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低下了頭,歎息道:“不收複福州與蘇州,我這個做總統的和你這個做國防部長的,怕是沒有臉在這個位置上了。這是政治上的要求,不是軍事上的要求,日本是在逼我們動手啊。銘公,不打,你我都必定會以下野謝國罪啊。”
薩鎮冰歎了口氣,道:“打,未必會勝,不打,你我背負罵名。”
王茂如也點了點頭道:“所以,不打不行。”
薩鎮冰望著升起的太陽,心中久久不能平定,他知道王茂如大總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他是一個真正的政客,而自己不是,自己做不到如他一樣將中國前途做賭注,無視戰爭給國人帶來的重大傷害。所以自己隻是一個軍人,而他是大總統。心狠手辣,才能做到一國之尊,這就是差距啊,薩鎮冰最終屈服了,說道:“我支持大總統的一切決定。”
王茂如道:“如此最好。”
沒有人喜歡戰爭,沒有人期待戰爭,但是當政治解決不了利益問題的時候,戰爭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式。
王茂如說的沒錯,作為日本新一屆政府,內閣總理大臣加藤高明就是在逼迫中國。
而福州的意外槍響,讓中日雙方驟然緊張起來,此刻,加藤高明恭敬地坐在日本元老山本權兵衛麵前,決定中日雙方到底是衝突還是戰爭的決定權,實際上掌握在這個精神抖擻的老人身上。
“一旦開戰,陸軍是絕對不會支持的。”山本權兵衛突然歎了口氣說道,“陸軍沒有準備好,隻有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這一仗我們沒有把握啊。”
加藤高明道:“元老閣下,難道陸軍扯我們後腿嗎?”
山本權兵衛苦笑道:“我們的海軍想要戰勝敵人,先要戰勝我們的陸軍,全世界恐怕隻有日本才有這樣尷尬的事情了。”
加藤高明不太明白海陸之爭怎麽會如此嚴重,日俄戰爭之中海軍和陸軍配合的不是很好嗎?不過那時候日本九元老都在,集合了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所有的權臣和政治精英,情報精英,日本國民上下團結一心決一死戰。
但是現在呢?
國內層出不窮的抗議和暴動讓日本此時無法全國上下齊心,為了轉移民眾注意力,加藤高明這才發動了士兵準備登陸蘇俄遠東地區。
不過現在駐紮在庫頁島的第二師團、第四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師團、第十一師團、第十七師團,十個朝鮮和台灣等仆從軍旅團等部隊忽然陷入了窘迫的境地,聯合登陸指揮宇恆一成向大本營開出了大量的補給。但是從補給上看來,這些補給遠遠超過了這二十六萬軍隊所需的補給量,加藤高明被自己發動的軍事行動困住了手腳。
正是因為加藤高明的亂指揮,反倒讓軍方抓住了把柄,作為攻擊他的手段之一,逼迫加藤高明下台,他們期待著軍方出身的政客來做新的內閣總理大臣,而不是文官。日本陸軍軍方支持的是陸相田中義一,作為統製派的領袖,田中義一在日本陸軍中擁有極高的威望。
盡管元老山本權兵衛在內閣之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但他出身與海軍長州藩,與薩摩藩出身的日本陸軍存在著隔閡。日本陸軍也有自己的打算,尤其是這一次加藤高明主張出兵東西伯利亞給與了宇恆一成極大的決定權,他的權力甚至高過了日本三大總督——朝鮮總督、關東州總督,台灣總督。
山本權兵衛很是頭疼日本陸軍的扯後腿行為,加藤高明更加後悔,這些陸軍真是狼崽子,自己如此支持他們,反倒是他們逼迫自己下野。
“不如解散登陸軍?”加藤高明忽然問。
山本權兵衛苦笑道:“如此一來,薩摩藩的人更囂張了,他們會將左右責任都推卸給你,勞民傷財並且在天皇麵前做了保證,到最後卻解散了登陸軍,這個責任誰來承擔?而且現在我們麵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建設,加藤,我支持你做內閣總理大臣是因為你擁有良好的外交能力,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振興日本經濟,而不是在軍事上——你是個門外漢。”
“元老您批評的對。”加藤高明說道,“是我急切了。”
山本權兵衛歎道:“這不隻是你的錯,這是我們都中了薩摩藩這些人的圈套啊。”
“報告,緊急電報從福州與北京發來。”
“念。”山本權兵衛道。
“十五分鍾之前,我僑民擅自射殺了一個中國小孩,引起了中國方麵的強烈不滿。另據北京內線報告,中國大總統王茂如下令全國進入一級戰鬥狀態,下令兩個小時之後武力收複福州與蘇州租界。”
山本權兵衛與加藤高明傻眼了,他們預料到了中國政府會有所反應,但是沒想到他們真的會武力收複,兩人麵麵相覷,異口同聲道:“我們要麵見攝政王閣下。”
時間一秒一秒之中過去了,從廣州調到福建永泰縣的空軍第二轟炸中隊中隊長閆海根緊張地坐在指揮塔中,等待著上級的命令。
克孜勒戰役之後,中國陸航轟炸第一師和第二師進行了重新整編,兩個轟炸師進行了擴編,並且放棄了轟炸師的編製,而改為了轟炸中隊。全國建成八支轟炸中隊。其中第一轟炸中隊在北京,第二轟炸中隊駐紮在廣州,第三轟炸中隊駐紮在河南,第四轟炸中隊駐紮在沈陽,第五轟炸中隊駐紮在海參崴,第六和第七轟炸中隊駐紮在西域迪化和龍城。為了應付日本第二艦隊的到來,第二第三轟炸中隊全部被調集到了福建,接受【第】10集團軍的指揮。說白了,盡管空間獨立成軍了,但總是脫離不開陸軍航空兵的作用。
但閆海根有信心在戰爭發生之後給空間正名,因為他手中掌握著大殺器。
火鳥1式燃燒穿甲彈,由國防軍第七兵工廠和第十五兵工廠聯合研發,重200公斤,內部裝有特種燃燒彈,由第七兵工廠研製的可以燃燒鋼鐵的材料——鋁熱劑。實際上鋁熱反應在1895年就被法國化學家戈爾施米特發明了,但是一直以來並不被人們重視,一直到克虜伯兵工廠將鋁熱反應用在冶金工業,人們才發現鋁熱劑是一種極好的焊接材料。
在克虜伯兵工廠因一戰失敗被迫關門之後,大量的工人逃到中國,成為中國的各個兵工廠的技術顧問,同時克虜伯家族的少爺也來到中國與中國人合作開辦兵工廠。第七兵工廠的一個普通焊接學徒跟隨在德國技師學習焊接的時候忽然想到,既然鋁熱劑可以產生如此的高溫,那麽能不能融化第七兵工廠為國防軍提供生產的裝甲外殼呢?
於是他做了幾次實驗,證明如果鋁熱劑足夠的話,民九坦克在鋁熱劑作用下會成為一灘鐵水——但是成本呢?燃燒掉一輛民九坦克的鋁熱劑的成本,足以製造出兩架坦克了。
盡管他的實驗失敗了,卻給了設計師一個拓展思路的空間,尤其是在王茂如提出燃燒彈在克孜勒戰役中對蘇俄軍隊的打擊之後,一個設計師忽然想到,能否將鋁熱劑放在魚雷上,燃燒艦船?
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就是日本的世界第三的海軍了。
於是設計師向第七兵工廠督辦提出申請,製作鋁熱劑材料的魚雷。不過製作魚雷一向是馬尾的第十五兵工廠和上海的第十四兵工廠的活兒,兩個地方側重點不同,第十四兵工廠主要生產艦船,第十五兵工廠主要生產各種艦載武器。於是這才有了第七兵工廠與第十五兵工廠的合作開發,最終雙方認定,以鋁熱劑做材料製作出來的魚雷盡管威力強大,可問題是中國海軍太過弱小,魚雷艦沒有靠近日本海軍,全都被幹掉了。不過如果將其縮小,成為空軍轟炸機的炸彈的話,或許會出其不意。
薩鎮冰歎了口氣,道:“打,未必會勝,不打,你我背負罵名。”
王茂如也點了點頭道:“所以,不打不行。”
薩鎮冰望著升起的太陽,心中久久不能平定,他知道王茂如大總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他是一個真正的政客,而自己不是,自己做不到如他一樣將中國前途做賭注,無視戰爭給國人帶來的重大傷害。所以自己隻是一個軍人,而他是大總統。心狠手辣,才能做到一國之尊,這就是差距啊,薩鎮冰最終屈服了,說道:“我支持大總統的一切決定。”
王茂如道:“如此最好。”
沒有人喜歡戰爭,沒有人期待戰爭,但是當政治解決不了利益問題的時候,戰爭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式。
王茂如說的沒錯,作為日本新一屆政府,內閣總理大臣加藤高明就是在逼迫中國。
而福州的意外槍響,讓中日雙方驟然緊張起來,此刻,加藤高明恭敬地坐在日本元老山本權兵衛麵前,決定中日雙方到底是衝突還是戰爭的決定權,實際上掌握在這個精神抖擻的老人身上。
“一旦開戰,陸軍是絕對不會支持的。”山本權兵衛突然歎了口氣說道,“陸軍沒有準備好,隻有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這一仗我們沒有把握啊。”
加藤高明道:“元老閣下,難道陸軍扯我們後腿嗎?”
山本權兵衛苦笑道:“我們的海軍想要戰勝敵人,先要戰勝我們的陸軍,全世界恐怕隻有日本才有這樣尷尬的事情了。”
加藤高明不太明白海陸之爭怎麽會如此嚴重,日俄戰爭之中海軍和陸軍配合的不是很好嗎?不過那時候日本九元老都在,集合了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所有的權臣和政治精英,情報精英,日本國民上下團結一心決一死戰。
但是現在呢?
國內層出不窮的抗議和暴動讓日本此時無法全國上下齊心,為了轉移民眾注意力,加藤高明這才發動了士兵準備登陸蘇俄遠東地區。
不過現在駐紮在庫頁島的第二師團、第四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師團、第十一師團、第十七師團,十個朝鮮和台灣等仆從軍旅團等部隊忽然陷入了窘迫的境地,聯合登陸指揮宇恆一成向大本營開出了大量的補給。但是從補給上看來,這些補給遠遠超過了這二十六萬軍隊所需的補給量,加藤高明被自己發動的軍事行動困住了手腳。
正是因為加藤高明的亂指揮,反倒讓軍方抓住了把柄,作為攻擊他的手段之一,逼迫加藤高明下台,他們期待著軍方出身的政客來做新的內閣總理大臣,而不是文官。日本陸軍軍方支持的是陸相田中義一,作為統製派的領袖,田中義一在日本陸軍中擁有極高的威望。
盡管元老山本權兵衛在內閣之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但他出身與海軍長州藩,與薩摩藩出身的日本陸軍存在著隔閡。日本陸軍也有自己的打算,尤其是這一次加藤高明主張出兵東西伯利亞給與了宇恆一成極大的決定權,他的權力甚至高過了日本三大總督——朝鮮總督、關東州總督,台灣總督。
山本權兵衛很是頭疼日本陸軍的扯後腿行為,加藤高明更加後悔,這些陸軍真是狼崽子,自己如此支持他們,反倒是他們逼迫自己下野。
“不如解散登陸軍?”加藤高明忽然問。
山本權兵衛苦笑道:“如此一來,薩摩藩的人更囂張了,他們會將左右責任都推卸給你,勞民傷財並且在天皇麵前做了保證,到最後卻解散了登陸軍,這個責任誰來承擔?而且現在我們麵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建設,加藤,我支持你做內閣總理大臣是因為你擁有良好的外交能力,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振興日本經濟,而不是在軍事上——你是個門外漢。”
“元老您批評的對。”加藤高明說道,“是我急切了。”
山本權兵衛歎道:“這不隻是你的錯,這是我們都中了薩摩藩這些人的圈套啊。”
“報告,緊急電報從福州與北京發來。”
“念。”山本權兵衛道。
“十五分鍾之前,我僑民擅自射殺了一個中國小孩,引起了中國方麵的強烈不滿。另據北京內線報告,中國大總統王茂如下令全國進入一級戰鬥狀態,下令兩個小時之後武力收複福州與蘇州租界。”
山本權兵衛與加藤高明傻眼了,他們預料到了中國政府會有所反應,但是沒想到他們真的會武力收複,兩人麵麵相覷,異口同聲道:“我們要麵見攝政王閣下。”
時間一秒一秒之中過去了,從廣州調到福建永泰縣的空軍第二轟炸中隊中隊長閆海根緊張地坐在指揮塔中,等待著上級的命令。
克孜勒戰役之後,中國陸航轟炸第一師和第二師進行了重新整編,兩個轟炸師進行了擴編,並且放棄了轟炸師的編製,而改為了轟炸中隊。全國建成八支轟炸中隊。其中第一轟炸中隊在北京,第二轟炸中隊駐紮在廣州,第三轟炸中隊駐紮在河南,第四轟炸中隊駐紮在沈陽,第五轟炸中隊駐紮在海參崴,第六和第七轟炸中隊駐紮在西域迪化和龍城。為了應付日本第二艦隊的到來,第二第三轟炸中隊全部被調集到了福建,接受【第】10集團軍的指揮。說白了,盡管空間獨立成軍了,但總是脫離不開陸軍航空兵的作用。
但閆海根有信心在戰爭發生之後給空間正名,因為他手中掌握著大殺器。
火鳥1式燃燒穿甲彈,由國防軍第七兵工廠和第十五兵工廠聯合研發,重200公斤,內部裝有特種燃燒彈,由第七兵工廠研製的可以燃燒鋼鐵的材料——鋁熱劑。實際上鋁熱反應在1895年就被法國化學家戈爾施米特發明了,但是一直以來並不被人們重視,一直到克虜伯兵工廠將鋁熱反應用在冶金工業,人們才發現鋁熱劑是一種極好的焊接材料。
在克虜伯兵工廠因一戰失敗被迫關門之後,大量的工人逃到中國,成為中國的各個兵工廠的技術顧問,同時克虜伯家族的少爺也來到中國與中國人合作開辦兵工廠。第七兵工廠的一個普通焊接學徒跟隨在德國技師學習焊接的時候忽然想到,既然鋁熱劑可以產生如此的高溫,那麽能不能融化第七兵工廠為國防軍提供生產的裝甲外殼呢?
於是他做了幾次實驗,證明如果鋁熱劑足夠的話,民九坦克在鋁熱劑作用下會成為一灘鐵水——但是成本呢?燃燒掉一輛民九坦克的鋁熱劑的成本,足以製造出兩架坦克了。
盡管他的實驗失敗了,卻給了設計師一個拓展思路的空間,尤其是在王茂如提出燃燒彈在克孜勒戰役中對蘇俄軍隊的打擊之後,一個設計師忽然想到,能否將鋁熱劑放在魚雷上,燃燒艦船?
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就是日本的世界第三的海軍了。
於是設計師向第七兵工廠督辦提出申請,製作鋁熱劑材料的魚雷。不過製作魚雷一向是馬尾的第十五兵工廠和上海的第十四兵工廠的活兒,兩個地方側重點不同,第十四兵工廠主要生產艦船,第十五兵工廠主要生產各種艦載武器。於是這才有了第七兵工廠與第十五兵工廠的合作開發,最終雙方認定,以鋁熱劑做材料製作出來的魚雷盡管威力強大,可問題是中國海軍太過弱小,魚雷艦沒有靠近日本海軍,全都被幹掉了。不過如果將其縮小,成為空軍轟炸機的炸彈的話,或許會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