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劉俊在大將軍府之中召開會議。
身體恢複健康的賈詡和郭嘉也在其中。他們二人迴歸之後,劉俊的工作量也少了,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謀劃全軍。
隨著實力的不斷提升,各種事務接踵而來,劉俊感覺自己的能力慢慢應付不過來了,會議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諸位,我軍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無論是財力、物力、兵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我軍有如此之勢,全賴諸位。”劉俊在會議的最後階段表達了對手下心腹的認可。
“屬下等不敢居功!”賈詡和郭嘉率領眾人馬上迴應。
關羽看著上下一心的劉俊團隊,不由得羨慕不已。
劉備是明主,但是他有些方麵和劉俊一比就差了很多。關羽是來幫忙加報恩的,最後還是要離開的。但劉俊卻沒有對他有任何的隱瞞,每次都讓他來參加會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劉俊也沒有過多去拉攏關羽,給了他一個軍職,舉行了一場宴會就結束了。
恰到好處的空間感,讓關羽反倒是心安理得,對劉俊更加尊敬起來。
劉俊每次會議都能夠一下子看到問題的所在,結合眾人的意見製定出相關的對策。這在關羽看來簡直就是世上最厲害的主公了。
劉備在麵對問題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一頭霧水,有時候都直接按照手下的想法來做。
這樣一對比,劉備和劉俊之間的差距就立馬體現出來了。
在關羽陷入對比的時候,劉俊突然拿出一些書簡,然後對眾人說道:“這段時間,民間出現了很多怪異的情況。吾很想問問,是不是你們瞞著吾去做的!”
賈詡和郭嘉等人聞言,個個陷入了迷茫,他們不知道劉俊說的是什麽事情。
等劉俊將書簡遞給眾人過目,他們才明白劉俊說的怪異情況是什麽。
什麽某地百姓看到青龍騰空於野。某地百姓發現鳳凰。更有什麽童謠之類東西流傳開來。
所有的情況都在直指劉俊乃是真命天子。
關羽很疑惑,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高興才對啊,劉俊怎麽看著一臉的不高興呢。
典韋不解地說道:“主公,這不是好事麽?意味著主公乃是天命之人!”
劉俊搖搖頭,看向了賈詡。
賈詡看了看郭嘉、田豐、沮授等人,這些人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表示不是他們安排人幹的。賈詡瞬間陷入了沉思。
這種事情看起來是祥瑞,可若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話,恐怕會產生禍端。不是他們這幫人幹的,也不是劉俊自己安排的,難道會是百姓自發而為?
那根本就不可能!
“主公,我等並未插手此事!”賈詡迴答道:“據屬下推算,此事來的突然,其中必有陰謀。”
劉俊知道不是自己手下幹的,那麽就是別人幹的。
“陰謀?說說看?”劉俊想聽聽賈詡這個老狐狸的見解。
賈詡眼神銳利,直言道:“自古以來,聖人降世,明君當朝,定有祥瑞。商湯有玄鳥,文王有鳳鳴岐山。然宵小之輩利用此道,蠱惑百姓,誤導世人。而如今亂世,漢室動蕩,卻在主公治下出現祥瑞。這絕對是有心人欲將主公擺在天下人的對立麵!”
劉俊臉色陰沉,他深知賈詡所言不假,這種事情必須盡快處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立刻派人調查此事的源頭,務必查清是何人所為。”劉俊下令道:“此外,傳令各地,嚴禁再傳播此類謠言,違者嚴懲不貸。”
“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應對可能發生的變故的準備。”郭嘉補充道。
劉俊點頭,說道:“奉孝,此事就交給你來安排。”
“領命!”郭嘉拱手領命。
劉俊對所有人說道:“天下大亂,唯我獨安。諸侯巴不得我劉俊身首異處。居安思危,還請諸位莫要鬆懈!”
“是!”眾人紛紛領命。
劉俊揮退了所有人,將關羽給留了下來。
關羽不知道劉俊為何留下他一個人呢?
劉俊沒有了剛才的沉重,反倒是輕鬆地詢問關羽道:“雲長,這些時日忙於各種事務,倒是對你頗為冷落。還請莫要介懷。”
關羽急忙說道:“大將軍日理萬機。末將區區微末之人,不足以讓大將軍如此掛懷。”
關羽這段時間過得還是挺滋潤的,有了充足的時間陪伴家人,使得關平現在都對他很是依戀。
隻是關羽有心將自己的刀法教給關平,關平卻不願意,選擇了戟作為自己的兵器。
長子不學,關羽琢磨著也該為關平添多幾個兄弟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關羽的努力,胡金定果然又有了。
關羽的一切行蹤,都在劉俊的監控之中。他知道關羽是屬於那種認死理的人,要讓他臣服於劉俊,除非劉備和關羽恩斷義絕。否則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劉俊才用若有若無的關心來針對關羽。
“若是有什麽需要,直接來找我。你先迴去休息吧。”劉俊笑嗬嗬地說道。
關羽恭敬地領命。
劉俊看了看關羽離去的背影,心想:劉備倒是好福氣,得到這樣的大將死心塌地的追隨。
劉俊拋開腦子裏麵的雜念,再次觀看民間祥瑞的情報,想道:究竟會是誰呢?
而皇宮之中,劉協自然是通過百官的渠道得知了民間出現各種祥瑞的事情。
從小就飽讀各種典籍的劉協終於慌了。
作為皇帝,劉協自以為他就是真命天子,乃是大漢正統。諸侯們再怎麽爭鬥,這個天下依舊是他的。劉協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奪迴對天下的統治權。
然而現在民間出現各種祥瑞,還有童謠、諺語等等,一係列亂七八糟的東西,無不都在將天命指向了劉俊。
天命者,帝王也!
不就是說劉俊乃是注定的帝王!
須知袁術憑借一句“代漢者當塗高”就敢稱帝,那劉俊為何就不能。最要緊的就是劉俊的身份是河間王係的漢室宗親,輩分比劉協還要高,加上劉俊實力強大,他要是想登基稱帝,試問天下間還有誰能夠阻攔?
想到這裏,劉協心慌不已。
慌亂之中,劉協召見了董承。
如今的文武百官,楊彪隱退,張溫沉默,其他人不堪重用。伏完死後,整個朝廷都偃旗息鼓,成為劉俊的一言堂。
劉協隻能把希望放在董承的身上,希望他可以想出解決的辦法。
董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皇宮,覲見劉協。
劉協將寢宮內所有的宮女宦官都給趕走,此舉是為了躲避眼線,和董承商議大事。
隻可惜劉協太過想當然了,他的舉動反倒是引起了賽碩的注意,派人悄悄地靠近。
劉協以為四處無人,他馬上向董承哭訴道:“國丈,大事不好了!劉俊要謀反了!”
董承被嚇了一大跳,第一反應是左右觀察一番,發現沒人之後,鬆了一口氣。
“陛下,何出此言!?”董承安慰著劉協,說道:“大將軍忠君體國,並沒有什麽篡逆之舉啊。”
劉協將自己收到的情況都給說了出來。
董承也是聽說的,但他卻沒想那麽多,說道:“陛下,這是民間愚民私自傳揚的事情,並沒有什麽真憑實據。”
“國丈,民間愚民會做出這麽多的祥瑞?難道就不是劉俊派人有意為之?”劉協說道。
董承大驚,要是這些事情是劉俊派人去幹的,那就證明劉俊是要準備謀反了。
王莽篡漢的時候,也是一步步來的。在王莽稱帝之前,就出現了一大堆的祥瑞,事實證明那些祥瑞都是王莽派人製作出來的。
董承趕緊跪地,叩頭不止,說道:“陛下,微臣一定徹查此事,如果真是劉俊有意而為,微臣定當拚死護駕。”
劉協苦著臉,說道:“不是朕不相信你。而是單憑你一人之力,難以撼動劉俊。”
董承臉色一黯,歎息道:“朝中袞袞諸公皆是碌碌之輩。以至於陛下如此啊!”
“國丈,這該怎麽辦?”劉協的眼淚都流出來了,他真的不知道怎麽辦了。
董承思索片刻,說道:“事關重大,宮中耳目眾多。臣先告退,還請陛下莫要慌亂,以免被人發現端倪。”
“朕的安危就交給國丈了!還請國丈多多珍重!”劉協恢複了一絲鎮定。
董承躬身一禮,然後大步走出了劉協的寢宮。
劉協看著董承離去,心中很是擔憂,但他也萬分期待董承能夠挫敗劉俊的野心。
殊不知劉協和董承之間的談話都被賽碩的心腹給探知,最後一字不差地送到了劉俊的麵前。
劉俊得知此事,頓時無語了起來,暗自吐槽道:劉協也真的,天天懷疑自己的皇位不保。吾要是想要動他,何必等到今日!
突然間,劉俊想到了曆史上有名的衣帶詔事件,這裏的主角不就是劉協和董承麽?!
劉俊叫來了賈穆,責令他安排錦衣衛對董承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一點疏忽都不能出現。
賈穆快速領命,錦衣衛以最快的速度把董承給監視了起來。
身體恢複健康的賈詡和郭嘉也在其中。他們二人迴歸之後,劉俊的工作量也少了,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謀劃全軍。
隨著實力的不斷提升,各種事務接踵而來,劉俊感覺自己的能力慢慢應付不過來了,會議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諸位,我軍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無論是財力、物力、兵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我軍有如此之勢,全賴諸位。”劉俊在會議的最後階段表達了對手下心腹的認可。
“屬下等不敢居功!”賈詡和郭嘉率領眾人馬上迴應。
關羽看著上下一心的劉俊團隊,不由得羨慕不已。
劉備是明主,但是他有些方麵和劉俊一比就差了很多。關羽是來幫忙加報恩的,最後還是要離開的。但劉俊卻沒有對他有任何的隱瞞,每次都讓他來參加會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劉俊也沒有過多去拉攏關羽,給了他一個軍職,舉行了一場宴會就結束了。
恰到好處的空間感,讓關羽反倒是心安理得,對劉俊更加尊敬起來。
劉俊每次會議都能夠一下子看到問題的所在,結合眾人的意見製定出相關的對策。這在關羽看來簡直就是世上最厲害的主公了。
劉備在麵對問題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一頭霧水,有時候都直接按照手下的想法來做。
這樣一對比,劉備和劉俊之間的差距就立馬體現出來了。
在關羽陷入對比的時候,劉俊突然拿出一些書簡,然後對眾人說道:“這段時間,民間出現了很多怪異的情況。吾很想問問,是不是你們瞞著吾去做的!”
賈詡和郭嘉等人聞言,個個陷入了迷茫,他們不知道劉俊說的是什麽事情。
等劉俊將書簡遞給眾人過目,他們才明白劉俊說的怪異情況是什麽。
什麽某地百姓看到青龍騰空於野。某地百姓發現鳳凰。更有什麽童謠之類東西流傳開來。
所有的情況都在直指劉俊乃是真命天子。
關羽很疑惑,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高興才對啊,劉俊怎麽看著一臉的不高興呢。
典韋不解地說道:“主公,這不是好事麽?意味著主公乃是天命之人!”
劉俊搖搖頭,看向了賈詡。
賈詡看了看郭嘉、田豐、沮授等人,這些人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表示不是他們安排人幹的。賈詡瞬間陷入了沉思。
這種事情看起來是祥瑞,可若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話,恐怕會產生禍端。不是他們這幫人幹的,也不是劉俊自己安排的,難道會是百姓自發而為?
那根本就不可能!
“主公,我等並未插手此事!”賈詡迴答道:“據屬下推算,此事來的突然,其中必有陰謀。”
劉俊知道不是自己手下幹的,那麽就是別人幹的。
“陰謀?說說看?”劉俊想聽聽賈詡這個老狐狸的見解。
賈詡眼神銳利,直言道:“自古以來,聖人降世,明君當朝,定有祥瑞。商湯有玄鳥,文王有鳳鳴岐山。然宵小之輩利用此道,蠱惑百姓,誤導世人。而如今亂世,漢室動蕩,卻在主公治下出現祥瑞。這絕對是有心人欲將主公擺在天下人的對立麵!”
劉俊臉色陰沉,他深知賈詡所言不假,這種事情必須盡快處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立刻派人調查此事的源頭,務必查清是何人所為。”劉俊下令道:“此外,傳令各地,嚴禁再傳播此類謠言,違者嚴懲不貸。”
“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應對可能發生的變故的準備。”郭嘉補充道。
劉俊點頭,說道:“奉孝,此事就交給你來安排。”
“領命!”郭嘉拱手領命。
劉俊對所有人說道:“天下大亂,唯我獨安。諸侯巴不得我劉俊身首異處。居安思危,還請諸位莫要鬆懈!”
“是!”眾人紛紛領命。
劉俊揮退了所有人,將關羽給留了下來。
關羽不知道劉俊為何留下他一個人呢?
劉俊沒有了剛才的沉重,反倒是輕鬆地詢問關羽道:“雲長,這些時日忙於各種事務,倒是對你頗為冷落。還請莫要介懷。”
關羽急忙說道:“大將軍日理萬機。末將區區微末之人,不足以讓大將軍如此掛懷。”
關羽這段時間過得還是挺滋潤的,有了充足的時間陪伴家人,使得關平現在都對他很是依戀。
隻是關羽有心將自己的刀法教給關平,關平卻不願意,選擇了戟作為自己的兵器。
長子不學,關羽琢磨著也該為關平添多幾個兄弟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關羽的努力,胡金定果然又有了。
關羽的一切行蹤,都在劉俊的監控之中。他知道關羽是屬於那種認死理的人,要讓他臣服於劉俊,除非劉備和關羽恩斷義絕。否則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劉俊才用若有若無的關心來針對關羽。
“若是有什麽需要,直接來找我。你先迴去休息吧。”劉俊笑嗬嗬地說道。
關羽恭敬地領命。
劉俊看了看關羽離去的背影,心想:劉備倒是好福氣,得到這樣的大將死心塌地的追隨。
劉俊拋開腦子裏麵的雜念,再次觀看民間祥瑞的情報,想道:究竟會是誰呢?
而皇宮之中,劉協自然是通過百官的渠道得知了民間出現各種祥瑞的事情。
從小就飽讀各種典籍的劉協終於慌了。
作為皇帝,劉協自以為他就是真命天子,乃是大漢正統。諸侯們再怎麽爭鬥,這個天下依舊是他的。劉協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奪迴對天下的統治權。
然而現在民間出現各種祥瑞,還有童謠、諺語等等,一係列亂七八糟的東西,無不都在將天命指向了劉俊。
天命者,帝王也!
不就是說劉俊乃是注定的帝王!
須知袁術憑借一句“代漢者當塗高”就敢稱帝,那劉俊為何就不能。最要緊的就是劉俊的身份是河間王係的漢室宗親,輩分比劉協還要高,加上劉俊實力強大,他要是想登基稱帝,試問天下間還有誰能夠阻攔?
想到這裏,劉協心慌不已。
慌亂之中,劉協召見了董承。
如今的文武百官,楊彪隱退,張溫沉默,其他人不堪重用。伏完死後,整個朝廷都偃旗息鼓,成為劉俊的一言堂。
劉協隻能把希望放在董承的身上,希望他可以想出解決的辦法。
董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皇宮,覲見劉協。
劉協將寢宮內所有的宮女宦官都給趕走,此舉是為了躲避眼線,和董承商議大事。
隻可惜劉協太過想當然了,他的舉動反倒是引起了賽碩的注意,派人悄悄地靠近。
劉協以為四處無人,他馬上向董承哭訴道:“國丈,大事不好了!劉俊要謀反了!”
董承被嚇了一大跳,第一反應是左右觀察一番,發現沒人之後,鬆了一口氣。
“陛下,何出此言!?”董承安慰著劉協,說道:“大將軍忠君體國,並沒有什麽篡逆之舉啊。”
劉協將自己收到的情況都給說了出來。
董承也是聽說的,但他卻沒想那麽多,說道:“陛下,這是民間愚民私自傳揚的事情,並沒有什麽真憑實據。”
“國丈,民間愚民會做出這麽多的祥瑞?難道就不是劉俊派人有意為之?”劉協說道。
董承大驚,要是這些事情是劉俊派人去幹的,那就證明劉俊是要準備謀反了。
王莽篡漢的時候,也是一步步來的。在王莽稱帝之前,就出現了一大堆的祥瑞,事實證明那些祥瑞都是王莽派人製作出來的。
董承趕緊跪地,叩頭不止,說道:“陛下,微臣一定徹查此事,如果真是劉俊有意而為,微臣定當拚死護駕。”
劉協苦著臉,說道:“不是朕不相信你。而是單憑你一人之力,難以撼動劉俊。”
董承臉色一黯,歎息道:“朝中袞袞諸公皆是碌碌之輩。以至於陛下如此啊!”
“國丈,這該怎麽辦?”劉協的眼淚都流出來了,他真的不知道怎麽辦了。
董承思索片刻,說道:“事關重大,宮中耳目眾多。臣先告退,還請陛下莫要慌亂,以免被人發現端倪。”
“朕的安危就交給國丈了!還請國丈多多珍重!”劉協恢複了一絲鎮定。
董承躬身一禮,然後大步走出了劉協的寢宮。
劉協看著董承離去,心中很是擔憂,但他也萬分期待董承能夠挫敗劉俊的野心。
殊不知劉協和董承之間的談話都被賽碩的心腹給探知,最後一字不差地送到了劉俊的麵前。
劉俊得知此事,頓時無語了起來,暗自吐槽道:劉協也真的,天天懷疑自己的皇位不保。吾要是想要動他,何必等到今日!
突然間,劉俊想到了曆史上有名的衣帶詔事件,這裏的主角不就是劉協和董承麽?!
劉俊叫來了賈穆,責令他安排錦衣衛對董承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一點疏忽都不能出現。
賈穆快速領命,錦衣衛以最快的速度把董承給監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