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甄嬛加大如89
薑莘莘去見大胖橘,當然不可能隻說將自己庫房裏的陳年舊物賣出去這一件事,“臣妾也是想到宮中各處進貢年年總有剩餘的東西,與其留在庫房讓那些蠹蟲不知什麽時候偷賣出去中飽私囊,不如咱們主動來做這件事,哪怕是賞賜給宗室或者朝臣,那也能讓大家念著皇上的好不是。”
“甚至咱們可以將帶有內造、內用、禦用等標誌的物品賞賜他國,不必再勞心考慮對藩屬國的賞賜。”
說實話,薑莘莘早就看不慣中原王朝不管對任何藩屬國都要搞特殊的行為了,就拿瓷器來說,分官窯跟民窯很好理解,可官窯裏麵在上用、內用跟禦用之外,還要為各個藩屬國特意燒製各種瓷器,這行為讓薑莘莘真的很難評。
想到這裏,薑莘莘不禁有些負氣,聲調都忍不住抬高了些,“那些藩屬國有什麽好東西舍不得上貢,偏偏一心惦記中原的好處,朝廷就是太過要臉,拿那些個蠻夷也當子民看,非要想方設法地安撫,何必呢?”
“如越南那般總是惦記我中原膏粱沃土的國家,膽敢興兵,直接滅了派人直接治理就是了,橫豎那些地方小國寡民,朝廷隻消開一屆科舉就能湊夠得用的人才。”
不是薑莘莘隨便瞎出主意,實在是如今大清人口眼看著就要上升一個台階了,尤其是上層權貴大多手裏有錢了,這要是放任他們在國內折騰,那遭殃的可是本國百姓!
放出去折騰他國之人就不一樣了,橫豎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受罪就行了唄。
大胖橘也看到了繁榮之下的危機,所以見薑莘莘越說越認真甚至開始變得慷慨激昂起來,他心有戚戚趕緊打斷:“皇後越說越荒唐了,大清天朝上國,如何能做出那等小人行徑!”
嗨,如果大胖橘的表情再嚴肅些,說不得薑莘莘就勉為其難信他這一迴了。
薑莘莘隻當大胖橘需要更加清晰明顯的台階:“皇上,宗室勳貴乃至官員家裏總會有幾個不出息的子弟,這些人文不成武不就的,偏偏招貓逗狗最是在行,如今羊毛生意稍稍鋪開,就已經讓大家賺取了不少銀錢,您猜這些人手裏有錢了,會不會折騰個大的,騷擾平民百姓乃至搞出更大的亂子呢?”
薑莘莘可沒有危言聳聽。
而大胖橘作為一個還算有些作為的皇帝,哪怕他的很多思想依舊逃脫不了皇子乃是皇帝這個身份帶給他的限製,可他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將百姓放在心裏的,所以對於薑莘莘口中的猜測,他隻會比薑莘莘有更深的認識。
大胖橘沉思的時候,薑莘莘又轉換了賽道:“開疆拓土,對於任何一個有明君誌向的帝王來說,都是無法抵製的誘惑吧。”
大胖橘無奈歎氣:“皇後,你逾矩了……”
薑莘莘更加無語,“皇上,你以為我在危言聳聽?”
薑莘莘當然知道大胖橘沒有第一時間嗬斥她,其實就表明他自己已經有了不少想法,可她需要大胖橘的明令才好處置每年剩餘的那些貢品啊。
大胖橘對於薑莘莘的分寸很是滿意,也不會吝嗇這麽三言兩語,“既然皇後想到了法子處置那些貢品什麽的,朕就等著皇後的好信兒了。”
薑莘莘真要折騰宮中庫房,那也不可能將禦用的東西送出去,這東西就隻有皇帝能用,皇後跟太後都不能用。
當然,皇後跟太後也不是真的一定不能用,隻是想用的話必須要皇帝點頭,親自送出去,而且過後必須小心保存,一旦故意損毀被人發現了,那就是一樁牽連家族的罪過。
所以薑莘莘能處置的其實就是些品質下降的陳茶、積年的瓷器跟綢緞什麽的,因為這些東西會帶上宮中或者內造、上貢的標誌,放到外麵才會更加值錢。
當然,能積年剩下來的本身也不是什麽品質好的,放到外麵勳貴家中怕是都要嫌棄一二,可隻要打上內造或者上貢的標記,這些不如人意的東西價值豈止翻倍,十倍百倍的都有人舍得花錢呢。
薑莘莘這邊一動,後宮嬪妃也跟著動了,大家紛紛將自己看不上的東西收拾了出來,默默地等著薑莘莘的指示。
而薑莘莘在知道後宮嬪妃們的舉動之後,倒是收下了她們收拾出來的東西,像是已經不穿的衣裳什麽的,都裁了做成扇麵或者香囊帕子什麽的,畢竟有些顏色跟紋樣不能輕易穿在身上,但可以做成其他小物件兒佩戴。
薑莘莘將每一個人送來的東西都登記造冊,賣出去之後換取的銀錢也都歸了她們自己,當然,她這個負責人跟大胖橘這個點了頭的人,還有幫了忙改造的宮人們也都有應得的一份子。
如此一來,後宮上下又富了一波,三上旗的包衣女子們從前還希望小選能免則免,如今卻恨不得人人都能進宮伺候。
宮中的風氣好了,大胖橘也舒心了,見那些人恨不得削尖了腦袋擠進宮裏當差,心裏更是暢快。
當然,宗室跟朝臣也不是沒有人參奏薑莘莘此舉逾矩,甚至有幹政之嫌,還有與民爭利的嫌疑,但大胖橘揣著一疊銀票,直接反問:“是不是卿家覺得宮中舊物還是中飽私囊、隱匿到愛卿們手上,才是最合時宜的呀?”
麻蛋,大胖橘長了嘴了,他們有些說不過!
然後大胖橘當庭宣布廢除賤籍的決意,群臣倒也沒有齊齊反對,但聽到大胖橘要被恩賜廢除賤籍的人群裏有樂戶、世仆跟伴當甚至還有疍民之類,很多人就坐不住了,甚至宗室裏都開始反對。
前朝吵得不可開交,都跟後宮的安寧無關,薑莘莘的船隊順利滿載出海,後宮嬪妃也齊齊出宮去圓明園避暑,今年依舊不禁冰盆使用,小主們身家豐厚便開始折騰吃食,薑莘莘抽空指點帶著孩子的敬妃複刻《東京夢華錄》中提過的飲食,幾位公主真是稀罕極了。
柔嬪見大家都有拿手的本事,思來想去,就將自己精通香料跟調香的本事露了出來,按著薑莘莘提供的香方,不止成功複刻了不少奇香,還複刻了幾樣保養的方子,一時間,柔嬪在宮中就變得僅次於薑莘莘的炙手可熱。
薑莘莘去見大胖橘,當然不可能隻說將自己庫房裏的陳年舊物賣出去這一件事,“臣妾也是想到宮中各處進貢年年總有剩餘的東西,與其留在庫房讓那些蠹蟲不知什麽時候偷賣出去中飽私囊,不如咱們主動來做這件事,哪怕是賞賜給宗室或者朝臣,那也能讓大家念著皇上的好不是。”
“甚至咱們可以將帶有內造、內用、禦用等標誌的物品賞賜他國,不必再勞心考慮對藩屬國的賞賜。”
說實話,薑莘莘早就看不慣中原王朝不管對任何藩屬國都要搞特殊的行為了,就拿瓷器來說,分官窯跟民窯很好理解,可官窯裏麵在上用、內用跟禦用之外,還要為各個藩屬國特意燒製各種瓷器,這行為讓薑莘莘真的很難評。
想到這裏,薑莘莘不禁有些負氣,聲調都忍不住抬高了些,“那些藩屬國有什麽好東西舍不得上貢,偏偏一心惦記中原的好處,朝廷就是太過要臉,拿那些個蠻夷也當子民看,非要想方設法地安撫,何必呢?”
“如越南那般總是惦記我中原膏粱沃土的國家,膽敢興兵,直接滅了派人直接治理就是了,橫豎那些地方小國寡民,朝廷隻消開一屆科舉就能湊夠得用的人才。”
不是薑莘莘隨便瞎出主意,實在是如今大清人口眼看著就要上升一個台階了,尤其是上層權貴大多手裏有錢了,這要是放任他們在國內折騰,那遭殃的可是本國百姓!
放出去折騰他國之人就不一樣了,橫豎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受罪就行了唄。
大胖橘也看到了繁榮之下的危機,所以見薑莘莘越說越認真甚至開始變得慷慨激昂起來,他心有戚戚趕緊打斷:“皇後越說越荒唐了,大清天朝上國,如何能做出那等小人行徑!”
嗨,如果大胖橘的表情再嚴肅些,說不得薑莘莘就勉為其難信他這一迴了。
薑莘莘隻當大胖橘需要更加清晰明顯的台階:“皇上,宗室勳貴乃至官員家裏總會有幾個不出息的子弟,這些人文不成武不就的,偏偏招貓逗狗最是在行,如今羊毛生意稍稍鋪開,就已經讓大家賺取了不少銀錢,您猜這些人手裏有錢了,會不會折騰個大的,騷擾平民百姓乃至搞出更大的亂子呢?”
薑莘莘可沒有危言聳聽。
而大胖橘作為一個還算有些作為的皇帝,哪怕他的很多思想依舊逃脫不了皇子乃是皇帝這個身份帶給他的限製,可他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將百姓放在心裏的,所以對於薑莘莘口中的猜測,他隻會比薑莘莘有更深的認識。
大胖橘沉思的時候,薑莘莘又轉換了賽道:“開疆拓土,對於任何一個有明君誌向的帝王來說,都是無法抵製的誘惑吧。”
大胖橘無奈歎氣:“皇後,你逾矩了……”
薑莘莘更加無語,“皇上,你以為我在危言聳聽?”
薑莘莘當然知道大胖橘沒有第一時間嗬斥她,其實就表明他自己已經有了不少想法,可她需要大胖橘的明令才好處置每年剩餘的那些貢品啊。
大胖橘對於薑莘莘的分寸很是滿意,也不會吝嗇這麽三言兩語,“既然皇後想到了法子處置那些貢品什麽的,朕就等著皇後的好信兒了。”
薑莘莘真要折騰宮中庫房,那也不可能將禦用的東西送出去,這東西就隻有皇帝能用,皇後跟太後都不能用。
當然,皇後跟太後也不是真的一定不能用,隻是想用的話必須要皇帝點頭,親自送出去,而且過後必須小心保存,一旦故意損毀被人發現了,那就是一樁牽連家族的罪過。
所以薑莘莘能處置的其實就是些品質下降的陳茶、積年的瓷器跟綢緞什麽的,因為這些東西會帶上宮中或者內造、上貢的標誌,放到外麵才會更加值錢。
當然,能積年剩下來的本身也不是什麽品質好的,放到外麵勳貴家中怕是都要嫌棄一二,可隻要打上內造或者上貢的標記,這些不如人意的東西價值豈止翻倍,十倍百倍的都有人舍得花錢呢。
薑莘莘這邊一動,後宮嬪妃也跟著動了,大家紛紛將自己看不上的東西收拾了出來,默默地等著薑莘莘的指示。
而薑莘莘在知道後宮嬪妃們的舉動之後,倒是收下了她們收拾出來的東西,像是已經不穿的衣裳什麽的,都裁了做成扇麵或者香囊帕子什麽的,畢竟有些顏色跟紋樣不能輕易穿在身上,但可以做成其他小物件兒佩戴。
薑莘莘將每一個人送來的東西都登記造冊,賣出去之後換取的銀錢也都歸了她們自己,當然,她這個負責人跟大胖橘這個點了頭的人,還有幫了忙改造的宮人們也都有應得的一份子。
如此一來,後宮上下又富了一波,三上旗的包衣女子們從前還希望小選能免則免,如今卻恨不得人人都能進宮伺候。
宮中的風氣好了,大胖橘也舒心了,見那些人恨不得削尖了腦袋擠進宮裏當差,心裏更是暢快。
當然,宗室跟朝臣也不是沒有人參奏薑莘莘此舉逾矩,甚至有幹政之嫌,還有與民爭利的嫌疑,但大胖橘揣著一疊銀票,直接反問:“是不是卿家覺得宮中舊物還是中飽私囊、隱匿到愛卿們手上,才是最合時宜的呀?”
麻蛋,大胖橘長了嘴了,他們有些說不過!
然後大胖橘當庭宣布廢除賤籍的決意,群臣倒也沒有齊齊反對,但聽到大胖橘要被恩賜廢除賤籍的人群裏有樂戶、世仆跟伴當甚至還有疍民之類,很多人就坐不住了,甚至宗室裏都開始反對。
前朝吵得不可開交,都跟後宮的安寧無關,薑莘莘的船隊順利滿載出海,後宮嬪妃也齊齊出宮去圓明園避暑,今年依舊不禁冰盆使用,小主們身家豐厚便開始折騰吃食,薑莘莘抽空指點帶著孩子的敬妃複刻《東京夢華錄》中提過的飲食,幾位公主真是稀罕極了。
柔嬪見大家都有拿手的本事,思來想去,就將自己精通香料跟調香的本事露了出來,按著薑莘莘提供的香方,不止成功複刻了不少奇香,還複刻了幾樣保養的方子,一時間,柔嬪在宮中就變得僅次於薑莘莘的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