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王茂如同意了宮小旗的建議,並委托宮小旗在努爾幹尋找一塊地方,準備建立一所兵王學校,訓練中國最強單兵的學校。最強的兵,將來在軍中的稱唿為兵王。宮小旗接到密電之後略顯驚奇,這兵王學院是什麽意思?不過隨後也沒有在意,隻是認為秀帥的一個奇怪點子而已。學校的名字也很有特點,叫做努爾幹兵王學院,未來成為中國的國際第一雇傭兵培訓中心。
不過當王茂如想建立這所軍校的時候,忽然意識到,其實自己轄內的軍校也是自己可利用的最大資源,如今在王茂如地盤內有十五所軍校,分別是這個世界的“黃埔軍校”牙克石陸軍士官學院,長春陸軍指揮官學院,牙克石士官學員沈陽分校,北洋陸軍大學,保定陸軍士官學院,天津講武堂,天津水師學堂,清河陸軍預備學校,薩爾圖空軍學院,秦皇島海軍大學,漢陽兵工學校,江蘇陸軍講武堂,西北陸軍講武堂,山西陸軍講武堂,山東陸軍小學,湖南陸軍小學。十五所學校能夠給自己培養大量的軍事人才,但是分散而開,是在是財力分散,教學資源分散,人才得不到充分培養。
尋思到這裏,王茂如便到陸軍部找到陸軍部軍學司司長吳忠英和海軍部軍學司司長謝寶璋,向他們詢問各個軍校的一切,並提出將這十五所軍校進行可並的可行性,由他們提出計劃。
兩人想了想,那謝寶璋說道:“軍校合並之事極為重大,牽扯到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怕是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可是若是完成,將來我國軍備人才儲備量將極為豐富。如今我國各地軍校水平不一,有的軍校隻是掛羊頭賣狗肉,早該拆除。卑職負責海軍軍學司,我國現今擁有海軍學院近十所,可是七所已經荒廢,每個月領著幾百大洋的校園維修費用,實乃國家之負擔。因此,卑職認為,隻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辦。”
吳忠英點頭道:“秀帥,一切問題的根源,就是個錢字。”
王茂如點了點頭道:“錢的事兒,好辦,交給我,你們給我提出一個計劃,如何合並,怎麽合並,合並之後的軍校體係如何,合並之後每個學校的性質一定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詞,也不能讓人看得雲裏霧裏,甚至每個學校教什麽課有什麽專業你們都要安排好。你二人能否在三日之內完成?”
兩人看了看彼此點了一下頭,那謝寶璋道:“我二人半生專心於此,三日太久,兩日足矣。”
吳忠英與謝寶璋兩人各自領命去了,不過隨後王茂如忽然想起來這個謝寶璋是誰了,他這一輩子都不出名,不過他的女兒將來可是知名作家,光耀了整個家族。兩日之後兩人向王茂如匯報,軍學司的規劃,兩人通力合作,分析認為合並軍校實乃大勢所趨,並提出正規化軍校的概念。
二人提出軍校三級製度,即培養營長以下級別軍官的稱之為學院,培養指揮官稱之為陸軍大學,培養特殊軍事人才的稱之為軍校。如今的軍校幾乎全都是以培養陸軍士官為主的學校,因此這樣出來的軍官帶著一個營打仗還行,帶著一個團打仗勉強,帶著一個旅打仗就不行了。為什麽民國軍隊戰鬥力不強,就是因為沒有相應的指揮官培訓體係,培養不出來大兵團指揮員,所有的人都是在用實戰來增加經驗成長的。
隨後經過軍學司建議,經陸軍總長王茂如批準,中華民國陸軍院校從民國十年元月一日起,開始整合減少為八所軍校,分別是牙克石陸軍士官學院(牙克石軍校、牙克石軍校沈陽分院、清河陸軍預備學校合並,校址唿倫貝爾牙克石),保定陸軍士官學院(保定軍校、山東陸軍小學、天津講武堂合並,校址保定),西北陸軍士官學院(西北講武堂、山西講武堂、江蘇講武堂合並,校址西安),國防軍陸軍大學(北洋陸軍大學與長春陸軍指揮官學院合並,校址北京),秦皇島海軍大學(秦皇島海軍學院與天津水師學堂合並),國防軍工兵學校(漢陽工兵學院與湖南陸軍小學合並,校址武漢),薩爾圖空軍大學,努爾幹兵王學院。
這八所軍校中,海軍與空軍大學都是建立在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旁,因為專業性極強無法合並院校,依舊保持原有軍校人員結構,但是王茂如提出增加海軍與空軍大學規模。空軍單獨建成大學倒是世界首創,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的基本都是航校,將飛機當做偵察機使用,一戰過後逐漸重視起飛機的攻擊性和轟炸性能,可是還是很少有國家會單獨建立一所空軍大學。
而最讓人覺得驚訝的就是這努爾幹兵王學院了,首先兵王學院這個名詞就比較奇怪,就連吳佩孚和張作霖也無法想象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而且要建立在最艱苦最為動蕩的努爾幹……話說努爾幹在哪裏啊?
努爾幹兵王學院,隻是兵王這個稱唿讓很多士兵熱血沸騰,也讓很多青年人激動起來,兵王啊,那是士兵的最高榮譽了吧。盡管這地方是做什麽的不太懂,但是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訓練最強士兵的地方。事實上,這裏也是訓練極限士兵的地點。
這所努爾幹兵王學院的招生極其嚴苛苛刻,他的招收目標並非能文能武的人,也並非什麽高大挺拔的壯漢,要求的是體能,戰鬥力,意誌力、反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俱佳的人,說白了,這裏是培養真正的殺人機器的地方,而不是保家衛國的軍人。
該學校招生極其嚴格,每年招生名額僅僅是一百八十人,平均一個省才有六個名額,也讓該學院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最神秘軍校。在努爾幹兵王學院中學習的一切都是殺人方式,用一切能殺人的方式殺人,因此有人將努爾幹兵王學院也稱之為刺客學院倒也不為過分。
王茂如整理民國軍校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讓軍校更具有規模性和先進性,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逐步實現國防軍和陸軍部的合並,軍學司權力看起來大了許多,但實際上這正是國防軍和陸軍部合並的第一步。隻是這種蠶食,被掩藏在紅紅火火的軍校合並大潮之中了,在這場大潮之中,南方革命政府有些害怕了。而比南方革命政府還要害怕的是,福建督軍李厚基再一次向國防軍指揮中心提出申請,福建陸軍希望接受整編。
這一次王茂如倒是沒有拒絕,提出了福建陸軍和江西陸軍整編為一個師團的建議,李厚基繼續擔任福建省長,而江西督軍陳光遠將作為新增加的師團的師團長,該師團番號是第三十一師團,由三個步兵旅,即88、89、90步兵旅組成。而江西福建兩省裁撤下來的士兵將組成五個武裝警察部隊,福建兩個江西三個,進行剿匪稽查等工作,另外其他士兵將成為個地方政府警察,歸地方政府警察廳管轄。
江西督軍陳光遠欣然接受,他以為如此一來自己的軍權就擴大了,原來自己手下四個混成旅兩萬多兵卒,合並之後再加上國防軍的加強與支援,自己即將成為東南王,甚至幻想著自己能夠和吳佩孚平起平坐,吳佩孚算什麽?吳佩孚不過是個蒙古王而已,哪有東南王聽得舒服。
豈料到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兒,讓他不敢再囂張了,安徽督軍張文生遇刺身亡。
張文生遇刺之事純屬咎由自取再加上有心人的作用,他治下安徽的時候,為了搜刮民脂民膏便對安徽百姓橫征暴斂,引得安徽百姓民怨極大。安徽人自古以來都比較尚武,出國不少大臣名將,按照現在的地理說法,曹操,朱元璋,李鴻章,段祺瑞等等都是安徽人。而民國之所以出現皖係集團,就是因為安徽人團結,同時安徽人也比較排外,為了保持皖係的團結性,很少吸收其他人才進入皖係集團。可是這個以地域同鄉情誼聯係起來的集團,始終是打感情牌,當遇到利益爭奪的時候,便分崩離析了。皖係後期被群起而攻之打得潰不成軍,除了皖係守在中央遭受四麵楚歌之外,皖係對外來人才的排斥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王茂如早在唿倫貝爾的時候就建立了正規的軍校,培養自己的心腹骨幹,培養自己的人才,廣受全國各地青年學生,而不單單隻是靠某一個地區的人才榨取。單單從皖係、直係、晉係和奉係這個名稱來看,就存在這先天性的不足之處,狹隘,狹窄。王茂如之所以用國防軍稱唿來代替東北軍,便是要消除這種狹隘與偏見,同時王茂如所部軍官,四海之內皆有,他團結軍官並非利用鄉情,而是一個未來,一種精神,一係利益。一個未來是指國家統一,一種精神便是軍中對王茂如的個人崇拜,一係利益自然是指王茂如給予軍官們的金錢權力以及提攜的利益,尤其是王茂如啟用的軍官都是年輕軍官,軍中年紀最長者是蓋天久,如今已經不大幹涉軍事。
不過當王茂如想建立這所軍校的時候,忽然意識到,其實自己轄內的軍校也是自己可利用的最大資源,如今在王茂如地盤內有十五所軍校,分別是這個世界的“黃埔軍校”牙克石陸軍士官學院,長春陸軍指揮官學院,牙克石士官學員沈陽分校,北洋陸軍大學,保定陸軍士官學院,天津講武堂,天津水師學堂,清河陸軍預備學校,薩爾圖空軍學院,秦皇島海軍大學,漢陽兵工學校,江蘇陸軍講武堂,西北陸軍講武堂,山西陸軍講武堂,山東陸軍小學,湖南陸軍小學。十五所學校能夠給自己培養大量的軍事人才,但是分散而開,是在是財力分散,教學資源分散,人才得不到充分培養。
尋思到這裏,王茂如便到陸軍部找到陸軍部軍學司司長吳忠英和海軍部軍學司司長謝寶璋,向他們詢問各個軍校的一切,並提出將這十五所軍校進行可並的可行性,由他們提出計劃。
兩人想了想,那謝寶璋說道:“軍校合並之事極為重大,牽扯到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怕是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可是若是完成,將來我國軍備人才儲備量將極為豐富。如今我國各地軍校水平不一,有的軍校隻是掛羊頭賣狗肉,早該拆除。卑職負責海軍軍學司,我國現今擁有海軍學院近十所,可是七所已經荒廢,每個月領著幾百大洋的校園維修費用,實乃國家之負擔。因此,卑職認為,隻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辦。”
吳忠英點頭道:“秀帥,一切問題的根源,就是個錢字。”
王茂如點了點頭道:“錢的事兒,好辦,交給我,你們給我提出一個計劃,如何合並,怎麽合並,合並之後的軍校體係如何,合並之後每個學校的性質一定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詞,也不能讓人看得雲裏霧裏,甚至每個學校教什麽課有什麽專業你們都要安排好。你二人能否在三日之內完成?”
兩人看了看彼此點了一下頭,那謝寶璋道:“我二人半生專心於此,三日太久,兩日足矣。”
吳忠英與謝寶璋兩人各自領命去了,不過隨後王茂如忽然想起來這個謝寶璋是誰了,他這一輩子都不出名,不過他的女兒將來可是知名作家,光耀了整個家族。兩日之後兩人向王茂如匯報,軍學司的規劃,兩人通力合作,分析認為合並軍校實乃大勢所趨,並提出正規化軍校的概念。
二人提出軍校三級製度,即培養營長以下級別軍官的稱之為學院,培養指揮官稱之為陸軍大學,培養特殊軍事人才的稱之為軍校。如今的軍校幾乎全都是以培養陸軍士官為主的學校,因此這樣出來的軍官帶著一個營打仗還行,帶著一個團打仗勉強,帶著一個旅打仗就不行了。為什麽民國軍隊戰鬥力不強,就是因為沒有相應的指揮官培訓體係,培養不出來大兵團指揮員,所有的人都是在用實戰來增加經驗成長的。
隨後經過軍學司建議,經陸軍總長王茂如批準,中華民國陸軍院校從民國十年元月一日起,開始整合減少為八所軍校,分別是牙克石陸軍士官學院(牙克石軍校、牙克石軍校沈陽分院、清河陸軍預備學校合並,校址唿倫貝爾牙克石),保定陸軍士官學院(保定軍校、山東陸軍小學、天津講武堂合並,校址保定),西北陸軍士官學院(西北講武堂、山西講武堂、江蘇講武堂合並,校址西安),國防軍陸軍大學(北洋陸軍大學與長春陸軍指揮官學院合並,校址北京),秦皇島海軍大學(秦皇島海軍學院與天津水師學堂合並),國防軍工兵學校(漢陽工兵學院與湖南陸軍小學合並,校址武漢),薩爾圖空軍大學,努爾幹兵王學院。
這八所軍校中,海軍與空軍大學都是建立在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旁,因為專業性極強無法合並院校,依舊保持原有軍校人員結構,但是王茂如提出增加海軍與空軍大學規模。空軍單獨建成大學倒是世界首創,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的基本都是航校,將飛機當做偵察機使用,一戰過後逐漸重視起飛機的攻擊性和轟炸性能,可是還是很少有國家會單獨建立一所空軍大學。
而最讓人覺得驚訝的就是這努爾幹兵王學院了,首先兵王學院這個名詞就比較奇怪,就連吳佩孚和張作霖也無法想象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而且要建立在最艱苦最為動蕩的努爾幹……話說努爾幹在哪裏啊?
努爾幹兵王學院,隻是兵王這個稱唿讓很多士兵熱血沸騰,也讓很多青年人激動起來,兵王啊,那是士兵的最高榮譽了吧。盡管這地方是做什麽的不太懂,但是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訓練最強士兵的地方。事實上,這裏也是訓練極限士兵的地點。
這所努爾幹兵王學院的招生極其嚴苛苛刻,他的招收目標並非能文能武的人,也並非什麽高大挺拔的壯漢,要求的是體能,戰鬥力,意誌力、反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俱佳的人,說白了,這裏是培養真正的殺人機器的地方,而不是保家衛國的軍人。
該學校招生極其嚴格,每年招生名額僅僅是一百八十人,平均一個省才有六個名額,也讓該學院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最神秘軍校。在努爾幹兵王學院中學習的一切都是殺人方式,用一切能殺人的方式殺人,因此有人將努爾幹兵王學院也稱之為刺客學院倒也不為過分。
王茂如整理民國軍校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讓軍校更具有規模性和先進性,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逐步實現國防軍和陸軍部的合並,軍學司權力看起來大了許多,但實際上這正是國防軍和陸軍部合並的第一步。隻是這種蠶食,被掩藏在紅紅火火的軍校合並大潮之中了,在這場大潮之中,南方革命政府有些害怕了。而比南方革命政府還要害怕的是,福建督軍李厚基再一次向國防軍指揮中心提出申請,福建陸軍希望接受整編。
這一次王茂如倒是沒有拒絕,提出了福建陸軍和江西陸軍整編為一個師團的建議,李厚基繼續擔任福建省長,而江西督軍陳光遠將作為新增加的師團的師團長,該師團番號是第三十一師團,由三個步兵旅,即88、89、90步兵旅組成。而江西福建兩省裁撤下來的士兵將組成五個武裝警察部隊,福建兩個江西三個,進行剿匪稽查等工作,另外其他士兵將成為個地方政府警察,歸地方政府警察廳管轄。
江西督軍陳光遠欣然接受,他以為如此一來自己的軍權就擴大了,原來自己手下四個混成旅兩萬多兵卒,合並之後再加上國防軍的加強與支援,自己即將成為東南王,甚至幻想著自己能夠和吳佩孚平起平坐,吳佩孚算什麽?吳佩孚不過是個蒙古王而已,哪有東南王聽得舒服。
豈料到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兒,讓他不敢再囂張了,安徽督軍張文生遇刺身亡。
張文生遇刺之事純屬咎由自取再加上有心人的作用,他治下安徽的時候,為了搜刮民脂民膏便對安徽百姓橫征暴斂,引得安徽百姓民怨極大。安徽人自古以來都比較尚武,出國不少大臣名將,按照現在的地理說法,曹操,朱元璋,李鴻章,段祺瑞等等都是安徽人。而民國之所以出現皖係集團,就是因為安徽人團結,同時安徽人也比較排外,為了保持皖係的團結性,很少吸收其他人才進入皖係集團。可是這個以地域同鄉情誼聯係起來的集團,始終是打感情牌,當遇到利益爭奪的時候,便分崩離析了。皖係後期被群起而攻之打得潰不成軍,除了皖係守在中央遭受四麵楚歌之外,皖係對外來人才的排斥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王茂如早在唿倫貝爾的時候就建立了正規的軍校,培養自己的心腹骨幹,培養自己的人才,廣受全國各地青年學生,而不單單隻是靠某一個地區的人才榨取。單單從皖係、直係、晉係和奉係這個名稱來看,就存在這先天性的不足之處,狹隘,狹窄。王茂如之所以用國防軍稱唿來代替東北軍,便是要消除這種狹隘與偏見,同時王茂如所部軍官,四海之內皆有,他團結軍官並非利用鄉情,而是一個未來,一種精神,一係利益。一個未來是指國家統一,一種精神便是軍中對王茂如的個人崇拜,一係利益自然是指王茂如給予軍官們的金錢權力以及提攜的利益,尤其是王茂如啟用的軍官都是年輕軍官,軍中年紀最長者是蓋天久,如今已經不大幹涉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