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袁軍將領將發現了羽箭上的布條,即刻將其送到了袁譚的手上。
而沮授在看到這個場景,對嚴綱說道:“咱們走!”
嚴綱馬上護衛沮授返迴,他不明白沮授在幹嘛,就這麽簡單就行了。
沮授要是知道嚴綱想法,一定會迴答他,就是這麽簡單。
袁譚知道這裏麵一定有著很重要的事情,將羽箭上的布條收入懷裏,說道:“爾等繼續防備。”
說完之後,袁譚就走進了城門樓,把門一關,獨自查看布條上的內容。
布條上的內容很簡單,隻有十六個字:大義滅親、迷途知返、朝廷任命、冀州刺史。
簡單的十六個字把所有的事情都表達了。
袁譚看著這簡單的布條,冷笑一聲,然後將其燒掉。
“沮授啊!你太小看我了!”袁譚非常的不屑。
勸降這件事情,袁譚早就預料到了。但沮授這麽神秘的操作,並沒有公之於眾,可見其誠意。
無論如何,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袁譚是不會背叛袁紹的。當然了,若是袁紹死了,不是袁譚繼承大位就是另當別論了。
沮授沒有迴到公孫瓚的大營,在到達安全地帶之後就與嚴綱告辭。哪怕嚴綱挽留,想要好好招待沮授都不成。
“腦子有病才會去公孫瓚的大營?那不是拿自己的小命去挑戰公孫瓚的道德底線麽?”沮授騎著戰馬和幾個劉軍騎兵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看著沮授快速離開的樣子,嚴綱也十分清楚沮授在想什麽。嚴綱清楚公孫瓚的為人,哪怕是得罪劉俊,他也會把沮授給留下來。
嚴綱歎息一聲,轉頭進了大營,然後向公孫瓚匯報的事情的經過。
得知沮授不辭而別,公孫瓚瞬間大怒,喝道:“沮授跑了?!你是幹什麽吃的!為何不把他留下!”
嚴綱就知道公孫瓚是這樣的人,心中哀歎一聲,然後一言不發,等著被公孫瓚處罰。
公孫瓚發了一頓火,最後揮手讓嚴綱滾出去。
沮授的大名,公孫瓚久有耳聞,早就想收入麾下。就算得不到沮授,也要想盡各種手段弄死他,免得他在劉俊那邊為其效力,日後成心腹大患。如今一切都成為空談,公孫瓚也隻能放棄自己心中的想法。
雖然不知道沮授給袁譚送去了什麽東西,但公孫瓚知道絕對是有利於攻城的。於是公孫瓚下令繼續攻城,他要把高陽城拿下。
高陽城的守軍再一次拿起兵器,和公孫瓚死戰到底。
雙方都不知道最後的勝利會是誰。
除了對袁譚、袁熙的勸降之外,劉俊命令錦衣衛在信都不斷地傳播謠言。
離間之計,最重要的就是用對人。之前對袁譚、袁熙的一番操作,不過是為了讓袁尚去調查而已。
袁尚才是劉俊計劃中的目標,同樣是讓父子相殘的主要實施者。
信都一時間不斷流傳著袁譚、袁熙擁兵自重,已經和大將軍劉俊接觸,準備將袁紹的勢力瓜分,袁譚為冀州刺史,袁熙為青州刺史。
鎮守大後方的審配一眼就看出是劉俊的詭計,當即下令抓捕可疑人等。但無論審配怎麽抓人,謠言依舊流傳。審配隻能夠殺伐來止住謠言。袁紹給了審配便宜行事的權利,除了袁紹的妻兒老小,審配都敢殺死任何人。
然而謠言的真正目的就是傳到袁尚的耳中。袁尚聽聞之後,當即大驚失色,馬上就將袁譚和袁熙最近的舉動都給仔細迴想了一遍。
袁譚鎮守高陽城,聚集了大量的兵馬,手握兵權。可袁尚卻發現袁譚似乎就隻有防守沒有主動攻擊敵軍。就比方說當時趙雲算計張合、高覽,袁譚不就是一直待在高陽城不出來麽?如此看來,袁譚十有八九就是故意不救援張合、高覽,好讓劉俊長驅直入,謀算信都。
相比於袁譚的動作,袁熙這邊卻是主動向袁紹請戰的。袁尚本來覺得袁熙就是一個蠢貨,根本就沒能力搞出什麽大陣仗。現在迴想起來,袁尚才知道袁熙這小子是在未雨綢繆,先把軍權給弄到手了。
亂世之中,手中有兵,才有話語權。袁譚和袁熙就是在知道袁紹偏愛袁尚之後,給自己留下的後手。
袁尚越想越氣,袁譚和袁熙這是專門針對自己了。甚至和劉俊接觸聯絡,袁尚也覺得非常有可能。
手握兵馬,又有劉俊的支持,袁譚和袁熙還真的很有可能將袁紹的勢力瓜分,成為朝廷和劉俊的走狗。
“該死的兩個廢物,好好地成為吾的墊腳石不就好了?!偏偏還搞出這麽多心眼。吾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袁尚心中大怒,決定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采取行動。他一麵派人暗中監視袁譚和袁熙的動向,一麵著手調集自己的兵力,以防萬一。
袁尚作為袁紹最疼愛的兒子,早就暗地裏收攏了不少的兵馬。現在袁尚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
同時,袁尚也意識到信都城內的局勢已經變得複雜起來,單憑審配的力量恐怕難以控製局麵。他思考著是否應該向父親袁紹請求支援,但又擔心這樣會引起袁紹的懷疑。
在焦慮和猶豫中,袁尚決定先試探一下袁紹的態度。他派遣親信送信給袁紹,報告了城中的情況以及謠言的傳播,並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平息事態。然而,他並未在信中提及對袁譚和袁熙的懷疑,隻是強調了維護袁家穩定的重要性。
審配在得知袁尚的舉動之後,嚇得急忙找過來。
“三公子,你把信都發生的事情匯報給了主公?”審配心中非常焦慮,希望袁尚還沒有送出去。
袁尚不以為然,說道:“怎麽?吾做事還需要知會你麽?”
審配愣了一下,這才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臣子,袁尚是主子,於是立馬說道:“此番謠言,屬下已經調查清楚,乃是劉俊派來的奸細所為。可公子你尚未調查清楚,就將此事匯報主公。主公會作何感想?同時公子你隱藏多時的兵力為何要暴露出來。如此一來,敵暗我明,甚是不利。主公也會對公子失望啊!”
審配一片忠心,讓袁尚瞬間知道自己做了多麽愚蠢的事情,急忙派人去將書信給他叫迴來。
然而袁尚的動作終究還是晚了。
審配歎息一聲,袁紹三個兒子都像袁紹,一個個都自以為是,卻沒有袁紹的能力。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平息,而不是廣而告之,惹得沸沸揚揚。
審配都能夠想到袁紹收到袁尚的書信之後會有什麽反應了。為了袁紹的大業,審配不得不修書一封,把所有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最後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將信送到袁紹的手中。
看著快速而去的騎士,審配歎息道:“希望能夠及時趕上。”
感歎之後,審配沉思起來。他現在很懷疑袁尚是不是值得輔佐。
另一頭,袁尚的信還是第一時間送到了袁紹的手中。
得知有關袁譚和袁熙的謠言,袁紹頓時大怒道:“都是混賬!一個個隻想著自己!”
袁紹對兒子們之間的爭鬥早有察覺,但沒想到如今竟發展到如此地步。無論這個信息是真是假,但絕對不能夠是從袁尚那裏送來。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哪怕袁尚什麽事情都沒有提,袁紹都知道袁尚是在打小報告。
頭疼!袁紹感覺自己非常的頭疼。他絕對不會相信袁譚和袁熙會背叛自己,行那畜牲之舉。可問題就在於袁尚最疼愛的兒子,現在終於暴露出真麵目。
逢紀和郭圖為首的謀士們沉默不語。這是公事又涉及到袁紹的家事,他們這幫當屬下的隻有沉默,以免殃及池魚。
袁紹拿出了自己的令牌,指著辛評,說道:“辛評,你帶著我手令,將此事調查清楚!”
辛評仿佛吃了狗屎一樣的苦著臉,眾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偏偏讓他去。
不過辛評自己倒是有底。他向來都被認為支持袁譚的派係,讓他前去調查,無非就是將這個事情給壓下去。哪怕是有,也要變成沒有。
袁紹立即迴信給袁尚,人生第一次對袁尚破口大罵,責令袁尚絕對不可輕舉妄動,並暗示他要以大局為重,與兄弟們團結一心。
收到袁紹的迴信後,袁尚既驚又懼。他深知自己的行為已引起了父親的不滿,但此時後悔已晚。
為了挽迴局麵,袁尚決定暫時收斂鋒芒,等待辛評到來。
審配的書信也隨後送到了袁紹那裏。對於審配的苦心,袁紹深以為然,並且迴信給審配。
而審配在收到袁紹的書信後得知辛評即將親臨後,心中稍感寬慰。袁紹沒有親自前來,證明袁紹對這事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袁紹根本就不相信謠言。
然而,袁譚和袁熙卻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唯有袁尚正在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在袁紹那裏重新獲得信任。
有袁紹的出麵,這場可能爆發的內亂,暫時被壓下去了。
隻是袁紹的內心多了一根刺。
而沮授在看到這個場景,對嚴綱說道:“咱們走!”
嚴綱馬上護衛沮授返迴,他不明白沮授在幹嘛,就這麽簡單就行了。
沮授要是知道嚴綱想法,一定會迴答他,就是這麽簡單。
袁譚知道這裏麵一定有著很重要的事情,將羽箭上的布條收入懷裏,說道:“爾等繼續防備。”
說完之後,袁譚就走進了城門樓,把門一關,獨自查看布條上的內容。
布條上的內容很簡單,隻有十六個字:大義滅親、迷途知返、朝廷任命、冀州刺史。
簡單的十六個字把所有的事情都表達了。
袁譚看著這簡單的布條,冷笑一聲,然後將其燒掉。
“沮授啊!你太小看我了!”袁譚非常的不屑。
勸降這件事情,袁譚早就預料到了。但沮授這麽神秘的操作,並沒有公之於眾,可見其誠意。
無論如何,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袁譚是不會背叛袁紹的。當然了,若是袁紹死了,不是袁譚繼承大位就是另當別論了。
沮授沒有迴到公孫瓚的大營,在到達安全地帶之後就與嚴綱告辭。哪怕嚴綱挽留,想要好好招待沮授都不成。
“腦子有病才會去公孫瓚的大營?那不是拿自己的小命去挑戰公孫瓚的道德底線麽?”沮授騎著戰馬和幾個劉軍騎兵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看著沮授快速離開的樣子,嚴綱也十分清楚沮授在想什麽。嚴綱清楚公孫瓚的為人,哪怕是得罪劉俊,他也會把沮授給留下來。
嚴綱歎息一聲,轉頭進了大營,然後向公孫瓚匯報的事情的經過。
得知沮授不辭而別,公孫瓚瞬間大怒,喝道:“沮授跑了?!你是幹什麽吃的!為何不把他留下!”
嚴綱就知道公孫瓚是這樣的人,心中哀歎一聲,然後一言不發,等著被公孫瓚處罰。
公孫瓚發了一頓火,最後揮手讓嚴綱滾出去。
沮授的大名,公孫瓚久有耳聞,早就想收入麾下。就算得不到沮授,也要想盡各種手段弄死他,免得他在劉俊那邊為其效力,日後成心腹大患。如今一切都成為空談,公孫瓚也隻能放棄自己心中的想法。
雖然不知道沮授給袁譚送去了什麽東西,但公孫瓚知道絕對是有利於攻城的。於是公孫瓚下令繼續攻城,他要把高陽城拿下。
高陽城的守軍再一次拿起兵器,和公孫瓚死戰到底。
雙方都不知道最後的勝利會是誰。
除了對袁譚、袁熙的勸降之外,劉俊命令錦衣衛在信都不斷地傳播謠言。
離間之計,最重要的就是用對人。之前對袁譚、袁熙的一番操作,不過是為了讓袁尚去調查而已。
袁尚才是劉俊計劃中的目標,同樣是讓父子相殘的主要實施者。
信都一時間不斷流傳著袁譚、袁熙擁兵自重,已經和大將軍劉俊接觸,準備將袁紹的勢力瓜分,袁譚為冀州刺史,袁熙為青州刺史。
鎮守大後方的審配一眼就看出是劉俊的詭計,當即下令抓捕可疑人等。但無論審配怎麽抓人,謠言依舊流傳。審配隻能夠殺伐來止住謠言。袁紹給了審配便宜行事的權利,除了袁紹的妻兒老小,審配都敢殺死任何人。
然而謠言的真正目的就是傳到袁尚的耳中。袁尚聽聞之後,當即大驚失色,馬上就將袁譚和袁熙最近的舉動都給仔細迴想了一遍。
袁譚鎮守高陽城,聚集了大量的兵馬,手握兵權。可袁尚卻發現袁譚似乎就隻有防守沒有主動攻擊敵軍。就比方說當時趙雲算計張合、高覽,袁譚不就是一直待在高陽城不出來麽?如此看來,袁譚十有八九就是故意不救援張合、高覽,好讓劉俊長驅直入,謀算信都。
相比於袁譚的動作,袁熙這邊卻是主動向袁紹請戰的。袁尚本來覺得袁熙就是一個蠢貨,根本就沒能力搞出什麽大陣仗。現在迴想起來,袁尚才知道袁熙這小子是在未雨綢繆,先把軍權給弄到手了。
亂世之中,手中有兵,才有話語權。袁譚和袁熙就是在知道袁紹偏愛袁尚之後,給自己留下的後手。
袁尚越想越氣,袁譚和袁熙這是專門針對自己了。甚至和劉俊接觸聯絡,袁尚也覺得非常有可能。
手握兵馬,又有劉俊的支持,袁譚和袁熙還真的很有可能將袁紹的勢力瓜分,成為朝廷和劉俊的走狗。
“該死的兩個廢物,好好地成為吾的墊腳石不就好了?!偏偏還搞出這麽多心眼。吾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袁尚心中大怒,決定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采取行動。他一麵派人暗中監視袁譚和袁熙的動向,一麵著手調集自己的兵力,以防萬一。
袁尚作為袁紹最疼愛的兒子,早就暗地裏收攏了不少的兵馬。現在袁尚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
同時,袁尚也意識到信都城內的局勢已經變得複雜起來,單憑審配的力量恐怕難以控製局麵。他思考著是否應該向父親袁紹請求支援,但又擔心這樣會引起袁紹的懷疑。
在焦慮和猶豫中,袁尚決定先試探一下袁紹的態度。他派遣親信送信給袁紹,報告了城中的情況以及謠言的傳播,並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平息事態。然而,他並未在信中提及對袁譚和袁熙的懷疑,隻是強調了維護袁家穩定的重要性。
審配在得知袁尚的舉動之後,嚇得急忙找過來。
“三公子,你把信都發生的事情匯報給了主公?”審配心中非常焦慮,希望袁尚還沒有送出去。
袁尚不以為然,說道:“怎麽?吾做事還需要知會你麽?”
審配愣了一下,這才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臣子,袁尚是主子,於是立馬說道:“此番謠言,屬下已經調查清楚,乃是劉俊派來的奸細所為。可公子你尚未調查清楚,就將此事匯報主公。主公會作何感想?同時公子你隱藏多時的兵力為何要暴露出來。如此一來,敵暗我明,甚是不利。主公也會對公子失望啊!”
審配一片忠心,讓袁尚瞬間知道自己做了多麽愚蠢的事情,急忙派人去將書信給他叫迴來。
然而袁尚的動作終究還是晚了。
審配歎息一聲,袁紹三個兒子都像袁紹,一個個都自以為是,卻沒有袁紹的能力。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平息,而不是廣而告之,惹得沸沸揚揚。
審配都能夠想到袁紹收到袁尚的書信之後會有什麽反應了。為了袁紹的大業,審配不得不修書一封,把所有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最後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將信送到袁紹的手中。
看著快速而去的騎士,審配歎息道:“希望能夠及時趕上。”
感歎之後,審配沉思起來。他現在很懷疑袁尚是不是值得輔佐。
另一頭,袁尚的信還是第一時間送到了袁紹的手中。
得知有關袁譚和袁熙的謠言,袁紹頓時大怒道:“都是混賬!一個個隻想著自己!”
袁紹對兒子們之間的爭鬥早有察覺,但沒想到如今竟發展到如此地步。無論這個信息是真是假,但絕對不能夠是從袁尚那裏送來。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哪怕袁尚什麽事情都沒有提,袁紹都知道袁尚是在打小報告。
頭疼!袁紹感覺自己非常的頭疼。他絕對不會相信袁譚和袁熙會背叛自己,行那畜牲之舉。可問題就在於袁尚最疼愛的兒子,現在終於暴露出真麵目。
逢紀和郭圖為首的謀士們沉默不語。這是公事又涉及到袁紹的家事,他們這幫當屬下的隻有沉默,以免殃及池魚。
袁紹拿出了自己的令牌,指著辛評,說道:“辛評,你帶著我手令,將此事調查清楚!”
辛評仿佛吃了狗屎一樣的苦著臉,眾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偏偏讓他去。
不過辛評自己倒是有底。他向來都被認為支持袁譚的派係,讓他前去調查,無非就是將這個事情給壓下去。哪怕是有,也要變成沒有。
袁紹立即迴信給袁尚,人生第一次對袁尚破口大罵,責令袁尚絕對不可輕舉妄動,並暗示他要以大局為重,與兄弟們團結一心。
收到袁紹的迴信後,袁尚既驚又懼。他深知自己的行為已引起了父親的不滿,但此時後悔已晚。
為了挽迴局麵,袁尚決定暫時收斂鋒芒,等待辛評到來。
審配的書信也隨後送到了袁紹那裏。對於審配的苦心,袁紹深以為然,並且迴信給審配。
而審配在收到袁紹的書信後得知辛評即將親臨後,心中稍感寬慰。袁紹沒有親自前來,證明袁紹對這事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袁紹根本就不相信謠言。
然而,袁譚和袁熙卻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唯有袁尚正在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在袁紹那裏重新獲得信任。
有袁紹的出麵,這場可能爆發的內亂,暫時被壓下去了。
隻是袁紹的內心多了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