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衝天,直衝天際,整個薊城被這場大火照耀得透亮。
守城的單經也得到了消息。
“主公啊!”單經哭喊了一聲,直接跪在地上向燃燒的樓閣不停地叩首。
整個薊城守軍的士氣瞬間瓦解,沒有一個人願意繼續打下去了。
幾個中層將領攙扶起單經,不停地勸說。
“單大人,還請節哀。”
“主公去了,可薊城還需要你。”
“咱們投降吧。薊城守不住了。”
單經心如死灰地站了起來,然後推開眾人,緩緩地走到了城牆邊緣,看著城外燈火通明的劉軍大營。
“我單經本為世上一紈絝,得主公重視,添為左右。此生逢明主,無憾也。如今主公已去,吾不敢獨活!”單經一臉悲切地訴說著。
眾將士都意識到不對勁,想要阻止單經。
單經拔出寶劍,威脅眾人,喝道:“退迴去!”
眾將士不敢靠前。
單經輕笑一聲,說道:“是我等無能,才使主公有今日之局。”
說罷,單經直接從城牆上一躍而下。
一代忠臣就此隕落。
沒有了單經主持大局,薊城守軍經過短暫的騷動之後,最後打開了城門,選擇投降。
劉軍自然是也發現了薊城的異常,這通天的火光十分的搶眼。
沮授和審配看到火光的位置之後,已然明白這絕對是公孫瓚搞的鬼。
當薊城大門被打開,薊城守軍把一切的情況都老實交代,劉軍上下都轟動了。
原來公孫瓚迴到薊城是準備自殺的。而沮授命令全軍等候,絕對是看出了公孫瓚的意圖。
一時間,沮授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上起來。
沮授倒是沒有多大的感覺。能夠兵不血刃拿下薊城,算是一個不小的成就。
劉軍順利進入了薊城,意味著討伐公孫瓚的戰爭終於宣告結束了。
天亮之後,薊城開始著各項戰後的清洗工作。公孫瓚所在的樓閣已經變成一片廢墟,劉軍士兵清空了所有的灰燼,才發現了一堆燒黑的骨頭和一把寶劍。經過幽州士兵確認,這把寶劍就是公孫瓚的佩劍。
事實證明,公孫瓚的寶劍的確是一把神兵,那麽大的火都沒有摧毀掉。
為了表示對公孫瓚的尊重,沮授命人收殮了公孫瓚的遺物與骸骨,命人厚葬。
幾天之後,公孫瓚死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幽州,幽州各郡一片嘩然。
身處於遼西的公孫續悲痛欲絕,準備集結大軍為公孫瓚報仇雪恨。
可惜沒有人願意再為公孫瓚去死,無論公孫續如何咆哮,壓根就沒有人響應他。
最後在一些武將的建議下,公孫續隻能暫時放下仇恨,派出重兵把守關卡,將漁陽與遼西之間的唯一關卡給死守住,守住最後的一點領土。
除去遼西以東的郡縣,幽州其餘郡縣全部歸降了朝廷。
田豐從冀州調撥來大量的糧草和官吏,劉軍上下也為幽州的戰後恢複做了很大的努力。
沮授、審配更是聯合眾人的名義將這場戰爭的前後經過匯集成冊,送往洛陽。
身在洛陽的劉俊早就從錦衣衛那裏收到了幽州的情況。
當沮授等人的戰報送到之後,劉俊從中發現了公孫瓚自焚而死的信息,心中不由得歎息。
賈詡和郭嘉也收到了消息,急忙前來求見。
這段時間,劉俊總是躲在大將軍府裏麵不出來,也不參與朝政,搞的洛陽上下都不知道劉俊究竟是怎麽了。
事實上劉俊還真的有點脫不開身。
貂蟬見劉俊帶迴了甄宓,加上她自己這麽多年了遲遲沒有懷孕,心中憂愁,故而哀求著劉俊,能夠多陪陪她。
蔡琰和甄宓也支持貂蟬。
劉俊也知道自己經常出征,倒是冷落了後宮。於是乎,這段時間,劉俊一直都在家裏耕耘。
每一天,劉俊幾乎都是被榨幹的狀態。要不是他有著怪物一般的體質,恐怕早就麵黃肌瘦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過不斷的耕耘,貂蟬也終於懷孕了。
劉俊也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但他也消瘦了不少。
色是刮骨刀啊!
正好就是這個時候,賈詡和郭嘉兩人前來求見。
一見麵,郭嘉就對劉俊埋怨道:“主公啊,你的小日子過得舒坦啊。每天嬌妻美妾的,好不逍遙快活。吾與文和先生每天忙的連飯都沒辦法按時吃。”
賈詡也趁機挖苦劉俊,說道:“奉孝,這個你就不能怪主公了。世人都知道主公子嗣艱難,又是潔身自好。好不容易有點時間,自然要為劉家開枝散葉。你我辛苦一點算什麽,主公的血脈才是最為重要的。這不,聽說主公的貂蟬夫人就已經懷孕了。可喜可賀啊!”
劉俊被郭嘉和賈詡一陣挖苦,內心不動如山,十分淡定地說道:“你們要是來看我笑話的,那你們成功了,滾迴去吧。”
賈詡和郭嘉笑了起來,他們當然不是來看劉俊玩笑的,而是因為正事。
“主公,公孫瓚已死,幽州除去遼西及以東郡縣,其餘皆落入我軍之後。我軍下一步是不是繼續進軍,拿下其餘郡縣?”郭嘉說起了正事。
此等事情,郭嘉和賈詡本來不想打擾劉俊的。可並州、冀州紛紛上報,府庫的錢糧已經越來越少了,要是再打下去,恐怕難以為繼。
在郭嘉和賈詡看來,遼西及以東都是苦寒之地,拿下來的作用並不大。
要是劉俊堅持要攻打幽州的其餘郡縣,他們就要好好地勸說一下劉俊了。
劉俊也沉思了起來。
作為一個穿越者,劉俊向來都十分清楚什麽叫做“自古以來”。幽州的地盤可是很大的,其涵蓋區域甚至到了朝鮮半島。如今的氣候寒冷,才使得中原之人對於幽州不是那麽向往。
而郭嘉既然可以開口,那就意味著進軍幽州其他郡縣已經出現了隱患。
劉俊看著郭嘉,問道:“是不是錢糧不足了?”
賈詡馬上拱手道:“主公英明!並州、冀州匯報,各地的府庫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了空虛。無法在堅持一場大的戰爭。”
兵力越強,消耗的錢糧就越大。窮兵黷武的下場,曆史上比比皆是。
郭嘉也提議道:“我軍接連大戰,耗費巨大,將士疲敝。此時正應該休養生息。”
劉俊自然是懂得這裏麵的利弊,說道:“如此看來,此番要想拿下幽州全境,也是非常的困難,一個不好還會連累全軍。”
“主公英明!”賈詡和郭嘉兩人拱手迴應。
看樣子,劉俊是聽進去了。
劉俊當然是聽進去了。他早就料到自己這邊的糧草會不足。加之拿下冀州之後,整個天下的諸侯都萬分畏懼劉俊,劉俊也很難從其他諸侯那裏獲取糧草。
就比方說兗州的曹操,他幾乎已經和劉俊決裂了,各個關口都部下了重兵,兗州更是頒布了禁酒令,糧食也被控製的死死的,一點都不允許外流。
至於漢中的張魯,荊州的劉表,也開始減少糧食的貿易。
天下諸侯也不願意用自己的糧食來幫助劉俊渡過難關。
這也是劉俊為何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幾乎動用了整個劉軍的戰力,隻有他自己留在了洛陽坐鎮。
好在一切都在劉俊的掌握之中,幽州的戰事在可控的時間內結束了。
劉俊對賈詡、郭嘉說道:“算了。公孫瓚也算是有功之臣,為大漢戍守邊疆,勞苦功高。吾聽說他的兒子公孫續已經跑到了遼西,那吾就大方一迴,給公孫家一條活路吧。”
賈詡和郭嘉終於放心了,劉俊沒有堅持要向遼西用兵。
劉俊想了一下,說道:“文和,你擬一份奏折,上奏天子,追封公孫瓚為易侯,其子公孫續為遼東將軍,令其繼續為大漢鎮守邊疆。”
賈詡和郭嘉麵麵相覷,本以為劉俊隻是說說而已,沒想到是玩真的!
郭嘉有點疑惑地問道:“主公,如此一來,公孫一族等同割據一方。對我軍大大的不利啊。”
對於這樣的問題,劉俊當然是想過的,他解釋道:“公孫瓚給他的家族攢了不少的名望。他可不比袁家,活生生把一家子的名聲給毀了。若是吾對公孫續太過嚴苛,對吾沒什麽好處。既然我軍暫時沒辦法拿下遼西及以東郡縣,那何不做一個順水人情,讓公孫續名正言順地守好地盤呢?”
“再說了,公孫續這小子一看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他要是敢蹦躂,等我騰出手來,反手就可以滅了他。”劉俊很是堅決地說道。
賈詡和郭嘉覺得很有道理。劉俊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強大的諸侯都畏懼劉俊,何況一個小小的公孫續!
劉俊繼續說道:“此番大敗,公孫續內部矛盾定然爆發,他忙著處理內部和休養生息。最少十年內不會出現太大的戰爭。除非公孫續自己找死!”
劉俊已經做得夠好了,給了公孫續及族人一條活路,他們要是不珍惜,那就不能怪劉俊心狠手辣了。
賈詡和郭嘉終於被說服了,當即按照劉俊的吩咐辦事。
守城的單經也得到了消息。
“主公啊!”單經哭喊了一聲,直接跪在地上向燃燒的樓閣不停地叩首。
整個薊城守軍的士氣瞬間瓦解,沒有一個人願意繼續打下去了。
幾個中層將領攙扶起單經,不停地勸說。
“單大人,還請節哀。”
“主公去了,可薊城還需要你。”
“咱們投降吧。薊城守不住了。”
單經心如死灰地站了起來,然後推開眾人,緩緩地走到了城牆邊緣,看著城外燈火通明的劉軍大營。
“我單經本為世上一紈絝,得主公重視,添為左右。此生逢明主,無憾也。如今主公已去,吾不敢獨活!”單經一臉悲切地訴說著。
眾將士都意識到不對勁,想要阻止單經。
單經拔出寶劍,威脅眾人,喝道:“退迴去!”
眾將士不敢靠前。
單經輕笑一聲,說道:“是我等無能,才使主公有今日之局。”
說罷,單經直接從城牆上一躍而下。
一代忠臣就此隕落。
沒有了單經主持大局,薊城守軍經過短暫的騷動之後,最後打開了城門,選擇投降。
劉軍自然是也發現了薊城的異常,這通天的火光十分的搶眼。
沮授和審配看到火光的位置之後,已然明白這絕對是公孫瓚搞的鬼。
當薊城大門被打開,薊城守軍把一切的情況都老實交代,劉軍上下都轟動了。
原來公孫瓚迴到薊城是準備自殺的。而沮授命令全軍等候,絕對是看出了公孫瓚的意圖。
一時間,沮授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上起來。
沮授倒是沒有多大的感覺。能夠兵不血刃拿下薊城,算是一個不小的成就。
劉軍順利進入了薊城,意味著討伐公孫瓚的戰爭終於宣告結束了。
天亮之後,薊城開始著各項戰後的清洗工作。公孫瓚所在的樓閣已經變成一片廢墟,劉軍士兵清空了所有的灰燼,才發現了一堆燒黑的骨頭和一把寶劍。經過幽州士兵確認,這把寶劍就是公孫瓚的佩劍。
事實證明,公孫瓚的寶劍的確是一把神兵,那麽大的火都沒有摧毀掉。
為了表示對公孫瓚的尊重,沮授命人收殮了公孫瓚的遺物與骸骨,命人厚葬。
幾天之後,公孫瓚死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幽州,幽州各郡一片嘩然。
身處於遼西的公孫續悲痛欲絕,準備集結大軍為公孫瓚報仇雪恨。
可惜沒有人願意再為公孫瓚去死,無論公孫續如何咆哮,壓根就沒有人響應他。
最後在一些武將的建議下,公孫續隻能暫時放下仇恨,派出重兵把守關卡,將漁陽與遼西之間的唯一關卡給死守住,守住最後的一點領土。
除去遼西以東的郡縣,幽州其餘郡縣全部歸降了朝廷。
田豐從冀州調撥來大量的糧草和官吏,劉軍上下也為幽州的戰後恢複做了很大的努力。
沮授、審配更是聯合眾人的名義將這場戰爭的前後經過匯集成冊,送往洛陽。
身在洛陽的劉俊早就從錦衣衛那裏收到了幽州的情況。
當沮授等人的戰報送到之後,劉俊從中發現了公孫瓚自焚而死的信息,心中不由得歎息。
賈詡和郭嘉也收到了消息,急忙前來求見。
這段時間,劉俊總是躲在大將軍府裏麵不出來,也不參與朝政,搞的洛陽上下都不知道劉俊究竟是怎麽了。
事實上劉俊還真的有點脫不開身。
貂蟬見劉俊帶迴了甄宓,加上她自己這麽多年了遲遲沒有懷孕,心中憂愁,故而哀求著劉俊,能夠多陪陪她。
蔡琰和甄宓也支持貂蟬。
劉俊也知道自己經常出征,倒是冷落了後宮。於是乎,這段時間,劉俊一直都在家裏耕耘。
每一天,劉俊幾乎都是被榨幹的狀態。要不是他有著怪物一般的體質,恐怕早就麵黃肌瘦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過不斷的耕耘,貂蟬也終於懷孕了。
劉俊也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但他也消瘦了不少。
色是刮骨刀啊!
正好就是這個時候,賈詡和郭嘉兩人前來求見。
一見麵,郭嘉就對劉俊埋怨道:“主公啊,你的小日子過得舒坦啊。每天嬌妻美妾的,好不逍遙快活。吾與文和先生每天忙的連飯都沒辦法按時吃。”
賈詡也趁機挖苦劉俊,說道:“奉孝,這個你就不能怪主公了。世人都知道主公子嗣艱難,又是潔身自好。好不容易有點時間,自然要為劉家開枝散葉。你我辛苦一點算什麽,主公的血脈才是最為重要的。這不,聽說主公的貂蟬夫人就已經懷孕了。可喜可賀啊!”
劉俊被郭嘉和賈詡一陣挖苦,內心不動如山,十分淡定地說道:“你們要是來看我笑話的,那你們成功了,滾迴去吧。”
賈詡和郭嘉笑了起來,他們當然不是來看劉俊玩笑的,而是因為正事。
“主公,公孫瓚已死,幽州除去遼西及以東郡縣,其餘皆落入我軍之後。我軍下一步是不是繼續進軍,拿下其餘郡縣?”郭嘉說起了正事。
此等事情,郭嘉和賈詡本來不想打擾劉俊的。可並州、冀州紛紛上報,府庫的錢糧已經越來越少了,要是再打下去,恐怕難以為繼。
在郭嘉和賈詡看來,遼西及以東都是苦寒之地,拿下來的作用並不大。
要是劉俊堅持要攻打幽州的其餘郡縣,他們就要好好地勸說一下劉俊了。
劉俊也沉思了起來。
作為一個穿越者,劉俊向來都十分清楚什麽叫做“自古以來”。幽州的地盤可是很大的,其涵蓋區域甚至到了朝鮮半島。如今的氣候寒冷,才使得中原之人對於幽州不是那麽向往。
而郭嘉既然可以開口,那就意味著進軍幽州其他郡縣已經出現了隱患。
劉俊看著郭嘉,問道:“是不是錢糧不足了?”
賈詡馬上拱手道:“主公英明!並州、冀州匯報,各地的府庫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了空虛。無法在堅持一場大的戰爭。”
兵力越強,消耗的錢糧就越大。窮兵黷武的下場,曆史上比比皆是。
郭嘉也提議道:“我軍接連大戰,耗費巨大,將士疲敝。此時正應該休養生息。”
劉俊自然是懂得這裏麵的利弊,說道:“如此看來,此番要想拿下幽州全境,也是非常的困難,一個不好還會連累全軍。”
“主公英明!”賈詡和郭嘉兩人拱手迴應。
看樣子,劉俊是聽進去了。
劉俊當然是聽進去了。他早就料到自己這邊的糧草會不足。加之拿下冀州之後,整個天下的諸侯都萬分畏懼劉俊,劉俊也很難從其他諸侯那裏獲取糧草。
就比方說兗州的曹操,他幾乎已經和劉俊決裂了,各個關口都部下了重兵,兗州更是頒布了禁酒令,糧食也被控製的死死的,一點都不允許外流。
至於漢中的張魯,荊州的劉表,也開始減少糧食的貿易。
天下諸侯也不願意用自己的糧食來幫助劉俊渡過難關。
這也是劉俊為何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幾乎動用了整個劉軍的戰力,隻有他自己留在了洛陽坐鎮。
好在一切都在劉俊的掌握之中,幽州的戰事在可控的時間內結束了。
劉俊對賈詡、郭嘉說道:“算了。公孫瓚也算是有功之臣,為大漢戍守邊疆,勞苦功高。吾聽說他的兒子公孫續已經跑到了遼西,那吾就大方一迴,給公孫家一條活路吧。”
賈詡和郭嘉終於放心了,劉俊沒有堅持要向遼西用兵。
劉俊想了一下,說道:“文和,你擬一份奏折,上奏天子,追封公孫瓚為易侯,其子公孫續為遼東將軍,令其繼續為大漢鎮守邊疆。”
賈詡和郭嘉麵麵相覷,本以為劉俊隻是說說而已,沒想到是玩真的!
郭嘉有點疑惑地問道:“主公,如此一來,公孫一族等同割據一方。對我軍大大的不利啊。”
對於這樣的問題,劉俊當然是想過的,他解釋道:“公孫瓚給他的家族攢了不少的名望。他可不比袁家,活生生把一家子的名聲給毀了。若是吾對公孫續太過嚴苛,對吾沒什麽好處。既然我軍暫時沒辦法拿下遼西及以東郡縣,那何不做一個順水人情,讓公孫續名正言順地守好地盤呢?”
“再說了,公孫續這小子一看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他要是敢蹦躂,等我騰出手來,反手就可以滅了他。”劉俊很是堅決地說道。
賈詡和郭嘉覺得很有道理。劉俊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強大的諸侯都畏懼劉俊,何況一個小小的公孫續!
劉俊繼續說道:“此番大敗,公孫續內部矛盾定然爆發,他忙著處理內部和休養生息。最少十年內不會出現太大的戰爭。除非公孫續自己找死!”
劉俊已經做得夠好了,給了公孫續及族人一條活路,他們要是不珍惜,那就不能怪劉俊心狠手辣了。
賈詡和郭嘉終於被說服了,當即按照劉俊的吩咐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