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砂旅團組建時間才兩年,主要負責台灣的治安與防禦,如果不是戰事緊急,日本大本營也不會將高砂旅團派遣出來。
當高砂旅團抵達前線之後,菱刈隆立即將他們投入進攻之中,高砂旅團為了能夠在日本人麵前證明自己的勇氣,奮勇進攻。
但是他們沒有與華國軍隊正麵打過仗,頂著華國人強大的火力端著三八式步槍,在炮聲之中和飛機掃射轟炸下,高砂旅團一天傷亡達到兩千人。
這下高砂旅團老實了,華國軍隊太強大了。
張鑲武親自率領援朝軍第一軍,下轄第1山地師,第68步兵師,第71步兵師,黑龍江預備役第1師,黑龍江預備役第2師,黑龍江預備役第3師,第4騎兵師,獨立炮兵團等部隊坐鎮定州。華國軍隊本來就善守,扼守要害更是讓日軍一籌莫展,菱刈隆急得夠嗆,他是在與時間競爭,也是在與生命競爭,他在默默祈禱,祈禱中路軍攻克江界市。
華曆二年1月1日,朝鮮軍與韓國複國軍在江界市以北的前川城發生交戰,此戰本來是韓國複國軍正名之戰,但韓國複國軍隻堅持了兩天便被日本陸軍擊敗,此戰還搭上了金九,李東寧,李始榮三位韓國複國運動的元老。但在潰敗之際,擔任韓國複國軍第23軍軍長的金永民和總統秘書長李承晚力挽狂瀾,重新整編韓國複國軍,徐徐退入臨江市。
金永民將韓國複國軍重新整編效仿華國軍事編製,整編為一個集團軍,下轄六個乙種步兵師,不再盲目設立多少個軍,封這個為軍長那個味司令,經過一番整頓之後,韓國複國軍被整編為六萬人。
既然金永民有能力拯救韓國複國軍,華國大總統王茂如批示由金永民擔任韓國複國軍新任總司令一職。金永民隨後請示說大韓民國如果不立即成立臨時政府,將麵臨喪失掉大韓民眾抵抗之決心,世界也不會承認大韓民國的合法性雲雲,實際上就是請示支持李承晚擔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代總統。
這個李承晚是知識分子出身,有時候做事未免優柔寡斷,王茂如本不屬意於他,然而矬子隊裏選大個,除了李承晚還真沒有其他人有能力擔當這個代總統了。而且李承晚給王茂如發了一封赤誠的自薦信,在信中李承晚認為華國是朝鮮國的千年宗主國,理應幫助朝鮮建立大韓民國,支持大韓國民建立一個屬於本民族的獨立國家。然後對王茂如的文韜武略一統拍馬,又對他承諾將來大韓民國成立,自己將尊重華國作為立國之本,牢記華國對大韓民國的幫助雲雲。
王茂如隨即決定支持李承晚擔任大韓民國代總統,並且提出代總統無年限的標準,李承晚頓時欣喜若狂,也就是說除非華國大總統公開反對,否則李承晚將成為終身製代總統。
日本朝鮮軍繼續向江界市進軍,隨即遭到了劉植達的強烈阻擊,劉植達構築陣地,層層布防,日本朝鮮軍中路軍從1月4日早上開始猛攻,夜裏又偷襲,但始終無法攻克江界市的防線。
1月5日,日軍罕見地向華國軍隊發射起了毒氣彈來,導致守軍華國國防軍第4山地師遭受重創,如果不是此時刮得是北風,恐怕整個陣地都要遭殃。隨即劉植達立即發起報複性炮擊,向日軍發射毒氣彈,由於華國軍隊地處上風帶,導致日軍傷亡慘重。但這次雙方毒氣戰並沒有給對方造成致命打擊,日軍方麵損兵折將,華國方麵第4山地師師長白崇禧少將吸入了毒氣,被迫隨自己的三百多名同樣受傷的部下撤迴到國內修養,第4山地師由晉軍出身的傅作義擔任代師長。
1月6日,日軍不再向華國發射毒氣彈,因為他們處於下風部位,毫無疑問毒氣彈是一個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損招。但是華國軍隊倒是吃到了甜頭,開始頻頻向日軍陣地發射毒氣彈。
不過山區的風有時候多變得很,下午北風轉南風,華國軍隊又成了下風口,結果就是發射到日軍陣地的毒氣彈吹了迴來,傷及了不少華國軍隊。看到這江屆市的風向太過多變詭異,華日雙方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毒氣彈攻擊。
雙方接下來換成了常規作戰,但此時的溫度已經降到了零下三十度,既不利於進攻方日軍的作戰。同時狼林山地區開始下起了暴雪,華日雙方不得不停止了攻擊。被菱刈隆寄予重望的中路軍便被拖在了狼林山中進退不得。
而另一路疑兵日本朝鮮軍右路軍倒是進軍順利,沿著東朝鮮海向清津開赴,一路之上除了韓國複國軍遊擊隊騷擾外,並沒有發生大規模戰鬥。他們用了一周的時間抵達清津,隨後與在地的華國守軍開始對峙。在對峙了三天之後,突然一夜之間向後撤退,返迴吉州。
華國清津守備司令盧燾響在考慮了天氣和後勤補給原因之後,決定不予以追擊,並排除探子和飛機尋找日軍蹤影。
日軍右路軍撤迴到吉州之後,沿著一條小路穿過了白茂高原和蓋馬高原中間地帶,突然出現在惠州。隨後開始沿著結冰的鴨綠江向南兵發華國吉林省臨江縣。最不被看好的日軍右路軍反倒成了日本朝鮮軍的殺手鐧,也即刻震動了華國東北方麵軍以及整個華國政府。
日本人居然越過了鴨綠江到達了華國境內!
此時,華日雙方在與時間賽跑。
是日本右路軍的跑得快,還是華國國防軍東北方麵軍第一戰役集群攻克旅順快。
1月9日,日軍右路軍抵達臨江縣,臨江縣民兵預備役部隊與臨江縣警察,獵人,農民組成了部隊,與日軍發生了激烈戰鬥。
臨江百姓悍不畏死,男人女人全部參加戰鬥,他們有的是朝鮮人,有的是漢族人,有的是滿族人,甚至有一部分俄羅斯族人,但是現在他們都叫做華族。
臨江百姓組成的臨時軍隊,借助著大雪和熟悉本地環境的優勢偷襲狙擊日軍。
劉植達得知日軍右路軍居然繞到自己背後,立即下令靠近臨江的部隊立即向臨江集結,務必將日軍阻攔在臨江。
與臨江最近的就是69師499團了,他們前一段時間一直頂在前方非常勞累,本來讓他們到後方是休息休息,趁機補充新兵,沒想到又趕上了這件事。
國防軍69師499團得到緊急命令,立即趕赴臨江阻擊日軍,499團團長徐雁冰聽聞命令之後大吃一驚,苦笑著對師長李清逸道:“師長,隻有我們一個團?”
“對,隻有你們一個團,要麽我把後勤的工兵營給你們,頂多還有我的警衛連。”李清逸斬釘截鐵道。
“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徐雁冰苦笑道,隨後他點齊了手下士兵,499團1896人,69師工兵營302人,69師師部警衛連87人,算上他一共是2286人,帶足了彈藥晝夜不停地抵達臨江。
國防軍499團和日軍抵達臨江隻相差了3個小時,徐雁冰立即找到臨江縣長白德全白老先生,要求縣城裏的人都撤走。
白老爺子捋著白胡子哈哈一笑道:“徐團長,放心好了,所有女人都撤走了。”
“我的意思是,你們民兵和民壯也撤走,這裏交給我們就行。”徐雁冰道。
白德全反問道:“徐團長,這裏是不是我們家?”
當高砂旅團抵達前線之後,菱刈隆立即將他們投入進攻之中,高砂旅團為了能夠在日本人麵前證明自己的勇氣,奮勇進攻。
但是他們沒有與華國軍隊正麵打過仗,頂著華國人強大的火力端著三八式步槍,在炮聲之中和飛機掃射轟炸下,高砂旅團一天傷亡達到兩千人。
這下高砂旅團老實了,華國軍隊太強大了。
張鑲武親自率領援朝軍第一軍,下轄第1山地師,第68步兵師,第71步兵師,黑龍江預備役第1師,黑龍江預備役第2師,黑龍江預備役第3師,第4騎兵師,獨立炮兵團等部隊坐鎮定州。華國軍隊本來就善守,扼守要害更是讓日軍一籌莫展,菱刈隆急得夠嗆,他是在與時間競爭,也是在與生命競爭,他在默默祈禱,祈禱中路軍攻克江界市。
華曆二年1月1日,朝鮮軍與韓國複國軍在江界市以北的前川城發生交戰,此戰本來是韓國複國軍正名之戰,但韓國複國軍隻堅持了兩天便被日本陸軍擊敗,此戰還搭上了金九,李東寧,李始榮三位韓國複國運動的元老。但在潰敗之際,擔任韓國複國軍第23軍軍長的金永民和總統秘書長李承晚力挽狂瀾,重新整編韓國複國軍,徐徐退入臨江市。
金永民將韓國複國軍重新整編效仿華國軍事編製,整編為一個集團軍,下轄六個乙種步兵師,不再盲目設立多少個軍,封這個為軍長那個味司令,經過一番整頓之後,韓國複國軍被整編為六萬人。
既然金永民有能力拯救韓國複國軍,華國大總統王茂如批示由金永民擔任韓國複國軍新任總司令一職。金永民隨後請示說大韓民國如果不立即成立臨時政府,將麵臨喪失掉大韓民眾抵抗之決心,世界也不會承認大韓民國的合法性雲雲,實際上就是請示支持李承晚擔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代總統。
這個李承晚是知識分子出身,有時候做事未免優柔寡斷,王茂如本不屬意於他,然而矬子隊裏選大個,除了李承晚還真沒有其他人有能力擔當這個代總統了。而且李承晚給王茂如發了一封赤誠的自薦信,在信中李承晚認為華國是朝鮮國的千年宗主國,理應幫助朝鮮建立大韓民國,支持大韓國民建立一個屬於本民族的獨立國家。然後對王茂如的文韜武略一統拍馬,又對他承諾將來大韓民國成立,自己將尊重華國作為立國之本,牢記華國對大韓民國的幫助雲雲。
王茂如隨即決定支持李承晚擔任大韓民國代總統,並且提出代總統無年限的標準,李承晚頓時欣喜若狂,也就是說除非華國大總統公開反對,否則李承晚將成為終身製代總統。
日本朝鮮軍繼續向江界市進軍,隨即遭到了劉植達的強烈阻擊,劉植達構築陣地,層層布防,日本朝鮮軍中路軍從1月4日早上開始猛攻,夜裏又偷襲,但始終無法攻克江界市的防線。
1月5日,日軍罕見地向華國軍隊發射起了毒氣彈來,導致守軍華國國防軍第4山地師遭受重創,如果不是此時刮得是北風,恐怕整個陣地都要遭殃。隨即劉植達立即發起報複性炮擊,向日軍發射毒氣彈,由於華國軍隊地處上風帶,導致日軍傷亡慘重。但這次雙方毒氣戰並沒有給對方造成致命打擊,日軍方麵損兵折將,華國方麵第4山地師師長白崇禧少將吸入了毒氣,被迫隨自己的三百多名同樣受傷的部下撤迴到國內修養,第4山地師由晉軍出身的傅作義擔任代師長。
1月6日,日軍不再向華國發射毒氣彈,因為他們處於下風部位,毫無疑問毒氣彈是一個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損招。但是華國軍隊倒是吃到了甜頭,開始頻頻向日軍陣地發射毒氣彈。
不過山區的風有時候多變得很,下午北風轉南風,華國軍隊又成了下風口,結果就是發射到日軍陣地的毒氣彈吹了迴來,傷及了不少華國軍隊。看到這江屆市的風向太過多變詭異,華日雙方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毒氣彈攻擊。
雙方接下來換成了常規作戰,但此時的溫度已經降到了零下三十度,既不利於進攻方日軍的作戰。同時狼林山地區開始下起了暴雪,華日雙方不得不停止了攻擊。被菱刈隆寄予重望的中路軍便被拖在了狼林山中進退不得。
而另一路疑兵日本朝鮮軍右路軍倒是進軍順利,沿著東朝鮮海向清津開赴,一路之上除了韓國複國軍遊擊隊騷擾外,並沒有發生大規模戰鬥。他們用了一周的時間抵達清津,隨後與在地的華國守軍開始對峙。在對峙了三天之後,突然一夜之間向後撤退,返迴吉州。
華國清津守備司令盧燾響在考慮了天氣和後勤補給原因之後,決定不予以追擊,並排除探子和飛機尋找日軍蹤影。
日軍右路軍撤迴到吉州之後,沿著一條小路穿過了白茂高原和蓋馬高原中間地帶,突然出現在惠州。隨後開始沿著結冰的鴨綠江向南兵發華國吉林省臨江縣。最不被看好的日軍右路軍反倒成了日本朝鮮軍的殺手鐧,也即刻震動了華國東北方麵軍以及整個華國政府。
日本人居然越過了鴨綠江到達了華國境內!
此時,華日雙方在與時間賽跑。
是日本右路軍的跑得快,還是華國國防軍東北方麵軍第一戰役集群攻克旅順快。
1月9日,日軍右路軍抵達臨江縣,臨江縣民兵預備役部隊與臨江縣警察,獵人,農民組成了部隊,與日軍發生了激烈戰鬥。
臨江百姓悍不畏死,男人女人全部參加戰鬥,他們有的是朝鮮人,有的是漢族人,有的是滿族人,甚至有一部分俄羅斯族人,但是現在他們都叫做華族。
臨江百姓組成的臨時軍隊,借助著大雪和熟悉本地環境的優勢偷襲狙擊日軍。
劉植達得知日軍右路軍居然繞到自己背後,立即下令靠近臨江的部隊立即向臨江集結,務必將日軍阻攔在臨江。
與臨江最近的就是69師499團了,他們前一段時間一直頂在前方非常勞累,本來讓他們到後方是休息休息,趁機補充新兵,沒想到又趕上了這件事。
國防軍69師499團得到緊急命令,立即趕赴臨江阻擊日軍,499團團長徐雁冰聽聞命令之後大吃一驚,苦笑著對師長李清逸道:“師長,隻有我們一個團?”
“對,隻有你們一個團,要麽我把後勤的工兵營給你們,頂多還有我的警衛連。”李清逸斬釘截鐵道。
“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徐雁冰苦笑道,隨後他點齊了手下士兵,499團1896人,69師工兵營302人,69師師部警衛連87人,算上他一共是2286人,帶足了彈藥晝夜不停地抵達臨江。
國防軍499團和日軍抵達臨江隻相差了3個小時,徐雁冰立即找到臨江縣長白德全白老先生,要求縣城裏的人都撤走。
白老爺子捋著白胡子哈哈一笑道:“徐團長,放心好了,所有女人都撤走了。”
“我的意思是,你們民兵和民壯也撤走,這裏交給我們就行。”徐雁冰道。
白德全反問道:“徐團長,這裏是不是我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