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大宋京城的城門早早的打開,


    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迎接得勝歸來的三皇子趙濤。


    趙濤騎著高頭大馬,身後並沒有多少精銳部隊,就是所剩無幾的土鱉軍和秦雲那個團。


    即使不到三千多人。也是旌旗飄揚,士氣高昂。


    京城的百姓們早早地聚集在街道兩旁,夾道歡迎趙濤的歸來。他們歡唿雀躍,為趙濤的勝利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趙濤麵帶微笑,向百姓們揮手致意,其實趙濤心裏知道,這些活下來,沒有再淪陷的百姓是多麽的幸福。


    趙濤來到皇宮前,下馬跪地,向宋徽宗獻上這次所有勝利的捷報。


    宋徽宗親自走出皇宮,迎接趙濤,


    宋徽宗早就在兩個月前就不停的下旨讓趙濤迴京。擔心這個在前線的兒子。


    一係列的賞賜是在所難免的、


    趙濤跪在那裏表現出感激涕零,多次跪地謝恩。


    皇帝扶起趙濤。


    “濤兒,你瘦了,也黑了!也生分了!”


    趙濤並沒有說話,就那樣微笑著看宋徽宗。


    接下來就是太監宣讀趙濤的功績。


    讚揚他的英勇和忠誠,


    並宣布在皇宮內為他舉行慶功宴。


    在皇宮內舉行慶功宴,


    對於趙濤來說並沒有什麽。


    但是對於其他將領那可是莫大的殊榮!


    ''父皇,這次勝利並非孩兒一人之功,一將成名萬骨枯,如果條件允許,懇請父皇把這次所有上戰場的將領能來參加這慶功宴都來參加。''


    宋徽宗聽了趙濤的話,有些詫異。


    朝堂上的官員也都詫異。


    此時身為右相的蘇軾


    站了出來。


    :‘皇上,三皇子所言極是,不僅僅前線的那些將士們為我大宋流血犧牲,這次京城的保衛戰,各個禁軍將領也是誓死抵抗!”


    周邦彥是左相,上前一步:“皇上,這次取得如此大的勝利,除了皇上的英明神武,還有大宋官員齊心協力保障前線將士們的糧草,起了很大作用。”


    周邦彥的話,瞬間引起朝堂其他官員的附和。


    剛才趙濤隻說前線的將士,心裏是不高興的。


    心想,你們打仗流血有功,我們在後方忙乎的差點累死,半點功勞沒撈到。這不是寒磣我們嗎


    趙濤大有深意的看了周邦彥一眼。


    並沒有說話,


    皇上見朝堂熱鬧起來。


    沉思了一下。


    “此乃我大宋自建國以來,抵禦外敵所取得的首次勝利!


    這是一場值得普天同慶的大捷!”皇帝激動地說道。


    隨後他下令:“傳朕旨意,黃河以北所有遭受過戰火侵襲的城鎮,一律減免三年賦稅!


    中書省(負責掌管行政事務)和樞密院(主管軍事事務)要緊密合作,


    與吏部、兵部等部門共同商議,公正合理地清點功勞簿。無論是官員還是將領士兵,都將得到雙倍的賞賜!”


    趙濤聽到宋徽宗下了這樣的旨意。


    露出了微笑,這個微笑是真心的微笑。


    文武百官高唿


    :“皇上聖明。”


    宋徽宗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這也是金兵南侵以來,第一次開懷大笑。


    :“眾愛卿,這次勝利,揚我大宋國威,小順子,通知禦膳房。在皇宮設宴,在京官員,所有將領,除了當值,都來參加。''


    雨露均沾。


    宋徽宗這次也算聰明了一迴。


    傍晚時分,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走進皇宮,他們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和榮耀。唿延灼、童祿、盧俊義、龐虎、司行方、厲天閏等人坐在一起,花榮、關勝、戴宗、時遷、秦明也圍坐一團。那些禁軍將領則聚在了一起。其餘人等按照官職大小依次入座。


    在這場盛大的慶功宴上,趙濤與皇帝及其他大臣們一同舉杯,共同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他們迴憶起戰爭的艱辛,感慨萬分。每個人都對彼此表示欽佩和讚揚,相互吹捧,盡情享受這一刻的歡樂。


    整個宴會廳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暢談過去的經曆和未來的期望。這不僅是一場慶功宴,更是一次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盛會。


    在這個時刻,所有人都放下了身份和地位的差異,共同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然而,當皇帝離開之後,宴會上的氣氛並沒有隨之消散。相反,人們似乎更加放鬆了下來,開始展現出真實的一麵。


    在這一刻,皇權的束縛被褪去,眾人仿佛獲得了一種自由,可以更加隨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於是,一場無聲的站隊悄然展開。


    那些誌同道合、理念相近的人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聚集在一起。他們相互敬酒,歡聲笑語中透露出彼此間的默契與認同。同門師兄弟們也聚在了一起,暢談著過去的迴憶和未來的憧憬。


    文官們則以文會友,吟詩作詞,探討學問之道。他們用文字抒發著內心的感慨和思考,互相切磋琢磨,展現出文人的風雅與才情。


    而武官們則更加豪放不羈,舉杯暢飲,談論著過往的戰功和戰場上的英勇事跡。他們的笑聲和豪情交織在一起,仿佛能讓人感受到那金戈鐵馬的歲月。


    整個場麵熱鬧非凡,但又不失秩序。每個人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盡情享受這難得的輕鬆時刻。在這個特殊的場合裏,人們暫時忘卻了官場的爭鬥和壓力,沉浸在友誼和歡樂之中。


    趙濤可以說是這場盛宴的主角,但他卻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他強顏歡笑地堅持到宋徽宗離開後,終於決定不再忍受這種尷尬的場麵。他站起身來,默默地離開了宴會廳,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趙濤的離開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波瀾。手下的那些將領們都知道他的心情,所以沒有人敢去阻攔他。而剩下的文武百官則更是不敢多言,他們都清楚趙濤的地位和影響力,誰也不想惹麻煩。


    趙濤獨自走在街上,心中感慨萬分。他想起了這場戰爭的種種經曆,


    。他深知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這一切都是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舍生忘死,奮勇殺敵,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此時的慶功宴,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可是那些淪陷區的百姓,卻可能饑腸轆轆,甚至還有餓死凍死的。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天都麵臨著生存的危機。


    而這邊的人們卻在享受著美食和歡樂,這種對比讓趙濤感到心痛和無奈。


    然而,趙濤心裏明白,這場戰爭並沒有真正結束。雖然金國已經被打敗,但其他國家可能會趁機崛起,


    對宋朝虎視眈眈,構成威脅。


    唯一慶幸的,宋朝終於有了對外的可戰之兵。


    不過在趙濤走的時候,


    趙濤瞅了一眼整個慶功宴,上千人的宴會,但是,已經有了明顯的戰隊。


    黨爭永遠不會消失的。趙濤希望這黨爭是積極向上的。


    趙濤深吸一口氣,抬頭望著天空。


    宋朝是大家的宋朝。


    自己已經對得起這個時代。


    文功武治,


    人才已經聚攏在朝堂。


    經曆戰禍的宋朝,現在應該算是一次新起點


    趙濤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守護好這片土地,讓百姓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如果他們自己作死,趙濤那也隻能認為天命難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救嶽飛建強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斬孽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斬孽緣並收藏救嶽飛建強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