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親兵進來點上燈、燒燃火盆,曹操緊挨著許攸坐在火盆旁,這才顧得上仔細打量他。
隻見許攸還是那副賊眉鼠眼,十分欠揍的模樣,雖然衣著華麗,可是卻弄得渾身是土,蓬頭垢麵,就跟乞丐一樣。
‘看你這副德行,八成因為什麽事惹惱了袁紹,逼得走投無路才來找我吧!’
看著許攸倒黴的樣子,曹操心底暗爽,可是臉上卻十分關切地問道:“子遠,何故到如此地步?”
許攸兩隻眼珠子咕嚕嚕地亂轉,卻自己的處境避而不談,反而笑著問道:“阿瞞,貴軍軍糧可以用多久?”
“尚可支持一年。”曹操不知自己這個兒時好友的到底是何意思,故作淡定地迴答道。
“哪有這麽多?說真的吧!”許攸捋了捋嘴邊的兩撇小胡子,陰陽怪氣地說道。
見好友說得如此肯定,曹操內心天翻地覆,可還是淡然地說道:“還可以支持半年。”
“難道你不想打敗袁紹嗎?為何不說真話?”許攸板著臉,不客氣地說道。
見好友步步緊逼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曹操心中閃過一絲殺意,可是想到還需要從他這裏套知情報,曹操也不得不微笑著問道:“我當然想,剛才跟你開玩笑而已,其實軍糧隻剩此月的份量,不知道子遠可有妙計助我?!”
“今孟德孤軍獨守,既無援軍,亦無糧食,此乃危急存亡。現在袁軍有糧食存於烏巢,雖然有士兵,但無防備,隻要派輕兵急襲烏巢,燒其糧草,不過三天,袁軍自己敗亡!”許攸圓溜溜的眼中迸出炯炯靈光,語氣中滿是憤恨和殺意。
頭一次見到這副模樣的許攸,曹操暗自心驚,心中猜測各種原因,嘴上也開始試探著問道:“子遠如此大才,袁本初為何不重用你,讓你辛苦至此?”
許攸是個好麵子的人,遭了袁紹嫌隙卻不肯說出來招人恥笑,滿是埋怨地說道:“別提了,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
“袁本初這個人多謀寡斷,有謀無斷。子遠這樣的人才都能棄之不用?”曹操附和著說道,“子遠有何良策,袁本初竟不聽從?”
許攸悠悠地說道:“吾向袁本初諫言說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來抵抗我軍,許都由剩下的人守衛,防備一定空虛,如果派一支隊伍輕裝前進,連夜奔襲,可以攻陷許都。占領許都後,就奉迎天子以討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潰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一定可將他擊敗。”
曹操聞言心中一驚,暗道這許子遠還是有幾分本事的,直接道出自己最害怕的地方。
不過這計策雖然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可是實施的難度也不低,自己也不是沒有方法應對。
“幸好袁本初沒有采納,否則吾危矣!”曹操裝做後怕的模樣拍了拍胸口,感歎道,“子遠如此良計,袁本初竟不不從之?”
‘事情定不會如此簡單,不過許子遠應該是真心相投的。’曹操心中有了判斷,於是立馬轉移話題,問道:“那便和吾一起擊敗他,讓他知道你的本事,如何?”
“大善!”許攸提到嗓子眼的小心髒又迴到了他本來的位置,“阿瞞有我良計,取冀州便是易如反掌。”
‘這事必沒有這麽簡單,一會兒還得派人打探一下怎麽迴事!不過機會近在眼前,不能就這樣放過了。想來許子遠貪生怕死,讓他隨軍而往,如有差殺之不遲。’眼神閃爍了一下,曹操立馬有了決斷,於是陪著笑臉問道:“子遠可願同行?”
許攸當然不願隨軍同行,可也知道曹操在擔心些什麽,於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當然。”
見許攸答應同行,曹操最後的一絲疑慮也消失了,當即掀開門簾出了中軍大帳,對著左右下令道:“召集諸將見我。”
很快,軍中將領謀士都來到了中軍大帳聽令,曹操害怕袁紹發現許攸出逃,以至於錯失良機,立馬下令:“曹洪、荀攸留守營壘,其餘諸將率各部人馬打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隨我偷襲烏巢,燒毀袁紹的軍糧。”
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要跟著曹操偷襲烏巢,眾人大驚失色,紛紛發言:
“主公,袁紹軍糧的位置是如何得知的?情報是否準確?”
“倉促之間出兵,是否不妥?”
“望主公三思”
……
見諸將不讚同出兵,許攸也急了,急忙站出來說道:“我星夜疾馳於此,如若讓袁本初發現,那麽良機稍縱即逝!”
眾人這才注意到曹操身旁的許攸,看他賊眉鼠目的模樣,紛紛皺眉擠眼,打量著他的目光滿是懷疑。
“此人星夜而來居心難測,主公還需詳查。”向來不吭聲的許褚雙手抱拳,甕聲甕氣地說道。
“官渡烏巢相隔四十餘裏,袁軍斥候別部往來縱橫,即便能深入敵境,倘若袁紹派兵增援,我軍前後受敵死無葬身之地啊!”
“在下以為許子遠之言縱然可信,但前番已施劫糧之策,袁紹必倍加謹慎,主公不宜貿然以身犯險。軍中不可一日無帥,還望主公三思。uu看書 w.uukanshu”
“望主公三思!”
……
眾多將領全都持反對意見,急地許攸破口大罵:“爾等鼠輩,機會稍縱即逝,豈可放棄;再說吾也要隨軍而往,如有差失誅我不遲!”
見許攸與自己手下諸將吵成了一團,曹操皺著眉頭怒斥道:“好了,子遠是我兒時好友,我信他。”
“多謝主公!”許攸感動地眼淚花花的,隨即把目光投向對自己怒目而視的諸將,眼中挑釁的意味很是明顯。
就這樣,曹操一言定下了奇襲烏巢的計劃,諸將隻能聽命行事,領著步騎五千,打著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襲烏巢。
沿途遇到有人盤問,就迴答說:“袁公恐怕曹操襲擊後方輜重,派兵去加強守備。”
袁軍士卒見許攸在隊伍之中,也沒有多疑,全都信以為真,放行了。
隻見許攸還是那副賊眉鼠眼,十分欠揍的模樣,雖然衣著華麗,可是卻弄得渾身是土,蓬頭垢麵,就跟乞丐一樣。
‘看你這副德行,八成因為什麽事惹惱了袁紹,逼得走投無路才來找我吧!’
看著許攸倒黴的樣子,曹操心底暗爽,可是臉上卻十分關切地問道:“子遠,何故到如此地步?”
許攸兩隻眼珠子咕嚕嚕地亂轉,卻自己的處境避而不談,反而笑著問道:“阿瞞,貴軍軍糧可以用多久?”
“尚可支持一年。”曹操不知自己這個兒時好友的到底是何意思,故作淡定地迴答道。
“哪有這麽多?說真的吧!”許攸捋了捋嘴邊的兩撇小胡子,陰陽怪氣地說道。
見好友說得如此肯定,曹操內心天翻地覆,可還是淡然地說道:“還可以支持半年。”
“難道你不想打敗袁紹嗎?為何不說真話?”許攸板著臉,不客氣地說道。
見好友步步緊逼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曹操心中閃過一絲殺意,可是想到還需要從他這裏套知情報,曹操也不得不微笑著問道:“我當然想,剛才跟你開玩笑而已,其實軍糧隻剩此月的份量,不知道子遠可有妙計助我?!”
“今孟德孤軍獨守,既無援軍,亦無糧食,此乃危急存亡。現在袁軍有糧食存於烏巢,雖然有士兵,但無防備,隻要派輕兵急襲烏巢,燒其糧草,不過三天,袁軍自己敗亡!”許攸圓溜溜的眼中迸出炯炯靈光,語氣中滿是憤恨和殺意。
頭一次見到這副模樣的許攸,曹操暗自心驚,心中猜測各種原因,嘴上也開始試探著問道:“子遠如此大才,袁本初為何不重用你,讓你辛苦至此?”
許攸是個好麵子的人,遭了袁紹嫌隙卻不肯說出來招人恥笑,滿是埋怨地說道:“別提了,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
“袁本初這個人多謀寡斷,有謀無斷。子遠這樣的人才都能棄之不用?”曹操附和著說道,“子遠有何良策,袁本初竟不聽從?”
許攸悠悠地說道:“吾向袁本初諫言說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來抵抗我軍,許都由剩下的人守衛,防備一定空虛,如果派一支隊伍輕裝前進,連夜奔襲,可以攻陷許都。占領許都後,就奉迎天子以討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潰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一定可將他擊敗。”
曹操聞言心中一驚,暗道這許子遠還是有幾分本事的,直接道出自己最害怕的地方。
不過這計策雖然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可是實施的難度也不低,自己也不是沒有方法應對。
“幸好袁本初沒有采納,否則吾危矣!”曹操裝做後怕的模樣拍了拍胸口,感歎道,“子遠如此良計,袁本初竟不不從之?”
‘事情定不會如此簡單,不過許子遠應該是真心相投的。’曹操心中有了判斷,於是立馬轉移話題,問道:“那便和吾一起擊敗他,讓他知道你的本事,如何?”
“大善!”許攸提到嗓子眼的小心髒又迴到了他本來的位置,“阿瞞有我良計,取冀州便是易如反掌。”
‘這事必沒有這麽簡單,一會兒還得派人打探一下怎麽迴事!不過機會近在眼前,不能就這樣放過了。想來許子遠貪生怕死,讓他隨軍而往,如有差殺之不遲。’眼神閃爍了一下,曹操立馬有了決斷,於是陪著笑臉問道:“子遠可願同行?”
許攸當然不願隨軍同行,可也知道曹操在擔心些什麽,於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當然。”
見許攸答應同行,曹操最後的一絲疑慮也消失了,當即掀開門簾出了中軍大帳,對著左右下令道:“召集諸將見我。”
很快,軍中將領謀士都來到了中軍大帳聽令,曹操害怕袁紹發現許攸出逃,以至於錯失良機,立馬下令:“曹洪、荀攸留守營壘,其餘諸將率各部人馬打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隨我偷襲烏巢,燒毀袁紹的軍糧。”
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要跟著曹操偷襲烏巢,眾人大驚失色,紛紛發言:
“主公,袁紹軍糧的位置是如何得知的?情報是否準確?”
“倉促之間出兵,是否不妥?”
“望主公三思”
……
見諸將不讚同出兵,許攸也急了,急忙站出來說道:“我星夜疾馳於此,如若讓袁本初發現,那麽良機稍縱即逝!”
眾人這才注意到曹操身旁的許攸,看他賊眉鼠目的模樣,紛紛皺眉擠眼,打量著他的目光滿是懷疑。
“此人星夜而來居心難測,主公還需詳查。”向來不吭聲的許褚雙手抱拳,甕聲甕氣地說道。
“官渡烏巢相隔四十餘裏,袁軍斥候別部往來縱橫,即便能深入敵境,倘若袁紹派兵增援,我軍前後受敵死無葬身之地啊!”
“在下以為許子遠之言縱然可信,但前番已施劫糧之策,袁紹必倍加謹慎,主公不宜貿然以身犯險。軍中不可一日無帥,還望主公三思。uu看書 w.uukanshu”
“望主公三思!”
……
眾多將領全都持反對意見,急地許攸破口大罵:“爾等鼠輩,機會稍縱即逝,豈可放棄;再說吾也要隨軍而往,如有差失誅我不遲!”
見許攸與自己手下諸將吵成了一團,曹操皺著眉頭怒斥道:“好了,子遠是我兒時好友,我信他。”
“多謝主公!”許攸感動地眼淚花花的,隨即把目光投向對自己怒目而視的諸將,眼中挑釁的意味很是明顯。
就這樣,曹操一言定下了奇襲烏巢的計劃,諸將隻能聽命行事,領著步騎五千,打著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襲烏巢。
沿途遇到有人盤問,就迴答說:“袁公恐怕曹操襲擊後方輜重,派兵去加強守備。”
袁軍士卒見許攸在隊伍之中,也沒有多疑,全都信以為真,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