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3月2日,西亞地區的奧斯曼帝國的首府伊斯坦波爾蘇丹皇宮——托普卡帕宮。


    奧斯曼三巨頭齊齊的坐在托普卡帕宮內的議政會議室內,來自奧斯曼帝國各地的官員們正在匯報著各自的情況。


    現在的奧斯曼帝國的情況非常不樂觀,雖然贏得了戰爭,但他們在新土地上的治理成本太高了,亞美尼亞大屠殺已經讓奧斯曼人的名聲臭了。


    幾乎在西亞乃至中東的人都知道這個奧斯曼人是劊子手,事實上這些奧斯曼人的治理水平確實是個勾八,他們隻會簡單的一刀切,完全不辜那些領土上百姓的死活。


    再加上奧斯曼帝國越發嚴重的財政赤字和稅收問題,這就讓本就岌岌可危的奧斯曼帝國更加雪上加霜了。


    原本奧斯曼三巨頭想著和普魯士、奧匈帝國抱團取暖,組建中東——歐陸聯合貿易經濟體,結果兩個領頭羊普魯士、奧匈帝國先內部崩潰了。


    現在奧斯曼帝國想舔著臉加入大明帝國提出的世界貿易組織和太平洋投資委員會,但他媽的誰知道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大明帝國壓根不允許奧斯曼帝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他們大明拉著小夥伴不跟奧斯曼玩了,氣急敗壞的奧斯曼想從大明商人身上割肉,結果在國內掃視了一眼發現大明商人早就清理完資產跑路了,沒人還傻傻的待在奧斯曼帝國跟劊子手玩相親相愛的遊戲。


    因為亞美尼亞大屠殺所造成的恐怖效應正在蔓延,如果之前說之前奧斯曼帝國沒有崩潰是因為奧斯曼三巨頭出色的治理能力那就大錯特錯。


    這些奧斯曼官員應該感謝充當外部矛盾的日不落人拯救了他們的帝國,就像是當初日不落人為了不讓奧斯曼帝國成為沙俄帝國的盟友而發動的克裏米亞戰爭一樣。


    現在外部矛盾沒了,內部經濟持續崩壞,隻有奧斯曼人的真主降世才有可能製止這個龐大帝國的分裂。


    拋去經濟問題不談,奧斯曼帝國第二大問題就是信仰問題,在中東地區的大部分人信仰真主,但在奧斯曼這個大家庭裏麵信仰上帝的人數也不少。


    可奧斯曼三巨頭是真主的忠誠信徒,他們強力推行改變信仰的行動,要求所有奧斯曼國民不準再信奉上帝和老天爺,這可極大激化了各個民族的矛盾。


    於是在七分人禍,三分天災的情況下,奧斯曼帝國徹底的開向了滅亡的末班車。


    帝國內部各種派係林立,互相爭權奪利,操控民意掀起一陣又一陣世俗化的行動可把奧斯曼三巨頭嚇的半死。


    在今天他們來到托普卡帕宮裏麵跟穆罕默德六世蘇丹拉關係完全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他們無非是想借助穆罕默德六世的名聲再次號召奧斯曼全體國民聯合起來,大家共同的度過難關。


    但信任早就沒了,誰還敢相信奧斯曼三巨頭發布的命令,朝令夕改的命令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底層民眾的支持。


    “首相,現在情況......額!”


    擔任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的穆罕默德·維克托言語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


    “該死,你他媽的說話能利索點嗎?現在的情況壞到了什麽地步?”


    軍人出身的恩維爾當著眾人的麵子抓住維克托的衣領大聲的質問道。


    “情況非常的糟糕,僅是亞美尼亞行政大區就出現了許多反對我們的武裝分子!”


    “這些亞美尼亞人似乎是得到了沙俄工團的支持,成立了第五國際縱隊,那些在沙俄服役的亞美尼亞士兵正在源源不斷的翻越高加索山脈支持他們的民族獨立行動。”


    “大馬士革地區的那些蘇裏斯頓人也在要求自治,甚至要求脫離我們的統治!”


    “哪怕是我們奧斯曼土耳其行政大區內的自己人也在支持著讓龐大的帝國肢解,大家各過各的!”


    維克托汗流浹背的匯報著一個事實,他的話就像是一盆冷水一樣給眾人潑了一個透心涼。


    “什麽叫做土耳其人也反對我們?”


    “他們憑什麽不支持我們君主立憲的政府?他們想怎麽樣?”


    恩維爾聽到就連自己的同胞都在反對自己的時候有些慌張,他怎麽也想不明白他為什麽會遭到同胞的背刺。


    “這些百姓說我們的能力不行,還不如還政給穆罕默德六世蘇丹!”


    “青年人還認為我們死了那麽多人拿了那些沒有用的廢地,還不如把那些土地給賣出去緩解財政壓力,製定社會的福利製度!”


    維克托哭泣的說道。


    “該死,這些人是想吃子彈了嗎?我們龐大的奧斯曼帝國,我們好不容易擴張的領土怎麽能說丟就丟?”


    “要是把這些土地丟了,那我們死了那麽多人算什麽?算放煙花嗎?”


    “這些蠢豬沒有一點的頭腦!”


    “我告訴你們,我們誓死也要扞衛奧斯曼帝國的完整,如果奧斯曼完蛋了,我們都得流亡海外!”


    三巨頭之一的海軍大臣傑馬勒罵罵咧咧的掃視著會議室內的眾人,威脅著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隻要我們能掌控著軍隊,那麽我們的奧斯曼帝國就不會分崩離析,現在去調動軍隊鎮壓那些想要脫離我們控製的百姓!”


    “隻有血洗這些意誌不堅定的宰渣才能重鑄我們奧斯曼的輝煌!”


    曾經掌控軍隊的恩維爾幻想著再次獲得軍隊的支持,讓軍隊去鎮壓百姓。


    可恩維爾沒有搞清楚軍隊當初為什麽會去鎮壓那些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阿拉伯人。


    很簡單,這些人都不是土耳其人,以奧斯曼土耳其人為主體的軍隊能下得了死手去對付那些外人,可真要是對內開刀了,那這事情可就難辦了,怎麽分辨誰是意誌不堅定的人?


    總不可能拿著刀槍逼迫每一個人站在真主的畫像下發毒誓說自己是個意誌堅定的奧斯曼人吧?


    更何況奧斯曼三巨頭從軍隊中下層脫離已經有10年了,在中下層的影響力大大的下降,目前軍隊的新星是凱末爾少將。


    軍中的少壯派都是以凱末爾為首的,壓根不聽奧斯曼三巨頭的指揮。


    當初那些效忠奧斯曼三巨頭的軍隊早就死在了高加索山區的那場大雪和西奈沙漠大潰敗當中。


    經過洗牌的軍隊將會組建新的利益團體,目前維持奧斯曼帝國疆土的龐大支出不符合土耳其人的利益。


    好處沒有落到,淨出錢的土耳其人自然不會想著再幹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一個龐大帝國的崩潰往往就是從內部開始的,當內部這些各個派係的精英階層開始盤算利益,開始彼此敵對和懷疑時,這個帝國已經走向了末路。


    ........


    第2集團軍司令部內,凱末爾正在審視著手中的資料,這是一份他讓在波斯帝國的間諜發來的調查報告。


    這上麵詳細的羅列了巴列維王朝的創建,以及巴列維發布的各項政策。


    其中鼓勵世俗化,加速和世界文化接軌的舉措引起了凱末爾的重視,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並不是一個完全世俗化的國家,到現在那些官員們還有排斥外來科技、文化的宣傳。


    這個落後的奧斯曼帝國仍處於古早時期的政教合一的體係中,奧斯曼三巨頭在上台後為了增強凝聚力,獲得更多的支持,就極力的推行政教合一。


    這在戰爭時期無可厚非,可等到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向世界看齊的時候,這些傳統的保守派就成了極大的阻力。


    凱末爾作為一名底層出身的將軍,他當然知道現在奧斯曼帝國的問題,光是每天帝國各地的暴動就已經消耗了奧斯曼帝國的元氣。


    曾經的凱末爾也是認為隻要打下來偌大的疆土慢慢的發展就能夠讓奧斯曼帝國變好,可真當他們拿下了土地準備進行“變現”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這些土地上的百姓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非常反對。


    治理成本遠高於收益,曾經被認為是香餑餑的土地真到自己手裏就成了燙手的山芋,丟了不是,要也不是。


    察覺到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凱末爾一直在思索他在這場風暴當中該怎麽站隊選擇,而巴列維的經曆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經過十年的摸爬滾打,他早已經不再是1807年剛從軍校畢業的小白,他已經從一名下層軍官蛻變成了一名擁有自己思想和野心的“政客”。


    “巴列維能夠從一名上校晉升成為皇帝,我一名少將集團軍司令的成就會比他低?”


    查看著巴列維照片的凱末爾喃喃自語道。


    現在的凱末爾在軍隊中可不是孤身一人,他身邊擁有大量的中下層軍官,這些軍官們也想進步,可上升的空間都被青年d的骨幹所占據。


    要想晉升那必須得是青年d的人,除非通過軍功晉升。


    可歐陸大戰都結束將近兩年了,和平年代怎麽有軍功晉升?凱末爾察覺到在自己身邊抱團取暖的一大群軍官就是自己的資本。


    當土耳其國民運動襲來的時候,凱末爾嗅到了一絲的機遇,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土耳其人,凱末爾的利益出發點絕對是本民族的。


    而恩維爾是個阿爾巴尼亞後裔,這也是土耳其本地議員質疑前者是否給土耳其人爭取利益的原因。


    要是恩維爾真能帶著奧斯曼帝國崛起,讓奧斯曼人都能吃上麵包,開上小汽車,過上小康生活,那這些奧斯曼人也沒有必要冒著殺頭的風險去搞事情。


    可壞就壞在這奧斯曼三巨頭沒有能力,又給大家開了個頭——兵變上台,這不活脫脫的給後來者進行了示範嗎?


    “巴列維王朝得到了大明帝國的支持,那麽可以斷定巴列維本人一定和大明帝國有什麽秘密協議!”


    “要不然一個小小的上校能夠掃清宿敵成為皇帝這就是一件不可能事情!”


    “看來我們也得和大明人好好的接觸一下,凡是重大事件的背後一定少不了大明人的身影!”


    凱末爾在看大明帝國的時候就跟螞蟻看大樹一樣,他不確定大明帝國的根有多深,通過種種事件他能看到大明帝國似乎在操控著各國向混亂的局麵發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住在南極的小鯊並收藏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