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農曆在我國使用時間久遠,因此毫無疑問農曆記錄方式予以保留,國會討論的時候也完全沒有人阻礙。
不過一些人建議幹脆完全使用黃帝紀年法,將明年(1927年)紀做黃帝曆4624年,而黃帝曆紀年最大的作用之處就是使用之後,中國人的曆史將從4624年前開始計算了。因為西方社會不承認中國的曆史有5000年,而隻承認有明確記載的3500年。這也是中國曆史學術界非常痛恨西方曆史學界的一個非常重大原因,把我們老祖宗都給抹滅沒了,中國曆史學界哪能喜歡他們。
另外有人認為應該以華夏民族共和國立國為新曆史元年,即效仿民國紀年曆史,創建華曆紀年,明年稱之為華曆元年。
還有一種說法是全麵與西方接軌,使用公元製,但是當即遭到很多宗教界人士的批評,公元製最大的特點就是西方宗教信仰耶穌降生的年份作為起點,我國絕大多數宗教信仰則是宗族祭祀,以黃帝作為始祖,以祖先榮耀作為崇拜對象。而且使用公元製,這讓佛教人士、道教人士、薩滿教人士以及其他宗教流派怎麽看,既然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就不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吧。
於是即將在1926年年終的時候,國會依舊爭論不休,除了農曆之外全都沒定下來。
臨時大總統王茂如遲遲等不到新的日曆頒發,打電話問詢之後哭笑不得,這國會是好,隻是討論一個東西時間太長。
最終王茂如拍板決定,在以後的日曆之中以三種紀年方式並存,首先是黃帝曆,其次是用西方265天的紀年方式的華曆,確定明年為華曆元年,以此類推,最後是我國使用最長的農曆來過節和耕種。
因黃帝曆使用不廣,僅僅在清末南方革命政府使用了幾天,因此這黃帝曆也僅僅在日曆上稍微記一下,百姓也完全不看黃帝曆,隻是在一些重大祭祀場合使用罷了。
華曆作為普通日曆使用,記錄方式學習西方365天計數,即一月31天,二月28天閏年29天,華曆也是與西方日曆接軌的記錄方式,被應用的更加廣泛。
至於農曆就更不用說了,中國用了幾千年了,更多的老百姓看的還是農曆,平日使用的還是農曆。這就有一個問題了,身份本上的生日是用農曆還是華曆?當然,國會再一次無聊地吵了起來。
臨時大總統王茂如又一次哭笑不得,就不能少數人服從多數投票決定嗎?國會一部分議員立即說:“不能,如果大多數人投票說某一小部分人死刑,而他根本沒有罪,那就不是民主而是借著民主的外衣實行獨裁。”
連一個身份本上生日的記錄方式都能爭執好些天,得,王茂如也不用跟他們吵架,這些人也完全不會停止吵架的決心,國會是用來做什麽的,就是給那些心中充滿不滿的人發泄的地方,至於政府的一切行事自然有總統府和國務院共同負責。
華曆元年一月一日,中華江南船舶公司在淞滬州吳淞縣成立,它的前身就是清政府時期的江南造船廠,而在半個月之後,江蘇商人在張謇的號召下,於南京成立金陵船舶公司。
為了支持兩大民族造船廠,國防軍海軍部特地在江南船舶公司定製兩艘2000噸級運輸艦,10艘300噸級海岸巡邏快艇,10艘50噸級內河巡邏快艇,在金陵船舶公司定製了10艘100噸級別內河巡邏快艇,將用於海軍部海岸防衛以及內河追緝河盜,打擊沿江以及沿海走私作用。盡管數量不多,但是這是海軍部自從購買老人星號戰列艦之後,最大規模的購船計劃,也足以讓一直以來自覺得受到歧視的海軍部欣慰一番。
元年一月十三日,財政部向大總統王茂如匯報本年度財政收入和支出,去年也就是民國十五年,華國財政收入11.61億銀元,經濟增長速度達到35%,遠超世界各國。但是方宏信報告中提到,這35%極為危險,因35%的經濟速度之中,軍工銷售就占了四分之一,如果明年軍工也不再獲得大訂單,經濟增長速度將一下子下降到30%左右。而去年財政按照計劃為各部門支出9.5億銀元,各地天災建設等意外支出0.34億,國家財政富餘1.77億。
而方宏信認為根據世界經濟發展來看,明年經濟速度將放緩到20%左右,估計14億。實際上這個稅收收入並不多,華國五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人每年隻交了三塊銀元的稅,但實際上大家隻交了一塊銀元不到的稅收,更多的還是國家戰略投資取得的迴報——這也是導致中國經濟大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稅率低經濟發展速度飛快。很多外國企業紛紛跑到中國來辦廠,就是因為中國的稅率較低,如果不是華日之間曆史上的仇恨,估計日本能夠一半的企業願意來到華國開辦工廠。
而在明年的各部財政預算總數為11億,其中軍事預算為3.85億,這比去年增加了一個億,也正說明了因華國經濟發展,軍事才能夠得到保障。
王茂如仔細閱讀了3.85億軍事預算,其中180萬士兵和軍官的軍餉開支為1億,軍餉並沒有漲,但是為什麽預算比多年多1億了呢?是因為在去年年初的時候,軍工企業的收入並沒有計算在國家財政之中,而今年開始因為民辦兵工廠的建立,使得軍工企業不得不向財政部公開了自己的收入,導致了所有的軍工企業收入不得不重新梳理統計,再也不能私自給國防軍撥款了,一切要從國家財政中走。
所以3.85億看起來比去年的2.6億多了,實際上對軍部的支持還是那麽多,隻不過以前是從左口袋裝到右口袋,現在是左口袋交給財政部,財政部再裝到右口袋。
王茂如批示,由於今年財政富餘1.77億,因此將1.77億分為三部分,其中1億投入國防部部之中,在3.85億財政預算之上增加了1億的支配,用於改善士兵的生活待遇和國防現代化,尤其是對坦克、飛機、大炮、汽車等現代化兵器在軍隊之中的增加,這一筆簽非常有必要。
0.4億,也就是四千萬用於改善國家公務員待遇,基本上過年前,國家公務員平均能夠得到24個銀元的年終補助,可能對於高級別的公務員來說24塊錢不多,但是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24銀元可是龐大的一筆收入。當然有人提議說這比錢應該按照級別來分,對此王茂如作出批示:“這是國家對全體公務員為國奉獻做的表揚,而不是誰官職大誰的貢獻大,按照職稱來獎勵,本身就是否定了人人我們公務員準則。當我們一邊對大家說,我們都是為國家服務,隻是因為職務不同的時候,一方麵卻在按照級別對待他們,誰會相信你的話。”最終,民國元年的新年之前,全國兩百萬公務員每人得到24元年終補助,很是讓一大批人對王茂如感恩戴德。以如今在北京市六塊錢能夠讓一個三口之家生活一個月的生活水平來看,24塊錢當然不是小數目,尤其是在邊遠的省份基層公務員,這24塊錢能讓一些光棍娶媳婦了。
剩下的三千七百萬銀元被王茂如用在了國家應急上,例如各地洪災雪災地震等,正式建立了國家防災局,直屬於總統府。
不過一些人建議幹脆完全使用黃帝紀年法,將明年(1927年)紀做黃帝曆4624年,而黃帝曆紀年最大的作用之處就是使用之後,中國人的曆史將從4624年前開始計算了。因為西方社會不承認中國的曆史有5000年,而隻承認有明確記載的3500年。這也是中國曆史學術界非常痛恨西方曆史學界的一個非常重大原因,把我們老祖宗都給抹滅沒了,中國曆史學界哪能喜歡他們。
另外有人認為應該以華夏民族共和國立國為新曆史元年,即效仿民國紀年曆史,創建華曆紀年,明年稱之為華曆元年。
還有一種說法是全麵與西方接軌,使用公元製,但是當即遭到很多宗教界人士的批評,公元製最大的特點就是西方宗教信仰耶穌降生的年份作為起點,我國絕大多數宗教信仰則是宗族祭祀,以黃帝作為始祖,以祖先榮耀作為崇拜對象。而且使用公元製,這讓佛教人士、道教人士、薩滿教人士以及其他宗教流派怎麽看,既然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就不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吧。
於是即將在1926年年終的時候,國會依舊爭論不休,除了農曆之外全都沒定下來。
臨時大總統王茂如遲遲等不到新的日曆頒發,打電話問詢之後哭笑不得,這國會是好,隻是討論一個東西時間太長。
最終王茂如拍板決定,在以後的日曆之中以三種紀年方式並存,首先是黃帝曆,其次是用西方265天的紀年方式的華曆,確定明年為華曆元年,以此類推,最後是我國使用最長的農曆來過節和耕種。
因黃帝曆使用不廣,僅僅在清末南方革命政府使用了幾天,因此這黃帝曆也僅僅在日曆上稍微記一下,百姓也完全不看黃帝曆,隻是在一些重大祭祀場合使用罷了。
華曆作為普通日曆使用,記錄方式學習西方365天計數,即一月31天,二月28天閏年29天,華曆也是與西方日曆接軌的記錄方式,被應用的更加廣泛。
至於農曆就更不用說了,中國用了幾千年了,更多的老百姓看的還是農曆,平日使用的還是農曆。這就有一個問題了,身份本上的生日是用農曆還是華曆?當然,國會再一次無聊地吵了起來。
臨時大總統王茂如又一次哭笑不得,就不能少數人服從多數投票決定嗎?國會一部分議員立即說:“不能,如果大多數人投票說某一小部分人死刑,而他根本沒有罪,那就不是民主而是借著民主的外衣實行獨裁。”
連一個身份本上生日的記錄方式都能爭執好些天,得,王茂如也不用跟他們吵架,這些人也完全不會停止吵架的決心,國會是用來做什麽的,就是給那些心中充滿不滿的人發泄的地方,至於政府的一切行事自然有總統府和國務院共同負責。
華曆元年一月一日,中華江南船舶公司在淞滬州吳淞縣成立,它的前身就是清政府時期的江南造船廠,而在半個月之後,江蘇商人在張謇的號召下,於南京成立金陵船舶公司。
為了支持兩大民族造船廠,國防軍海軍部特地在江南船舶公司定製兩艘2000噸級運輸艦,10艘300噸級海岸巡邏快艇,10艘50噸級內河巡邏快艇,在金陵船舶公司定製了10艘100噸級別內河巡邏快艇,將用於海軍部海岸防衛以及內河追緝河盜,打擊沿江以及沿海走私作用。盡管數量不多,但是這是海軍部自從購買老人星號戰列艦之後,最大規模的購船計劃,也足以讓一直以來自覺得受到歧視的海軍部欣慰一番。
元年一月十三日,財政部向大總統王茂如匯報本年度財政收入和支出,去年也就是民國十五年,華國財政收入11.61億銀元,經濟增長速度達到35%,遠超世界各國。但是方宏信報告中提到,這35%極為危險,因35%的經濟速度之中,軍工銷售就占了四分之一,如果明年軍工也不再獲得大訂單,經濟增長速度將一下子下降到30%左右。而去年財政按照計劃為各部門支出9.5億銀元,各地天災建設等意外支出0.34億,國家財政富餘1.77億。
而方宏信認為根據世界經濟發展來看,明年經濟速度將放緩到20%左右,估計14億。實際上這個稅收收入並不多,華國五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人每年隻交了三塊銀元的稅,但實際上大家隻交了一塊銀元不到的稅收,更多的還是國家戰略投資取得的迴報——這也是導致中國經濟大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稅率低經濟發展速度飛快。很多外國企業紛紛跑到中國來辦廠,就是因為中國的稅率較低,如果不是華日之間曆史上的仇恨,估計日本能夠一半的企業願意來到華國開辦工廠。
而在明年的各部財政預算總數為11億,其中軍事預算為3.85億,這比去年增加了一個億,也正說明了因華國經濟發展,軍事才能夠得到保障。
王茂如仔細閱讀了3.85億軍事預算,其中180萬士兵和軍官的軍餉開支為1億,軍餉並沒有漲,但是為什麽預算比多年多1億了呢?是因為在去年年初的時候,軍工企業的收入並沒有計算在國家財政之中,而今年開始因為民辦兵工廠的建立,使得軍工企業不得不向財政部公開了自己的收入,導致了所有的軍工企業收入不得不重新梳理統計,再也不能私自給國防軍撥款了,一切要從國家財政中走。
所以3.85億看起來比去年的2.6億多了,實際上對軍部的支持還是那麽多,隻不過以前是從左口袋裝到右口袋,現在是左口袋交給財政部,財政部再裝到右口袋。
王茂如批示,由於今年財政富餘1.77億,因此將1.77億分為三部分,其中1億投入國防部部之中,在3.85億財政預算之上增加了1億的支配,用於改善士兵的生活待遇和國防現代化,尤其是對坦克、飛機、大炮、汽車等現代化兵器在軍隊之中的增加,這一筆簽非常有必要。
0.4億,也就是四千萬用於改善國家公務員待遇,基本上過年前,國家公務員平均能夠得到24個銀元的年終補助,可能對於高級別的公務員來說24塊錢不多,但是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24銀元可是龐大的一筆收入。當然有人提議說這比錢應該按照級別來分,對此王茂如作出批示:“這是國家對全體公務員為國奉獻做的表揚,而不是誰官職大誰的貢獻大,按照職稱來獎勵,本身就是否定了人人我們公務員準則。當我們一邊對大家說,我們都是為國家服務,隻是因為職務不同的時候,一方麵卻在按照級別對待他們,誰會相信你的話。”最終,民國元年的新年之前,全國兩百萬公務員每人得到24元年終補助,很是讓一大批人對王茂如感恩戴德。以如今在北京市六塊錢能夠讓一個三口之家生活一個月的生活水平來看,24塊錢當然不是小數目,尤其是在邊遠的省份基層公務員,這24塊錢能讓一些光棍娶媳婦了。
剩下的三千七百萬銀元被王茂如用在了國家應急上,例如各地洪災雪災地震等,正式建立了國家防災局,直屬於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