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雷聽完之後,眼之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賞之意;


    “此二人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選,既然如此,便他們的名字添上去吧。”


    陳易微微頷首,隨即提起筆來,在那份仙童仙侍名單上工整的寫下了這兩個人的名字。


    接著,兩人又聊了好一會兒;


    但由於手頭還有諸多事務亟待處理,陳易不得不起身向辭別。


    臨走之前,青雷一臉凝重地叮囑道:


    “你最近行事務必要加倍謹慎才行,提防佛教勢力可能會發起反撲。”


    陳易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實際上,一直都很小心,絕不會給他們機會。


    從將軍府出來,經過一座仙橋旁邊時,忽然看到太白金星正悠然坐臥在一片樹蔭下,飲著美酒;


    那棵仙樹枝繁葉茂,其繁盛茂密的枝葉宛如綠色的瀑布一般長長地垂落下來。


    而這些枝葉在仙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芒;


    華光流轉之間,更是將樹下那個身影映襯得越發逍遙自在、超凡脫俗。


    陳易遠遠望著這位滿頭銀絲如雪,麵容白皙如玉且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濃鬱書卷氣的太白金星,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好奇之感;


    雖然隻是短暫的幾次接觸,但他給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太白金星時而沉穩老練,往往能夠憑借隻言片語便直戳對方的要害;


    但有時候卻又像個稚齡少年一般,言行舉止充滿了靈動與俏皮。


    看著他喝酒的豪邁姿態,陳易突然想到凡間的一個傳說;


    初聽隻覺得荒謬,但現在看來,似乎都是有跡可循...


    華國曆史上曾出現一位詩人,驚才絕豔,名傳千古;


    他所作的詩,無一不是絕世絕作,被無數後人敬仰。


    這位詩人就是,李白,他還有個稱號,詩仙!


    華國曆史上缺過厲害的詩人?並不;


    各個類型的詩人在每個朝代都有代表,但能被稱作詩仙的,唯有他。


    李白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以才華奠定了在詩壇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收割了一大批死忠粉;


    他的粉絲有唐玄宗、賀知章、韓愈、杜甫等等。


    少年時期的李白誌向遠大,其曾暗自發下誓言,要成為大唐第一謀士;


    為了這個理想和抱負,24歲的李白決定離開故裏,辭親遠遊。


    並作詩《別匡山》明誌,道:“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年輕的李白一路高歌,遊峨眉山,寫下了《峨眉山月歌》;


    離開三峽之時,他遇到了一位道士,司馬承禎。


    這位司馬承禎可是當時的有名道士,他見到李白,就認為其“道骨驚奇”,立刻就想勸李白出家問道;


    李白誤以為司馬承禎對自己的肯定,是對自己將來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預言,毅然決然辭別了司馬承禎,繼續追求夢想去了。


    司馬承禎的背書,讓李白更加自信,寫了《大鵬遇希有鳥賦》以明誌,道:


    “餘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一路上,李白一邊行路,一邊寫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遊吟詩人,留下了許多名篇;


    待李白到達長安之時,他的名聲已然響徹長安城。


    終於到了長安城,經過兩個粉絲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舉薦,李白麵聖了唐玄宗;


    唐玄宗被李白的才學深深折服,留李白於宮中。


    大明宮內,李白大醉淋漓之下,讓高力士脫靴,讓楊貴妃研墨,又留下幾首曠世之作!


    然而,當時的李白還是太年輕了,他在詩歌上的造詣確實極高;


    可當時的唐朝,宦官外戚,專橫驕縱,即使是李白也不能夠力挽狂瀾的。


    理想與現實之間,李白並不能平衡;


    唐玄宗也看出這位詩人不屬於大明宮,而是屬於整個大唐的,於是唐玄宗賜金,放李白歸野。


    離開了大明宮的李白,歸途中想起來當年的道士司馬承禎;


    李白頓然大悟,跑去了紫極宮,授了道籙,當起了道士,過著閑雲野鶴般的修真生活。


    然而,讓李白意想不到的是安史之亂爆發了;


    這場變故,讓李白不忘少年許下的抱負,他再次踏入政治這趟渾水。


    他以報效國家的理想,滿腔熱血的投靠永王麾下;


    誰知最後永王被討伐,李白鋃鐺入獄,不久後被流放。


    流放途中,李白經過巫山,朝廷大赦,李白重獲自由;


    三年後,李白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對於李白的死亡,民間給與了另外一種想象:


    詩仙喝得酩酊大醉,伸手去撈水中的月亮,一頭倒入冷冷的江水之中,歸了仙界...


    想到這裏,陳易忍不住上前問道;


    “星君,怎的獨自在此飲酒?”


    太白金星抬頭,粲然一笑;


    “我道是誰在那站著一動不動,原來是你啊小陳易。”


    “過來陪本君一起喝點?”


    陳易快步過去,也不嫌地上髒亂,直接和太白金星一樣席地而坐;


    太白金星看向陳易,深邃的眼眸中讚賞之色甚濃;


    “你倒是實在,與那些虛偽做作之流確實不一樣。”


    話音剛落,便瞧見陳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禁微微一笑;


    “想說什麽便說,莫要吞吞吐吐。”


    陳易隻得小心翼翼開口道:


    “星君,小子在凡間聽過一個傳說。”


    “他們說詩仙李白...是您轉世下凡,這是真的嗎?”


    太白金星聞言,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仰頭大笑起來,笑聲響徹雲霄;


    笑罷,他舉起手中的玉壺,仰頭痛快地一飲而盡,而後一抹嘴角的殘酒,灑脫地笑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不過都是過眼雲煙罷了。”


    !!!這意思,就是直接承認了啊!


    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璀璨光芒的人物,此刻竟然就活生生地坐在自己眼前!


    陳易是一肚子的話不知道該先說哪句,最後隻能蹦出句:


    “您寫的那些詩,太牛逼了!!”


    太白金星一手撐著頭,一手把玩著玉壺,迴答道:


    “嗯,本君亦如此認為,確實牛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我在下麵兼職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亓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亓宜並收藏那些年,我在下麵兼職的日子最新章節