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前攻心?”玄巳帝聞言,麵色漸漸暗沉了下來,略做沉思後,便已經猜到了何有圭的打算。
“稚凱你是想,以此二人為餌,釣瓦羅大軍強攻迪化城麽?”玄巳帝眯著眼,露出了一抹壞笑。
“陛下聖明!臣正有此意!且不止於此……”何有圭看著玄巳帝,故意把話隻說了一半……而玄巳帝自然也知道對方為何如此,便直接笑著說道:“起來說吧!地上涼……”
“謝陛下!”何有圭也笑了,既然陛下讓自己起來,那就說明自己說的那番話他聽進去了,那剛才的死諫也就直接變成諫言了。
何有圭起身後,衝玄巳帝又一拱手,低聲說道:“請陛下恕臣僭越,臣需要借陛下的指棍一用……”
“嘖,朕不是說了麽,這沒外人,要用就自己去拿,拿完了自己去圖前指給朕看!別老問這問那的,你不嫌累,朕還嫌累!”玄巳帝一邊說著,一邊又端起了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扭頭對身後的小太監說道:“涼了,再沏一碗!”
說完,一迴頭卻看見何有圭正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於是笑了笑,扭頭又補了一句:“兩碗!也給這老家夥拿一碗來。”
“臣謝過陛下!”何有圭說完嘿嘿笑了笑,隨即拿起龍案上的指棍,走到了地圖前,以棍指圖,朗聲說道:“陛下請看,瓦羅此次南下的十五萬大軍,分別屯兵於奎屯,克拉瑪依和福海三處,據城而守,與我軍形成對峙之勢,且這三陣互為掎角,攻其任意一處,都會遭到另外兩軍的夾擊,稍有不慎,便可能身陷萬劫不複之境……”
“這些朕都知道,直接說你想說的!”玄巳帝一邊說著,一邊接過了小太監新沏的茶水,抿了一口。
“陛下勿急,臣馬上就要說到重點了……”何有圭滿臉憨笑的說著,順手也接過了小太監遞過的茶碗,微微頜首,表示感謝,然後掀開蓋喝了兩口,將茶碗一放,繼續說道:“我軍多為步軍,若是在開闊之地與騎兵交戰,必然吃虧,故而,分兵擊之,也非良策。”
“所以,你就想用這二人釣敵軍和於一處?可你別忘了,對麵的統帥不是別人,可是那個老將綽羅斯古爾多!他能這麽容易就隨了你的心?”玄巳帝說到這,又皺起了眉頭。
可何有圭卻反而笑了……直接把兩個手往袖子裏一插,聳著肩說道:“陛下……您貴為一國之君!自然體會不到我們這些當臣下的難處啊……”
聞言,玄巳帝緩緩抬頭,看著這個一臉壞笑的小老頭,又低下頭琢磨了一會,愣是沒想明白他在憋什麽壞。
何有圭也不著急,端起茶又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解釋道:“陛下,若是我梁國的皇子落在了瓦羅的手上,那臣等……可還有的選麽?介時,哪怕明知前方是火坑!臣,也不敢不跳啊……”
此言一出,玄巳帝立刻恍然……自己這是當局者迷了……隨即起身哈哈大笑了起來,一語點破道:“你是想逼著瓦羅換帥!對麽!!??”
何有圭聞言,立刻把手從袖子裏抽了出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大聲喊道:“陛下不愧為千古明君!臣隻說其一,陛下就已猜出了其三!臣深感敬佩!!”
“少來這套!”玄巳帝一臉壞笑的看著何有圭,沉聲說道:“明明都想到朕前麵去了,還反過來誇朕,你也不怕朕賞你頓庭杖吃!多跟啟華學點好吧!少跟她學那些歪門邪道!”
何有圭一看陛下都開始和自己打趣了,直接嘿嘿嘿的笑了起來……
心裏暗道:定國公誠不欺我也……
“你應該還沒說完吧?繼續說。”玄巳帝平複了一下喜悅的心情,一撩袍又坐下了,畢竟,這個瓦羅老將綽羅斯古爾多著實讓他頭疼了許久,如今終於有了對策,心裏一下也輕鬆了許多,若要究其原因,那就是梁國……根本耗不起啊……
他瓦羅,背靠萬裏大草原,有著無數的牛羊馬匹,隻需十幾個人就可以趕來上萬隻牛羊,直達前線。
而稻穀和小麥可不會自己長腿跑過來……那是需要數萬乃至數十萬人,一車一車往過拉的……再加上拉車的人也要吃飯……所以往往是一百車的糧食出發,到了地方就隻剩下了一半,長此以往,怎麽可能耗得過對方呢。
這也就是為何西域長時間被瓦羅占據,梁國卻隻能感歎鞭長莫及的主要原因。
所以,將瓦羅連同著萬裏草原一同劃入中原帝國的版圖,才是真正一勞永逸的方法。
於是
三天後
位於奎屯,克拉瑪依和福海的三處瓦羅軍營,分別收到了一封鮮於遮齊爾的親筆信,而書信的內容也大致相同,都是描述自己和鮮於脫木維此刻正被囚禁於迪化城中,希望大軍前來解救,可不同的是,送給奎屯的那封信裏,放了一顆鑲金的狼牙,而福海的那個信封裏,放了顆金印,至於克拉瑪依的那個信封裏,則是一根人的手指頭……
沒辦法,鮮於遮齊爾身上就帶了兩個信物,那就隻好委屈他,自己再“造”一個了。
而何有圭之所以這麽安排,就是怕瓦羅老將,綽羅斯古爾多擅作主張,將此事隱瞞不報,所以,現如今三個軍營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那必然會有幾個怕死的將領,主動將這件事如實稟報給瓦羅的朝廷,等瓦羅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這件事,那接下來如何運作,便是梁國暗探的工作了……
五天後
一支由三萬人組成,且全軍裝備了神弩的梁國部隊,從嘉峪關出發,到達了伊吾河的西岸,紮下了營盤。
自此,何有圭的全部部署均已完成,就等著瓦羅軍自投羅網了……
“稚凱你是想,以此二人為餌,釣瓦羅大軍強攻迪化城麽?”玄巳帝眯著眼,露出了一抹壞笑。
“陛下聖明!臣正有此意!且不止於此……”何有圭看著玄巳帝,故意把話隻說了一半……而玄巳帝自然也知道對方為何如此,便直接笑著說道:“起來說吧!地上涼……”
“謝陛下!”何有圭也笑了,既然陛下讓自己起來,那就說明自己說的那番話他聽進去了,那剛才的死諫也就直接變成諫言了。
何有圭起身後,衝玄巳帝又一拱手,低聲說道:“請陛下恕臣僭越,臣需要借陛下的指棍一用……”
“嘖,朕不是說了麽,這沒外人,要用就自己去拿,拿完了自己去圖前指給朕看!別老問這問那的,你不嫌累,朕還嫌累!”玄巳帝一邊說著,一邊又端起了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扭頭對身後的小太監說道:“涼了,再沏一碗!”
說完,一迴頭卻看見何有圭正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於是笑了笑,扭頭又補了一句:“兩碗!也給這老家夥拿一碗來。”
“臣謝過陛下!”何有圭說完嘿嘿笑了笑,隨即拿起龍案上的指棍,走到了地圖前,以棍指圖,朗聲說道:“陛下請看,瓦羅此次南下的十五萬大軍,分別屯兵於奎屯,克拉瑪依和福海三處,據城而守,與我軍形成對峙之勢,且這三陣互為掎角,攻其任意一處,都會遭到另外兩軍的夾擊,稍有不慎,便可能身陷萬劫不複之境……”
“這些朕都知道,直接說你想說的!”玄巳帝一邊說著,一邊接過了小太監新沏的茶水,抿了一口。
“陛下勿急,臣馬上就要說到重點了……”何有圭滿臉憨笑的說著,順手也接過了小太監遞過的茶碗,微微頜首,表示感謝,然後掀開蓋喝了兩口,將茶碗一放,繼續說道:“我軍多為步軍,若是在開闊之地與騎兵交戰,必然吃虧,故而,分兵擊之,也非良策。”
“所以,你就想用這二人釣敵軍和於一處?可你別忘了,對麵的統帥不是別人,可是那個老將綽羅斯古爾多!他能這麽容易就隨了你的心?”玄巳帝說到這,又皺起了眉頭。
可何有圭卻反而笑了……直接把兩個手往袖子裏一插,聳著肩說道:“陛下……您貴為一國之君!自然體會不到我們這些當臣下的難處啊……”
聞言,玄巳帝緩緩抬頭,看著這個一臉壞笑的小老頭,又低下頭琢磨了一會,愣是沒想明白他在憋什麽壞。
何有圭也不著急,端起茶又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解釋道:“陛下,若是我梁國的皇子落在了瓦羅的手上,那臣等……可還有的選麽?介時,哪怕明知前方是火坑!臣,也不敢不跳啊……”
此言一出,玄巳帝立刻恍然……自己這是當局者迷了……隨即起身哈哈大笑了起來,一語點破道:“你是想逼著瓦羅換帥!對麽!!??”
何有圭聞言,立刻把手從袖子裏抽了出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大聲喊道:“陛下不愧為千古明君!臣隻說其一,陛下就已猜出了其三!臣深感敬佩!!”
“少來這套!”玄巳帝一臉壞笑的看著何有圭,沉聲說道:“明明都想到朕前麵去了,還反過來誇朕,你也不怕朕賞你頓庭杖吃!多跟啟華學點好吧!少跟她學那些歪門邪道!”
何有圭一看陛下都開始和自己打趣了,直接嘿嘿嘿的笑了起來……
心裏暗道:定國公誠不欺我也……
“你應該還沒說完吧?繼續說。”玄巳帝平複了一下喜悅的心情,一撩袍又坐下了,畢竟,這個瓦羅老將綽羅斯古爾多著實讓他頭疼了許久,如今終於有了對策,心裏一下也輕鬆了許多,若要究其原因,那就是梁國……根本耗不起啊……
他瓦羅,背靠萬裏大草原,有著無數的牛羊馬匹,隻需十幾個人就可以趕來上萬隻牛羊,直達前線。
而稻穀和小麥可不會自己長腿跑過來……那是需要數萬乃至數十萬人,一車一車往過拉的……再加上拉車的人也要吃飯……所以往往是一百車的糧食出發,到了地方就隻剩下了一半,長此以往,怎麽可能耗得過對方呢。
這也就是為何西域長時間被瓦羅占據,梁國卻隻能感歎鞭長莫及的主要原因。
所以,將瓦羅連同著萬裏草原一同劃入中原帝國的版圖,才是真正一勞永逸的方法。
於是
三天後
位於奎屯,克拉瑪依和福海的三處瓦羅軍營,分別收到了一封鮮於遮齊爾的親筆信,而書信的內容也大致相同,都是描述自己和鮮於脫木維此刻正被囚禁於迪化城中,希望大軍前來解救,可不同的是,送給奎屯的那封信裏,放了一顆鑲金的狼牙,而福海的那個信封裏,放了顆金印,至於克拉瑪依的那個信封裏,則是一根人的手指頭……
沒辦法,鮮於遮齊爾身上就帶了兩個信物,那就隻好委屈他,自己再“造”一個了。
而何有圭之所以這麽安排,就是怕瓦羅老將,綽羅斯古爾多擅作主張,將此事隱瞞不報,所以,現如今三個軍營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那必然會有幾個怕死的將領,主動將這件事如實稟報給瓦羅的朝廷,等瓦羅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這件事,那接下來如何運作,便是梁國暗探的工作了……
五天後
一支由三萬人組成,且全軍裝備了神弩的梁國部隊,從嘉峪關出發,到達了伊吾河的西岸,紮下了營盤。
自此,何有圭的全部部署均已完成,就等著瓦羅軍自投羅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