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兒,休得胡言亂語!怎麽敢如此口出狂言?”房玄齡聞言吃驚,急忙叱喝說道。


    房遺直等人也嚇了一跳,急忙看著房俊。


    “陛下!小兒目光短淺,口不擇言,還請陛下恕罪!”房玄齡急忙對著李世民拱手說道,誠惶誠恐。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看了他一眼說道:“房愛卿你慌什麽?即便是真的胡言亂語又有何妨?朕剛剛不是說了嗎?恕他無罪!”


    說著,又看著房俊說道:“房遺愛你為何如此斷言?難道朕的大唐延續不了千秋萬載嗎?亦或是,你瞧不起朕?”


    其他人也都看著房俊,滿臉嚴肅。


    房俊看到房玄齡正在朝著自己使眼色,似乎有些慌張,不由樂了,說道:“當年,始皇帝一統六國之時,也是這麽想的!但是,僅僅二世就亡!漢高祖劉邦,也曾經想要延續大漢萬載江山,然而最終又如何?前朝自然就不必說了,依舊是三世而亡!他們沒賢臣?他們沒有明君?非也!如今陛下重開科舉,自然是極好極好的事情,但是,即便是勵精圖治,但是對於這天下來說,也隻不過是……”


    “不過是什麽?”李世民全身巨震,死死的盯著他。


    房俊聳聳肩:“微臣說了還請陛下勿生氣。這話充其量,也就是房俊的個人之談。”


    “說!朕恕你無罪!”李世民激動說道,眼眸一厲。


    “最終,對於天下人而言,也隻不過是換湯不換藥而已!”房俊說道。


    房玄齡一愣,裏麵罵道:“大膽!小兒休得信口雌黃!”


    “二弟,你豈能如此說話?什麽叫做換湯不換藥?你胡言亂語什麽?還不快給陛下請罪?”房遺直也大吃了一驚。


    這等大逆不道之言,著實讓房遺直和房玄齡心驚肉跳。


    更何況還是當著李世民的麵說。


    即便是剛剛李世民說恕房俊無罪,但是這種話說出來,諸位大臣豈能不當迴事?


    此時長孫無忌和蕭瑀等人都在,這些人豈會沒有二心?若是被他們抓住了把柄,攻擊房家有忤逆之心,後果不堪設想。


    房玄齡頓時著急了起來,怪自己剛剛不警告一下房俊。


    這小子,當真是膽大包天,什麽話都敢說。


    李世民看了他們一眼,滿臉嚴肅:“換湯不換藥?”說著,又盯著房俊:“你說朕的大唐,乃是換湯不換藥?你拿朕的大唐跟前朝比?”


    “自然!”


    房俊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曾言,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既然陛下要微臣說,那微臣自然要以史為境,觀看大唐!自從董仲舒以來,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後大漢八百年,戰亂不堪,紛爭不斷,直接延續至今!而如今,雖然已經是大唐盛世,但是依舊是儒學當道,依舊是罷黜百家。跟前幾朝幾百年,又有何區別?縱然有盛世之兆,那也是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罷了!雖然少不了陛下與諸位大臣的勵精圖治,但是,這也乃是世間規律!”


    聽到這話,房玄齡隻覺得頭皮發麻。


    覺得這小子定然是瘋了。


    如果不是李世民在這,他差點都想破口大罵幾句。


    這小子,完全不怕死啊!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見他滿臉惶恐,想了想,便笑道:“房愛卿何必慌張?此事,說一說又有何妨?朕雖然想要延續大唐千秋萬載,但是,朕心中豈是看不明白之人?倒是房遺愛你……”


    他頓時看著房俊促狹笑道:“你膽子夠大的,竟然當著朕的麵說這話!你知不知道此話若是傳了出去,究竟有多大的罪?朕的大唐,豈是跟你說的那般?”


    “但願不會跟我說的那樣!”房俊聳聳肩笑道:“房俊此時看到的,估計也隻不過是小人之見罷了!應該算的是見識淺薄!”


    “你何止之見識淺薄!簡直就是無知之極!”李世民笑著說道:“雖然說話說如此,但是如今大唐不僅僅有朕,而且有諸位大臣,豈能不千秋萬載?還有你說的儒學……儒學……”


    說著,李世民又笑了,說道:“朕倒是知道你想要說什麽了?你說朕的大唐換湯不換藥,就是說這儒學對吧?哈哈,董仲舒首推儒學,自然有其作用之處,豈會跟你說的那般無用?隻不過世人不學儒才會覺得儒無用罷了!”


    “正是如此!我大唐乃是禮儀之邦,仁學當道,豈能不學儒?”房玄齡急忙說道:“俊兒,你休要在此處大放厥詞!儒學當道,乃是大勢所趨,陛下與我等也隻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房俊看著他們,想要不在繼續往下說,但是想了想,還是笑著說道:“陛下和爹說的極有道理。但是,天下興,才是儒學興,而非儒學興,而天下興!究竟是誰先誰後,房俊已經一目了然!既然陛下與爹如此說,那麽房俊也沒有什麽可說的了!我迴賜福宅去!”


    說著,繼續想後撤。


    李世民一愣,樂了,說道:“慢著!你哪能這樣就走了?話都還沒有說完呢!朕剛剛不是說了嗎?讓你可以胡言亂語!即便是你講到儒學和百家又如何?”


    “其實微臣也看不清這世道!”房俊說道:“對於微臣而言,既然可以獨尊儒術,但是為何一定要罷黜百家?讓這天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豈不是更加好?若是真的需要分三六九等,那儒術為一等,其他的為二等,那也不會如此不堪!”


    “再說迴科舉此事,考儒學,考策論,又為何不能考百家?”


    “如今大唐以詩詞文章選士。文章做得好,便謂之聰明。但是這天下死讀書之人數不勝數,讀書僅僅隻是萬千大道中的一道,僅僅以文章做得好就以為聰明,這不是以偏概全又是什麽?”


    “房俊也曾經學儒,深知儒學之要義,至今為止,房俊也覺得仁義禮信智要的。但是格物之學,卻不能廢棄!若是廢棄了,乃是我大唐自斷一臂也!”


    “何為格物?煉鐵?!煉銅!打造金玉!刀槍弓箭,哪一個不跟格物有關?若是沒有鋒利的刀劍,大唐又何來爭霸天下,讓萬邦臣服?沒有萬邦臣服,又哪能談什麽儒學大興?”


    “所以,萬事萬物都是以格物為先!儒學大興亦是如此!誰先誰後,早已經一目了然。”


    “然而!可笑的是,天下大興了,儒學又開始當道了!到頭來,格物之學又淪為了下下等,謂之奇淫巧技,為眾位士子所鄙夷!此乃,滑天下之大稽也!為何會如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俊高陽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啦啦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啦啦小南瓜並收藏房俊高陽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