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正殿上,玄巳帝直接一錘定音。
而接下來,便是論戰!
玄巳帝之所以特意將論戰地點放在了武英殿,而不是兵部,就是因為他也想全程參與。
但這,僅僅是戰略層麵的,至於戰前部署,玄巳帝其實在昨夜就已經和言冰兩人商議好了,並於上朝前,派人通告給了黑錦司指揮使曾軻進行實施。
那就是,在嘉峪關與寧夏府正中間的樞紐,蘭州,築建一所臨時工坊,並將京西工坊處的五千名工匠中的兩千人調撥了過去。
這樣,剩下的三千人既維持了京西工坊的正常運轉,又在攻入敵境的前線位置上,砸下了一根工業基石,並以此確保了前線部隊的彈藥供給以及武器填補的效率。
至於糧倉,兩人經過一番商議,選中了甘州和中衛兩處背靠阿拉善大沙漠的邊防重鎮,依靠天然屏障確保了糧倉側翼的絕對安全,又能確保了兩條出兵線路的糧食供給線不會過長。
畢竟,本就靠著“燒糧倉”起家的言冰,對於供給線的重要性,可是有著深刻認知的。
而且昨晚,在言冰與玄巳帝互相揭家底的環節中,“老陰比”玄巳帝,又給了言冰一個大大的驚喜。
作為戰場的絕對主力,言冰的通順軍,已經全員列裝了惠特沃斯步槍的華夏魔改版。
而這支當代曆史線上的第一支後裝填式步槍,也被言冰正式命名為“華威式”步槍。
至於火炮,通順軍的裝配就明顯不足了。
英賢院上千名工匠日夜趕工,也僅僅完工了三十一門火炮,並交付到了部隊。
而財大氣粗的玄巳帝,不僅給一支七萬人的部隊全員換裝了華威式步槍,更是給這支部隊調配了三百門新式火炮,甚至還一臉得意的答應了給言冰調撥五十門庫存火炮的請求,並對她表達了誠摯的“憐憫”與“嘲諷”。
“是!臣是比不了陛下財大氣粗!那陛下這支主力部隊可有名號?”言冰一臉苦笑的看著玄巳帝。
“神機營”玄巳帝想都沒想的脫口而出道。
“…………!!!???啥!??叫啥!!???煩請陛下再說一遍!!臣沒聽清!!!”言冰眼珠子都瞪圓了,甚至還抬起手指,掏了掏耳朵,確定自己沒有聽錯。
玄巳帝看著一臉震驚的言冰,皺了皺眉頭,語氣甚為不快的問道:“神機營怎麽了?這個名字朕起的不好麽!?取自神技之機巧的寓意,怎麽?難道還配不上你設計的兵器了?”
“配得上!!太配得上了!!陛下好文采!!!”言冰斜著眼,咧著嘴,挑著大拇指大聲附和道。
什麽叫特麽的殊途同歸……
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就是不知朱棣他老人家要在現場,會有何感想……
玄巳帝看著一臉苦笑的言冰,以為是對自己取得部隊名號不夠滿意,於是又低聲說道:“其實……朕還想過叫神火營……但思來想去……”
“大可不必!!陛下!!就叫神機營挺好!!臣也好記!!!”言冰趕忙一邊擺手,一邊勸阻。
互相亮完彼此的家底後,言冰對這場戰爭的勝負基本已經有了十成的把握,而今日的朝會之後,便是和兵部幾名官員一同討論具體戰略部署的問題了。
時間再次拉迴到退朝之後的辰時……
皇宮
武英殿
“此次攻伐瓦羅國最大的問題,在於開戰的主動權不在我們手上……”何有圭手持指棍敲打著邊境作戰圖,一語道破了對戰遊牧民族的最大難點。
而對於這一點,言冰也有著深刻的認同。
畢竟在她原本的時間線上,由於明朝初期過於的強大,直接把元朝在草原上曾經築造的城池全部踏平,並把他們又打迴到了遊牧時代,所以,等到了明朝的中後期,麵對國都隨時都在四處遷移的韃靼和瓦剌,出境作戰基本等同於白費功夫。
你想找他的時候,他躲著你,等你找累了,人困馬乏了,準備迴去時,他又不知從哪蹦了出來,追著你的屁股後麵一頓猛踹,直踢得你人仰馬翻了,再將你整支部隊囫圇吞下。
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也正是從那以後,明朝再也沒有組織過任何一次大規模的對遊牧民族戰爭。
因為,根本不知道該去打哪裏……更不知道該去哪裏打……戰爭主動權,始終都在人家手上。
但言冰之所以明知這一難點,依然信心十足,是因為這個房間裏,就有一個她急需的“人才”。
楊鎬!!!
具體要說這位楊鎬,都做過什麽……那就讓無數熟知曆史的人,哭笑不得了。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萬曆四十七年,有一場決定著明朝存亡的著名戰役叫做薩爾滸戰役,而當時負責這場戰役的明軍的統帥,正是這位大名鼎鼎的“楊鎬”大人。
而這位楊鎬大人,在坐上統帥位置後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寫了一封信……
信裏的內容,大概含括了此次明軍進攻女真的所有部隊人數,出兵路線,以及出兵的時間……並且在信的後半部分,誠摯的問候了努爾哈赤的祖宗十八輩。
然後安排人,趕在明軍出征之前將這封信送到了努爾哈赤的手上……
於是,努爾哈赤在收到這封信後,秉承了華夏厚黑學的所有知識點,微笑著撕掉了信的後半部,並拿著這封信的前半部分,開了一場愉快的作戰會議,並按照書信上的提示,集合主力部隊,完成了四次完美的伏擊與穿插,最終,以極低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
而這位楊鎬大人,可謂是努爾哈赤的第一大功臣,居功至偉!!
所以,諸多的曆史愛好者送給了這位楊大人,一句親切的歇後語。
幹啥啥不行,嘲諷第一名。
而這位楊鎬大人,在這個時代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那就是兵部侍郎,李遠其!
這也是為何自打武英殿論戰開始後,言冰就一直看著他笑的原因。
在薩爾滸,或許他是個廢物!!
但在這與瓦羅國的戰役中,這位“嘲諷達人”正是言冰此刻迫切需要的人才!
因為絕對的火力,從不懼怕埋伏,更不會懼怕穿插!怕隻怕沒有可以攻擊的目標。
所以,如何將這位李遠其大人變廢為寶,將會是整場戰役的關鍵!
“定國公……您老看著下官發笑……?是何原因?”李遠其,實在受不了言冰的眼神和表情了,於是直接開口問道。
“我有麽?”言冰聞言,立刻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可下一秒,卻又忍不住綻放出了滿臉的陰笑。
“李侍郎……你幫本國公給瓦羅國的可汗寫封信吧……?”說完,言冰依舊是一臉的壞笑。
直看得一旁的李遠其緩緩後退了兩步,心裏一個勁的發毛……
而接下來,便是論戰!
玄巳帝之所以特意將論戰地點放在了武英殿,而不是兵部,就是因為他也想全程參與。
但這,僅僅是戰略層麵的,至於戰前部署,玄巳帝其實在昨夜就已經和言冰兩人商議好了,並於上朝前,派人通告給了黑錦司指揮使曾軻進行實施。
那就是,在嘉峪關與寧夏府正中間的樞紐,蘭州,築建一所臨時工坊,並將京西工坊處的五千名工匠中的兩千人調撥了過去。
這樣,剩下的三千人既維持了京西工坊的正常運轉,又在攻入敵境的前線位置上,砸下了一根工業基石,並以此確保了前線部隊的彈藥供給以及武器填補的效率。
至於糧倉,兩人經過一番商議,選中了甘州和中衛兩處背靠阿拉善大沙漠的邊防重鎮,依靠天然屏障確保了糧倉側翼的絕對安全,又能確保了兩條出兵線路的糧食供給線不會過長。
畢竟,本就靠著“燒糧倉”起家的言冰,對於供給線的重要性,可是有著深刻認知的。
而且昨晚,在言冰與玄巳帝互相揭家底的環節中,“老陰比”玄巳帝,又給了言冰一個大大的驚喜。
作為戰場的絕對主力,言冰的通順軍,已經全員列裝了惠特沃斯步槍的華夏魔改版。
而這支當代曆史線上的第一支後裝填式步槍,也被言冰正式命名為“華威式”步槍。
至於火炮,通順軍的裝配就明顯不足了。
英賢院上千名工匠日夜趕工,也僅僅完工了三十一門火炮,並交付到了部隊。
而財大氣粗的玄巳帝,不僅給一支七萬人的部隊全員換裝了華威式步槍,更是給這支部隊調配了三百門新式火炮,甚至還一臉得意的答應了給言冰調撥五十門庫存火炮的請求,並對她表達了誠摯的“憐憫”與“嘲諷”。
“是!臣是比不了陛下財大氣粗!那陛下這支主力部隊可有名號?”言冰一臉苦笑的看著玄巳帝。
“神機營”玄巳帝想都沒想的脫口而出道。
“…………!!!???啥!??叫啥!!???煩請陛下再說一遍!!臣沒聽清!!!”言冰眼珠子都瞪圓了,甚至還抬起手指,掏了掏耳朵,確定自己沒有聽錯。
玄巳帝看著一臉震驚的言冰,皺了皺眉頭,語氣甚為不快的問道:“神機營怎麽了?這個名字朕起的不好麽!?取自神技之機巧的寓意,怎麽?難道還配不上你設計的兵器了?”
“配得上!!太配得上了!!陛下好文采!!!”言冰斜著眼,咧著嘴,挑著大拇指大聲附和道。
什麽叫特麽的殊途同歸……
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就是不知朱棣他老人家要在現場,會有何感想……
玄巳帝看著一臉苦笑的言冰,以為是對自己取得部隊名號不夠滿意,於是又低聲說道:“其實……朕還想過叫神火營……但思來想去……”
“大可不必!!陛下!!就叫神機營挺好!!臣也好記!!!”言冰趕忙一邊擺手,一邊勸阻。
互相亮完彼此的家底後,言冰對這場戰爭的勝負基本已經有了十成的把握,而今日的朝會之後,便是和兵部幾名官員一同討論具體戰略部署的問題了。
時間再次拉迴到退朝之後的辰時……
皇宮
武英殿
“此次攻伐瓦羅國最大的問題,在於開戰的主動權不在我們手上……”何有圭手持指棍敲打著邊境作戰圖,一語道破了對戰遊牧民族的最大難點。
而對於這一點,言冰也有著深刻的認同。
畢竟在她原本的時間線上,由於明朝初期過於的強大,直接把元朝在草原上曾經築造的城池全部踏平,並把他們又打迴到了遊牧時代,所以,等到了明朝的中後期,麵對國都隨時都在四處遷移的韃靼和瓦剌,出境作戰基本等同於白費功夫。
你想找他的時候,他躲著你,等你找累了,人困馬乏了,準備迴去時,他又不知從哪蹦了出來,追著你的屁股後麵一頓猛踹,直踢得你人仰馬翻了,再將你整支部隊囫圇吞下。
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也正是從那以後,明朝再也沒有組織過任何一次大規模的對遊牧民族戰爭。
因為,根本不知道該去打哪裏……更不知道該去哪裏打……戰爭主動權,始終都在人家手上。
但言冰之所以明知這一難點,依然信心十足,是因為這個房間裏,就有一個她急需的“人才”。
楊鎬!!!
具體要說這位楊鎬,都做過什麽……那就讓無數熟知曆史的人,哭笑不得了。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萬曆四十七年,有一場決定著明朝存亡的著名戰役叫做薩爾滸戰役,而當時負責這場戰役的明軍的統帥,正是這位大名鼎鼎的“楊鎬”大人。
而這位楊鎬大人,在坐上統帥位置後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寫了一封信……
信裏的內容,大概含括了此次明軍進攻女真的所有部隊人數,出兵路線,以及出兵的時間……並且在信的後半部分,誠摯的問候了努爾哈赤的祖宗十八輩。
然後安排人,趕在明軍出征之前將這封信送到了努爾哈赤的手上……
於是,努爾哈赤在收到這封信後,秉承了華夏厚黑學的所有知識點,微笑著撕掉了信的後半部,並拿著這封信的前半部分,開了一場愉快的作戰會議,並按照書信上的提示,集合主力部隊,完成了四次完美的伏擊與穿插,最終,以極低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
而這位楊鎬大人,可謂是努爾哈赤的第一大功臣,居功至偉!!
所以,諸多的曆史愛好者送給了這位楊大人,一句親切的歇後語。
幹啥啥不行,嘲諷第一名。
而這位楊鎬大人,在這個時代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那就是兵部侍郎,李遠其!
這也是為何自打武英殿論戰開始後,言冰就一直看著他笑的原因。
在薩爾滸,或許他是個廢物!!
但在這與瓦羅國的戰役中,這位“嘲諷達人”正是言冰此刻迫切需要的人才!
因為絕對的火力,從不懼怕埋伏,更不會懼怕穿插!怕隻怕沒有可以攻擊的目標。
所以,如何將這位李遠其大人變廢為寶,將會是整場戰役的關鍵!
“定國公……您老看著下官發笑……?是何原因?”李遠其,實在受不了言冰的眼神和表情了,於是直接開口問道。
“我有麽?”言冰聞言,立刻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可下一秒,卻又忍不住綻放出了滿臉的陰笑。
“李侍郎……你幫本國公給瓦羅國的可汗寫封信吧……?”說完,言冰依舊是一臉的壞笑。
直看得一旁的李遠其緩緩後退了兩步,心裏一個勁的發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