是禮貌有加。
見到此景,她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暗暗思忖起來。
靜淑盡管流落於民間多年,但不得不說,她著實很會教養孩子啊!
其大女兒不僅口齒伶俐,而且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如今再看這小兒子,更是才華橫溢、令人讚歎不已。
想到此處,太後心中甚至萌生出這樣一種念頭——即便日後靜淑未能靜嫻尋到認祖歸宗,憑借著她自身出色的教子能力以及兩個孩子所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卓越才能,他們一家人未來的日子想必也定會過得幸福美滿吧。
“好好好!快些走上前來,讓哀家仔細端詳端詳,聽你娘親還有姐姐將你誇讚得如同花兒一般美麗,哀家倒真想親眼見識見識究竟是怎樣一個出色的孩子。”
太後滿臉笑容地說道。
雖說謙兒年齡尚幼,但他的心智卻遠比同齡的普通孩童更為成熟穩重。
尤其是當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母親和姐姐竟能與尊貴無比的太後並肩而坐時,內心深處固然感到十分驚詫,但表麵上依舊表現得沉著冷靜、毫不慌張。
隻見他恭恭敬敬地向前邁了幾步,動作規範、儀態大方,宛如一位經過嚴格訓練的世家子弟。
太後坐在鳳椅之上,目光慈祥地落在麵前那個年紀尚小、卻渾身散發著濃濃書卷氣息的孩子身上。
越看越是喜愛,就如同尋常百姓家中的老奶奶看著自家疼愛的孫兒一般,滿心歡喜。
隻見太後不停地將精致可口的糕點往謙兒手中塞去,嘴裏還念叨著。
“謙兒真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呀,哀家打心眼裏喜歡。日後可得常常進宮來陪哀家解解悶喲!”
說著,太後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起來。
與此同時,太後轉過頭來,對著站在一旁的高氏微笑著誇讚道。
“瞧瞧你家裏的這兩個孩子,模樣俊俏不說,性格也如此討人歡心,由此可見呐,你在養育子女方麵確實有著獨到之處呢!”
聽到太後這番讚揚之詞,高氏趕忙躬身行禮謝恩,並謙遜地迴應道。
“承蒙太後娘娘謬讚,我隻是盡到為人母的本分罷了。”
這時,太後像是想起了什麽有趣的事情,略帶嗔怪地瞄了一眼旁邊的將軍夫人,佯裝生氣地說道。
“哎呀,再看看你姐姐家的那三個小子,簡直就是三隻頑皮的毛猴子嘛!自小就沒個消停的時候,這不,年紀輕輕的就跟著他們爹爹跑到軍營裏去闖蕩啦!”
說完,太後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對於那三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感到有些無奈。
而將軍夫人聽了太後的話後,不但沒有出言辯駁,反而十分認同地點了點頭。
要知道,她膝下的確育有三子,但如今這三個孩子全都不在身旁,而是跟隨其父親一同投身軍旅生涯之中。
想到這裏,將軍夫人不禁輕歎一聲。
“唉……太後娘娘所言極是啊,相比之下,還是咱家謙兒這般乖巧聽話更為惹人憐愛,可千萬別學他那三個表哥,整天隻曉得耍弄刀槍棍棒,活脫脫一群粗魯之人。”
謙兒果真是趙希悅的親弟弟,那頭腦轉動之快令人驚歎不已!
如今,連他都已經清楚地了解到母親那不為人知的身世之謎,太後對母親可謂愧疚滿滿。
更何況此時此刻,太後正興致勃勃、情緒高漲著呢,又怎會將自己的恩師遺忘於腦後?
隻見謙兒麵帶微笑,恭恭敬敬地對著太後來了一句。
“太後娘娘,實不相瞞,謙兒從前也是頗為調皮搗蛋的主兒,但好在有我的恩師耐心教導,才讓我學會了這般禮數周全。”
說罷,他還不忘微微欠身行禮。
一旁的趙希悅見狀,心中暗自欣喜,同時也向弟弟投去一個充滿讚賞之意的目光。
她心裏跟明鏡似的,一眼便瞧出弟弟此舉乃是有意借助太後之手來抬高孔先生的地位。
畢竟,孔先生對待謙兒可謂是盡心盡力、傾囊相授,這一點毫無疑問。
而謙兒呢,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身為姐姐的她,理所當然得助其一臂之力啦。
於是乎,趙希悅也佯裝漫不經心地附和道。
“可不是嘛,孔先生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當真是位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隻可惜呀,他早年因某些緣故遭家族驅逐除名,時至今日,也不過隻是個默默無聞的鄉野先生而已,如此才華橫溢之人竟落得這般下場,著實是暴殄天物,令人惋惜呐!”
說著還故意惋惜的微微搖著頭,口中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