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鄱陽湖,周公瑾點將!
三國:臥龍出山,我請劉備赴死 作者:孤影斜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質子之事真是子布提出來的?”
周瑜停下了腳步,並沒有正麵迴答魯肅,反而像是閑話家常一般,隨口問了一句。
當初孫策臨終前曾囑咐張昭“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其含義與之白帝城托孤也相差不大。
而張昭也沒有讓孫策失望,在孫策亡故後,江東人心不定,甚至可以說若非張昭傾力相助,孫權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坐穩江東。
以周瑜看來,張昭或許會主降,可其根本還是在於認為江東難敵曹操。
但唯獨果斷同意聯劉抗曹,甚至提出以劉禪為質子之事,有些出乎了周瑜的意料。
“當日議事時,的確是子布提出的。”
魯肅不知周瑜的用意,不過還是老老實實的點了點頭。
“看來我倒是小覷了子布。”
“莫非都督你也以為當取劉使君之子為質子?”
魯肅聽出了周瑜的畫外音,加快腳步走在周瑜身側,皺眉道:“可眼下曹軍勢大,若因質子之事引得我兩家生出隔閡。”
“屆時就算是達成同盟,恐怕也難免各自為戰。”
在魯肅眼裏,眼下大敵當前,分明更應該合力迎敵才是。
當初他在議事時不曾出聲,是因為知道他即便說了也改變不了孫權的決定,可如果是周瑜的話……
說不定就能勸說孫權放棄這個想法!
“子敬你此言對我說說倒是無妨,可若被將軍聽了去,隻怕會疑你存有異心了。”
周瑜無奈一笑,“你當曹孟德是過江猛龍,可劉玄德又哪裏是善茬?”
“都督的意思是?”
“想擊退曹孟德五十萬大軍,談何容易?”
“此戰曹賊,若勝,劉玄德便可以江夏為跳板,先一步奪取荊州;若敗,趁曹賊元氣大傷之時,他劉玄德亦是當即就會取兵入我江東。”
利弊得失全盤皆在周瑜心中,絲毫沒想過是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可我觀劉使君並非是下作之人,而且平素更是以仁義著稱,未必會有此心思吧?”
魯肅麵色猶豫,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並非是他聽不進去周瑜的話,然而大敵當前,劉備怎麽可能不思對抗曹操,反倒要來算計他們江東?
見魯肅還在糾結此事,周瑜長歎一聲,無奈捂住自己的額頭,“子敬你且記住了。”
“這亂世當中,真君子早就死絕了。”
“不過如今想將我江東做槍使,那也得看看他劉備、諸葛亮有沒有這麽大的本事。”
話音落下,周瑜已是不想再與魯肅談論此事,轉身看向一直隨侍在身邊的親衛,“著傳令兵通知眾將前來議事。”
“諾!”
親衛躬身領命而去。
“子敬無需多言,且看我行事便是。”
周瑜揮手打斷了魯肅還想說的話,邁步便率先進入了帥帳。
不過一刻鍾的功夫,甘寧、韓當等一應在鄱陽湖的水軍將領都是趕到了帳中。
見著魯肅眼中閃過一抹意外,可隨即卻齊齊都是興奮的看向周瑜。
身為武將,大多可都不願意降曹。
此時周瑜將他們召來,說不得便是要有動作了。
“此次將諸位將軍召集而來,非是他故,隻是聽聞曹軍已經準備沿漢水南下,其亡我江東之心昭然若揭。”
“若不令其看我厲害,隻當我江東皆是軟弱可欺之輩!”
哪怕魯肅心裏早有準備,可聽周瑜話裏似乎準備主動出擊,頓時渾身一震。
然而不等魯肅開口,底下的甘寧就巋然出列,引來眾人視線。
“北兵在中原尚能逞威,但到了水上不過都是些旱鴨子。”
“末將請為先鋒,定當大破曹軍,叫他看我江東水師的厲害!”
就在甘寧開口過後,大帳當中請戰之聲連綿不斷。
周瑜抬手往下一壓,頓時又恢複了安靜。
下一刻,周瑜直接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將帥案麵前的楠木盒拋到台下,一顆鮮血淋漓的首級滾落而出。
正在眾將愕然之時,周瑜已是從麵前舉起一封信箋,“今日巳時曹賊遣人前來送信,吾雖未觀之,卻也知曉非是勸降,便是搦戰。”
“來使吾已斬之,此書今日我亦一並銷毀。”
“以明吾心,壯我軍威!”
話音落下,周瑜抬手便將信箋撕了個粉碎,洋洋灑灑的落在大帳當中,看得一眾武將更是熱血澎湃。
縱使那曹賊攜數十萬之眾,可到了水上,終究還是得他們江東說了算!
“傳我軍令,明日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直取三江口。”
“甘寧、韓當、蔣欽,三將何在?”
“末將在!”
甘寧神色激昂,銳氣十足,韓當和蔣欽更是不甘示弱,同時出列答應。
“此戰甘將軍你為先鋒,韓將軍為左翼,蔣將軍負責右翼,吾自統率諸將接應,爾等可有信心與曹賊一戰?”
“末將願立軍令狀,不破曹賊,提頭來見!”
“好!”
周瑜一拍帥案,抽出長劍。
“本都督今日便一同立下這軍令狀。”
“若是不能擊破曹賊,護我江東,來日我自將首級呈於孫將軍案前!”
周瑜停下了腳步,並沒有正麵迴答魯肅,反而像是閑話家常一般,隨口問了一句。
當初孫策臨終前曾囑咐張昭“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其含義與之白帝城托孤也相差不大。
而張昭也沒有讓孫策失望,在孫策亡故後,江東人心不定,甚至可以說若非張昭傾力相助,孫權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坐穩江東。
以周瑜看來,張昭或許會主降,可其根本還是在於認為江東難敵曹操。
但唯獨果斷同意聯劉抗曹,甚至提出以劉禪為質子之事,有些出乎了周瑜的意料。
“當日議事時,的確是子布提出的。”
魯肅不知周瑜的用意,不過還是老老實實的點了點頭。
“看來我倒是小覷了子布。”
“莫非都督你也以為當取劉使君之子為質子?”
魯肅聽出了周瑜的畫外音,加快腳步走在周瑜身側,皺眉道:“可眼下曹軍勢大,若因質子之事引得我兩家生出隔閡。”
“屆時就算是達成同盟,恐怕也難免各自為戰。”
在魯肅眼裏,眼下大敵當前,分明更應該合力迎敵才是。
當初他在議事時不曾出聲,是因為知道他即便說了也改變不了孫權的決定,可如果是周瑜的話……
說不定就能勸說孫權放棄這個想法!
“子敬你此言對我說說倒是無妨,可若被將軍聽了去,隻怕會疑你存有異心了。”
周瑜無奈一笑,“你當曹孟德是過江猛龍,可劉玄德又哪裏是善茬?”
“都督的意思是?”
“想擊退曹孟德五十萬大軍,談何容易?”
“此戰曹賊,若勝,劉玄德便可以江夏為跳板,先一步奪取荊州;若敗,趁曹賊元氣大傷之時,他劉玄德亦是當即就會取兵入我江東。”
利弊得失全盤皆在周瑜心中,絲毫沒想過是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可我觀劉使君並非是下作之人,而且平素更是以仁義著稱,未必會有此心思吧?”
魯肅麵色猶豫,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並非是他聽不進去周瑜的話,然而大敵當前,劉備怎麽可能不思對抗曹操,反倒要來算計他們江東?
見魯肅還在糾結此事,周瑜長歎一聲,無奈捂住自己的額頭,“子敬你且記住了。”
“這亂世當中,真君子早就死絕了。”
“不過如今想將我江東做槍使,那也得看看他劉備、諸葛亮有沒有這麽大的本事。”
話音落下,周瑜已是不想再與魯肅談論此事,轉身看向一直隨侍在身邊的親衛,“著傳令兵通知眾將前來議事。”
“諾!”
親衛躬身領命而去。
“子敬無需多言,且看我行事便是。”
周瑜揮手打斷了魯肅還想說的話,邁步便率先進入了帥帳。
不過一刻鍾的功夫,甘寧、韓當等一應在鄱陽湖的水軍將領都是趕到了帳中。
見著魯肅眼中閃過一抹意外,可隨即卻齊齊都是興奮的看向周瑜。
身為武將,大多可都不願意降曹。
此時周瑜將他們召來,說不得便是要有動作了。
“此次將諸位將軍召集而來,非是他故,隻是聽聞曹軍已經準備沿漢水南下,其亡我江東之心昭然若揭。”
“若不令其看我厲害,隻當我江東皆是軟弱可欺之輩!”
哪怕魯肅心裏早有準備,可聽周瑜話裏似乎準備主動出擊,頓時渾身一震。
然而不等魯肅開口,底下的甘寧就巋然出列,引來眾人視線。
“北兵在中原尚能逞威,但到了水上不過都是些旱鴨子。”
“末將請為先鋒,定當大破曹軍,叫他看我江東水師的厲害!”
就在甘寧開口過後,大帳當中請戰之聲連綿不斷。
周瑜抬手往下一壓,頓時又恢複了安靜。
下一刻,周瑜直接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將帥案麵前的楠木盒拋到台下,一顆鮮血淋漓的首級滾落而出。
正在眾將愕然之時,周瑜已是從麵前舉起一封信箋,“今日巳時曹賊遣人前來送信,吾雖未觀之,卻也知曉非是勸降,便是搦戰。”
“來使吾已斬之,此書今日我亦一並銷毀。”
“以明吾心,壯我軍威!”
話音落下,周瑜抬手便將信箋撕了個粉碎,洋洋灑灑的落在大帳當中,看得一眾武將更是熱血澎湃。
縱使那曹賊攜數十萬之眾,可到了水上,終究還是得他們江東說了算!
“傳我軍令,明日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直取三江口。”
“甘寧、韓當、蔣欽,三將何在?”
“末將在!”
甘寧神色激昂,銳氣十足,韓當和蔣欽更是不甘示弱,同時出列答應。
“此戰甘將軍你為先鋒,韓將軍為左翼,蔣將軍負責右翼,吾自統率諸將接應,爾等可有信心與曹賊一戰?”
“末將願立軍令狀,不破曹賊,提頭來見!”
“好!”
周瑜一拍帥案,抽出長劍。
“本都督今日便一同立下這軍令狀。”
“若是不能擊破曹賊,護我江東,來日我自將首級呈於孫將軍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