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教科書?正經知青哪有這玩意!
欺負我妹?反手安排棒梗下鄉 作者:係狐荼荼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啥,什麽坤不變?”李長海一頭霧水。
沒聽到正確答案,陳岩不甘心的繼續問道:“宮廷玉液酒?”
“啊??”
“大錘八十,小錘多少?”
“額??”
“孩子咳嗽老不好?”
“哈??”
“天空飄來五個字?”
李長海仰頭看了看天空,納悶的說道:“天上哪有字呀,老頭子我一把年紀了,聽不懂你在說啥。”
“沒事了,村長。”
見李長海一個也沒答上來,陳岩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那,給娃娃們上課的事情?”李長海問道。
“沒問題,我這次來還帶了些課本,正好可以用得上。”
第一次簽到的時候,係統除了獎勵百分百撩陰腿,還獎勵了一套小學一二年級人教版教科書。
這東西陳岩覺得沒用,就隨手丟到係統倉庫了。
沒想到今天居然用上了。
“你還有教科書?”李長海聽到這個消息,看陳岩的眼神都變了。
眼前這個知青果然和之前那些不一樣,居然連教科書都準備好了。
莫非來之前,就已經準備教娃娃念書了?
李長海比一般的村民要有遠見,深知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雖然這幾年對讀書的不太友好,可讀書有用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
村裏人不少,可識字的卻不多。
要是村裏的娃娃能跟著陳岩兄妹倆學到知識,哪怕全村人供養著他倆都沒問題。
李長海是大槐屯的村長,他有這個底氣。
“好了,我現在就能決定,給娃娃們上課,每天也有十二個工分!”
“哈哈,行,那我先替陳遙謝謝村長了。”
村裏的娃娃們不多,陳岩打算讓陳遙去當老師。
陳遙雖然學曆沒他高,但也是初中畢業,教幾個娃娃還是不在話下的。
更何況自己還有教材,教學起來會更加的輕鬆。
至於他自己,打算先把蔬菜大棚搞一搞,要是試點成功,不僅可以解決大槐屯冬天蔬菜的問題,甚至還可以將產品賣出去。
這樣一來,自己也不用擔心工分的問題。
甚至,還能領一下工資。
北大荒這種地方比不了四九城,這裏的村民辛辛苦苦一整年,積攢下來的工分可能也就值幾十塊錢。
這也就是為什麽,秦淮茹和秦京茹擠破腦袋也得嫁到城裏的原因。
像許大茂這種整天摸魚打諢的,每個月就能賺幾十,快趕得上村裏人一年的收入了。
所以秦京茹在知道許大茂騙了自己後,依舊會嫁給許大茂。
沒辦法,村裏太苦了。
嫁到城裏真的是享福。
說幹就幹,李長海對辦學校這件事似乎有很深的執念,和陳岩商量好後,便急匆匆的拉著他開始找人。
李長海喊人的方式還挺特別,他來到大隊前的一處空地,伸手解開了樹上的繩子。
陳岩順著繩子往上一瞅,上麵掛了個大鈴鐺。
“當~”
“當~當~”
這大鈴鐺就是以後村口大喇叭的前身,敲了幾下後,村裏空閑的人很快便聚集了過來。
陳岩在聚集的村民裏,還發現了陳遙的身影。
這妮子正跟著李素梅的後麵,一臉好奇的跟著來湊熱鬧。
當她在前麵看到陳岩的身影時,屁顛顛的便跑了過來。
“哥,發生啥事了,怎麽敲鈴鐺了?”
陳岩拍了拍她的腦袋:“村長要在村裏建學堂,給村裏的娃娃們上課。”
一聽是村裏娃娃上學的事情,陳遙就來了精神。
“上學好呀,可是大槐能找到老師嗎?”
大槐屯的情況陳遙也知道個七七八八了,很偏!
別說老師了,之前的知青都跑光了。
“放心吧,老師的事情村長已經定好了。”陳岩笑著說道。
陳遙聞言,也放心的點了點頭。
她是讀過書的,自然知道讀書的好處。
村裏的這些年齡小的娃娃整天在村裏麵瞎溜達,不如學點知識。
哪怕以後走不出大槐屯,會寫字,會算賬,那也是有好處的。
很快,大隊辦事處前麵的小空地上便聚集了三四十號人。
這些要麽是在家忙活著幹活的,要麽是一些上了歲數的。
昨天接陳岩來大槐屯的豁牙老大爺李三牛也來了,他和村長關係比較好,率先開口問道:“村長,這是發生啥大事了?”
李長海敲鈴鐺的行為,相當於一次全村集合。
李長海看了陳岩一眼,陳岩心領神會的把妹妹推了出去。
“我宣布一件大事,咱們大槐屯要辦自己的學堂,老師我已經找好了,陳遙陳老師,大家鼓掌。”
此話一出,在場的村民也興奮了。
辦學堂?
那自家的娃娃豈不是有書讀了?
“歡迎陳老師!”
“嘩嘩嘩~~”的響起一陣激烈的鼓掌聲。
陳遙有些目瞪狗呆的看了眼李長海,又懵逼的看向陳岩,同時用手指了指自己。
那眼神仿佛在說。
我???
我來當老師?
不是,怎麽沒人提前說一聲啊!
“村長,多大的娃娃能來念書呀?”一個戴著頭巾的大娘開口問道,站在她身邊的是一個個頭不高的娃娃。
李長海沒迴話,而是轉身看了陳岩一眼。
陳岩見狀向前走了兩步,大聲說道:“因為咱們學堂剛剛開始,第一批學生的年齡在五歲到十二歲之間。”
雖然原主從小到大是在四九城長大的,可陳岩確是從農村走出去的。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村裏的孩子很早就開始幫家裏幹活了。
尤其是現在這個情況,十歲多點的孩子,已經能幹活拿工分了。
這會可沒未成年人不能幹活的規矩。
聽到這個年齡限製,一些人不由得歎了口氣。
五歲到十二歲,家裏的娃娃不在這個範圍呀。
陳岩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再次開口說道:“不過大家夥別失望,咱們一開始是試點,規模也會擴大。”
“以後甚至會開辦夜校,想學習的可以晚上來,這樣還不耽誤大家夥白天上工。”
此話一出,在場的村民又興奮起來了。
啥玩意?
夜校?
這豈不是意味著,村裏的人都能來學習了?
這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啊。
有的村民雖然一輩子沒走出過鎮子,可大隊裏負責算賬的他們可是非常羨慕的。
就因為會算數,有文化,他可以不下地幹活。
但工分卻不比他們幹活的人少。
所以讀書認字有沒有用,他們心裏還是拎的清的。
陳岩簡單的把辦學用品簡單的列了一個單子,李長海很快便去找村裏人想辦法了。
沒聽到正確答案,陳岩不甘心的繼續問道:“宮廷玉液酒?”
“啊??”
“大錘八十,小錘多少?”
“額??”
“孩子咳嗽老不好?”
“哈??”
“天空飄來五個字?”
李長海仰頭看了看天空,納悶的說道:“天上哪有字呀,老頭子我一把年紀了,聽不懂你在說啥。”
“沒事了,村長。”
見李長海一個也沒答上來,陳岩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那,給娃娃們上課的事情?”李長海問道。
“沒問題,我這次來還帶了些課本,正好可以用得上。”
第一次簽到的時候,係統除了獎勵百分百撩陰腿,還獎勵了一套小學一二年級人教版教科書。
這東西陳岩覺得沒用,就隨手丟到係統倉庫了。
沒想到今天居然用上了。
“你還有教科書?”李長海聽到這個消息,看陳岩的眼神都變了。
眼前這個知青果然和之前那些不一樣,居然連教科書都準備好了。
莫非來之前,就已經準備教娃娃念書了?
李長海比一般的村民要有遠見,深知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雖然這幾年對讀書的不太友好,可讀書有用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
村裏人不少,可識字的卻不多。
要是村裏的娃娃能跟著陳岩兄妹倆學到知識,哪怕全村人供養著他倆都沒問題。
李長海是大槐屯的村長,他有這個底氣。
“好了,我現在就能決定,給娃娃們上課,每天也有十二個工分!”
“哈哈,行,那我先替陳遙謝謝村長了。”
村裏的娃娃們不多,陳岩打算讓陳遙去當老師。
陳遙雖然學曆沒他高,但也是初中畢業,教幾個娃娃還是不在話下的。
更何況自己還有教材,教學起來會更加的輕鬆。
至於他自己,打算先把蔬菜大棚搞一搞,要是試點成功,不僅可以解決大槐屯冬天蔬菜的問題,甚至還可以將產品賣出去。
這樣一來,自己也不用擔心工分的問題。
甚至,還能領一下工資。
北大荒這種地方比不了四九城,這裏的村民辛辛苦苦一整年,積攢下來的工分可能也就值幾十塊錢。
這也就是為什麽,秦淮茹和秦京茹擠破腦袋也得嫁到城裏的原因。
像許大茂這種整天摸魚打諢的,每個月就能賺幾十,快趕得上村裏人一年的收入了。
所以秦京茹在知道許大茂騙了自己後,依舊會嫁給許大茂。
沒辦法,村裏太苦了。
嫁到城裏真的是享福。
說幹就幹,李長海對辦學校這件事似乎有很深的執念,和陳岩商量好後,便急匆匆的拉著他開始找人。
李長海喊人的方式還挺特別,他來到大隊前的一處空地,伸手解開了樹上的繩子。
陳岩順著繩子往上一瞅,上麵掛了個大鈴鐺。
“當~”
“當~當~”
這大鈴鐺就是以後村口大喇叭的前身,敲了幾下後,村裏空閑的人很快便聚集了過來。
陳岩在聚集的村民裏,還發現了陳遙的身影。
這妮子正跟著李素梅的後麵,一臉好奇的跟著來湊熱鬧。
當她在前麵看到陳岩的身影時,屁顛顛的便跑了過來。
“哥,發生啥事了,怎麽敲鈴鐺了?”
陳岩拍了拍她的腦袋:“村長要在村裏建學堂,給村裏的娃娃們上課。”
一聽是村裏娃娃上學的事情,陳遙就來了精神。
“上學好呀,可是大槐能找到老師嗎?”
大槐屯的情況陳遙也知道個七七八八了,很偏!
別說老師了,之前的知青都跑光了。
“放心吧,老師的事情村長已經定好了。”陳岩笑著說道。
陳遙聞言,也放心的點了點頭。
她是讀過書的,自然知道讀書的好處。
村裏的這些年齡小的娃娃整天在村裏麵瞎溜達,不如學點知識。
哪怕以後走不出大槐屯,會寫字,會算賬,那也是有好處的。
很快,大隊辦事處前麵的小空地上便聚集了三四十號人。
這些要麽是在家忙活著幹活的,要麽是一些上了歲數的。
昨天接陳岩來大槐屯的豁牙老大爺李三牛也來了,他和村長關係比較好,率先開口問道:“村長,這是發生啥大事了?”
李長海敲鈴鐺的行為,相當於一次全村集合。
李長海看了陳岩一眼,陳岩心領神會的把妹妹推了出去。
“我宣布一件大事,咱們大槐屯要辦自己的學堂,老師我已經找好了,陳遙陳老師,大家鼓掌。”
此話一出,在場的村民也興奮了。
辦學堂?
那自家的娃娃豈不是有書讀了?
“歡迎陳老師!”
“嘩嘩嘩~~”的響起一陣激烈的鼓掌聲。
陳遙有些目瞪狗呆的看了眼李長海,又懵逼的看向陳岩,同時用手指了指自己。
那眼神仿佛在說。
我???
我來當老師?
不是,怎麽沒人提前說一聲啊!
“村長,多大的娃娃能來念書呀?”一個戴著頭巾的大娘開口問道,站在她身邊的是一個個頭不高的娃娃。
李長海沒迴話,而是轉身看了陳岩一眼。
陳岩見狀向前走了兩步,大聲說道:“因為咱們學堂剛剛開始,第一批學生的年齡在五歲到十二歲之間。”
雖然原主從小到大是在四九城長大的,可陳岩確是從農村走出去的。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村裏的孩子很早就開始幫家裏幹活了。
尤其是現在這個情況,十歲多點的孩子,已經能幹活拿工分了。
這會可沒未成年人不能幹活的規矩。
聽到這個年齡限製,一些人不由得歎了口氣。
五歲到十二歲,家裏的娃娃不在這個範圍呀。
陳岩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再次開口說道:“不過大家夥別失望,咱們一開始是試點,規模也會擴大。”
“以後甚至會開辦夜校,想學習的可以晚上來,這樣還不耽誤大家夥白天上工。”
此話一出,在場的村民又興奮起來了。
啥玩意?
夜校?
這豈不是意味著,村裏的人都能來學習了?
這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啊。
有的村民雖然一輩子沒走出過鎮子,可大隊裏負責算賬的他們可是非常羨慕的。
就因為會算數,有文化,他可以不下地幹活。
但工分卻不比他們幹活的人少。
所以讀書認字有沒有用,他們心裏還是拎的清的。
陳岩簡單的把辦學用品簡單的列了一個單子,李長海很快便去找村裏人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