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起道等人來到營外通報時,文生已經被文淼扶去了角落,情緒也漸漸平複。
“主帥這麽著急喊我等來,可是有什麽緊急軍情?”吳起道進了帥帳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言冰笑了笑,緩緩掏出了懷中的信封,將裏麵的作戰地圖遞給了吳起道,簡短得說道:“此間也無外人,傳閱一下,各抒己見。”
吳起道一臉疑惑的接過地圖,然後拿去了將台與其他校官一同觀瞻,而眼尖的幾名千戶一眼看見了坐在角落裏的王文生,於是看向言冰試探性地問道:“主帥……這位是……?”
“哦,本人的學徒而已,諸位不用介意,盡管暢所欲言。”言冰打馬虎眼糊弄了一句,隨即往帥台的坐背一靠,一臉的自然。
她故意這麽說,不是不信任他們,更不是怕走漏了風聲,純屬是不想給他們任何的心理壓力,因為她需要考驗一下,這群被自己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澆灌出來的樹苗,究竟會結出怎樣的果實。
是的……
這其實就是一場考試!
而且連題目都沒給他們,全靠他們自己去發現。
“這!陛下這一路……可行嗎!!??數百裏戈壁!沒有水源!這……”
第一個問題很快就被眾人發現,於是言冰便順著他們拋出了這道題的關鍵。
“此番我軍西進,共調集了戰馬三萬,馱馬四萬,其中的七成,已被都陛下這支軍征調走了。”
言冰話音一落,眾校官立刻圍在一起窸窸窣窣了一陣,最後,把最能言善辯的趙凱旋推了出去。
畢竟,這顯然是在議論皇上的策略,若是有啥說啥,指不定就腦袋搬家,所以說話必須婉轉才行,於是老趙被逼無奈之下,上前拱手後沉聲說道:“主帥……陛下這番布局可謂是出其不意,然……我等軍備皆遠超從前,戰力更非往日可語,這險……其實……不冒也罷,我等皆認為,陛下這是有些……心急了……”
趙凱旋不愧是老油條,覺得自己還不夠婉轉,趕忙又補了一句解釋:“奧,我等並非揣摩聖意!純屬以戰論戰而已……!”
言冰笑了笑,抬起手,比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他們接著看,接著說。
趙凱旋會意而迴。
“剛才是我說的啊!下麵該誰了?”
“這還用問麽?肯定是你和老吳都說完了才輪到我們!老吳去!”
“嘿!!你們幾個!不仗義啊!!!”
“說吧!反正是咱們幾個一同的主意,說錯了一起領罰便是!”
“就是!你都當上將軍了,該領頭就領頭!”
幾個人又小聲爭議了幾句,便把吳起道硬給推了出去。
吳起道被推的顛了好幾步,好懸沒站穩,迴頭瞪了他們一眼,他們紛紛看天的看天,轉身的轉身,暗自竊笑。
“那個……主帥!”吳起道一臉尷尬的上前拱手說道:“我等看完戰局,簡單商議了一下,一致認為,此番部署……還有一處漏洞需要填補,才算天衣無縫……”
言冰坐起了身,看著老吳笑了笑,直接開罵。
“有話就說!有屁就放!老吞吞吐吐的作甚!?怎的?還覺得我是能去皇上麵前給你們打小報告不成!??四個字!就事論事!說!”
老吳一聽這話他也來脾氣了,直接梗著脖子說道:“這可是你讓我說的啊!迴頭黑錦衛要給我逮走了!你得去撈我!!!”
言冰直接被逗笑了,大聲說道:“有話直說!有鍋我背!”
“好!!就等您這句呢!”吳起道直接也不裝了,把頭盔一摘,抱著頭盔在帥帳裏一邊踱步,一邊娓娓道來。
“首先!對方既已明知我出兵路線,就該穩紮穩打!一路挺進!如今卻自行分兵,還給敵方暴露了我大軍的背腹!陛下此等部署!雖可速戰速決!但也隻是徒增風險!實屬不智之舉!可如今既然木已成舟!說啥也晚了!那我們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把這個窟窿堵上!然後再去與大軍匯合!方能高枕無憂!”
言冰聽完一撩裙擺跳了起來,一臉興奮地問道:“那我問你!!這漏洞在哪!!??”
“敦煌!!!”吳起道抬手一指西南,繼續說道:“若瓦羅兵分兩路,一路順額爾齊斯河南下!與我軍對峙!而另一路,從阿拉木圖,穿過格爾木草原,進而北上,集結於敦煌,再攻下玉門!斬斷我軍糧道!不出三十日!我軍自潰!!滿盤皆輸!!”
“啪!啪!啪!”
言冰一臉欣慰得鼓了鼓掌,顯然很滿意眾人給出的答案,同時也將整場考試裏最難的題麵拋給了眾人……
“敦煌的幾千守軍自然不足為懼,那我若是想不戰而屈之兵,又當如何呢?”
聞言,吳起道微微一愣,想了想,沉聲說道:“圍城……斷糧……然後勸降!”
言冰笑著搖了搖頭。
“耗時太久,而且若敵方守將是個狠人的話,城中百姓怕是也要淪為“兩腳羊”,而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我大梁之前被裹挾而去的邊民……”
“那這……既要不戰而屈之兵,又要速戰速決……有點強人所難了吧……”吳起道一邊說著,一邊迴頭看了看其他校官。
眾人皆是眉頭緊鎖,低頭無語,一籌莫展的樣子。
言冰嗬嗬笑了笑。
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兵書能傳授的東西還是有限的,與其說明白,不如直接讓他們看明白吧……
想到這,言冰對著眾人朗聲說道:“眾將!聽我號令………………”
………………
……………………
第二天
兩萬通順軍浩浩蕩蕩的穿過了嘉峪關,並於當日到達了玉門關。
第三天
再從玉門關出發,途經安西城,兵分了兩路……
一路為五百人小隊,且配備了大量馱馬及輜重,一路向西,逆著風向進入了戈壁灘。
另一路則為大部隊,一萬九千五百餘人,直接跨過了疏勒河,在河西岸順河而下,在距離敦煌五十裏的距離開始,每隔一裏的距離,便留下一支百人隊,沿河紮營,等部隊到達敦煌城的正西門時,留下一萬主力部隊背河下營,而剩的四千人,繼續按照一裏百人的營盤,順著河道一直向南又紮營了四十裏。
而敦煌城守將,完顏克魯達站在城牆上,看著對方的一片連營,直接笑了……
“這是想截斷我軍水源!??莫不是當我城中的汲井都是擺設不成!!??還說此妖女帶領兩千人便滅了北真!!老夫當是怎樣的人物!!結果不外如是!!哼哼……”
完顏克魯達雖然口中連連的嘲諷,卻並未輕視,直接扭頭對身旁的副將吩咐道:“通令全軍!二十人為一營,日夜看守城中所有水井,再安排兩支千人隊往來巡邏,以防敵暗探井中投毒!”
…………
……………………
而與此同時,城外三百多米的樹林裏,言冰也正在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城牆上的守將……就連他一臉得意的表情都看了個一清二楚……
雖然語言不通,而且即便是她在這個距離也隻能聽到耳邊的風聲,但單單從表情上,也不難猜到了對方的想法……
言冰緩緩收起了望遠鏡,歎了口氣,隨即又露出了一副邪魅般的笑容。
這能怪得了誰呢?
隻能說,對於了解現代戰爭的人而言,欺負這群古將,就如同降維打擊一般的輕鬆……
第四天
一隻碩大的“不明物體”從敦煌城的上空緩緩飄過……
不明所以的城中百姓還以為這是出現了“神跡”,紛紛跪地膜拜,口口相傳……卻沒人注意到城外軍營中跑出了一支馬車隊,追著“不明物體”的方向一路而去。
而同一天的下午,“行天營”的百戶孫武,便將一份完整的敦煌城平麵簡圖送到了言冰的手上,並在地圖上清晰的標記了二十九個圓圈,這便是敦煌城中全部汲水井的位置……
言冰命人照抄了四十九份,並將地圖再次交迴到孫武的手上,而孫武則拿著地圖,騎著馬循著來時的方向和一路的“暗記”再次衝迴了戈壁灘中……
第五天
“神跡”再次降臨了……
但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飄來的……可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了……
城中百姓有些人開始用手指著點數,結果發現竟然有足足有四十九個!!!當即引得大批的百姓再次紛紛地下跪,甚至就連城中的士兵,都有不少人跪在了地上,雙手握拳,進行著虔誠的禱告……
直到這些“神跡”先後飛臨了敦煌城的上空,並扔下了一串串的黑色的球體時,城中的士兵和百姓還都以為這是來自神的“賜福”
直到眼看著這些球體落在地麵的那一刻,立刻便化身為巨大的火球,並伴隨著巨大的轟鳴,大地的顫抖,建築的倒塌時,人們才開始四散的奔逃,以為這是來自神的製裁!懲罰著自己不夠虔誠的內心。
經過漫長的煎熬,隨著這些“不明物體”的遠離,轟鳴和漫天的塵土也漸漸的停息。
這一天,城中的二十九座水井,乃至周邊的建築,全部化為了一片廢墟……
敦煌城進入了斷水的第一天……
“主帥這麽著急喊我等來,可是有什麽緊急軍情?”吳起道進了帥帳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言冰笑了笑,緩緩掏出了懷中的信封,將裏麵的作戰地圖遞給了吳起道,簡短得說道:“此間也無外人,傳閱一下,各抒己見。”
吳起道一臉疑惑的接過地圖,然後拿去了將台與其他校官一同觀瞻,而眼尖的幾名千戶一眼看見了坐在角落裏的王文生,於是看向言冰試探性地問道:“主帥……這位是……?”
“哦,本人的學徒而已,諸位不用介意,盡管暢所欲言。”言冰打馬虎眼糊弄了一句,隨即往帥台的坐背一靠,一臉的自然。
她故意這麽說,不是不信任他們,更不是怕走漏了風聲,純屬是不想給他們任何的心理壓力,因為她需要考驗一下,這群被自己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澆灌出來的樹苗,究竟會結出怎樣的果實。
是的……
這其實就是一場考試!
而且連題目都沒給他們,全靠他們自己去發現。
“這!陛下這一路……可行嗎!!??數百裏戈壁!沒有水源!這……”
第一個問題很快就被眾人發現,於是言冰便順著他們拋出了這道題的關鍵。
“此番我軍西進,共調集了戰馬三萬,馱馬四萬,其中的七成,已被都陛下這支軍征調走了。”
言冰話音一落,眾校官立刻圍在一起窸窸窣窣了一陣,最後,把最能言善辯的趙凱旋推了出去。
畢竟,這顯然是在議論皇上的策略,若是有啥說啥,指不定就腦袋搬家,所以說話必須婉轉才行,於是老趙被逼無奈之下,上前拱手後沉聲說道:“主帥……陛下這番布局可謂是出其不意,然……我等軍備皆遠超從前,戰力更非往日可語,這險……其實……不冒也罷,我等皆認為,陛下這是有些……心急了……”
趙凱旋不愧是老油條,覺得自己還不夠婉轉,趕忙又補了一句解釋:“奧,我等並非揣摩聖意!純屬以戰論戰而已……!”
言冰笑了笑,抬起手,比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他們接著看,接著說。
趙凱旋會意而迴。
“剛才是我說的啊!下麵該誰了?”
“這還用問麽?肯定是你和老吳都說完了才輪到我們!老吳去!”
“嘿!!你們幾個!不仗義啊!!!”
“說吧!反正是咱們幾個一同的主意,說錯了一起領罰便是!”
“就是!你都當上將軍了,該領頭就領頭!”
幾個人又小聲爭議了幾句,便把吳起道硬給推了出去。
吳起道被推的顛了好幾步,好懸沒站穩,迴頭瞪了他們一眼,他們紛紛看天的看天,轉身的轉身,暗自竊笑。
“那個……主帥!”吳起道一臉尷尬的上前拱手說道:“我等看完戰局,簡單商議了一下,一致認為,此番部署……還有一處漏洞需要填補,才算天衣無縫……”
言冰坐起了身,看著老吳笑了笑,直接開罵。
“有話就說!有屁就放!老吞吞吐吐的作甚!?怎的?還覺得我是能去皇上麵前給你們打小報告不成!??四個字!就事論事!說!”
老吳一聽這話他也來脾氣了,直接梗著脖子說道:“這可是你讓我說的啊!迴頭黑錦衛要給我逮走了!你得去撈我!!!”
言冰直接被逗笑了,大聲說道:“有話直說!有鍋我背!”
“好!!就等您這句呢!”吳起道直接也不裝了,把頭盔一摘,抱著頭盔在帥帳裏一邊踱步,一邊娓娓道來。
“首先!對方既已明知我出兵路線,就該穩紮穩打!一路挺進!如今卻自行分兵,還給敵方暴露了我大軍的背腹!陛下此等部署!雖可速戰速決!但也隻是徒增風險!實屬不智之舉!可如今既然木已成舟!說啥也晚了!那我們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把這個窟窿堵上!然後再去與大軍匯合!方能高枕無憂!”
言冰聽完一撩裙擺跳了起來,一臉興奮地問道:“那我問你!!這漏洞在哪!!??”
“敦煌!!!”吳起道抬手一指西南,繼續說道:“若瓦羅兵分兩路,一路順額爾齊斯河南下!與我軍對峙!而另一路,從阿拉木圖,穿過格爾木草原,進而北上,集結於敦煌,再攻下玉門!斬斷我軍糧道!不出三十日!我軍自潰!!滿盤皆輸!!”
“啪!啪!啪!”
言冰一臉欣慰得鼓了鼓掌,顯然很滿意眾人給出的答案,同時也將整場考試裏最難的題麵拋給了眾人……
“敦煌的幾千守軍自然不足為懼,那我若是想不戰而屈之兵,又當如何呢?”
聞言,吳起道微微一愣,想了想,沉聲說道:“圍城……斷糧……然後勸降!”
言冰笑著搖了搖頭。
“耗時太久,而且若敵方守將是個狠人的話,城中百姓怕是也要淪為“兩腳羊”,而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我大梁之前被裹挾而去的邊民……”
“那這……既要不戰而屈之兵,又要速戰速決……有點強人所難了吧……”吳起道一邊說著,一邊迴頭看了看其他校官。
眾人皆是眉頭緊鎖,低頭無語,一籌莫展的樣子。
言冰嗬嗬笑了笑。
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兵書能傳授的東西還是有限的,與其說明白,不如直接讓他們看明白吧……
想到這,言冰對著眾人朗聲說道:“眾將!聽我號令………………”
………………
……………………
第二天
兩萬通順軍浩浩蕩蕩的穿過了嘉峪關,並於當日到達了玉門關。
第三天
再從玉門關出發,途經安西城,兵分了兩路……
一路為五百人小隊,且配備了大量馱馬及輜重,一路向西,逆著風向進入了戈壁灘。
另一路則為大部隊,一萬九千五百餘人,直接跨過了疏勒河,在河西岸順河而下,在距離敦煌五十裏的距離開始,每隔一裏的距離,便留下一支百人隊,沿河紮營,等部隊到達敦煌城的正西門時,留下一萬主力部隊背河下營,而剩的四千人,繼續按照一裏百人的營盤,順著河道一直向南又紮營了四十裏。
而敦煌城守將,完顏克魯達站在城牆上,看著對方的一片連營,直接笑了……
“這是想截斷我軍水源!??莫不是當我城中的汲井都是擺設不成!!??還說此妖女帶領兩千人便滅了北真!!老夫當是怎樣的人物!!結果不外如是!!哼哼……”
完顏克魯達雖然口中連連的嘲諷,卻並未輕視,直接扭頭對身旁的副將吩咐道:“通令全軍!二十人為一營,日夜看守城中所有水井,再安排兩支千人隊往來巡邏,以防敵暗探井中投毒!”
…………
……………………
而與此同時,城外三百多米的樹林裏,言冰也正在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城牆上的守將……就連他一臉得意的表情都看了個一清二楚……
雖然語言不通,而且即便是她在這個距離也隻能聽到耳邊的風聲,但單單從表情上,也不難猜到了對方的想法……
言冰緩緩收起了望遠鏡,歎了口氣,隨即又露出了一副邪魅般的笑容。
這能怪得了誰呢?
隻能說,對於了解現代戰爭的人而言,欺負這群古將,就如同降維打擊一般的輕鬆……
第四天
一隻碩大的“不明物體”從敦煌城的上空緩緩飄過……
不明所以的城中百姓還以為這是出現了“神跡”,紛紛跪地膜拜,口口相傳……卻沒人注意到城外軍營中跑出了一支馬車隊,追著“不明物體”的方向一路而去。
而同一天的下午,“行天營”的百戶孫武,便將一份完整的敦煌城平麵簡圖送到了言冰的手上,並在地圖上清晰的標記了二十九個圓圈,這便是敦煌城中全部汲水井的位置……
言冰命人照抄了四十九份,並將地圖再次交迴到孫武的手上,而孫武則拿著地圖,騎著馬循著來時的方向和一路的“暗記”再次衝迴了戈壁灘中……
第五天
“神跡”再次降臨了……
但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飄來的……可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了……
城中百姓有些人開始用手指著點數,結果發現竟然有足足有四十九個!!!當即引得大批的百姓再次紛紛地下跪,甚至就連城中的士兵,都有不少人跪在了地上,雙手握拳,進行著虔誠的禱告……
直到這些“神跡”先後飛臨了敦煌城的上空,並扔下了一串串的黑色的球體時,城中的士兵和百姓還都以為這是來自神的“賜福”
直到眼看著這些球體落在地麵的那一刻,立刻便化身為巨大的火球,並伴隨著巨大的轟鳴,大地的顫抖,建築的倒塌時,人們才開始四散的奔逃,以為這是來自神的製裁!懲罰著自己不夠虔誠的內心。
經過漫長的煎熬,隨著這些“不明物體”的遠離,轟鳴和漫天的塵土也漸漸的停息。
這一天,城中的二十九座水井,乃至周邊的建築,全部化為了一片廢墟……
敦煌城進入了斷水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