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戰趕跑了主要對手孫權,曹操立馬決定清除內患,下令討伐山賊。
夏侯淵率軍討伐雷緒,這個沒有什麽好說的,曹操的主力兵團打山賊土匪,完全可以說是吊著打。
總而言之夏侯淵擊敗了雷緒,逼得雷緒不得不離開江淮地區,帶著兵卒及其家屬共五萬多人投奔了劉備,成功的讓他有了割據一方的本錢。
除雷緒以外,曹操派遣於禁、臧霸進攻梅成;派遣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人,進攻陳蘭。
陳蘭是活躍於灊縣,梅成活躍於灊縣以北的六縣,這兩個地方距離合肥比較近。
如果孫權再一次進攻合肥,陳蘭和梅成可能會成為孫權的臂助;孫權一旦拿下合肥,以巢湖、大別山脈以及江淮之間諸多水係網絡構築的防線會變得更加牢固。
所以曹操急切地想要消滅陳蘭、梅成,把危險扼殺於搖籃之中。
曹操雖然經曆了“赤壁之戰”的慘敗,但是對於梅成這樣的山賊來說,還是無法阻擋的龐然大物。麵對於禁等人的進攻,梅成果斷選擇投降,隻不過這是迷惑於禁的詐降計。
於禁信以為真放棄進攻率軍返迴之後,梅成向南投靠陳蘭,二人繼續向南轉移到天柱山。於是消滅陳蘭、梅成也變成了張遼發揮的主場。
從名字就能夠看出天柱山的險峻,“其山聳削無附,因名。”
張遼要消滅陳蘭、梅成有兩個困難。
第一是山勢險峻難走,軍隊無法擺開陣型,而且張遼處於仰攻的不利狀態;
第二是糧草的問題,山高路陡地勢險峻,運輸糧草很是困難。於禁幫助張遼運糧,解決了第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卻不是當時的人力能夠改變的。
可是張遼作戰素來以勇猛著稱,在之前的“白狼山之戰”突擊烏桓,在之後的第二次“合肥之戰”率領八百死士衝擊孫權的大軍,這次“天柱山之戰”也不例外。
他召開會議,問帳下諸將:“吾欲沿山道攻取敵寨,斬殺陳蘭、梅成二人,諸位以為如何?”
軍中諸將聞言臉色大變,紛紛勸說道:“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
“不過是些許賊寇而已,諸位何故漲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今日拔營起寨,望諸君隨我攻上天柱山,解決賊寇。”張遼不顧其他人的勸說,執意強攻天柱山,“這正是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陳蘭可不是普通賊寇,他原本是袁術的部將,後反叛袁術,落草為寇,聚眾數萬在江淮一帶擄掠。
所以這數萬賊寇的實力遠非一般賊寇可比。
張遼沿著山道直接攻上天柱山,一戰斬殺陳蘭、梅成,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五子良將”中第一個假節的人。
在針對淮南山賊的戰爭中,張遼在天柱山的表現當然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但是臧霸的作用同樣不小。
陳蘭、梅成反叛曹操對於孫權來說是一件好事,可能成為自己北上江淮的助力。陳蘭等人遭到進攻的時候,孫權也實施了救援。但是孫權的力量並沒有影響到天柱山的戰局,原因就在臧霸的身上。
張遼等人進攻陳蘭、梅成時,曹操已經考慮到可能來自江東的第三方勢力介入,於是命令臧霸率軍來到天柱山以南的皖縣,在大別山脈與長江之間的狹長地界駐紮。
臧霸與江東將領韓當進行了兩次交鋒,第一次在皖縣以北的逢龍城;第二次在皖縣西北方的夾石。臧霸作為防守方,均取得勝利,阻止韓當救援陳蘭。
解決韓當之後,臧霸轉移到舒縣。這個時候孫權派遣數萬水軍屯於舒口,分兵救援陳蘭。得知臧霸進軍舒縣,於是選擇撤退。
不過孫權的撤軍速度慢了一些,臧霸連夜行進百餘裏,對江東軍隊發動突然襲擊,導致江東軍隊“不得上船,赴水者甚眾”,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追擊戰。
因為沒有江東集團的掣肘,張遼才得以順利消滅陳蘭、梅成。由於臧霸到舒縣導致孫權選擇撤兵的事情,臧霸也就被後人冠以“臧傳說”的雅號了。
赤壁戰敗後,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想要突破這個時代在選人才唯憑家世門第的狀況,目的是盡量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
建安十六年正月,曹操升嫡長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幫助自己處理政務,做出兵關中的戰前準備。
恰逢當月太原人商曜在大陵傭兵做亂,於是曹操便委任夏侯淵為行征西護軍,率恆野將軍徐晃前往平定叛亂。
一個月後,曹軍就攻克了大陵斬殺了商曜,並在大陵屠城。
同年三月,消息傳迴鄴城,曹操命鎮守長安的司隸校尉鍾繇督軍討伐張魯,並讓留駐大陵的夏侯淵和徐晃沿汾水進入關中與鍾繇會合。
涼州各諸侯們在聞訊後對曹軍要經過自己領地的行為驚懼不已。uu看書 .uukanshu
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期間馬超曾試圖拉攏劉雄鳴勢力,但遭到拒絕,被馬超率兵擊破了劉雄鳴的勢力,逼得他不得不投靠了曹操。
拉攏了關中絕大多數中小諸侯,可是馬超仍舊覺得敵不過曹操,於是把目光放到了關中的大諸侯韓遂身上。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後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後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
在關中地區,韓遂的名望是非常巨大的,曾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隻是後來因為利益的衝突而關係破裂了。
如果拉攏了韓遂,那麽關中才能凝聚成繩,有著和曹操一戰的可能。
夏侯淵率軍討伐雷緒,這個沒有什麽好說的,曹操的主力兵團打山賊土匪,完全可以說是吊著打。
總而言之夏侯淵擊敗了雷緒,逼得雷緒不得不離開江淮地區,帶著兵卒及其家屬共五萬多人投奔了劉備,成功的讓他有了割據一方的本錢。
除雷緒以外,曹操派遣於禁、臧霸進攻梅成;派遣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人,進攻陳蘭。
陳蘭是活躍於灊縣,梅成活躍於灊縣以北的六縣,這兩個地方距離合肥比較近。
如果孫權再一次進攻合肥,陳蘭和梅成可能會成為孫權的臂助;孫權一旦拿下合肥,以巢湖、大別山脈以及江淮之間諸多水係網絡構築的防線會變得更加牢固。
所以曹操急切地想要消滅陳蘭、梅成,把危險扼殺於搖籃之中。
曹操雖然經曆了“赤壁之戰”的慘敗,但是對於梅成這樣的山賊來說,還是無法阻擋的龐然大物。麵對於禁等人的進攻,梅成果斷選擇投降,隻不過這是迷惑於禁的詐降計。
於禁信以為真放棄進攻率軍返迴之後,梅成向南投靠陳蘭,二人繼續向南轉移到天柱山。於是消滅陳蘭、梅成也變成了張遼發揮的主場。
從名字就能夠看出天柱山的險峻,“其山聳削無附,因名。”
張遼要消滅陳蘭、梅成有兩個困難。
第一是山勢險峻難走,軍隊無法擺開陣型,而且張遼處於仰攻的不利狀態;
第二是糧草的問題,山高路陡地勢險峻,運輸糧草很是困難。於禁幫助張遼運糧,解決了第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卻不是當時的人力能夠改變的。
可是張遼作戰素來以勇猛著稱,在之前的“白狼山之戰”突擊烏桓,在之後的第二次“合肥之戰”率領八百死士衝擊孫權的大軍,這次“天柱山之戰”也不例外。
他召開會議,問帳下諸將:“吾欲沿山道攻取敵寨,斬殺陳蘭、梅成二人,諸位以為如何?”
軍中諸將聞言臉色大變,紛紛勸說道:“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
“不過是些許賊寇而已,諸位何故漲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今日拔營起寨,望諸君隨我攻上天柱山,解決賊寇。”張遼不顧其他人的勸說,執意強攻天柱山,“這正是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陳蘭可不是普通賊寇,他原本是袁術的部將,後反叛袁術,落草為寇,聚眾數萬在江淮一帶擄掠。
所以這數萬賊寇的實力遠非一般賊寇可比。
張遼沿著山道直接攻上天柱山,一戰斬殺陳蘭、梅成,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五子良將”中第一個假節的人。
在針對淮南山賊的戰爭中,張遼在天柱山的表現當然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但是臧霸的作用同樣不小。
陳蘭、梅成反叛曹操對於孫權來說是一件好事,可能成為自己北上江淮的助力。陳蘭等人遭到進攻的時候,孫權也實施了救援。但是孫權的力量並沒有影響到天柱山的戰局,原因就在臧霸的身上。
張遼等人進攻陳蘭、梅成時,曹操已經考慮到可能來自江東的第三方勢力介入,於是命令臧霸率軍來到天柱山以南的皖縣,在大別山脈與長江之間的狹長地界駐紮。
臧霸與江東將領韓當進行了兩次交鋒,第一次在皖縣以北的逢龍城;第二次在皖縣西北方的夾石。臧霸作為防守方,均取得勝利,阻止韓當救援陳蘭。
解決韓當之後,臧霸轉移到舒縣。這個時候孫權派遣數萬水軍屯於舒口,分兵救援陳蘭。得知臧霸進軍舒縣,於是選擇撤退。
不過孫權的撤軍速度慢了一些,臧霸連夜行進百餘裏,對江東軍隊發動突然襲擊,導致江東軍隊“不得上船,赴水者甚眾”,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追擊戰。
因為沒有江東集團的掣肘,張遼才得以順利消滅陳蘭、梅成。由於臧霸到舒縣導致孫權選擇撤兵的事情,臧霸也就被後人冠以“臧傳說”的雅號了。
赤壁戰敗後,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想要突破這個時代在選人才唯憑家世門第的狀況,目的是盡量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
建安十六年正月,曹操升嫡長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幫助自己處理政務,做出兵關中的戰前準備。
恰逢當月太原人商曜在大陵傭兵做亂,於是曹操便委任夏侯淵為行征西護軍,率恆野將軍徐晃前往平定叛亂。
一個月後,曹軍就攻克了大陵斬殺了商曜,並在大陵屠城。
同年三月,消息傳迴鄴城,曹操命鎮守長安的司隸校尉鍾繇督軍討伐張魯,並讓留駐大陵的夏侯淵和徐晃沿汾水進入關中與鍾繇會合。
涼州各諸侯們在聞訊後對曹軍要經過自己領地的行為驚懼不已。uu看書 .uukanshu
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期間馬超曾試圖拉攏劉雄鳴勢力,但遭到拒絕,被馬超率兵擊破了劉雄鳴的勢力,逼得他不得不投靠了曹操。
拉攏了關中絕大多數中小諸侯,可是馬超仍舊覺得敵不過曹操,於是把目光放到了關中的大諸侯韓遂身上。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後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後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
在關中地區,韓遂的名望是非常巨大的,曾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隻是後來因為利益的衝突而關係破裂了。
如果拉攏了韓遂,那麽關中才能凝聚成繩,有著和曹操一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