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距離佐賀不足百裏……
而晝伏夜行的曹遠召部僅僅在第二天的夜晚,便穿過了九州山脈,秘密行軍至了熊本城上方!
為何要說是上方?
因為熊本城……就坐落於九州山脈之下!
此時的曹遠召正站在山頂的密林中,拿著望遠鏡俯瞰整座城池……
可惜……太陽沒出來以前,他所能看到的隻有點點火光和一片的黑暗……
而此戰中真正的難點,也來了……
那就是如何在攻下這座城池的同時,還能趕在加藤清正父子自殺前活捉他們,並問出海防圖的下落!
倭國武士……打不過就捅自己的毛病,曹遠召可是了解的透透的,所以他此刻也犯起了難……
“傳令下去!全軍不可起灶,不可使用明火,不可結營,不可鳴槍!”
他打算養精蓄銳,等到天亮時好好觀察完此城的結構後,再作出相應的部署。
既然應承了主帥,就一定要做到!做好!
打定了這個決心,並下達了四條禁令後,曹遠召便找了個樹根躺在底下和衣而眠……
而一眾訓練有素的行天營士兵更是毫無二話,找了個地方就睡,照例執行第一波警戒的營隊根本無需任何指令和提醒,便開始警視四周……
隻是這一次……他們紛紛放下了背上的步槍,而是分發起了輜重車中的神弩和箭枝。
無聲靜默,殺人掠貨……沒有任何東西會比一把複合弩更適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漸漸升起……
當第一絲晨光照到曹遠召的臉上時,本就半睡半醒時刻警惕的曹遠召立刻就睜開了雙眼,舉起望遠鏡對著山下的城池四處張望,並根據望遠鏡上的刻度,丈量出一組組城堡的高寬和與部隊之間的距離……
必須要快……
這裏距離城池太近,山也不是很高……隨時可能遇到周邊出來打獵或者砍柴的百姓!若是被走漏一人告知到底下的倭軍,那此次秘密行軍都將功虧一簣!
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尋找出最適合的方案,並快速實施!
加上石垣最高五層……一座主閣,兩座副閣……加藤清正本人肯定是在最高的主閣中,而他手中的圖紙和海防圖不是在地庫就是天守閣!
距離此山峰……三千大步以上四千大步以內……風向……
曹遠召把手放到舌尖上舔了舔,舉在空中……
風向西南!正合適!!
風力……
曹遠召又從地上抓起了一把青草,在離地三尺半的位置鬆開了手心……觀察青草落地後與自己所站位置的距離……
風力兩節半!
“下令行天營開始整備行天!”
“是主將……整備多少架?”
“全部!!”曹遠召頭也沒抬便繼續拿起樹枝在地上劃拉了起來……此刻……他運用起了所有在通順大營中學到的知識,在那一年裏,他不僅接觸到了所有兵法和戰略,更是在戰術應用以及計算應用的考核中達到了滿分!
古人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從來就不比我們現代人差……
他們唯一缺少的……隻是科學的劃分和知識的灌輸罷了……
很快……一個周密的計劃便在他的腦內徹底成型!於是曹遠召站起身,衝著傳令兵朗聲喊道:“下令炮兵營全部進入戰備!一至十五組全部裝填甘油彈!剩餘五組裝填實心彈!!”
“是!!”
第一名傳令兵走後,曹遠召又對第二名傳令兵喊道:“命令乾天營,坤地營,兩營士兵三人一組,全部乘坐行天備戰!”
“是!!”
“你先等等!!”一旁的副將聽聞後,趕忙攔住了傳令兵,並拱手進言道:“主將!步軍進入行天……他們能行麽?不得在空中嚇尿了??”
“我又沒讓他們朝下開槍!他們隻負責坐!到了地方順著繩索往下滑總敢吧!??”
“但是……”
“但是個屁!!一幫慫包!!本將親自帶隊!!我第一個往下滑!!你!去給本將拿杆步槍過來!還有彈藥袋!”
“是!”一名侍衛聞言,行了個禮就要去取槍,又被這名副將給攔了下來……
“主將!您身擔全軍重責!不可以身犯險啊!!”
“廢話!你以為本將不知麽!?本將跟主帥那都下了軍令狀了!此間之事完不成!反正我也沒臉迴去了!!去拿!!”
“是!!”
士兵聽令後再次朝著輜重營方向走去……
而副將一看自己攔也攔不住,索性咬了咬牙……沉聲說道:“末將……願替主將前往……”
“你去!?你知道本將要做什麽麽?你就去?”
“末將不知……但主將您也一直沒說啊……”
“我要活捉對方主將!問出所有城防圖與海防圖的下落並將這些圖紙都帶迴來!!”
“哦……末將……現在知道了……”
“好!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就你去吧!本將在這坐鎮指揮!!”
“啊……!??”副將這時候才注意到主將的臉上此刻早已掛滿了壞笑……可惜現在自己又是騎虎難下,進退維穀了……
曹遠召這時候還不緊不慢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沉聲說道:“祖複宇……本將現在缺的!就是你這樣一個忠肝義膽的好幫手啊!!你放心!隻要此事功成!我必保舉你兩升兩級!!”
複宇……是這名副將的字……
而祖……是他的姓……
至於他的名字……則叫做達壽……
不錯……他正是現代時間線中,大名鼎鼎的祖大壽!
曹遠召身邊的副將……言冰又怎麽可能會安排給一個平庸之輩呢!?
祖大壽!
遼東寧遠人士!
原本是袁崇煥手下的得力幹將之一,更是袁崇煥的先鋒將!
後袁崇煥被捕入獄後,他又在孫承宗的極力舉薦下重新被啟用,其人作戰剛勇,常常身先士卒,帶兵如子,可惜終究時運不濟……在督建整座大淩河流域城防時,城牆還沒築完,便被皇太極的大軍給圍了個水泄不通……他也隻得倉促應戰!
但祖大壽畢竟還是有把子硬骨頭的,雖然陷入了被重重包圍的局勢,他卻能將零散守軍重新統合,並堅守了足足半年!最終……卻因彈盡糧絕,無法突圍……不得不詐降後金……
可當他假借完去錦州挖舊部的名義迴到錦州時,立刻又舉起了反抗的大旗,指揮部下在錦州與後金展開了激烈的對戰!並數次擊退了後金大軍!
時間……也從崇禎四年,一直推移到了崇禎十五年……
祖大壽……又被圍住了……
這次,是他腳下的寧遠城……
而比上一次還慘的是,這一次不僅僅是彈盡糧絕,更是連救兵都完全指望不上了……因為彼時的孫承宗已經告老還鄉,朝中就隻剩下一幫隻會高談闊論的東林黨!
突圍……突不出去……
死守……彈盡糧絕……
正當祖大壽看著手底下這群麵黃肌瘦,爬都爬不起來的士卒連連發愁時……皇太極又又又又一次命人給他送來了勸降書……
信中的內容大致是:我上迴已經放過了你一次,而你……卻背叛了我的信任,與我抗爭了多年,如今……你又被我圍住了……但我的大門依舊向你敞開!隻要你肯投降,我依舊待你如初,讓你做我的大將!朝中那些臭腳文人你是指望不上了……救兵更是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我自然很是看重將軍的忠勇,但將軍您已經盡力了……這樣的朝廷當真還值得你繼續賣命麽?袁將軍,當初也僅僅是因為我的一封“密信”便蒙冤而終,身負罵名,想想閣下……即便是在此戰死了,我相信朝中也不會有一人念起你的好處!隻會把你當做敗軍之將!
與其這樣……你何不如替自己多想想……也替自己的部下多想想呢……
不得不說……
皇太極確實算得上是一名梟雄!
當初祖大壽已然背叛過他一次了,要換做一般心胸狹隘之人別說勸降了,此刻活吃了他的心都有!
可是對方……明知此時攻城便可輕而易舉地活捉他,卻依舊拋出了橄欖枝,對他禮遇有加……相比當時被東林黨搞得烏煙瘴氣的朝廷……該作何選擇簡直不言自愈……
這一次……祖大壽終於認投了……
而且這一次……他也再沒有逃迴明朝……
相比背叛的無比徹底的洪承疇而言,祖大壽一直都是史學家口中充滿爭議的對象。
說他叛國吧……他除了給吳三桂寫過勸降書,好像什麽也沒做……甚至連領兵打仗都不肯,最終落了個被後金軟禁的下場……
可要說他忠義吧……最後卻未保全住自己的名節,戰死沙場……
同時,他也確實盡到了自己身為一名軍人所該盡的所有職責,為了守城,他人肉也吃過,苦寒也熬過,甚至還使用過詐降的手段繼續反抗,甚至到了清廷入關後,祖大壽病逝,順治皇帝還曾經按照漢官一品大臣例進行賜祭,並加祭了二次,以此來表彰他的忠誠……
人啊……
往往就是這樣的矛盾……
你根本無法評判一個人的功過,也無法評判一個人的好壞……
始終能評判……也隻有他的取舍罷了……
那麽如今這世的“祖達壽”,又將會做出怎樣的功績和罪孽呢?
我們……拭目以待……
…………
………………
而晝伏夜行的曹遠召部僅僅在第二天的夜晚,便穿過了九州山脈,秘密行軍至了熊本城上方!
為何要說是上方?
因為熊本城……就坐落於九州山脈之下!
此時的曹遠召正站在山頂的密林中,拿著望遠鏡俯瞰整座城池……
可惜……太陽沒出來以前,他所能看到的隻有點點火光和一片的黑暗……
而此戰中真正的難點,也來了……
那就是如何在攻下這座城池的同時,還能趕在加藤清正父子自殺前活捉他們,並問出海防圖的下落!
倭國武士……打不過就捅自己的毛病,曹遠召可是了解的透透的,所以他此刻也犯起了難……
“傳令下去!全軍不可起灶,不可使用明火,不可結營,不可鳴槍!”
他打算養精蓄銳,等到天亮時好好觀察完此城的結構後,再作出相應的部署。
既然應承了主帥,就一定要做到!做好!
打定了這個決心,並下達了四條禁令後,曹遠召便找了個樹根躺在底下和衣而眠……
而一眾訓練有素的行天營士兵更是毫無二話,找了個地方就睡,照例執行第一波警戒的營隊根本無需任何指令和提醒,便開始警視四周……
隻是這一次……他們紛紛放下了背上的步槍,而是分發起了輜重車中的神弩和箭枝。
無聲靜默,殺人掠貨……沒有任何東西會比一把複合弩更適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漸漸升起……
當第一絲晨光照到曹遠召的臉上時,本就半睡半醒時刻警惕的曹遠召立刻就睜開了雙眼,舉起望遠鏡對著山下的城池四處張望,並根據望遠鏡上的刻度,丈量出一組組城堡的高寬和與部隊之間的距離……
必須要快……
這裏距離城池太近,山也不是很高……隨時可能遇到周邊出來打獵或者砍柴的百姓!若是被走漏一人告知到底下的倭軍,那此次秘密行軍都將功虧一簣!
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尋找出最適合的方案,並快速實施!
加上石垣最高五層……一座主閣,兩座副閣……加藤清正本人肯定是在最高的主閣中,而他手中的圖紙和海防圖不是在地庫就是天守閣!
距離此山峰……三千大步以上四千大步以內……風向……
曹遠召把手放到舌尖上舔了舔,舉在空中……
風向西南!正合適!!
風力……
曹遠召又從地上抓起了一把青草,在離地三尺半的位置鬆開了手心……觀察青草落地後與自己所站位置的距離……
風力兩節半!
“下令行天營開始整備行天!”
“是主將……整備多少架?”
“全部!!”曹遠召頭也沒抬便繼續拿起樹枝在地上劃拉了起來……此刻……他運用起了所有在通順大營中學到的知識,在那一年裏,他不僅接觸到了所有兵法和戰略,更是在戰術應用以及計算應用的考核中達到了滿分!
古人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從來就不比我們現代人差……
他們唯一缺少的……隻是科學的劃分和知識的灌輸罷了……
很快……一個周密的計劃便在他的腦內徹底成型!於是曹遠召站起身,衝著傳令兵朗聲喊道:“下令炮兵營全部進入戰備!一至十五組全部裝填甘油彈!剩餘五組裝填實心彈!!”
“是!!”
第一名傳令兵走後,曹遠召又對第二名傳令兵喊道:“命令乾天營,坤地營,兩營士兵三人一組,全部乘坐行天備戰!”
“是!!”
“你先等等!!”一旁的副將聽聞後,趕忙攔住了傳令兵,並拱手進言道:“主將!步軍進入行天……他們能行麽?不得在空中嚇尿了??”
“我又沒讓他們朝下開槍!他們隻負責坐!到了地方順著繩索往下滑總敢吧!??”
“但是……”
“但是個屁!!一幫慫包!!本將親自帶隊!!我第一個往下滑!!你!去給本將拿杆步槍過來!還有彈藥袋!”
“是!”一名侍衛聞言,行了個禮就要去取槍,又被這名副將給攔了下來……
“主將!您身擔全軍重責!不可以身犯險啊!!”
“廢話!你以為本將不知麽!?本將跟主帥那都下了軍令狀了!此間之事完不成!反正我也沒臉迴去了!!去拿!!”
“是!!”
士兵聽令後再次朝著輜重營方向走去……
而副將一看自己攔也攔不住,索性咬了咬牙……沉聲說道:“末將……願替主將前往……”
“你去!?你知道本將要做什麽麽?你就去?”
“末將不知……但主將您也一直沒說啊……”
“我要活捉對方主將!問出所有城防圖與海防圖的下落並將這些圖紙都帶迴來!!”
“哦……末將……現在知道了……”
“好!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就你去吧!本將在這坐鎮指揮!!”
“啊……!??”副將這時候才注意到主將的臉上此刻早已掛滿了壞笑……可惜現在自己又是騎虎難下,進退維穀了……
曹遠召這時候還不緊不慢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沉聲說道:“祖複宇……本將現在缺的!就是你這樣一個忠肝義膽的好幫手啊!!你放心!隻要此事功成!我必保舉你兩升兩級!!”
複宇……是這名副將的字……
而祖……是他的姓……
至於他的名字……則叫做達壽……
不錯……他正是現代時間線中,大名鼎鼎的祖大壽!
曹遠召身邊的副將……言冰又怎麽可能會安排給一個平庸之輩呢!?
祖大壽!
遼東寧遠人士!
原本是袁崇煥手下的得力幹將之一,更是袁崇煥的先鋒將!
後袁崇煥被捕入獄後,他又在孫承宗的極力舉薦下重新被啟用,其人作戰剛勇,常常身先士卒,帶兵如子,可惜終究時運不濟……在督建整座大淩河流域城防時,城牆還沒築完,便被皇太極的大軍給圍了個水泄不通……他也隻得倉促應戰!
但祖大壽畢竟還是有把子硬骨頭的,雖然陷入了被重重包圍的局勢,他卻能將零散守軍重新統合,並堅守了足足半年!最終……卻因彈盡糧絕,無法突圍……不得不詐降後金……
可當他假借完去錦州挖舊部的名義迴到錦州時,立刻又舉起了反抗的大旗,指揮部下在錦州與後金展開了激烈的對戰!並數次擊退了後金大軍!
時間……也從崇禎四年,一直推移到了崇禎十五年……
祖大壽……又被圍住了……
這次,是他腳下的寧遠城……
而比上一次還慘的是,這一次不僅僅是彈盡糧絕,更是連救兵都完全指望不上了……因為彼時的孫承宗已經告老還鄉,朝中就隻剩下一幫隻會高談闊論的東林黨!
突圍……突不出去……
死守……彈盡糧絕……
正當祖大壽看著手底下這群麵黃肌瘦,爬都爬不起來的士卒連連發愁時……皇太極又又又又一次命人給他送來了勸降書……
信中的內容大致是:我上迴已經放過了你一次,而你……卻背叛了我的信任,與我抗爭了多年,如今……你又被我圍住了……但我的大門依舊向你敞開!隻要你肯投降,我依舊待你如初,讓你做我的大將!朝中那些臭腳文人你是指望不上了……救兵更是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我自然很是看重將軍的忠勇,但將軍您已經盡力了……這樣的朝廷當真還值得你繼續賣命麽?袁將軍,當初也僅僅是因為我的一封“密信”便蒙冤而終,身負罵名,想想閣下……即便是在此戰死了,我相信朝中也不會有一人念起你的好處!隻會把你當做敗軍之將!
與其這樣……你何不如替自己多想想……也替自己的部下多想想呢……
不得不說……
皇太極確實算得上是一名梟雄!
當初祖大壽已然背叛過他一次了,要換做一般心胸狹隘之人別說勸降了,此刻活吃了他的心都有!
可是對方……明知此時攻城便可輕而易舉地活捉他,卻依舊拋出了橄欖枝,對他禮遇有加……相比當時被東林黨搞得烏煙瘴氣的朝廷……該作何選擇簡直不言自愈……
這一次……祖大壽終於認投了……
而且這一次……他也再沒有逃迴明朝……
相比背叛的無比徹底的洪承疇而言,祖大壽一直都是史學家口中充滿爭議的對象。
說他叛國吧……他除了給吳三桂寫過勸降書,好像什麽也沒做……甚至連領兵打仗都不肯,最終落了個被後金軟禁的下場……
可要說他忠義吧……最後卻未保全住自己的名節,戰死沙場……
同時,他也確實盡到了自己身為一名軍人所該盡的所有職責,為了守城,他人肉也吃過,苦寒也熬過,甚至還使用過詐降的手段繼續反抗,甚至到了清廷入關後,祖大壽病逝,順治皇帝還曾經按照漢官一品大臣例進行賜祭,並加祭了二次,以此來表彰他的忠誠……
人啊……
往往就是這樣的矛盾……
你根本無法評判一個人的功過,也無法評判一個人的好壞……
始終能評判……也隻有他的取舍罷了……
那麽如今這世的“祖達壽”,又將會做出怎樣的功績和罪孽呢?
我們……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