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跟手機連線,可以把對方唿叫轉移到手機上,即便吳修治在外麵,如果把電話打到這部紅色分機上,也能正常接聽。這是一部直接跟省委、省政府領導連通的防竊聽保密電話。吳修治拿起話筒,對方非常客氣地詢問:“你好,請問您是吳書記嗎?”
吳修治一聽就知道是省委宋書記秘書的聲音,連忙迴答:“您好,我是吳修治。”
對方說:“宋書記找您,您現在說話方便嗎?”
吳修治連忙說:“方便,方便。”
那邊省委宋書記便開始跟吳修治通話:“老吳啊,最近在忙什麽啊?”
吳修治連忙說:“沒什麽大事,就是正常的工作而已,宋書記有事嗎?”
宋書記說:“沒事就不能跟你通通電話了?”
吳修治湊趣:“能啊,我是怕耽誤宋書記寶貴的時間,隻要宋書記有時間,天天來電話我還求之不得呢。”
宋書記說:“聽聲音你的情緒不錯啊,心情很好嗎?”
吳修治說:“我們國家政通人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我們省也是一樣,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社會安定,最近又戰勝了台風的襲擊,全省沒有傷亡一個人,雖然有一點經濟損失,但是全省人民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很快就戰勝了災情,維護了社會穩定,保持了經濟建設持續發展的好勢頭,不但我的心情不錯,全省人民的心情都不錯啊!”對上級說好聽的,這是每一個長期從政的官員都會具備的本能,如同商人對待客戶,什麽好聽說什麽,吳修治長期從政,自然也不能免俗。
果然,省委宋書記哈哈大笑起來:“老吳啊,你也學會說好聽的了?是啊,你的心情很好,我替你高興,可是我的心情就未必會有你那麽好了。”
吳修治連忙關懷慰問:“宋書記有什麽事嗎?需要我做什麽我一定全力以赴。”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一下就想到了趙銀印和跟黨走兩個老人家在省上鬥法的事兒,想到這件事情,心不由就懸了起來。
宋書記說:“需要你做的事情很簡單,希望你也能讓我有一份好心情啊。”
吳修治說:“這沒問題,隻要能讓宋書記有一份好心情,我能做什麽就做什麽,用江湖上的話說,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哈哈哈哈。”
宋書記說:“那好啊,你如果想讓我的心情也跟你的一樣好起來,那就馬上到省裏來一趟好不好?”
吳修治愣住了:“是嗎?那好,我馬上動身。”
宋書記說:“算了吧,我也就是說說,最近你們那裏可不太平啊。”
吳修治:“不會吧?宋書記您聽說什麽了?”
宋書記口氣嚴肅起來:“不是我聽說什麽了,而是我直接接觸到什麽了,你吳修治還要繼續跟我繞彎子、打哈哈嗎?”
吳修治有幾分緊張,腦子飛快地轉動著,瞬間把銀州市最近一段時間有可能傳到省城的事情捋了一遍,最終還是認定不外乎趙銀印、跟黨走兩位老爺子在省城鬧出事來了,便試探著問:“宋書記,是不是趙銀印和跟黨走找您了?”
宋書記說:“趙銀印倒沒有直接找我,估計他也不好直接找我,可是他在銀州市的遭遇我也聽說了,我還正在納悶兒,你吳修治不是那麽不知道輕重、不懂得進退的人,怎麽能對趙銀印同誌那麽做呢?正想抽時間找你談談,問問情況,跟黨走來找我了。”
吳修治連忙說:“宋書記,跟黨走老爺子是我們銀州市唯一還活著的紅軍時期的老革命,我們都非常敬重他,他找您如果有什麽過分的舉動,您千萬不要太在意,他現在迴來了沒有?如果沒迴來我馬上派人去接他,或者我親自去接他。”
過去有的老同誌因為對離退休待遇不滿,尤其是一些過去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老同誌離退休以後,企業效益不好,離退休工資得不到保障,就到省上上訪,對省領導糾纏不休,省上就打電話下來,市領導就要跑到省城去做工作、接人。後來國家逐步提高了離退休老幹部的生活待遇,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老同誌離休以後,如果企業效益不好,離休工資發放有困難,就由財政補貼,這種事情才逐漸少了。如果跟黨走真的在省上把省領導纏住了,吳修治還想用老辦法,親自去做工作把他接迴來。
宋書記說:“那倒用不著,跟黨走這樣的紅軍時期的老同誌全省也沒有幾個人了,我們應該很好地珍惜他們、照顧好他們。再說了,跟黨走也不是那種會為個人的事情上訪的人,這你應該了解。”
吳修治差點直接問出來:跟黨走是不是告趙銀印的狀去了?話到嘴邊,醒悟到如果這麽問,弄不好宋書記會誤以為跟黨走到省上找省委領導是他指使的,起碼他事先知道,就沒敢說,裝糊塗問道:“那他到省上找您幹嗎?如果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麽意見,可以直接找我們嘛,他老人家批評我們,我們敢不虛心接受嗎?”
宋書記果然追問:“你真的不知道跟黨走到省委找我幹嗎?”
吳修治硬著頭皮迴答:“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我怎麽會讓他獨自一個人跑到省上去呢?即便攔不住,我也會派個人陪他去,一路上也好有個人照顧啊。萬一他在路上發生個什麽事情,我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宋書記說:“嗯,我想你可能也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也不會不阻攔他,更不會就讓他一個人跑到省委大院外麵跟人家武警戰士幹架。”
吳修治驚問:“他怎麽跑到省委大院和武警戰士鬧上了?這個老爺子,真不省事。”
宋書記說:“算了,鬧就鬧了,不說這些了。跟黨走老爺子來了之後,跟我說了一些你們那兒的情況,趙銀印同誌是不是到你們銀州市讓你們提拔他女婿當公安局局長?”
吳修治吞吞吐吐地說:“趙老爺子倒是來過我們銀州市,可能是因為過去在銀州市工作過,現在年齡大了有點念舊,迴來看看,至於您說的那件事情我還不太清楚。”吳修治的從政經驗告訴他,誰也說不準趙銀印在省上擔任領導職務那麽多年,經營的關係有多深,這種人得罪他也沒必要。加之吳修治本身就有些中庸,更加不願意攪到趙銀印和跟黨走的是非當中,所以吭吭哧哧地不否定也不肯定,隻是說他不清楚。
宋書記說:“如果你確實不清楚這件事情,那就是跟黨走同誌反映問題有出入,如果那樣,我就得找跟黨走同誌說說清楚,一個老同誌,怎麽能對組織上說假話呢?”
吳修治知道這是宋書記在將他的軍,不由暗暗埋怨跟黨走老爺子,把趙銀印如何在吳修治麵前替自己的女婿要官也告訴宋書記了。他繼續否認,宋書記不會真的去找跟黨走老爺子的麻煩,但是卻等於他把跟黨走的聲譽給敗壞了,做這種事情對於吳修治而言,那是太不道德了,也太對不起跟黨走老爺子了。吳修治隻好說:“確實有這迴事兒,不過趙銀印書記年紀大了,做事情有些把握不住也是難免的,我們市委市政府絕對不會因為他說說話就違反黨的幹部政策,在用人問題上我們一定會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辦事,請宋書記放心。”
宋書記說:“我沒有什麽不放心的,我也相信你們不會因為趙銀印同誌的幾句話就對他那個女婿格外關照。我想的是,在提拔公安局局長的問題上,不會僅僅有一個趙銀印老爺子出麵說情做工作吧?現在在幹部任命、人事管理上確實有不正之風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我們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公仆們的政治舞台真的成了封建官僚體製下的官場,那就是危及我們黨執政地位的腐敗啊!”
吳修治說:“是的,宋書記說的問題我們已經有所警覺,我們盡快解決公安局局長的人選問題,請省委領導相信我們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問題。”
宋書記沉吟片刻說:“我看你們沒必要那麽急著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很容易,關鍵是我們對幹部選拔任用中存在的腐敗問題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你們銀州市這一次公安局局長的任命過程再一次警示我們,在選人用人問題上,我們目前的幹部管理體製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希望你們不要過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任命誰這個具體的、微觀的問題上,能不能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更開闊一些,嚐試在幹部管理的體製創新上進行一些有益的嚐試。比如說,能不能在幹部管理、選人用人的方式方法上、程序上,立足公開、透明、公正、公平,探索一種更加開放、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富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民主精神的機製。如果你們能在這方麵有所突破,那可比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更加重要、更加具有開拓性意義。所以啊,我不要求你們勉勉強強、匆匆忙忙地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寧缺毋濫,不要操之過急。何嚐不能就把這次公安局局長的任命當做一次試驗,不要老是按照組織部考核、常委會討論、市長提名、人大舉手這個老套子走,能不能考慮加大公示力度和範圍,擴展任命考核幹部的民主範圍和層次,形成對幹部任命過程更加有效、民主的監督機製,逐步打破幹部管理上的神秘主義和一把手效應。當然,具體怎麽做,你們可以放手試驗,改革嘛,本身就是一個試驗的過程,既然是試驗,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成功了更好,失敗了也不可怕。這算是我給你們出的一道題目,既然是我出的題目,失敗了就由我承擔責任。省委也正在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如果你們能先行一步,在這方麵寫出一篇好文章,能給省委正在推進的幹部管理和人事任命體製改革提供一些新鮮材料,那可比你們選出一個公安局局長更有價值啊!”
吳修治讓宋書記說得心頭怦怦直跳,他對此根本就沒有任何心理的、思想的準備。過去長期受幹部管理、人事任命傳統模式思維的慣性引導,很少認真思考幹部管理方麵體製上的問題,對幹部任命、人事管理神秘化已經習以為常,加之長期以來習慣了上級發文件,自己照著辦的工作方式,即便是改革,也要等上級下了文件然後再加以推行,幾乎失去了獨立創新的意識。特別是近兩年經常想著自己很快就要退下來,把明哲保身、平安降落當成了畫好人生句號的起筆,所以盡管這一次公安局局長的任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卻從來就沒有從體製、革新方麵去思考研究過。今天宋書記話說得客氣,其實是下達了政治任務,吳修治連忙說:“我們一定認真落實宋書記的指示精神,大膽改革,大膽試驗,做到積極穩妥,我們不敢保證取得多麽大的成果,但是可以保證不出現嚴重的失誤,請省委放心。”
宋書記說:“好,那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一句話,積極穩妥,小步快跑,解放思想,著眼於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這個大課題,我相信你們會有收獲的。”
吳修治想半開玩笑地提醒宋書記他這可不是一句話,讓談話的氣氛輕鬆一下,卻沒敢說,也沒心情說,他感到了壓力,甚至覺得有些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跟黨走來找吳修治比找省委宋書記輕鬆得多,因為市委的門衛認識他,知道他是市裏唯一一個還活著的老紅軍,所以二話不說,也不敢說二話就讓他直接衝到了吳修治的辦公室。省委看大門的武警卻不認識他,所以讓他差點兒當場動手教訓那個“小兵崽子。”他那天到省委並沒有打算找省委書記,隻是想找一個負責任的省上的領導揭發檢舉趙銀印跑到銀州市替自己的女婿要官的事兒,同時也替吳修治開脫一下,證明他去威嚇趙銀印並沒有吳修治的指使,“一人做事一人當,我跟黨走這一輩子還沒有讓別人替我背過黑鍋,別說吳修治沒有指使我,就是他想指使我,能指使得動嗎?”這是他事先想好了的說辭。
到了省委大院外麵,站崗的武警把他攔住了,讓他出示證件,然後再去登記。他摸摸口袋,才想起來,兒子兒媳前兩天給他介紹老伴,要去相親,把他原來經常穿的滌卡中山裝扒下來,給他換了一件老鼠皮顏色的西裝,紅軍證、國務院頒發的老幹部離休證還有身份證都在中山裝裏頭,今天走得匆忙,啥證也沒帶。
沒有證件武警就不讓他進大門,他說我是銀州市的離休老幹部,要找主管幹部的省上領導反映重大問題。武警戰士根本就不聽他這一套,上上下下地打量他,滿臉都是詫異和警惕。也難怪,在正常人看起來,他的打扮確實太怪異了。兒媳婦給他穿了一身西裝,腳上卻又是一雙布鞋,領帶也沒打,西裝扣子扣得嚴嚴實實一個都不能少。特別讓武警戰士提高警惕的是,他還提了一根可以用來當武器的棍子。這樣一來,無論他怎麽解釋,武警都隻有兩個字:不行。
跟黨走解釋來解釋去火就躥升到了腦門子上,再加上路人經過紛紛駐足觀望,更讓他心裏焦躁,忍不住就罵起人來:“他媽的小兵崽子,老子當紅軍的時候雞雞上還沒長毛呢,扛那麽一根燒火棍在老子麵前裝什麽洋蒜?你再敢攔我,我就敲斷你的狗腿,你信不信?”說著就揮舞著那根用來懷舊的打狗棍作勢要敲人家的腳骨拐。
武警戰士專門訓練來就是對付暴徒的,哪裏會把他這樣一個不土不洋、不工不農、不仕不商,有點像叫花子,又有點不像叫花子的瘋癲老頭放在話下?嘻嘻哈哈、邊勸說邊就想動手解除他的武裝。也怪武警戰士太大意,沒把眼前這個老頭子跟久經沙場的老戰士聯係起來,更怪跟黨走習慣了繳別人的械從來不讓別人繳自己的械,看到武警戰士要動手搶自己的打狗棍,本能地就虛晃一槍,把打狗棍在武警戰士麵前晃了兩晃,做了個左突刺的刺殺動作,武警戰士剛一閃躲,跟黨走扭身轉到了人家身後,把打狗棍當成了槍,一下子捅在了武警戰士的腰眼上:“繳槍不殺!”隨著喊聲,伸出一隻手就把人家的槍從肩膀上摘了下來。
腰眼是人類的神經敏感部位,棍子捅上去又癢又酸,武警戰士讓跟黨走一棍子捅得半邊身子都發麻,隨即覺得肩膀頭一輕,那支挎在肩膀上的半自動步槍就到了跟黨走的手裏。武警戰士大驚,即羞又惱,作為一名戰士,讓人家繳了械就是奇恥大辱,小戰士幾乎要氣哭了,忘了戰鬥要領,撲上來有如頑童爭搶食品、玩具一樣要搶迴自己的佩槍,跟黨走卻拿著他的槍就要往大院裏衝,站在大門另一邊的武警戰士看到眼前發生的事情也急了,衝過來幫著失去武裝的戰友攔截跟黨走。
跟黨走知道這幫武警戰士站崗拿的都是空槍,也就是做做樣子給政府機關裝威風用的,所以根本不怕武警戰士真的動武,把剛剛繳獲的半自動步槍挎到自己肩膀上,兩隻手把自己的打狗棍當成了三八大杆,做出刺殺動作:“突刺刺……防左右突刺……防右左突刺……”自己給自己喊著刺殺口令,就像在練兵場上一樣跟人家武警戰士對峙起來。
武警戰士和旁觀的人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從神經病院裏流竄出來的瘋老頭在瞎胡鬧,既不能跟他動真格的,又不能眼看著他把自己的槍搶走,又急又氣又無奈,兩個戰士圍著他轉圈子,卻沒辦法下手。省委大院外麵就是通衢大道,過往行人如過江之鯽,見到省委大院門口正在上演這麽一出武打戲,紛紛圍攏過來看熱鬧,還有好事的人跟著他喊:“突刺刺,防左右突刺……”
省委大院的門房看到外麵出了事,武警的槍都讓人家繳了,連忙打電話通知武警省委警衛班,警衛班的戰士全副武裝緊急出動,來到門口看見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大爺正在跟自己的兩個戰友相持不下,也以為這是一個從精神病院流竄出來的瘋子,便一起圍攏上來眾人打狼一樣要把跟黨走控製住。
跟黨走見到這種陣勢,也知道自己把事情鬧大了,人家人多勢眾,又都是身強力壯經過強化訓練的士兵,如果跟自己玩真的,自己一個老頭子當然不是對手。就這樣讓他們抓住又不甘心,於是就運用毛澤東遊擊戰術十六字方針中的第一條:敵進我退,開始準備撤退。他卻忘了,他肩膀上還扛著繳獲人家的步槍,人家怎麽可能讓他逃跑呢?他用盡了幾十年戰場上積累的各種戰鬥經驗,左衝右突,累得唿唿直喘,大汗淋漓,動作也沒有剛開始那麽靈便了。
這時候,武警戰士開始運用我軍的政治攻勢,班長喊停,大家都不再衝鋒,班長便開始做工作:“老同誌,你到底是幹什麽的?我奉勸你馬上繳械投降,不然你就會走上犯罪道路。懸崖勒馬,立刻把槍還給我們。”
跟黨走當然不是不講道理的神經病,剛才也是一股火躥上來,話趕話、手趕手,結果把事情鬧成了這個樣子,聽到武警戰士這麽說,就把槍扔還給武警說:“破槍我要它也沒用,我來省委反映問題他不讓我進去,你們這些小兵崽子怎麽這麽不明事理?這裏是什麽地方?是共產黨的省委機關,不是國民黨的衙門,更不是封建社會的大堂,憑什麽不讓老百姓進去?現在不是講三個代表,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嗎?連門都不讓進,你們代表誰?能代表老百姓嗎?像什麽樣子,當個官就怕了老百姓,我來反映那麽重要的問題你們硬是不讓我進,什麽意思嗎?”
他在這裏跟人家講道理,人家卻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終究他把武警戰士的槍給繳了,雖然最終退還給了武警戰士,但問題的性質已經變得非常嚴重,起碼人家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於是趁他正在慷慨激昂的時候,警衛班長一聲口令,十幾個戰士蜂擁而上,想把跟黨走老爺子一舉擒獲。
跟黨走久經沙場,什麽樣的險惡場麵沒有經曆過?他心裏明白人家不可能丟這麽個大臉讓他輕易走脫,再說了,他要辦的事情還沒辦成,如果就這樣讓人家抓了,耽誤事兒。於是趁這十幾個戰士一窩蜂撲上來的混亂時機,給衝在最前麵的戰士使了個絆子,人家一個趔趄,他就從漏出的人縫裏竄了出去。說實話,這些武警戰士根本不會對他這麽一個老人動真格的,不然對付他這一個老頭子,一個人足夠了,根本用不著這麽多戰士,人家還是想用那種大網捕魚不傷魚的方式來解除他的武裝而已。
跟黨走衝出包圍圈就朝省委辦公大樓跑,武警戰士跟在後麵追,年輕人腿快,很快就又把他包圍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省委辦公廳主任出現在大家麵前,喝止住了武警戰士,對跟黨走說:“跟老爺子,你這是鬧的哪一出?”
武警戰士自然都認識省委辦公廳主任,見到他認識跟黨走,就停了下來不再抓他,但是也不願意輕易放過他,他隨隨便便繳獲人家的槍支,讓武警戰士耿耿於懷,武警戰士仍然保持著對他的包圍態勢。跟黨走說:“我來找省委領導反映重要問題,他們不讓我進。”
辦公廳主任說:“你要反映問題,打個電話我下來接你不就成了?跟人家小戰士過不去,好意思嘛!你可是老紅軍戰士,這些戰士都是你的後輩,老前輩欺負後輩人,傳出去不怕人家笑話。”
跟黨走不服氣:“你說得輕鬆,我打電話找你,你下來接我,我知道你的電話是多少號?”
辦公廳主任說:“你就告訴門房值班室的人,說是找我,他不就把電話撥過來了?我知道是你,敢不下來迎接嗎?你朝上看看,四樓,左手第五扇窗戶,你們在這兒吵吵鬧鬧的,把宋書記都驚動了,他讓我下來請你老爺子。”
跟黨走朝上看看,果然宋書記在窗口笑眯眯地朝他招手。跟黨走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剛才像耍猴,讓省委領導看笑話了。辦公室主任看到武警還圍在四周虎視眈眈,就說:“還圍著幹嗎?這是老紅軍跟黨走,聽說過沒有?人家十歲就當紅軍了,你們今天敗在人家手下,是光榮,不是恥辱,還不向老紅軍道歉。”
武警戰士一聽這位老爺子竟然是老紅軍,按照輩分算,怎麽也能算自己的祖師爺了,讓這樣的人繳了械也真沒什麽丟人的,班長連忙喊了一聲口令:“敬禮!”戰士們齊刷刷地給跟黨走敬了軍禮,反倒鬧得跟黨走大為尷尬,想一想,自己剛才跟這些重孫子輩的小戰士那麽鬧騰,也真的沒麵子,連忙揮揮手:“不敬禮了,不敬禮了……”邊說邊逃跑似的跟在辦公廳主任後麵拜會省委宋書記去了。
此刻,跟黨走昂然走進吳修治的辦公室,大咧咧地坐到沙發上問道:“市委書記滿世界找我,今天我送上門了,書記有什麽指教?”吳修治端茶倒水招待他,嘴裏不停地埋怨:“老領導,什麽事情在市裏不能解決,非得跑到省裏去,弄得我很被動啊,讓宋書記親自打電話批評我。”
跟黨走說:“不會吧?該批評的是趙老賊啊,他怎麽反倒批評起你來了?”
吳修治怕了他了,這老頭年歲大了,脾氣反而越來越火暴,一句話說不好真怕他再跑到省裏去找領導。這一次如果再去找,肯定更有經驗了,不會再跟武警戰士幹架了。想到宋書記提到跟黨走和武警戰士幹架的事兒,吳修治就好奇地問他:“老領導,我聽說您跟省委大院的武警戰士幹架了?怎麽迴事兒?”
跟黨走扭捏一笑:“沒什麽,我去的時候沒帶證件,他們不讓我進門,就嗆嗆了幾句,也沒怎麽著。”
吳修治長期跟他當秘書,對他的秉性太了解了,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做了理虧的事情,故意追問:“到底怎麽迴事兒?您怎麽一下就鬧到省委宋書記那裏去了?”
跟黨走說:“沒什麽事情,武警不讓我進去,我就把他的槍繳了,後來事情鬧大了,驚動了省委宋書記。”
吳修治誇張地感歎:“老領導真厲害啊,居然把人家武警的槍都繳了,厲害,厲害。”
跟黨走老臉微紅:“繳一個小兵崽子的槍,也沒什麽值得誇耀的,別說這事了,我有正經事兒跟你說。”
吳修治說:“不就是趙銀印的事嗎?您就那麽不相信我們市委市政府,真的以為憑他一句話他女婿就能當上銀州市公安局局長?”
跟黨走說:“不是我不相信你們,如果我根本不知道那也就罷了,既然我知道了這種壞人壞事,就不能不說話,他不是省級幹部嗎?你們管不了,我找能管得了他的人去。我就要治治這種壞毛病,老子把腦袋掖到褲腰帶上打江山,他們現在一句話托個人情就能升官發財,不可以,絕對不可以。對了,省委宋書記說了,這是體製問題,是長期的幹部體製造成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從體製上下手,人家到底是省委書記,比你這個市委書記就是高明,說的道理我聽懂了。”
吳修治說:“那當然了,不然人家怎麽能當省委書記,我隻能當一個市委書記呢?不過話好說,事情不好做啊,改革選人用人辦法,哪有那麽容易?這麽多年了,都是這麽辦的,突然要改革,還真得好好研究一下,可別違反了黨的組織原則。”
跟黨走說:“什麽是組織原則?黨章就是組織原則,隻要符合黨章就不會錯。黨章規定各級黨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黨的代表大會,黨的委員會是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黨代會一開完,黨代表就徹底解散了。你們什麽時候又真正尊重過黨委會?動不動就是常委討論,其他那些黨委委員都是選出來擺著看的?常委會就能取代一切?為什麽全委會就不能決定幹部選拔問題?全委會的級別和權力應該高於你們那個常委會嘛。你是真不懂還是裝傻?迴去好好學學黨章就啥都明白了。”
吳修治讓跟黨走說的直眨巴眼睛,說來慚愧,作為市委書記,他自認為對於黨的章程已經非常熟悉,今天讓跟黨走一說,才感到自己對於黨的章程的理解還停留在會上念一遍、不求甚解的階段,並沒有認真地研讀、深刻領會精神實質。
吳修治在那裏若有所思,跟黨走又說:“現在是和平年代,共產黨早就成了執政黨,過去戰爭年代對敵鬥爭形勢複雜,幹部使用任命保密是客觀形勢的需要,現在還有必要搞得那麽神神秘秘嗎?老說黨的幹部是公仆,人民當家做主,既然人民當家做主,主人總應該有權利知道自己應該雇哪個公仆來替自己辦事,總應該有權利知道這個公仆是怎麽冒出來的吧?我們不能搞西方大民主、多黨製那一套,在中國搞那一套就會天下大亂,但是老百姓既然是主人,雇什麽樣的仆人總應該有個知情權和否決權吧?你們就知道常委會、常委會,常委會才幾個人?這就是少數人政治,用常委會剝奪了黨委和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好了,我不跟你囉唆了,你書記當久了,又快退下來了,滿身暮氣比我都老,想必也沒有什麽改革進取的精神頭了,愛誰誰,隻要不是趙老賊的女婿就行了。”
說完這話,跟黨走起身欲走,卻又忽然想起來是吳修治到處找他他才來的,便問:“對了,你滿世界抓我,有啥事?不是要擋住我,不讓我今後再到省上找領導吧?”
吳修治說:“那怎麽會,找上級領導反映問題是您老人家的民主權利,誰敢阻攔您?我找您是想聽聽您對我們選拔任用幹部有什麽意見和建議,意見建議您都說了,我受益匪淺,也就沒什麽可說的了。不過,我還是希望您對我這個老部下多多少少有點信心,有什麽問題盡量先跟我溝通溝通,我不頂事您再找上級領導,我派專車送您行不行?”
跟黨走說:“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剝奪我的民主權利啊?算了,看在你這個人還算正直、本分的份上,看在你過去勞心費力給我寫了那麽多難認難念的講話稿的分上,今後有什麽事我先給你匯報,這總該行了吧?”說著起身欲走。
吳修治連忙說:“您別走,快到飯點了,今天我請您老吃飯,多少年我沒跟您老在一起吃過一頓飯了,吃飯的時候您老人家再好好談談您的意見建議,越具體越好……”
跟黨走說:“我不跟你吃飯,現如今你們吃飯都是公家花錢,看過那本《接待處處長》沒有?那本書上說,公款吃喝是亞腐敗,亞腐敗導致亞健康,胃潰瘍、脂肪肝現在都成了你們這些領導的職業病,我才不想得那種病呢。”說完,拂袖而去,出了門又跑迴來,撿起他的懷舊打狗棍咚咚咚地在走廊裏留下一串腳步聲走了。
跟黨走走了之後,吳修治叫來了秘書吩咐道:“給我找一本十六大通過的《黨章》來。”
吳修治一聽就知道是省委宋書記秘書的聲音,連忙迴答:“您好,我是吳修治。”
對方說:“宋書記找您,您現在說話方便嗎?”
吳修治連忙說:“方便,方便。”
那邊省委宋書記便開始跟吳修治通話:“老吳啊,最近在忙什麽啊?”
吳修治連忙說:“沒什麽大事,就是正常的工作而已,宋書記有事嗎?”
宋書記說:“沒事就不能跟你通通電話了?”
吳修治湊趣:“能啊,我是怕耽誤宋書記寶貴的時間,隻要宋書記有時間,天天來電話我還求之不得呢。”
宋書記說:“聽聲音你的情緒不錯啊,心情很好嗎?”
吳修治說:“我們國家政通人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我們省也是一樣,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社會安定,最近又戰勝了台風的襲擊,全省沒有傷亡一個人,雖然有一點經濟損失,但是全省人民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很快就戰勝了災情,維護了社會穩定,保持了經濟建設持續發展的好勢頭,不但我的心情不錯,全省人民的心情都不錯啊!”對上級說好聽的,這是每一個長期從政的官員都會具備的本能,如同商人對待客戶,什麽好聽說什麽,吳修治長期從政,自然也不能免俗。
果然,省委宋書記哈哈大笑起來:“老吳啊,你也學會說好聽的了?是啊,你的心情很好,我替你高興,可是我的心情就未必會有你那麽好了。”
吳修治連忙關懷慰問:“宋書記有什麽事嗎?需要我做什麽我一定全力以赴。”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一下就想到了趙銀印和跟黨走兩個老人家在省上鬥法的事兒,想到這件事情,心不由就懸了起來。
宋書記說:“需要你做的事情很簡單,希望你也能讓我有一份好心情啊。”
吳修治說:“這沒問題,隻要能讓宋書記有一份好心情,我能做什麽就做什麽,用江湖上的話說,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哈哈哈哈。”
宋書記說:“那好啊,你如果想讓我的心情也跟你的一樣好起來,那就馬上到省裏來一趟好不好?”
吳修治愣住了:“是嗎?那好,我馬上動身。”
宋書記說:“算了吧,我也就是說說,最近你們那裏可不太平啊。”
吳修治:“不會吧?宋書記您聽說什麽了?”
宋書記口氣嚴肅起來:“不是我聽說什麽了,而是我直接接觸到什麽了,你吳修治還要繼續跟我繞彎子、打哈哈嗎?”
吳修治有幾分緊張,腦子飛快地轉動著,瞬間把銀州市最近一段時間有可能傳到省城的事情捋了一遍,最終還是認定不外乎趙銀印、跟黨走兩位老爺子在省城鬧出事來了,便試探著問:“宋書記,是不是趙銀印和跟黨走找您了?”
宋書記說:“趙銀印倒沒有直接找我,估計他也不好直接找我,可是他在銀州市的遭遇我也聽說了,我還正在納悶兒,你吳修治不是那麽不知道輕重、不懂得進退的人,怎麽能對趙銀印同誌那麽做呢?正想抽時間找你談談,問問情況,跟黨走來找我了。”
吳修治連忙說:“宋書記,跟黨走老爺子是我們銀州市唯一還活著的紅軍時期的老革命,我們都非常敬重他,他找您如果有什麽過分的舉動,您千萬不要太在意,他現在迴來了沒有?如果沒迴來我馬上派人去接他,或者我親自去接他。”
過去有的老同誌因為對離退休待遇不滿,尤其是一些過去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老同誌離退休以後,企業效益不好,離退休工資得不到保障,就到省上上訪,對省領導糾纏不休,省上就打電話下來,市領導就要跑到省城去做工作、接人。後來國家逐步提高了離退休老幹部的生活待遇,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老同誌離休以後,如果企業效益不好,離休工資發放有困難,就由財政補貼,這種事情才逐漸少了。如果跟黨走真的在省上把省領導纏住了,吳修治還想用老辦法,親自去做工作把他接迴來。
宋書記說:“那倒用不著,跟黨走這樣的紅軍時期的老同誌全省也沒有幾個人了,我們應該很好地珍惜他們、照顧好他們。再說了,跟黨走也不是那種會為個人的事情上訪的人,這你應該了解。”
吳修治差點直接問出來:跟黨走是不是告趙銀印的狀去了?話到嘴邊,醒悟到如果這麽問,弄不好宋書記會誤以為跟黨走到省上找省委領導是他指使的,起碼他事先知道,就沒敢說,裝糊塗問道:“那他到省上找您幹嗎?如果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麽意見,可以直接找我們嘛,他老人家批評我們,我們敢不虛心接受嗎?”
宋書記果然追問:“你真的不知道跟黨走到省委找我幹嗎?”
吳修治硬著頭皮迴答:“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我怎麽會讓他獨自一個人跑到省上去呢?即便攔不住,我也會派個人陪他去,一路上也好有個人照顧啊。萬一他在路上發生個什麽事情,我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宋書記說:“嗯,我想你可能也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也不會不阻攔他,更不會就讓他一個人跑到省委大院外麵跟人家武警戰士幹架。”
吳修治驚問:“他怎麽跑到省委大院和武警戰士鬧上了?這個老爺子,真不省事。”
宋書記說:“算了,鬧就鬧了,不說這些了。跟黨走老爺子來了之後,跟我說了一些你們那兒的情況,趙銀印同誌是不是到你們銀州市讓你們提拔他女婿當公安局局長?”
吳修治吞吞吐吐地說:“趙老爺子倒是來過我們銀州市,可能是因為過去在銀州市工作過,現在年齡大了有點念舊,迴來看看,至於您說的那件事情我還不太清楚。”吳修治的從政經驗告訴他,誰也說不準趙銀印在省上擔任領導職務那麽多年,經營的關係有多深,這種人得罪他也沒必要。加之吳修治本身就有些中庸,更加不願意攪到趙銀印和跟黨走的是非當中,所以吭吭哧哧地不否定也不肯定,隻是說他不清楚。
宋書記說:“如果你確實不清楚這件事情,那就是跟黨走同誌反映問題有出入,如果那樣,我就得找跟黨走同誌說說清楚,一個老同誌,怎麽能對組織上說假話呢?”
吳修治知道這是宋書記在將他的軍,不由暗暗埋怨跟黨走老爺子,把趙銀印如何在吳修治麵前替自己的女婿要官也告訴宋書記了。他繼續否認,宋書記不會真的去找跟黨走老爺子的麻煩,但是卻等於他把跟黨走的聲譽給敗壞了,做這種事情對於吳修治而言,那是太不道德了,也太對不起跟黨走老爺子了。吳修治隻好說:“確實有這迴事兒,不過趙銀印書記年紀大了,做事情有些把握不住也是難免的,我們市委市政府絕對不會因為他說說話就違反黨的幹部政策,在用人問題上我們一定會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辦事,請宋書記放心。”
宋書記說:“我沒有什麽不放心的,我也相信你們不會因為趙銀印同誌的幾句話就對他那個女婿格外關照。我想的是,在提拔公安局局長的問題上,不會僅僅有一個趙銀印老爺子出麵說情做工作吧?現在在幹部任命、人事管理上確實有不正之風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我們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公仆們的政治舞台真的成了封建官僚體製下的官場,那就是危及我們黨執政地位的腐敗啊!”
吳修治說:“是的,宋書記說的問題我們已經有所警覺,我們盡快解決公安局局長的人選問題,請省委領導相信我們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問題。”
宋書記沉吟片刻說:“我看你們沒必要那麽急著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很容易,關鍵是我們對幹部選拔任用中存在的腐敗問題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你們銀州市這一次公安局局長的任命過程再一次警示我們,在選人用人問題上,我們目前的幹部管理體製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希望你們不要過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任命誰這個具體的、微觀的問題上,能不能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更開闊一些,嚐試在幹部管理的體製創新上進行一些有益的嚐試。比如說,能不能在幹部管理、選人用人的方式方法上、程序上,立足公開、透明、公正、公平,探索一種更加開放、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富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民主精神的機製。如果你們能在這方麵有所突破,那可比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更加重要、更加具有開拓性意義。所以啊,我不要求你們勉勉強強、匆匆忙忙地任命一個公安局局長,寧缺毋濫,不要操之過急。何嚐不能就把這次公安局局長的任命當做一次試驗,不要老是按照組織部考核、常委會討論、市長提名、人大舉手這個老套子走,能不能考慮加大公示力度和範圍,擴展任命考核幹部的民主範圍和層次,形成對幹部任命過程更加有效、民主的監督機製,逐步打破幹部管理上的神秘主義和一把手效應。當然,具體怎麽做,你們可以放手試驗,改革嘛,本身就是一個試驗的過程,既然是試驗,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成功了更好,失敗了也不可怕。這算是我給你們出的一道題目,既然是我出的題目,失敗了就由我承擔責任。省委也正在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如果你們能先行一步,在這方麵寫出一篇好文章,能給省委正在推進的幹部管理和人事任命體製改革提供一些新鮮材料,那可比你們選出一個公安局局長更有價值啊!”
吳修治讓宋書記說得心頭怦怦直跳,他對此根本就沒有任何心理的、思想的準備。過去長期受幹部管理、人事任命傳統模式思維的慣性引導,很少認真思考幹部管理方麵體製上的問題,對幹部任命、人事管理神秘化已經習以為常,加之長期以來習慣了上級發文件,自己照著辦的工作方式,即便是改革,也要等上級下了文件然後再加以推行,幾乎失去了獨立創新的意識。特別是近兩年經常想著自己很快就要退下來,把明哲保身、平安降落當成了畫好人生句號的起筆,所以盡管這一次公安局局長的任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卻從來就沒有從體製、革新方麵去思考研究過。今天宋書記話說得客氣,其實是下達了政治任務,吳修治連忙說:“我們一定認真落實宋書記的指示精神,大膽改革,大膽試驗,做到積極穩妥,我們不敢保證取得多麽大的成果,但是可以保證不出現嚴重的失誤,請省委放心。”
宋書記說:“好,那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一句話,積極穩妥,小步快跑,解放思想,著眼於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這個大課題,我相信你們會有收獲的。”
吳修治想半開玩笑地提醒宋書記他這可不是一句話,讓談話的氣氛輕鬆一下,卻沒敢說,也沒心情說,他感到了壓力,甚至覺得有些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跟黨走來找吳修治比找省委宋書記輕鬆得多,因為市委的門衛認識他,知道他是市裏唯一一個還活著的老紅軍,所以二話不說,也不敢說二話就讓他直接衝到了吳修治的辦公室。省委看大門的武警卻不認識他,所以讓他差點兒當場動手教訓那個“小兵崽子。”他那天到省委並沒有打算找省委書記,隻是想找一個負責任的省上的領導揭發檢舉趙銀印跑到銀州市替自己的女婿要官的事兒,同時也替吳修治開脫一下,證明他去威嚇趙銀印並沒有吳修治的指使,“一人做事一人當,我跟黨走這一輩子還沒有讓別人替我背過黑鍋,別說吳修治沒有指使我,就是他想指使我,能指使得動嗎?”這是他事先想好了的說辭。
到了省委大院外麵,站崗的武警把他攔住了,讓他出示證件,然後再去登記。他摸摸口袋,才想起來,兒子兒媳前兩天給他介紹老伴,要去相親,把他原來經常穿的滌卡中山裝扒下來,給他換了一件老鼠皮顏色的西裝,紅軍證、國務院頒發的老幹部離休證還有身份證都在中山裝裏頭,今天走得匆忙,啥證也沒帶。
沒有證件武警就不讓他進大門,他說我是銀州市的離休老幹部,要找主管幹部的省上領導反映重大問題。武警戰士根本就不聽他這一套,上上下下地打量他,滿臉都是詫異和警惕。也難怪,在正常人看起來,他的打扮確實太怪異了。兒媳婦給他穿了一身西裝,腳上卻又是一雙布鞋,領帶也沒打,西裝扣子扣得嚴嚴實實一個都不能少。特別讓武警戰士提高警惕的是,他還提了一根可以用來當武器的棍子。這樣一來,無論他怎麽解釋,武警都隻有兩個字:不行。
跟黨走解釋來解釋去火就躥升到了腦門子上,再加上路人經過紛紛駐足觀望,更讓他心裏焦躁,忍不住就罵起人來:“他媽的小兵崽子,老子當紅軍的時候雞雞上還沒長毛呢,扛那麽一根燒火棍在老子麵前裝什麽洋蒜?你再敢攔我,我就敲斷你的狗腿,你信不信?”說著就揮舞著那根用來懷舊的打狗棍作勢要敲人家的腳骨拐。
武警戰士專門訓練來就是對付暴徒的,哪裏會把他這樣一個不土不洋、不工不農、不仕不商,有點像叫花子,又有點不像叫花子的瘋癲老頭放在話下?嘻嘻哈哈、邊勸說邊就想動手解除他的武裝。也怪武警戰士太大意,沒把眼前這個老頭子跟久經沙場的老戰士聯係起來,更怪跟黨走習慣了繳別人的械從來不讓別人繳自己的械,看到武警戰士要動手搶自己的打狗棍,本能地就虛晃一槍,把打狗棍在武警戰士麵前晃了兩晃,做了個左突刺的刺殺動作,武警戰士剛一閃躲,跟黨走扭身轉到了人家身後,把打狗棍當成了槍,一下子捅在了武警戰士的腰眼上:“繳槍不殺!”隨著喊聲,伸出一隻手就把人家的槍從肩膀上摘了下來。
腰眼是人類的神經敏感部位,棍子捅上去又癢又酸,武警戰士讓跟黨走一棍子捅得半邊身子都發麻,隨即覺得肩膀頭一輕,那支挎在肩膀上的半自動步槍就到了跟黨走的手裏。武警戰士大驚,即羞又惱,作為一名戰士,讓人家繳了械就是奇恥大辱,小戰士幾乎要氣哭了,忘了戰鬥要領,撲上來有如頑童爭搶食品、玩具一樣要搶迴自己的佩槍,跟黨走卻拿著他的槍就要往大院裏衝,站在大門另一邊的武警戰士看到眼前發生的事情也急了,衝過來幫著失去武裝的戰友攔截跟黨走。
跟黨走知道這幫武警戰士站崗拿的都是空槍,也就是做做樣子給政府機關裝威風用的,所以根本不怕武警戰士真的動武,把剛剛繳獲的半自動步槍挎到自己肩膀上,兩隻手把自己的打狗棍當成了三八大杆,做出刺殺動作:“突刺刺……防左右突刺……防右左突刺……”自己給自己喊著刺殺口令,就像在練兵場上一樣跟人家武警戰士對峙起來。
武警戰士和旁觀的人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從神經病院裏流竄出來的瘋老頭在瞎胡鬧,既不能跟他動真格的,又不能眼看著他把自己的槍搶走,又急又氣又無奈,兩個戰士圍著他轉圈子,卻沒辦法下手。省委大院外麵就是通衢大道,過往行人如過江之鯽,見到省委大院門口正在上演這麽一出武打戲,紛紛圍攏過來看熱鬧,還有好事的人跟著他喊:“突刺刺,防左右突刺……”
省委大院的門房看到外麵出了事,武警的槍都讓人家繳了,連忙打電話通知武警省委警衛班,警衛班的戰士全副武裝緊急出動,來到門口看見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大爺正在跟自己的兩個戰友相持不下,也以為這是一個從精神病院流竄出來的瘋子,便一起圍攏上來眾人打狼一樣要把跟黨走控製住。
跟黨走見到這種陣勢,也知道自己把事情鬧大了,人家人多勢眾,又都是身強力壯經過強化訓練的士兵,如果跟自己玩真的,自己一個老頭子當然不是對手。就這樣讓他們抓住又不甘心,於是就運用毛澤東遊擊戰術十六字方針中的第一條:敵進我退,開始準備撤退。他卻忘了,他肩膀上還扛著繳獲人家的步槍,人家怎麽可能讓他逃跑呢?他用盡了幾十年戰場上積累的各種戰鬥經驗,左衝右突,累得唿唿直喘,大汗淋漓,動作也沒有剛開始那麽靈便了。
這時候,武警戰士開始運用我軍的政治攻勢,班長喊停,大家都不再衝鋒,班長便開始做工作:“老同誌,你到底是幹什麽的?我奉勸你馬上繳械投降,不然你就會走上犯罪道路。懸崖勒馬,立刻把槍還給我們。”
跟黨走當然不是不講道理的神經病,剛才也是一股火躥上來,話趕話、手趕手,結果把事情鬧成了這個樣子,聽到武警戰士這麽說,就把槍扔還給武警說:“破槍我要它也沒用,我來省委反映問題他不讓我進去,你們這些小兵崽子怎麽這麽不明事理?這裏是什麽地方?是共產黨的省委機關,不是國民黨的衙門,更不是封建社會的大堂,憑什麽不讓老百姓進去?現在不是講三個代表,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嗎?連門都不讓進,你們代表誰?能代表老百姓嗎?像什麽樣子,當個官就怕了老百姓,我來反映那麽重要的問題你們硬是不讓我進,什麽意思嗎?”
他在這裏跟人家講道理,人家卻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終究他把武警戰士的槍給繳了,雖然最終退還給了武警戰士,但問題的性質已經變得非常嚴重,起碼人家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於是趁他正在慷慨激昂的時候,警衛班長一聲口令,十幾個戰士蜂擁而上,想把跟黨走老爺子一舉擒獲。
跟黨走久經沙場,什麽樣的險惡場麵沒有經曆過?他心裏明白人家不可能丟這麽個大臉讓他輕易走脫,再說了,他要辦的事情還沒辦成,如果就這樣讓人家抓了,耽誤事兒。於是趁這十幾個戰士一窩蜂撲上來的混亂時機,給衝在最前麵的戰士使了個絆子,人家一個趔趄,他就從漏出的人縫裏竄了出去。說實話,這些武警戰士根本不會對他這麽一個老人動真格的,不然對付他這一個老頭子,一個人足夠了,根本用不著這麽多戰士,人家還是想用那種大網捕魚不傷魚的方式來解除他的武裝而已。
跟黨走衝出包圍圈就朝省委辦公大樓跑,武警戰士跟在後麵追,年輕人腿快,很快就又把他包圍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省委辦公廳主任出現在大家麵前,喝止住了武警戰士,對跟黨走說:“跟老爺子,你這是鬧的哪一出?”
武警戰士自然都認識省委辦公廳主任,見到他認識跟黨走,就停了下來不再抓他,但是也不願意輕易放過他,他隨隨便便繳獲人家的槍支,讓武警戰士耿耿於懷,武警戰士仍然保持著對他的包圍態勢。跟黨走說:“我來找省委領導反映重要問題,他們不讓我進。”
辦公廳主任說:“你要反映問題,打個電話我下來接你不就成了?跟人家小戰士過不去,好意思嘛!你可是老紅軍戰士,這些戰士都是你的後輩,老前輩欺負後輩人,傳出去不怕人家笑話。”
跟黨走不服氣:“你說得輕鬆,我打電話找你,你下來接我,我知道你的電話是多少號?”
辦公廳主任說:“你就告訴門房值班室的人,說是找我,他不就把電話撥過來了?我知道是你,敢不下來迎接嗎?你朝上看看,四樓,左手第五扇窗戶,你們在這兒吵吵鬧鬧的,把宋書記都驚動了,他讓我下來請你老爺子。”
跟黨走朝上看看,果然宋書記在窗口笑眯眯地朝他招手。跟黨走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剛才像耍猴,讓省委領導看笑話了。辦公室主任看到武警還圍在四周虎視眈眈,就說:“還圍著幹嗎?這是老紅軍跟黨走,聽說過沒有?人家十歲就當紅軍了,你們今天敗在人家手下,是光榮,不是恥辱,還不向老紅軍道歉。”
武警戰士一聽這位老爺子竟然是老紅軍,按照輩分算,怎麽也能算自己的祖師爺了,讓這樣的人繳了械也真沒什麽丟人的,班長連忙喊了一聲口令:“敬禮!”戰士們齊刷刷地給跟黨走敬了軍禮,反倒鬧得跟黨走大為尷尬,想一想,自己剛才跟這些重孫子輩的小戰士那麽鬧騰,也真的沒麵子,連忙揮揮手:“不敬禮了,不敬禮了……”邊說邊逃跑似的跟在辦公廳主任後麵拜會省委宋書記去了。
此刻,跟黨走昂然走進吳修治的辦公室,大咧咧地坐到沙發上問道:“市委書記滿世界找我,今天我送上門了,書記有什麽指教?”吳修治端茶倒水招待他,嘴裏不停地埋怨:“老領導,什麽事情在市裏不能解決,非得跑到省裏去,弄得我很被動啊,讓宋書記親自打電話批評我。”
跟黨走說:“不會吧?該批評的是趙老賊啊,他怎麽反倒批評起你來了?”
吳修治怕了他了,這老頭年歲大了,脾氣反而越來越火暴,一句話說不好真怕他再跑到省裏去找領導。這一次如果再去找,肯定更有經驗了,不會再跟武警戰士幹架了。想到宋書記提到跟黨走和武警戰士幹架的事兒,吳修治就好奇地問他:“老領導,我聽說您跟省委大院的武警戰士幹架了?怎麽迴事兒?”
跟黨走扭捏一笑:“沒什麽,我去的時候沒帶證件,他們不讓我進門,就嗆嗆了幾句,也沒怎麽著。”
吳修治長期跟他當秘書,對他的秉性太了解了,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做了理虧的事情,故意追問:“到底怎麽迴事兒?您怎麽一下就鬧到省委宋書記那裏去了?”
跟黨走說:“沒什麽事情,武警不讓我進去,我就把他的槍繳了,後來事情鬧大了,驚動了省委宋書記。”
吳修治誇張地感歎:“老領導真厲害啊,居然把人家武警的槍都繳了,厲害,厲害。”
跟黨走老臉微紅:“繳一個小兵崽子的槍,也沒什麽值得誇耀的,別說這事了,我有正經事兒跟你說。”
吳修治說:“不就是趙銀印的事嗎?您就那麽不相信我們市委市政府,真的以為憑他一句話他女婿就能當上銀州市公安局局長?”
跟黨走說:“不是我不相信你們,如果我根本不知道那也就罷了,既然我知道了這種壞人壞事,就不能不說話,他不是省級幹部嗎?你們管不了,我找能管得了他的人去。我就要治治這種壞毛病,老子把腦袋掖到褲腰帶上打江山,他們現在一句話托個人情就能升官發財,不可以,絕對不可以。對了,省委宋書記說了,這是體製問題,是長期的幹部體製造成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從體製上下手,人家到底是省委書記,比你這個市委書記就是高明,說的道理我聽懂了。”
吳修治說:“那當然了,不然人家怎麽能當省委書記,我隻能當一個市委書記呢?不過話好說,事情不好做啊,改革選人用人辦法,哪有那麽容易?這麽多年了,都是這麽辦的,突然要改革,還真得好好研究一下,可別違反了黨的組織原則。”
跟黨走說:“什麽是組織原則?黨章就是組織原則,隻要符合黨章就不會錯。黨章規定各級黨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黨的代表大會,黨的委員會是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黨代會一開完,黨代表就徹底解散了。你們什麽時候又真正尊重過黨委會?動不動就是常委討論,其他那些黨委委員都是選出來擺著看的?常委會就能取代一切?為什麽全委會就不能決定幹部選拔問題?全委會的級別和權力應該高於你們那個常委會嘛。你是真不懂還是裝傻?迴去好好學學黨章就啥都明白了。”
吳修治讓跟黨走說的直眨巴眼睛,說來慚愧,作為市委書記,他自認為對於黨的章程已經非常熟悉,今天讓跟黨走一說,才感到自己對於黨的章程的理解還停留在會上念一遍、不求甚解的階段,並沒有認真地研讀、深刻領會精神實質。
吳修治在那裏若有所思,跟黨走又說:“現在是和平年代,共產黨早就成了執政黨,過去戰爭年代對敵鬥爭形勢複雜,幹部使用任命保密是客觀形勢的需要,現在還有必要搞得那麽神神秘秘嗎?老說黨的幹部是公仆,人民當家做主,既然人民當家做主,主人總應該有權利知道自己應該雇哪個公仆來替自己辦事,總應該有權利知道這個公仆是怎麽冒出來的吧?我們不能搞西方大民主、多黨製那一套,在中國搞那一套就會天下大亂,但是老百姓既然是主人,雇什麽樣的仆人總應該有個知情權和否決權吧?你們就知道常委會、常委會,常委會才幾個人?這就是少數人政治,用常委會剝奪了黨委和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好了,我不跟你囉唆了,你書記當久了,又快退下來了,滿身暮氣比我都老,想必也沒有什麽改革進取的精神頭了,愛誰誰,隻要不是趙老賊的女婿就行了。”
說完這話,跟黨走起身欲走,卻又忽然想起來是吳修治到處找他他才來的,便問:“對了,你滿世界抓我,有啥事?不是要擋住我,不讓我今後再到省上找領導吧?”
吳修治說:“那怎麽會,找上級領導反映問題是您老人家的民主權利,誰敢阻攔您?我找您是想聽聽您對我們選拔任用幹部有什麽意見和建議,意見建議您都說了,我受益匪淺,也就沒什麽可說的了。不過,我還是希望您對我這個老部下多多少少有點信心,有什麽問題盡量先跟我溝通溝通,我不頂事您再找上級領導,我派專車送您行不行?”
跟黨走說:“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剝奪我的民主權利啊?算了,看在你這個人還算正直、本分的份上,看在你過去勞心費力給我寫了那麽多難認難念的講話稿的分上,今後有什麽事我先給你匯報,這總該行了吧?”說著起身欲走。
吳修治連忙說:“您別走,快到飯點了,今天我請您老吃飯,多少年我沒跟您老在一起吃過一頓飯了,吃飯的時候您老人家再好好談談您的意見建議,越具體越好……”
跟黨走說:“我不跟你吃飯,現如今你們吃飯都是公家花錢,看過那本《接待處處長》沒有?那本書上說,公款吃喝是亞腐敗,亞腐敗導致亞健康,胃潰瘍、脂肪肝現在都成了你們這些領導的職業病,我才不想得那種病呢。”說完,拂袖而去,出了門又跑迴來,撿起他的懷舊打狗棍咚咚咚地在走廊裏留下一串腳步聲走了。
跟黨走走了之後,吳修治叫來了秘書吩咐道:“給我找一本十六大通過的《黨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