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而言,李治的性格其實不合適當國君,他更適合一個藩王,隻需要吃喝玩樂即可,因為仁厚老實。
李世民還覺得他性格懦弱,膽子太小,對扶持他上位,有些猶豫,長孫無忌也說他過於仁弱。篳趣閣
與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比起來,李治缺少雄才大略,缺少雄心壯誌,所以被人認為隻能做守成之君,無法開拓進取。
但是房俊知道,李治沒有那麽簡單。
或許現在看起來他確實寬厚老實,勤勤懇懇,沒有想那麽多,但是,隻要當上了皇帝,他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李世民去世的時候,做了什麽?
為了保證李治能安全上位,所以李世民特地加大了相權,安排了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來當輔政大臣,保證李治能順順利利的上位。
事實上李治確實也順順利利上位了。
但是,這樣一來,也給李治帶來了極大的問題,那便是受到了關隴貴族的牽製。
長孫無忌,就是關隴貴族的領頭人,李治登基初期做事處處掣肘,凡事都要聽從長孫無忌的安排,所以,李治這個皇帝一開始當的非常窩囊。
後來他做了什麽?
一是,立後武則天!
這件事絕對是一件大事!
因為當初幾乎所有人都反對李治立後,包括長孫無忌在內,認為於理不合。
但是這個時候的李治卻不同了,他不僅僅毫不畏懼,而且直接硬杠長孫無忌和關隴貴族所有人,確定了武則天的位置。
第二件事,殺長孫無忌。
要知道長孫無忌乃是他的舅舅,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關隴貴族的領頭人,更何況還是排名第一的淩煙閣功臣,擁有從龍之功。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人舉報他造反,李治說殺了就殺了,毫不猶豫。
很多人說,李治之所以這麽做,乃是因為李治因為成為了武則天的傀儡,成為了武則天的棋子,並不是李治所為。
若是以前,房俊或許也覺得是如此,但是越是接觸,房俊也越是覺得李治沒有表麵那麽簡單。
他或許真的沒有李承乾和李泰那麽聰明,擁有雄心壯誌,但是,他一旦認定了某一件事情,他就會一直做到底。
這個從他對於茶壺一事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當初,房俊隻是提了一下茶壺的可能性,並沒有做什麽提醒,然而將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治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此時他竟然還在研究茶壺。
或許是因為年少,對一些東西好奇,所以產生了濃厚興趣,但是身為皇子,而且是一個監國了半年多時間的皇子,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再加上房俊知道李治做過什麽事情。
事實上,李治殺了長孫無忌之後,並沒有因此停止腳步。
他總攬皇權,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止他一展抱負,所以,他開始跟李世民一樣,開疆擴土。
這不是房俊在瞎說,他是真的在開疆擴土,而且遠遠比李世民要大的多,
房俊記得史書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李治登基之後,“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
這些地盤,以前都是西突厥的,然而卻被李治吞下了,成功納入了大唐的版圖之中。
不僅僅如此,他還滅掉了高句驪和百濟,完成了李世民多年都沒有完成的夙願,將大唐版圖擴大到了巔峰,超過了唐朝所有皇帝。
這樣的人,能把他稱之為守成之君?
房俊打死都不信!
李治現在表現出來的仁厚,這僅僅隻是他最表麵的東西,而以他執著認真的性格,隻要他當上皇帝,那麽大唐絕對會大變。
會不會天下大治,房俊暫時不知道。
若是他真的以仁治國,或許可以,至少李治前期不算是昏君,他登基前期一直都在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的做事。
而後麵之所以昏庸……其實從現在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對於治國興趣並不是很大,反而喜歡一些旁門左道。
在史書中,李治中年打下高句驪之後,便甩開了朝政,自己每天在後宮花天酒地,讓武則天處理政務,還說什麽有皇後處理朝政,他不用擔心,他每天隻需要花天酒地即可。
李治不算是貪戀權勢之人!
以至於後來害死了三任太子,廢掉了兩任皇帝,李氏的江山,差點因為他而丟了,所以中年的李治,絕對算得上是昏君。
房俊此時還在看!
他需要知道李治是從哪裏開始昏庸的?
或許從長孫無忌死後,朝中再也沒有人可以牽製他,再也沒有人可以跟他說話,所以他選擇放飛自我。
也或許是因為武則天的出現,他怕老婆,所以讓武則天這個女人執政。
如果是如此,那麽房俊隻能做多一點事情。
包括提前弄死武則天!
這不是開玩笑,計劃一直都在設想之中,隻要以後那個女人表現出一點威脅力,那麽他恐怕就得動手。
而在動手之前,房俊需要查明一件事,那便是李治與武則天究竟有沒有勾搭上?
若是他們勾搭上了,感情到了什麽地步?
還有就是,房俊需要確保晉陽的位置!
從現在看,李治還算是一個比較重感情的人,至少他對於晉陽的感情非同一般,絕非一般公主可以比擬。
盡管說他登基之後,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是前期應該出不了什麽問題,隻要沒有武則天,那麽問題就不會很大。
所以,李治登基之後,晉陽在朝中的位置如何,就會變得非常重要了。
隻有晉陽的位置足夠高,那麽才可以牽製李治,讓他保持清醒。
至少,房俊想要保證自己有生之年,不會看到李治昏庸。
房俊之前沒有那麽大的野心,也不想參染朝中之事,覺得麻煩,但是他知道,大唐在變!
一些人正在老去,一些人很快就會離開,用不了幾年,貞觀之治就會結束,他得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打算。
如果他不想自己以後活的太糟糕,那麽就得改變一下曆史進程,讓晉陽這個大唐公主真正的成長起來,能獨擋一麵。
事實上,晉陽這段時間處理蕭家一事,他都看在眼中。
他也看到了一些可能性。
這小姑娘,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麽柔弱,若是她柔弱,房俊或許壓根不會多想,然而現在,他就得多想一些。
既然李治對於朝政不太感興趣,那麽讓晉陽監一監國,或許也是一件可行的事情!
李世民還覺得他性格懦弱,膽子太小,對扶持他上位,有些猶豫,長孫無忌也說他過於仁弱。篳趣閣
與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比起來,李治缺少雄才大略,缺少雄心壯誌,所以被人認為隻能做守成之君,無法開拓進取。
但是房俊知道,李治沒有那麽簡單。
或許現在看起來他確實寬厚老實,勤勤懇懇,沒有想那麽多,但是,隻要當上了皇帝,他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李世民去世的時候,做了什麽?
為了保證李治能安全上位,所以李世民特地加大了相權,安排了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來當輔政大臣,保證李治能順順利利的上位。
事實上李治確實也順順利利上位了。
但是,這樣一來,也給李治帶來了極大的問題,那便是受到了關隴貴族的牽製。
長孫無忌,就是關隴貴族的領頭人,李治登基初期做事處處掣肘,凡事都要聽從長孫無忌的安排,所以,李治這個皇帝一開始當的非常窩囊。
後來他做了什麽?
一是,立後武則天!
這件事絕對是一件大事!
因為當初幾乎所有人都反對李治立後,包括長孫無忌在內,認為於理不合。
但是這個時候的李治卻不同了,他不僅僅毫不畏懼,而且直接硬杠長孫無忌和關隴貴族所有人,確定了武則天的位置。
第二件事,殺長孫無忌。
要知道長孫無忌乃是他的舅舅,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關隴貴族的領頭人,更何況還是排名第一的淩煙閣功臣,擁有從龍之功。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人舉報他造反,李治說殺了就殺了,毫不猶豫。
很多人說,李治之所以這麽做,乃是因為李治因為成為了武則天的傀儡,成為了武則天的棋子,並不是李治所為。
若是以前,房俊或許也覺得是如此,但是越是接觸,房俊也越是覺得李治沒有表麵那麽簡單。
他或許真的沒有李承乾和李泰那麽聰明,擁有雄心壯誌,但是,他一旦認定了某一件事情,他就會一直做到底。
這個從他對於茶壺一事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當初,房俊隻是提了一下茶壺的可能性,並沒有做什麽提醒,然而將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治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此時他竟然還在研究茶壺。
或許是因為年少,對一些東西好奇,所以產生了濃厚興趣,但是身為皇子,而且是一個監國了半年多時間的皇子,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再加上房俊知道李治做過什麽事情。
事實上,李治殺了長孫無忌之後,並沒有因此停止腳步。
他總攬皇權,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止他一展抱負,所以,他開始跟李世民一樣,開疆擴土。
這不是房俊在瞎說,他是真的在開疆擴土,而且遠遠比李世民要大的多,
房俊記得史書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李治登基之後,“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
這些地盤,以前都是西突厥的,然而卻被李治吞下了,成功納入了大唐的版圖之中。
不僅僅如此,他還滅掉了高句驪和百濟,完成了李世民多年都沒有完成的夙願,將大唐版圖擴大到了巔峰,超過了唐朝所有皇帝。
這樣的人,能把他稱之為守成之君?
房俊打死都不信!
李治現在表現出來的仁厚,這僅僅隻是他最表麵的東西,而以他執著認真的性格,隻要他當上皇帝,那麽大唐絕對會大變。
會不會天下大治,房俊暫時不知道。
若是他真的以仁治國,或許可以,至少李治前期不算是昏君,他登基前期一直都在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的做事。
而後麵之所以昏庸……其實從現在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對於治國興趣並不是很大,反而喜歡一些旁門左道。
在史書中,李治中年打下高句驪之後,便甩開了朝政,自己每天在後宮花天酒地,讓武則天處理政務,還說什麽有皇後處理朝政,他不用擔心,他每天隻需要花天酒地即可。
李治不算是貪戀權勢之人!
以至於後來害死了三任太子,廢掉了兩任皇帝,李氏的江山,差點因為他而丟了,所以中年的李治,絕對算得上是昏君。
房俊此時還在看!
他需要知道李治是從哪裏開始昏庸的?
或許從長孫無忌死後,朝中再也沒有人可以牽製他,再也沒有人可以跟他說話,所以他選擇放飛自我。
也或許是因為武則天的出現,他怕老婆,所以讓武則天這個女人執政。
如果是如此,那麽房俊隻能做多一點事情。
包括提前弄死武則天!
這不是開玩笑,計劃一直都在設想之中,隻要以後那個女人表現出一點威脅力,那麽他恐怕就得動手。
而在動手之前,房俊需要查明一件事,那便是李治與武則天究竟有沒有勾搭上?
若是他們勾搭上了,感情到了什麽地步?
還有就是,房俊需要確保晉陽的位置!
從現在看,李治還算是一個比較重感情的人,至少他對於晉陽的感情非同一般,絕非一般公主可以比擬。
盡管說他登基之後,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是前期應該出不了什麽問題,隻要沒有武則天,那麽問題就不會很大。
所以,李治登基之後,晉陽在朝中的位置如何,就會變得非常重要了。
隻有晉陽的位置足夠高,那麽才可以牽製李治,讓他保持清醒。
至少,房俊想要保證自己有生之年,不會看到李治昏庸。
房俊之前沒有那麽大的野心,也不想參染朝中之事,覺得麻煩,但是他知道,大唐在變!
一些人正在老去,一些人很快就會離開,用不了幾年,貞觀之治就會結束,他得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打算。
如果他不想自己以後活的太糟糕,那麽就得改變一下曆史進程,讓晉陽這個大唐公主真正的成長起來,能獨擋一麵。
事實上,晉陽這段時間處理蕭家一事,他都看在眼中。
他也看到了一些可能性。
這小姑娘,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麽柔弱,若是她柔弱,房俊或許壓根不會多想,然而現在,他就得多想一些。
既然李治對於朝政不太感興趣,那麽讓晉陽監一監國,或許也是一件可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