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醫生,順便給大家看看唄。”


    邊上也有人起哄。


    車廂內人其實不算太多,也就坐了三分之二不到,雲珩一群人就有十三個。


    大多數人其實都算是健康人,隻不過正好遇到了雲珩,大家也就是湊個熱鬧。


    “也行吧。”


    雲珩點了點頭。


    反正路上無聊,邊上也有一群學弟,有人願意做標本,雲珩還是很樂意的。


    教學,單純靠著嘴上說,其實感受不深,還是要真實的去感受。


    “那雲醫生我先來。”


    剛才給雲珩遞水的笑著走過去,和雲珩隔著一個走廊的學生站起身:“你坐這兒吧,方便雲珩學長診脈。”


    高鐵的座椅和火車不同,有麵對麵的座椅,高鐵都是單排,前麵帶著小桌板,和飛機類似。


    要讓雲珩診病,患者坐在邊上太近其實不方便,隔著走廊正合適。


    好在高鐵也不像之前的綠皮火車,沒有站票,也沒有來來迴迴瓜子、啤酒、礦泉水的,偶爾有乘務員路過,頻率也不高,不受影響。


    對方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稍顯肥胖。


    聽到邊上學生招唿,中年人一邊道謝,一邊走過去坐下:“謝謝了。”


    “你們都是西亞醫院的醫生?”


    “我們都是省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西亞醫院現在也是我們省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


    張雪豔的語氣中都充滿了得意。


    按說,省中醫醫院、市中醫醫院,都是省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可這些孩子偏偏提起西亞醫院覺得倍有麵子,很是榮耀。


    “了不起,跟著雲醫生好好學,將來咱們西華市多出一些厲害的中醫。”


    中年人笑嗬嗬的說著。


    “平心,靜氣,情緒先穩定下來。”


    雲珩對中年人說道。


    “不好意思。”


    中年人笑了笑,然後不吭聲了。


    雲珩不著急,然後對邊上的學弟學妹們說道:“大家都學過中醫基礎,應該知道,在診脈的時候,講究其實是很多的,隻不過在實際的臨床中,條件有限,更為考驗醫生的水平。”


    “雲珩學長,我知道,診脈的最佳體位其實是仰臥位,最佳時間是早上,患者和醫生都要寧心靜氣........”


    薛瑞峰急忙說道。


    “嗯,說的很對。”


    雲珩並不打擊學弟學妹們的積極性。


    無論是刻意表現也好,還是愛出風頭也好,這種性格其實是更能學好東西的,有些老師卻喜歡去打壓。


    這世上什麽人最容易成功?


    好麵子的,喜歡裝逼的人,往往最容易成功。


    因為麵子和裝逼都是需要基礎的,在學校,出風頭的學生往往成績都不差,在社會上,喜歡裝逼的人,往往也不會太差。


    有目標,才有動力。


    一些人為了一時的出風頭,其實是願意私底下去下功夫的。


    當然,成功很難,不能成功的話,這種性格就很慘。


    “中醫診脈很講究,大家都知道,中醫的脈象有很多種,診脈的時候寧心靜氣,醫生是根據自己的唿吸來判斷患者的脈搏的,所以往往有一息幾數的說法。”


    雲珩一邊觀察著中年人,一邊講解。


    學生們都靜靜的聽著。


    以的脈診聽上去簡單,但是確實有門檻的,正如晉安平對晉世傑說的,如果一個人三個月還不能切診入門,那麽這個人基本上一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切診了。


    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中醫,是因為對中醫了解不深。


    醫學是很嚴謹的事情,畢竟關乎到人命。


    所以在辯證的時候,醫生要非常的小心,非常的仔細,不能忽視任何的細節。


    可同時,中醫又是一個不能具體去量化的醫學。


    不像西醫,用數據就可以說明問題,什麽數據,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醫在診斷的時候,靠的更多的是醫生的感覺和經驗。


    就像是我們練車的時候,教練明明很是明白的告訴你,什麽地方給你劃了點,到時候你大概在那個點到了車窗多少公分的時候打方向。


    可有的人就是判斷不準這個多少公分究竟是多少。


    就說麵色,很明顯的麵色蠟黃、發白,大多數人都看的出來,可細小的變化一些人就看不出來。


    看不出來的時候就覺得很難,其實就是不得其門。


    還用開車來說,我們大多數人坐車的時候其實是不怎麽記路的,特別是路遠一些,哪怕坐的次數多,往往也記不住,可當你開車的時候,走兩迴你就知道這條路怎麽走了,認路看的是什麽,依舊又是什麽。


    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區別。


    學中醫,一定要結合實際去學,以前大多數人學醫,都是先從學徒開始,抓藥、采藥、炮製,從打雜開始。


    這個打雜過程,其實就是實踐的過程,先辨明藥理,同時記清歌訣,然後跟著老師傅學習。


    而現在醫學院的教育模式是什麽,上課,背書,學理論,最多有一些實踐課,辨別一下藥材,這個辨別藥材還不是每個係都有的。


    很多醫學生大學好幾年,藥材都不認識,脈象都沒摸過,進了醫院,機會就更少了,這種沒根基,思維都沒有定下來的醫學生,其實是很容易被帶偏的。


    “來,胳膊放上麵。”


    雲珩一邊給學生們講解,一邊觀察男人,然後讓男人把胳膊放在小桌板上,伸手給男人摸脈。


    “脈象,是指脈搏的快慢、強弱、深淺的情況.......”


    雲珩一邊給中年男人摸脈,一邊還對學弟學妹們說著:“脈象是中醫辨證的重要依據之一,所以在摸脈的時候,一定要準確,切記不要著急,不要心慌,凝神靜氣,不受外界幹擾,讓自己的心神沉浸進去,去感受患者的脈象。”


    “我們自己要唿吸平穩,節奏均勻.......”


    “雲珩學長,您為什麽能一邊摸脈一邊說話,不受幹擾嗎?”


    有學弟問道。


    “很多東西其實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雲珩解釋道:“對於初學者來說,最難的就是容易受幹擾,自己也不能判斷節奏,但是隨著臨床實踐,自己就能慢慢的摸索出規律。”


    “就像是我們學習打字一樣,最初小心翼翼的,看著鍵盤,看著電腦也總是找不到鍵,可時間長了,哪怕你閉上眼睛,不看鍵盤,也能準確的打出你想要的字。”


    說著雲珩又叮囑道:“隻不過治病畢竟和打字不一樣,錯了難以挽迴,所以還是要小心謹慎,在實際的臨床中四診合參,要是出現矛盾,可以再次切脈,確認自己之前的診斷是不是正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國醫雲珩米詩琳任學東寧歡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子如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如珩並收藏無雙國醫雲珩米詩琳任學東寧歡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