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掃了跪地勸進的臣子一眼,最後曹操的目光在曾經極力勸自己稱公稱王的董昭身上頓了頓,然後毫不猶豫地拒絕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跪在地上的一幹大臣得到了曹操的明言,心中狂喜,也就不再發言,等著曹操去世,然後當他成為周文王的時候,自己的官職再提一提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兒子曹丕每日小心翼翼地前來陪伴,親自熬湯喂食,可是他卻能從自己兒子的眼中讀到渴望——渴望自己死去,然後執掌天下。


    雖然有著名醫們的湯藥和夫人子嗣的精心照料,可是曹操卻覺得越活越沒有了滋味,身體也在樊襄之戰後日漸消瘦下來了。


    這一刻,他想到了為自己規劃製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居中持重十幾年最後卻服毒自盡的荀彧,想到了在涼亭之下與自己煮酒論英雄的劉備,最後又想到了和自己談論天下大事卻因官渡一敗而憂鬱而死的老大哥袁紹。


    “死不可怕,死是涼爽的夏夜,可供人無憂地安眠。世人,昨日看錯我曹操,今日又看錯了,也許明日還會看錯,可是我仍然是我,我從來不怕別人看錯我。”曹操呢喃著寫下自傳《述誌令》,感慨道,“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隨後他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交還給朝庭,隻享受武平縣的一萬戶,想要讓以此來平息誹謗和議論,稍稍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指責。


    夜裏,洛陽城異常寒冷,心力交瘁的曹操,忍不住劇烈咳嗽了兩聲,沒想到,竟然咳出了大口的鮮血。


    咳罷,曹操抬起頭,下意識地仰望夜晚的星空,不禁慨歎:孤,命不久矣!


    於是,將曹丕召喚至病榻前,準備對曹丕叮囑兩句!


    他望著自己的兒子曹丕說:“丕兒,父王我大勢將去,有兩件事,我叮囑於你,你可得記住!”


    “第一,我去世之後,有一人可輔佐你治理天下,此人正是司馬懿,有了他,你就可以製衡諸葛亮。但是,司馬懿這人心思較重,善於謀略,你可用他,但不可重用,要防著一些!第二,你兄弟眾多,我死了之後,希望你能擔當兄長之責任,不要兄弟殘殺,給他們留一條活路!”曹操長籲一口氣,如釋重負!終於將心中的擔憂,和盤托出,交待與自己的繼承人!


    說罷,他嘴裏念叨著丁夫人的閨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終年六十六歲,諡曰武王。他臨死前留下《遺令》,根據他的遺囑,他於二月十一日被安葬於鄴城西郊的高陵。


    他那消弭戰火,治水屯田的功績和那些挖墳掘墓、坑殺降卒、劫持天子、搶奪人妻、屠殺百姓、逼死功臣、殘害皇子、幽禁皇後的斑斑劣跡也一起被埋進了黃土之下。


    在遺令中,他說道:“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開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


    十一月癸卯,繼承曹操魏王稱號的曹丕下詔收斂、祭奠陣亡將士。


    似乎是想要證明自己,曹丕對外一向主張征伐,他拜曹仁為車騎將軍,統率荊、揚、益州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並前總數三千五百戶,後還屯宛城。孫權派將領陳邵占據襄陽,曹仁奉旨討伐,與徐晃大敗陳邵,入主襄陽,派將軍高遷等徙漢水之南的未開化之民到漢水之北。


    乙卯,漢獻帝禪讓,曹丕三次上書辭讓。辛未,曹丕登受禪台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黃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內郡山陽邑萬戶奉劉協為山陽公。


    同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漢朝,自立為皇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可惜事情的發展終究不如曹操所預料的那樣發展下去,他不僅沒有做成申包胥、蒙恬,也沒有做成周文王,而是成了篡漢的奸雄。


    曹操像周文王一樣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也始終沒有稱帝,可惜他選擇的繼承人沒有周武王的文韜武略。


    受禪稱帝後的曹丕沒有按他的意願好生照料他在銅雀台的“後宮”們,而是被各方麵能力都差自己一大截但是貪戀美色的毛病卻是一點兒都不輸給自己的兒子曹丕全都笑納了,卞太後聽聞此事後大罵曹丕是畜生,至死也不願再見曹丕。


    曹丕為了穩固內政,采納了陳群的“九品中正製”,把老父親曹操花費了大半生爭取到手上的人事任命權拱手讓給了世家門閥,隨後又眼睜睜地看劉備和孫權交戰而毫無作為,隻因為孫權上書一封“願送子孫登為質”而斬殺了劉備的使者,白白錯失了這一千載難逢統一天下的機會。


    隨後孫權因解除了蜀國的威脅,孫權以“稱兒子尚幼,未曾娶妻,父子之情難舍,一旦離鄉會水土不服”的理由把遣長子孫登入魏為質一事拖延再三,魏吳兩國的聯合也逐漸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


    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u看書 wwuuan 惱怒的曹丕撕毀了鼓勵孫權殺敵的《報吳王孫權書》,又下了《伐吳詔》鼓勵將士們說:“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


    曹丕親自從許都出發南征,各路兵馬齊頭並進,曹真、張郃、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


    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僅朱然獲勝,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疫疾,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而曹丕又信以為真,雙方言和,曹丕退兵。


    黃初六年(225年)八月,曹丕不顧眾臣的反對開啟了第三次南征,這次大軍從許都東行至譙縣,再沿渦水進入淮河。


    這地方沼澤密布人煙稀少,大軍行進到這裏不僅無法得到糧草補充,還經常遇到河道堵塞,導致戰船擱淺。


    這種情況在旱季更是明顯,於是身為揚州人的蔣濟認為水道會有阻塞,不利行軍,更作《三州論》勸諫,但曹丕不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物皆可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士景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士景鴻並收藏萬物皆可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