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大額人民幣頭像的使用倒是引起了許多爭議,一些袁氏的老人認為此頭像反應了北洋正統,自然是值得推廣,便要其他銀行也使用人民幣。而另外一些人則反對,認為袁世凱是竊國大盜,又有稱帝醜聞,實在不能做最大麵額人民幣,這是對國民的不尊重。


    另外南方省份的一些學者和民黨的人士也反對,尤其是廣東軍政府,如今他們的大總統是孫文,國民黨員一致發電要求王茂如將袁世凱排第二,民國之父孫文當列第一位……王茂如沒理他們,丫的,人民幣隻在黑吉遼蒙四省使用,少量在熱河察哈爾直隸使用,和你們廣東軍政府有什麽關係呢?


    最令王茂如趕到好笑的是,孫文還派遣特使前來辯論,說孫文頭像可以不在第一位,但絕不能讓袁世凱排第一位,至於讓誰排第一位,黎元洪嗎?資曆不夠,馮國璋嗎?那豈不是正好讓如今大總統馮國璋氣焰更加囂張?於是國民黨代表就想孫文在反清中的意義一樣,隻負責攪局,但不負責定音,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發行。


    當然,用紙幣取代銀元這一做法是需要時間消化的,張弘揚和宋子文這對黃金搭檔也沒有急於一時,隻是王茂如有些著急,若是能夠立即取代,自己政府豈不是多了一億多?這樣一來,很快就能撇開各方掣肘了,當然,多了一個億的花銷,這隻能是天方夜譚了。


    繁忙地處理了幾日公事之後,王茂如便陸續的接見遼寧省政要,安撫人心,收買人心。忽然在沈陽府接到了長白州報告,長白州長白縣漢民與朝鮮民爭鬥起來,王茂如以為是小事兒,便準備讓長白州州長自己處理,不過秘書長張毅偉卻說道:“長白州這次爭鬥看似小事,實則是漢民和朝鮮民長久以來的矛盾積累,此種事件處置不好,有可能給日本人借口。”


    王茂如皺著眉頭讓張毅偉詳細說一下,張毅偉道:“其實長白州由於前清在東北實行的鎖關簡直漢人入關開墾之後,在朝鮮境內陸陸續續有一部分人偷著跑到東北進行開墾種田。等到鹹豐年間,朝廷這才讓少量漢軍旗人在東北開荒種田。而到了宣統年間,大量的山東人,直隸人移民到了東北開荒種田。而朝鮮被日本占領,許多朝鮮人不願做亡國奴也跑到中國來生活。東北出了一部分是前清王爺跑馬圈地占了的田地之外,還有更多荒草地是無主之地。於是朝鮮人與漢人開始就土地的開墾進行搶奪,這才有了漢民與朝鮮民的爭執。”


    “其實很好辦,各讓一步就可以了,東北土地眾多,何苦執著一處。”王茂如道。


    張毅偉苦笑道:“秀帥,您這樣說,豈不是和‘何不食肉糜’那位皇帝一般了嗎?小民隻看到了眼前的幾畝地,那看的了其他地方。而且不爭饅頭爭口氣,來東北的漢民都似乎漢民之中彪悍健壯的,也是最勇敢的,而朝鮮人呢,在朝鮮也是活不下去的,在中國是要麽死要麽爭下來土地的人,兩方都脾氣不好。當地官員大多數都是向著漢人,偏袒漢人,因此朝鮮人也是心存怨恨。”


    王茂如道:“這倒是,漢人自然向著漢人。”


    張毅偉笑道:“當地官員大多數都是滿人和漢人,都是留任的前清的官員,倒不是隻是漢人向著漢人,是因為漢人守法守規矩認可當地官員。而朝鮮人則不守法,他們會極力捏造事實,證明他們占據的土地原本就屬於朝鮮。而如今朝鮮成了日本附屬國,一旦這些朝鮮人落地生根之後,日本人就會來。這就造成了日本人驅趕朝鮮人向中國走,朝鮮人搶掠漢人土地,日本人則搶掠朝鮮人土地。因此當地官員無論滿漢,都在漢民與朝鮮人爭執之中偏向於漢人。”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王茂如倒是第一次聽說,以前隻是知道“間島爭端”,當初日本人統治滿洲國的時候,將間島省(琿春,圖門,汪清,延吉,和龍,安圖六縣,麵積相當於全部遼東半島。)劃分給了韓國(當時的整個朝鮮半島改名為韓國。注1)。但是對於中韓爭端的由來卻是不了解,聽張毅偉的解釋,倒是了解了許多。考慮了一下,王茂如反問:“你認為怎麽解決?”


    張毅偉道:“當地治安官將此件事上報,說明此事已經非同小可了,估計雙方械鬥發展到了各自拉攏族人的地步,尤其是韓人,應該是從韓國拉人來我境內參與械鬥,治安官無法平息。以屬下以為,應該支持漢人,打擊韓人,否則給日本人借口讓他們繼續侵占中國領地。而且在中韓國境派兵駐守,防止韓人暴亂。”


    王茂如認真聽完,點點頭,道:“好,這樣吧,第十二師剛剛組建,便讓他們的三個旅分別駐防在安東縣,寬甸縣,通化縣,練兵剿匪兼鎮壓。新的韓國逃民送到蒙古開墾土地,不再允許吉林省遼寧省有外逃韓人繼續開墾。還有,來到中國的韓人必須學漢字,說漢語,隻有衣著和生活可以保留本民族習慣。”


    “是。”張毅偉認真記好,又道:“北京政府發來譴責通電,要求立即將三百萬軍械歸還政府。”


    王茂如笑道:“馮大總統也是夠為難的了,你迴電,就說東北匪盜猖獗,私劫軍械實屬無奈,但是我們一定會賠償。”想了想,算了算,道:“賠償他們……對了,各地軍火倉庫中好像還有一萬多支漢陽造老套筒吧,連帶子彈,用火車給他們運過去,當做賠償。”


    張毅偉詫異,撓著頭道:“用不著給他們吧,用做自己的民兵訓練不好嗎?”


    王茂如哈哈大笑,“做人大氣一些,咱們又不生產7.9圓頭毛瑟彈,都給他們當做人情吧。他們要是不要,再拉迴來給新兵做訓練。要是要,那他們的後勤就要麵臨很大的壓力了。”


    張毅偉偷笑起來,秀帥這陰招還真是一環扣一環,看看報文道:“張奎安於天津迴報,天津會議之中,一致決定各省獨立,以此來逼迫總統馮國璋複用段祺瑞為總理。”


    “獨立?又是徐樹錚的主意?”


    “是。”


    “這小扇子軍師夠能攪局的了。”王茂如冷笑道,“告訴張奎安,我黑吉遼蒙四省可支持段祺瑞複任大總統,卻不會獨立,不要動不動的就獨立,咱們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個聯邦。南方孫文獨立也就罷了,怎麽北洋內部也獨立,獨立他大爺啊獨立。”


    “是。”張毅偉建議說:“其實若是宣布獨立還好一些,可以把鹽稅礦稅和鐵道費節流,大約幾百萬大洋吧。”


    王茂如道:“我再缺錢也不缺這個,這些稅錢是國家政府的象征,不需要節流,再說北京政府辦事也需要錢。”


    “屬下也是建議,一切都由秀帥決定,但是秀帥此舉,屬下認為是養虎為患。中央若是強大,一定會反過來對付秀帥的。”張毅偉道。


    王茂如點頭同意,又問還有什麽事,張毅偉說最後一件事是,沈陽公立第一女子中學成立,請秀帥去做演講。王茂如好奇這什麽時候開的,怎麽財政預算裏沒有建立沈陽第一女子中學這一項,張毅偉說這是張作霖建立的,隻是他被趕跑了。但是張作霖雖然卷走了奉天的錢,唯一沒動的就是奉天省政府教育廳的錢,沈陽第一女子中學也順利開學。


    校長邵青生原是沈陽府人,早年在日本留學,後來去了英國,迴國之後投資實業,建立麵粉廠、水泥廠、礦場、紙廠等多個實業產業。邵青生一生無子,卻有九個女兒,他受過西方高等教育,於是決定讓自己的女兒們也享受高等教育。奉天有一所女子師範學院,但是卻缺少低年齡段的女子中學學校,於是他向張作霖申請建立沈陽第一所女子學校,即現在的沈陽第一女子中學,學校有高小部和中學部兩部組成。張作霖極力支持,免費批了地皮,政府負責建設學校,由邵青生擔任校董和名譽校長,由他的長女邵佳慧女式做副校長兼執行理事,並向社會募集資金做學校獎學金。


    原本邀請的是張作霖,可張作霖擔心來沈陽有危險,邵青生便邀請王茂如。


    敢情好,自己是個備用胎,王茂如搖頭苦笑起來,張毅偉見色說我去拒絕,王茂如卻道:“不用,我去。”


    “您去?”


    “是,我去。”王茂如道。


    沈陽第一女子中學就在遼寧女子師範大學(原奉天官立女子師範學院)隔壁,南緯巷43號,女子中學學校成立,倒是讓許多遼女師畢業生有了去處,招收了三十多人在女子中學做老師。並且在遼寧招收了八個年級四百多個女孩做學生。新校開辦,自然不能像是公司開辦一樣,隻是在學校大禮堂舉辦聘任儀式,因為王茂如答應出席,所以新校典禮的最高潮便是王茂如的講話。


    (注1:之後曆任中國政府都堅決不承認間島爭端,這地方就是我們的,沒有任何爭議。但是韓國人以二戰時日本人曾經將間島劃給他們為理由,堅決要求要求間島獨立。還曾經在鮮族人區以宗教為名舉辦各種紀念獨立儀式,我黨堅決予以打擊,此處向我黨致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吹燈零零七並收藏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