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山洪爆發,水高五至六丈,於禁所率領的七軍全部被漢水所淹,於禁、龐德隻能帶著部隊爬到堤壩上躲避。


    關羽立馬乘機領水軍包圍了於禁、龐德等人所在的堤壩,並讓大船上的士卒從四個方向射箭射向堤上。


    龐德被甲持弓,向關羽的軍隊射箭,射出的箭箭無虛發,竟然在局部壓製住了關羽的水軍,但是龐德麾下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有意投降,被龐德所處斬。


    龐德從太陽升起一直戰到太陽偏西,關羽帶兵加緊進攻,而龐德的箭矢射盡,雙方進入了短兵交戰的狀態。


    漸感絕望的龐德對其部將成何說道:“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說罷,龐德率軍衝入關羽大軍的戰陣中,他愈戰愈勇,直到部曲僅剩三人,這時眼見無力迴天的於禁舉軍投降。


    龐德與麾下將一人、伍伯二人,收弓帶矢這才感歎著無力迴天,乘著小船欲逃往曹仁處。


    不過暴水太盛,小船因而覆沒,弓矢盡失,龐德獨抱船覆於水中,為關羽所擒,被解迴關羽大營立而不跪。


    關羽勸降龐德說道:“足下的哥哥在漢中,本帥也想請足下去做將軍,為什麽不快快投降呢?”


    龐德大罵關羽道:“你這豎子,說什麽屁話!魏王雄兵百萬,威震天下,所向無敵。你們劉備算什麽東西?不過一個庸才罷了,哪裏是我們魏王的對手!我龐德寧願做賊人的鬼,也不做賊人的將!”


    觸及逆鱗的關羽憤而殺了龐德。


    因大雨導致漢水暴溢,前來增援的於禁軍被淹而全軍覆沒,樊城城牆也因水淹多處崩壞,眾軍慌亂。


    有人對曹仁說:“今日的危難,不是這樣容易支撐,趁著關羽還沒有合兵圍城,夜晚應該乘輕船,棄城逃走,這樣方可脫身。”


    滿寵勸說:“山水來去快,希望不會太久。聽聞關羽遣其它將領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擔憂,關羽不敢進攻,是害怕我軍後麵成犄角。如今若逃跑,洪河以南的地方就不是我們的國家所擁有了,君請再堅持等待。”


    “沒錯。”曹仁深思片刻,采納了滿寵的諫言。


    滿寵把自己的白馬淹死,意為斷絕自己的後路,然後與士兵共同盟誓,以必死之心迎戰,眾人這才重新振作起來。


    於禁兵敗舉軍投降而龐德怒罵關羽被殺的消息傳到曹操耳中,曹操哀歎良久,悠悠說道:“於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麽麵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曹操聞知此事甚為傷悲,為龐德流淚,並封其二子為列侯。


    這個時候的曹操又要麵對境內的叛亂不斷,又要麵對威震華夏的關羽,在加上天子劉協就在許都,與賊臨近,於是一度準備遷都,因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勸諫而停止。


    曹操采納了司馬懿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


    當時的曹操也是急眼了,他以天子的名義下詔,命兗州刺史裴潛、揚州刺史溫恢和豫州刺史呂貢等人親自率領州郡內的守軍全部趕去樊城救援。


    同時,曹操連阻擋孫權北上的重鎮合肥也不要了,把鎮守合肥的大將夏侯惇、張遼、臧霸等人也全部調往了樊城。


    然後曹操也親自帶兵從洛陽南下進至摩陂,準備親自前赴樊城解救曹仁,以防止夏侯淵的悲劇重演。


    臣子們也都勸曹操趕緊出發,隻有侍中桓階勸諫道:“大王您認為曹仁等能不能完全由自己判斷形勢、處理戰事?”


    曹操迴答:“能。”


    桓階又問:“大王是不是怕他和徐晃不盡心盡力?”


    曹操迴答:“不是。”


    桓階再問:“那您為什麽還要親自前往呢?”


    曹操說:“我隻是擔心敵軍人馬眾多,恐怕晃等勢力不如敵人。”


    桓階說:“眼下曹仁等身處重圍之中而能拚死守城毫無二心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境地和您距離遙遠。人常說,居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如今他們內有死爭之心,外有強將援救,大王如果統率大軍按兵不動,從容向敵兵顯示我軍的實力,哪兒還用得著擔心失敗而親自前往呢?”


    曹操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統率大軍在摩陂駐守下來,但是仍舊不放心前線的徐晃,先後派出了殷署、朱蓋等共計十二營的部隊增援徐晃。


    徐晃所部多為新兵,難以與關羽爭鋒,於是進至樊城北的陽陵坡駐紮,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要等到兵馬集結後,一起出擊。”


    當時關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兩麵連營,漸向圍城蜀軍逼近,徐晃軍營距關羽所圍僅三丈。


    曹操使者返迴洛陽,uu看書uukansh 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


    在這一刻,別說文采風流的曹植和驍勇無雙的曹彰了,就連因孝順而被立為魏國太子的曹丕在曹操心裏都比不過孫權了。


    一句發自內心的感歎從曹操嘴裏脫口而出:“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曹操詢問眾臣該怎樣對待孫權的要求,大家都說應當保密。


    隻有董昭說道:“軍事上的事情注重權變,要求它合乎時宜。應該表麵上答應孫權,為他保密,但實際上要把它泄露出去。關羽聽說孫權出兵西上,如果退兵保護自己,樊城的包圍就會很快解除,我們很方便地獲得利益,還可以使孫權、關羽兩支賊軍像兩匹馬一樣互相對峙攻擊,我們坐等他們的困乏疲憊。如果我們保密而不使它泄露,讓孫權的計劃實現,那不是上策。另外,圍城中的將官如果不知道外有救兵,想到糧食越來越少,會產生恐懼情緒,倘若有了其他的想法,造成的危難將不會小,所以還是露出這個消息對我們有利。並且關羽為人強橫兇暴,自己倚仗江陵、公安二城防守堅固,必定不會立即退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物皆可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士景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士景鴻並收藏萬物皆可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