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加封魏公,劉備取益州
三國:臥龍出山,我請劉備赴死 作者:孤影斜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謝丞相關心。”
蘇澤拱手一禮,當著眾人的麵也沒有表現得太過隨意。
私底下歸私底下,可有外人在的時候還是要把曹老板的麵子給撐足。
“行了子淵,你我之間就不必多禮了。”
曹操連忙扶住蘇澤,旋即竟是強行拉著蘇澤與其並肩朝著關內行去,看得身後的眾人豔羨不已。
偌大一個曹營當中,恐怕如今除了蘇澤,也沒有誰能有這待遇了。
至於沿途曹操更是沒有提及長安城的狀況,既然蘇澤選擇迴來,自然已經是將一應事宜給安排妥善。
“如今西涼聯軍已是往漢中而去,不知丞相接下來可有何打算?”
“公達之意乃是如今既無戰事,大軍便可班師迴朝。”
曹操略顯猶豫,“不過本相卻是擔心西涼聯軍未必能奪得下漢中。”
如果單單是以張魯的實力,東有黃忠做為牽製,北有西涼聯軍分兵而來,想奪取漢中應當問題不大。
可……
“丞相擔心的恐怕乃是益州劉季玉吧?”
蘇澤一語道破了曹操的想法。
要知道漢中一旦有失,益州也不會好過,說到底還是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哪怕劉璋和張魯之間素有仇怨,這等關鍵時候也未必會袖手旁觀。
“還是子淵你了解我。”
曹操微微頷首,神情顯得有幾分無奈,“若要出兵配合西涼軍攻打漢中,如今朝中的狀況恐怕根本負擔不起了。”
“袖手旁觀的話,壽成此戰也未必會有建樹。”
“隻怕到頭來會與張魯兩敗俱傷,反倒是白白便宜了劉季玉。”
“雞肋?”
蘇澤言簡意賅。
曹操一怔,“用雞肋來形容倒是甚為妥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其實丞相大可不必憂慮,此次漢中早晚為丞相的囊中之物。”
一聽蘇澤這話,曹操下意識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這幾天他為了這事傷了不少神,怎麽到了蘇澤這好像就不是事了?
就連荀攸、程昱也都好奇的看向蘇澤,明顯是想不通蘇澤是何想法。
“比起漢中,丞相更該關注的還是益州。”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隻怕劉季玉是自顧不暇了。”
“蘇長史此話何解?”
程昱眉頭一皺,“士元雖是引軍入巴東,但前些時日便得到傳報,益州軍已是退出荊州,迴援而去。”
“縱然士元智計過人,可也未必擋得住益州大軍吧?”
別看龐統兩萬人馬奇襲巴東,連戰連勝。
可益州主力一旦退迴,即便龐統也隻能是選擇立即退兵。
說到底龐統這次的目的本就是圍魏救趙,逼得益州軍放棄進攻荊州,如今目的既然已經達成,再與益州軍纏鬥可就實屬不智了。
“聽聞益州大軍在撤軍途中,大將張任亡於亂軍流矢?”
早在蘇澤得到這信報之時,心中就有了想法。
畢竟張任乃是蜀中名將,這死得未免也太簡單了些,而且正好還是在長安陷落後沒多久。
再加上張任幾乎可以說是劉璋的死忠……
若張任的死另有緣由,那既得利益最大者隻能是劉備!
“子淵你是說劉玄德欲取益州?”
荀攸最先反應了過來。
“隻是猜測而已。”
蘇澤深吸了一口氣,“劉玄德並非久居人下之輩,況且當前時局已經是容不得對方再瞻前顧後了。”
“而諸葛孔明也絕非短視之徒,定然會勸劉玄德趁此時機直取益州,以為根基。”
本來眾人還沒誰往這方麵想,可隨著蘇澤的話音落下,臉色卻是變得一個比一個難看。
曹操按揉著自己眉心,糾結不已。
本來得知漢中有望後心情大好,可現在再一聽聞劉備欲取益州,反倒是比之前更加難受了。
比起劉璋,劉備可要難對付許多啊!
“那子淵你可有何破局之策?”
【1.有得必有失,丞相既然欲取漢中,益州隻怕是暫時顧不過來了。】
【2.怎麽啥事都問我,合著其他人都是廢物?】
【3.正常的沒有,不正常的倒是有,比如說……咱單槍匹馬去把劉關張仨一起給宰了!】
如果真能有辦法阻礙劉備,蘇澤自然早就說了。
可曹軍主力基本已經是超負荷運轉,這一兩年來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哪裏還有功夫深入到益州?
至於第三個選項……
要知道這裏可是東漢末年,又不是玄幻高武。
人力有時盡不說,萬一人家來個萬箭齊發,他未必還能一直打閃不成?
“有得必有失,丞相既然欲取漢中,益州隻怕是暫時顧不過來了。”
即便曹操心中明明有了答案,聞言依舊不禁一陣失落。
好在不過一個晃眼曹老板就調整好了心態,睥睨道:“那便讓劉玄德一個益州也無妨。”
“本相麾下謀臣如雨,戰將千員,坐擁大半河山,何懼他區區一個劉玄德?”
“丞相英明!”
……
建安十四年,四月。
曹操率曹軍主力班師迴朝。
天子劉協準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
四月末。
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同時,西涼聯軍走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入漢中腹地。
鎮南將軍兼漢寧郡太守張魯節節敗退,部將楊昂、楊任戰死,征西將軍韓遂亦於亂戰中亡於流矢。
得楊鬆諫言,張魯獻上漢中,正式歸降朝廷。
馬騰拜為前將軍、假節,封槐裏侯。
中原北方,徹底宣告一統,此外荊襄之地、漢中亦是悉數歸於朝廷管轄。
同年五月。
劉玄德自領巴郡太守,率軍出於江州,一舉攻克江陽、雒城,直取成都而去,益州震動。
劉璋自稱“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獻成都而降。
數月之間,益州之地盡歸劉備。
同年七月。
江東孫權以魯肅使於交州,不費一兵一卒,盡得交州偏野之地。
迴程後,魯肅正式升任江東大都督這一高危職業。
(小水怡情,大水傷身,這些實在沒必要水的就不水了~精彩繼續!)
蘇澤拱手一禮,當著眾人的麵也沒有表現得太過隨意。
私底下歸私底下,可有外人在的時候還是要把曹老板的麵子給撐足。
“行了子淵,你我之間就不必多禮了。”
曹操連忙扶住蘇澤,旋即竟是強行拉著蘇澤與其並肩朝著關內行去,看得身後的眾人豔羨不已。
偌大一個曹營當中,恐怕如今除了蘇澤,也沒有誰能有這待遇了。
至於沿途曹操更是沒有提及長安城的狀況,既然蘇澤選擇迴來,自然已經是將一應事宜給安排妥善。
“如今西涼聯軍已是往漢中而去,不知丞相接下來可有何打算?”
“公達之意乃是如今既無戰事,大軍便可班師迴朝。”
曹操略顯猶豫,“不過本相卻是擔心西涼聯軍未必能奪得下漢中。”
如果單單是以張魯的實力,東有黃忠做為牽製,北有西涼聯軍分兵而來,想奪取漢中應當問題不大。
可……
“丞相擔心的恐怕乃是益州劉季玉吧?”
蘇澤一語道破了曹操的想法。
要知道漢中一旦有失,益州也不會好過,說到底還是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哪怕劉璋和張魯之間素有仇怨,這等關鍵時候也未必會袖手旁觀。
“還是子淵你了解我。”
曹操微微頷首,神情顯得有幾分無奈,“若要出兵配合西涼軍攻打漢中,如今朝中的狀況恐怕根本負擔不起了。”
“袖手旁觀的話,壽成此戰也未必會有建樹。”
“隻怕到頭來會與張魯兩敗俱傷,反倒是白白便宜了劉季玉。”
“雞肋?”
蘇澤言簡意賅。
曹操一怔,“用雞肋來形容倒是甚為妥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其實丞相大可不必憂慮,此次漢中早晚為丞相的囊中之物。”
一聽蘇澤這話,曹操下意識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這幾天他為了這事傷了不少神,怎麽到了蘇澤這好像就不是事了?
就連荀攸、程昱也都好奇的看向蘇澤,明顯是想不通蘇澤是何想法。
“比起漢中,丞相更該關注的還是益州。”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隻怕劉季玉是自顧不暇了。”
“蘇長史此話何解?”
程昱眉頭一皺,“士元雖是引軍入巴東,但前些時日便得到傳報,益州軍已是退出荊州,迴援而去。”
“縱然士元智計過人,可也未必擋得住益州大軍吧?”
別看龐統兩萬人馬奇襲巴東,連戰連勝。
可益州主力一旦退迴,即便龐統也隻能是選擇立即退兵。
說到底龐統這次的目的本就是圍魏救趙,逼得益州軍放棄進攻荊州,如今目的既然已經達成,再與益州軍纏鬥可就實屬不智了。
“聽聞益州大軍在撤軍途中,大將張任亡於亂軍流矢?”
早在蘇澤得到這信報之時,心中就有了想法。
畢竟張任乃是蜀中名將,這死得未免也太簡單了些,而且正好還是在長安陷落後沒多久。
再加上張任幾乎可以說是劉璋的死忠……
若張任的死另有緣由,那既得利益最大者隻能是劉備!
“子淵你是說劉玄德欲取益州?”
荀攸最先反應了過來。
“隻是猜測而已。”
蘇澤深吸了一口氣,“劉玄德並非久居人下之輩,況且當前時局已經是容不得對方再瞻前顧後了。”
“而諸葛孔明也絕非短視之徒,定然會勸劉玄德趁此時機直取益州,以為根基。”
本來眾人還沒誰往這方麵想,可隨著蘇澤的話音落下,臉色卻是變得一個比一個難看。
曹操按揉著自己眉心,糾結不已。
本來得知漢中有望後心情大好,可現在再一聽聞劉備欲取益州,反倒是比之前更加難受了。
比起劉璋,劉備可要難對付許多啊!
“那子淵你可有何破局之策?”
【1.有得必有失,丞相既然欲取漢中,益州隻怕是暫時顧不過來了。】
【2.怎麽啥事都問我,合著其他人都是廢物?】
【3.正常的沒有,不正常的倒是有,比如說……咱單槍匹馬去把劉關張仨一起給宰了!】
如果真能有辦法阻礙劉備,蘇澤自然早就說了。
可曹軍主力基本已經是超負荷運轉,這一兩年來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哪裏還有功夫深入到益州?
至於第三個選項……
要知道這裏可是東漢末年,又不是玄幻高武。
人力有時盡不說,萬一人家來個萬箭齊發,他未必還能一直打閃不成?
“有得必有失,丞相既然欲取漢中,益州隻怕是暫時顧不過來了。”
即便曹操心中明明有了答案,聞言依舊不禁一陣失落。
好在不過一個晃眼曹老板就調整好了心態,睥睨道:“那便讓劉玄德一個益州也無妨。”
“本相麾下謀臣如雨,戰將千員,坐擁大半河山,何懼他區區一個劉玄德?”
“丞相英明!”
……
建安十四年,四月。
曹操率曹軍主力班師迴朝。
天子劉協準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
四月末。
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同時,西涼聯軍走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入漢中腹地。
鎮南將軍兼漢寧郡太守張魯節節敗退,部將楊昂、楊任戰死,征西將軍韓遂亦於亂戰中亡於流矢。
得楊鬆諫言,張魯獻上漢中,正式歸降朝廷。
馬騰拜為前將軍、假節,封槐裏侯。
中原北方,徹底宣告一統,此外荊襄之地、漢中亦是悉數歸於朝廷管轄。
同年五月。
劉玄德自領巴郡太守,率軍出於江州,一舉攻克江陽、雒城,直取成都而去,益州震動。
劉璋自稱“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獻成都而降。
數月之間,益州之地盡歸劉備。
同年七月。
江東孫權以魯肅使於交州,不費一兵一卒,盡得交州偏野之地。
迴程後,魯肅正式升任江東大都督這一高危職業。
(小水怡情,大水傷身,這些實在沒必要水的就不水了~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